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扬范文网
当前位置 首页 >发言稿 >

“后农业税时代”问题值得关注

发布时间:2021-09-26 12:55:40 浏览数:

  温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承诺,从今年起,要逐步降低农业税税率,平均每年降低1个百分点以上,五年内取消农业税。

  减免农业税对农民来说确实是一个利好消息,能够有效地减轻他们负担。但是,农业税减免后,农民是不是会依靠土地从而脱贫奔康还是一个值得关注的“后农业税时代”问题。

   据3月4日的《南方周末》报道:今年2月19日,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村南的数百亩土地里,只有一位32岁的农民在地里忙活,除了靠村边的几块葡萄地外,绝大部分农田都没有种任何庄稼,放眼望去,整个村南一片枯黄,看不到想象中的青青麦苗和油菜。据称皖北的大部分地区都像小岗村一样……这仅仅是农业税过重造成的问题吗?

    从经济角度上来看,农民只有从种粮中获得的收益大于(抑或是大大于)外出打工收入他们才能选择种田,否则,减免农业税后,良田依旧会成片地被抛荒。对于那些在城里干上一个月就能抵上在乡下忙一年的农民工来说,他们会自觉地回归到农业吗?

  究竟是什么在阻碍农民种粮的积极性?

    首先,随意垄断、征占土地现象严重。农民只有土地使用权,没有所有权,地方政府一句话收回去就收回去了,农民哪敢种植几年一收的高收益经济作物?这种垄断一定要打破,建议政府对农民的土地实行完全承包制,按照合同,承包期内政府不能收回土地,换而言之,农民既有土地使用权也有所有权,他们喜欢种什么就种什么,可以挖田养鱼,只要不违反国土部门的有关法规,甚至是将土地出租都可以。只有这样,农民才能根据市场行情,自主地调节耕种项目,无须担心政府什么时候会来“回收”土地。

  其次,我国农村的生产和销售大都仍旧停留在比较低层次的水平。机械化、现代化农业生产体系没有形成,农民在地里流汗流血,换来的却是低效益,他们能爱上这片热土吗?销售的时候,农民在市场中谈判的声音微小处于弱势地位,谷贱伤农,长此以往,农村的主要劳动力能不外流吗?提倡科技兴农,搞现代农业,引进机械化操作,构建保护农民利益的组织,变得迫在眉睫。

    减免农业税,只是解决三农问题走出的第一步,现在还不是我们高枕无忧的时候,前面的道路依旧充满曲折和挑战。 

相关热词搜索: 农业税 值得关注 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