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扬范文网
当前位置 首页 >发言稿 >

专题二三近代资本主义历史命运

发布时间:2021-09-16 16:07:19 浏览数:

 必修二导 学 案

  学

 科:历史

  编

  号:

 编写人:李福光

  审核人:

  使用时间:

 专题二

  三、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历史命运 【课标要求】

 。

 探讨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条件下,资本主义在中国近代历史发展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

 【学习重难点】

 重点:帝国主义、本国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对民族工业的压迫与摧残;民族资产阶级的斗争的目的;

 难点:为什么民族资产阶级不能领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

 【学法指导】

 1 1、 、 认真阅读课程标准,带着重难点预习课文。

 2 2、 、 通过预习课文,完成导学案 ,梳理本课的知识要点,并记录遇到的疑难问题。(课前预习时间 0 30 分钟)

 ★导学过程

 【 知识梳理 】

 知识点 一: :

 在夹缝中求生存

 1 1 、根本原因:近代中国资本主义是在中国社会 半殖民地半封建化 的过程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

 2 2 、外国资本主义压迫

 (1)采用限制中国

 的方法 ,力图阻止中国

 的发展; (2)利用在华的特权,通过控制中国的海关和对外贸易等手段大量倾销商品和掠夺原料;(3)帝国主义的

 ,直接摧残了中国的民族工业; (4)抗战胜利后,美国货充斥了中国市场,民族工业产品受到排挤和打击。

 3 3 、封建势力的束缚

 (1)甲午战争前,民族工业企业没有获得

  的正式承认,听任

  的摆布。

 (2)各级政府采用

  勒索民族企业,极大加重民族工业的负担。

 4 4 、官僚资本主义的压迫

 (1)国民政府大举内债和

 ,致使货币大幅度贬值,使

 蒙受巨大的损失。

 (2 2 )国民政府和官僚资本主义以直接投资、加入官股或收买、敲诈甚至没收等方式,公开吞噬民族企业。

 知识点二 、在斗争中求发展

 1、原因:随着

 的发展,民族资产阶级逐渐成为一支不可忽视的

  。

 2、基本目的:维护

  的利益和

  的利益。

 3、主要表现:参加各种形式的反对

 、封建主义和

  的斗争。

 4、典型事件

 (1)1928 年,全国反日会抗议日本制造

 ,通过了拒绝买卖日货、拒绝使用

 、拒绝搭乘日轮的决议。

 (2)

 后,上海银行、钱业两公会致电

  ,要求团结御侮。

 (3)

 爆发后,民族资产阶级积极支持

 抗战,并参与救济难民等。

 (4)

 爆发后,各地工商界人士开展

 。

 知识点 三、中国民族资本主义 的 历史命运 ---- 近代中国民族资产阶级斗争的结果

 1 1 、民族资产阶级的特点:革命性和妥协性(两面性)。

 (1)、革命性 ①原因:

  、封建主义和

 的压迫,阻碍民族工业的发展,威胁它的生存。

 ②表现:

  同帝国主义、封建主义以及

 进行了不懈的斗争。

 (2)、妥协性 ①原因: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企业

 少、规模小、

 薄弱。

 ②表现:民族资产阶级对

  、本国封建势力存在一定的依赖关系,不能领导

 取得胜利。

 2、民族资产阶级对中国革命的影响:

 (1)革命性使民族资产阶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妥协性使民族资产阶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预习自测】

 1、 一位历史学家在回忆南京解放前夕的生活时称:“中央大学每月发薪水的那一天,可 以说是最紧张的一天。各人在会计处拿到薪水,就得赶紧奔向新街口换成银元,立 刻嘘嘘地赶到米市买米。”这反映了

  A.纸币无法用于购买粮食

  B.市场上粮食和食品奇缺

  C.囤积银元和粮食现象普遍

  D.银元币值较纸币稳定 2、1938—1944 年,我国科技人员在大后方注册的专利共 431 件,比此前 20 年全国的总和增长了 157%,其中机器、电器、交通工具、化学药品类居多.形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科技人员的内迁 B.军工企业的激增 C.民营工业的发展 D.战时需求的刺激

 3、 “嗣后所有公共机关日用消耗各品,除特种无国货可代用者外,务请专购国货以示提倡。”该文告发布的时间最可能是在

  A.戊戌变法时期

 B.辛亥革命时期

 C.民国初年

 D.新中国成立初期 4、《马关条约》中规定:“日本臣民得在中国制造一切货物,其于内地运送税、内地税、钞课、杂派……即照日本臣民运入中国之货物一体办理,自应享优例豁除。”从中可以看出导致中国近代以来民族工业举步维艰的一个因素是(

 )

 A.外资工业在中国的兴起

  B.民族工业没有技术优势 C.民族工业没有资本优势

  D.外资工业享有免税特权 5、清朝末年,民族资本家为了逃避政府苛税和官吏的勒索,或将企业设在租界里,或“假

 托洋商之名”,或“船头悬着英国国旗,船尾悬着中国龙旗”。这反映了(

  )

 A.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春天的到来

 B.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全面萎缩 C.封建主义是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阻力

 D.西方列强支持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6、中国资本主义工业兴起后,由于生产效益好,因而经常受到官府的勒索,有的不得不关门歇业,这说明中国近代化的发展 (

 )

 A 受西方资本主义的控制

  B 受本国封建势力的压迫和束缚 C 必须依赖西方资本主义

  D 必须依赖封建势力

 【 合作探究 】

 探究一:通过对教材的学习,我们感受到民族资本主义是在夹缝中生存,请问“夹缝”指的是什么?结合教材,归纳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是怎样打击压迫中国资本主义的?

  探究二:材料分析 瑞蚨祥是全国知名的百年老字号,该公司的发展几乎浓缩了中国近现代企业发展的整个历程。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瑞蚨祥 1868 年创建于山东济南,1893 年瑞蚨祥设立了北京分号北京瑞蚨祥绸布店,在短短几年内几乎垄断京城绸布行业……同时在天津、青岛、烟台、上海等地的分号也相继设立。

 材料二

 瑞蚨祥青岛分号的经营销售额变化趋势图

 材料三

 1956 年,瑞蚨祥公司向毛泽东主席呈写了《瑞蚨祥公司生产情况报告》,毛主席指示:“历史名字要保存,瑞蚨祥、同仁堂一万年要保存!”1985 年瑞蚨祥被国内贸易部我的疑惑:

 我的收获:

 命名为中华老字号,老字号焕发新生机;济南瑞蚨祥绸布店。1988 年完成销售 480 万元,实现利税 46 万元。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与所学知识,瑞蚨祥创办之初可能面临哪些阻碍?(2 分)

 (2)材料二中青岛瑞蚨祥生产经营销售额 1912 年后呈现出怎样的变化趋势?简要分析其成因。(6 分)

 (3)材料三反映了瑞蚨祥历经的两次重要发展的机遇,分别指出机遇出现的原因。

 (4)从瑞蚨祥的百年发展历程中,你能得到哪些启示?(2 分)

 【总结归纳】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影响

 (1)经济:民族资本主义是一种新的经济因素,促进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

 (2)政治:推动民族资产阶级发展壮大,为戊戌变法、辛亥革命和新文化运动提供了阶级基础,也促进无产阶级的壮大,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到来和中国共产党的建立提供了阶级基础。

 (3)思想:不断冲击和动摇封建正统思想的统治地位,为西学传播提供经济基础。

 【 课后巩固 】

 从 1840 年被迫打开国门,到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实行改革开放,中国的现代化经历了漫长而艰辛的历程,中国社会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893 年有人写信给张之洞说)方今机器之利,粤人知其益者,十之八九;两江闽浙,十之二三;河洛之北,万不得一。名卿巨公,以为是者半,以为非者亦半。

  材料二

 在通商以后的上海,随着大量新事物的涌入,出现了一些新词语,如洋行、洋布、洋油、洋铁、洋火、洋车等。它们日益流行,成为人们生活中的常用语。

 (1)材料一反映了中国近代工业发展中的哪些现象? “机器之利”显而易见,为什么“名卿巨公”还“以为非者亦半”?

 (2)材料二中大量带“洋”字的词语,后来在百姓日常用语中逐渐消失,其原因是什么?

 答案:

 知识点一:

 半殖民地半封建化、机器进口、民族工业、攫取的种种、海关和对外贸易、倾销商品、掠夺原料、原料供应、侵华战争、民族工业、一系列条约、进口税、中国民族资本、清政府、地方封建势力、苛捐杂税、滥发纸币、工商业者、官僚资本、官股。

 知识点二:

 近代中国民族工业、社会政治力量、资产阶级、中华民族、帝国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五四运动、北洋政府、济南惨案、日钞、九一八事变、南京国民政府、一二八事变、十九路军、长城抗战爆发、捐款购机运动 知识点三:

 帝国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官僚资本主义、资金少、技术力量、外国资本主义、中国革命 近代中国革命的力量之一、无法领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 探究一 封建主义:(1)封建政府不正式承认,听任地方封建势力摆布,严重束缚其发展:甲午战争以前,都没有得到正式承认;(2)苛捐杂税勒索:(3)大举内债,滥发纸币;(4)官僚直接投资、加入官股;官僚收买、敲诈甚至没收; 帝国主义:通过战 争,签订不平等条约;日本野蛮的经济掠夺;西方列强对中国进行商品输出,资本输出。

 探究二 (1)阻碍:封建势力的压迫;外国资本主义的挤压;自然经济的抵制作用。

 (2)趋势:1912—1925 年:上升。

 成因:民国的建立(辛亥革命的鼓舞);一战时列强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实业救国思潮的推动;群众性的反帝爱国斗争。

 趋势:1925—1949 年:下降。

 原因:日本侵华(日本的经济掠夺);官僚资本的压制;长期的战乱,缺乏有利环境;美国经济的入侵。

 (3)原因:社会主义改造。改革开放。

 (4)启示:民族独立是企业发展的前提;政策是企业发展的保障;抓住机遇是企业发展的关键。(言之有理即可)

 课后巩固

 (1)现象:近代工业地区发展不平衡(或南北发展不平衡.或南方先进于北方);人们对近代工业的认识不一(答出具体认识的可酌情给分)。

 原因:思想守旧,对西方近代文明存在抵触; 担心近代工业发展会威胁专制统治。

 (2)政治上: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中国取得了民族独立,摆脱了帝国主义的奴役;

 经济上: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后.中国经济迅速发展。

相关热词搜索: 资本主义 近代 二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