飞扬范文网
当前位置 首页 >发言稿 >

《中国共产党史》学习指南

发布时间:2021-09-14 13:53:43 浏览数:

 《中国共产党史》学习指南 一、《中国共产党史》在学校课程建设中的地位 延安大学的中共党史课程、专业、学科建设具有得天独厚的、任何一所高校无可替代的特色和优势;另一方面,延安大学的中共党史课程、专业、学科建设同革命历史、革命传统、延安精神和爱国主义教育紧密联系,学校始终把加强中共党史课程、专业、学科建设当作历史赋予的光荣职责和神圣使命,坚持放在“第一”的位置,作为“一把手工程”来抓。这种重视程度和实际作法,在全国高校独一无二。

 延安大学是中国共产党创办的第一所综合大学,是面向全国招生的教育部和陕西省共建大学。在改革开放新时期,始终为党和国家进行革命历史、革命传统和爱国主义教育服务,成为党和国家加强革命历史、革命传统、延安精神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基地,成为中共党史和延安精神的一个重要研究中心、资料中心和学术交流中心。中共党史课程、学科、专业的地位独特,影响较大。1992 年中共党史被评为首批省级重点学科。2005 年,中共党史课程被确定为首批省级精品课程。2007 年,中共党史本科专业成为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中共党史教学团队被评为省级教学团队。2008 年,中共党史本科专业升为“一本”专业,中共党史学科被省上评为国家重点培育学科,延安学学科被评为省级重点学科。

 二、《中国共产党史》学习目标 1、知识与能力方面。要求学生必须了解并能掌握基本的史实和历史学习方法外,同时还要了解,中共党史就是“昨天”的历史,它具有与“今天”的社会与生活联系最为紧密的特点,教学要架起“昨天”与“今天”的联系桥梁,初步培养学生的历史感,并能选取某些方面,尝试让学生表达出历史的内在联系。

 2、过程与方法的目标方面。中共党史课程的学习,注意历史的不可割断性,即:既要注意它是中国近代史合乎规律发展的必然结果,又要重视它与现实社会和生活的内在联系。通过历史的延续与变迁,达到“课程目标”中规定的让学生“学会从当时的历史条件理解历史上的人和事”,“认识历史发展的时代特征和历史发展的基本趋势”。

 3、价值观的目标方面。通过学习中共党史课程,认识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中的决定作用,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继承和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认识到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是中国强盛的重要保证,初步形成对国家、民族的认同感,增强历史责任感,初步确立为祖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贡献的人生理想和社会价值观。同时,通过正反两方面的经验,知道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认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一个曲折漫长的过程;另外,从历史的演变中和科学发展的实际体验中,认识合理开发和利用资源、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初步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观念,认识到科学技术的发展对人类历史进步的推动作用,逐步形成尊重科学、崇尚科学的意识,树立求真、求实和创新的科学态度。

 三、《中国共产党史》课程内容及学时分配 《中国共产党史》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专业、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必修课程。通过本门课程学习来了解中国共产党的奋斗历程,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使学生对中国近代以来的基本国情有充分的认识。了解近代中国是怎样根据历史的必然走上以中国共产党为领导力量的社会主义道路的,认识“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和“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够救中国”的真理。本门课程充分利用案例教学,强化学生的政治理论素养,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与创新能力的奠定夯实必要的知识

 和理论基础。

 本课程计 144 学时,分配如下:

 章节

 课程内容

 课时

 备注

 1

 五四运动与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14

 课堂讲授,讨论

 2

 国共合作的北伐战争

 14

 课堂讲授

 3

 土地革命战争与开辟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

 14

 课堂讲授,讨论

 4

 在抗日战争中发展壮大

 16

 课堂讲授

 5

 夺取民主革命的全国胜利

 14

 课堂讲授

 6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

 10

 课堂讲授

 讨论

 7

 探索中国自己的建设社会主义道路与“文化大革命”

 20

 课堂讲授

 讨论

 8

 开辟改革开放新时期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道路

 20

 课堂讲授

 9

 进入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新阶段

 10

 课堂讲授

 讨论

 10

 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而奋斗

 12

 课堂讲授

 合

 计

 144

 四、《中国共产党史》学习形式 1 、小班学习 小班规模的传统式课堂教学,有利于师生相互熟悉和交流,也有利于教学组织和纪律维护,使学生得到的课堂发言机会更多,教学效果较好。在小班课堂教学中坚持启发式讲授为主与组织讨论相结合。中共党史既是一门史学性质的课程,又是一门政治性极强的学问。在本科生课堂教学中,历史脉络的理清、重大问题的论证、事件性质的判断及内在联系的分析、政治方向的把握等,离不开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引领作用。因此,本课程课堂中坚持以讲授为主,辅之以必要的课堂讨论、上下互动。而在课堂教授中,又着重运用启发式而不是灌输式,注重科学方法的传授,重点问题的指导,疑惑问题的解答,使学生理解历史的深刻内涵和前进方向,体悟中国共产党“干成看起来干不成的事业”的内在动因和奥秘所在,从而不断增强学生学习和研究中共党史的兴趣和动力。

 2 、现场体验 利用延安丰富的红色资源,在凤凰山、王家坪、杨家岭、枣园等旧址开展现场教学课,组织学生重走党中央转战陕北路和考察当年三五九旅大生产的南泥湾,考察未开放的毛泽东在延安水草湾的旧居、中央红军和陕北红军会师地、直罗镇战役旧址等。革命旧址考察和现场教学,使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深化了对中共党史特别是延安时期历史的理解和认同。

 五、《中国共产党史》扩展阅读 为了强化学习中国共产党历史,把握中国近代来的社会发展规律,学习中除指定教材外,还要认真研读《毛泽东选集》(1—4 卷)、《邓小平文选》(1—3 卷)《江泽民文选》等原著以及历次党代会通过的决议。

相关热词搜索: 学习指南 党史 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