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扬范文网
当前位置 首页 >发言稿 >

年度人才领域特色亮点工作

发布时间:2021-09-28 12:17:43 浏览数:

 2020 年度人才领域特色亮点工作

 三、特色亮点工作 1. 出台人才专用编制管理办法。为解决全区各级各部门编制饱和而又急需引进专业技能人才的用编矛盾,服务全区产业发展需要,拟定了 30 个高层次和急需紧缺人才专用事业编制,并研究出台《区高层次和急需紧缺人才专用编制管理办法(试行)》,明确专门的使用条件、审批流程,加强用编规范管理,为人才提供优良的政策机制保障,促进紧缺性专业技术人才有效引进。目前,已接受 4 个单位 7 个用编申请。

 2. 抓实壮大乡村振兴“人才服务团”。针对乡村振兴普遍存在的人才队伍不强、定位不精准、保障不到位等问题,打造“‘3+N’乡村振兴人才服务团”,为乡村振兴提供智力、项目、投资等服务,不断培育乡村振兴新动能。大力实施特聘村主任计划,从企业负责人、返乡创业人才、在外优秀人才等群体中选聘优秀人才担任乡村振兴“特聘村主任”,全区 32 个行政村已聘请乡村振兴“特聘村主任”18 名,覆盖率超 50%,并制定出台《区激励乡村振兴“特聘村主任”十条措施(试行),激励特聘村主任担当作为。选派党建指导员 36 人、村党组织第一书记 45 名、村党组织专职副书记5 名,全脱产驻村协助开展党建工作,构建党建引领、群众自治、协作共建、共治共享的乡村振兴新格局,助力脱贫攻

 坚和乡村振兴。在率先成立区、镇、村“三级”乡村振兴乡贤联谊会,吸纳乡贤人才 1000 余人,参与村务协商、维护公序良俗、反映社情民意、调解社会纠纷,为乡村振兴献计出力。建强 N 支产业发展人才队伍,因地制宜招引蔬菜、畜牧、旅游等方面特色人才,加强农业企业、专合社、家庭农场、龙头企业的人才培养,推动各村发家致富。截至目前,已招引乡村振兴人才 1100 余名,带动农户年人均增收 1500元以上。

 3. 升级打造中国城国际人才港。通过创新形式、丰富活动,推动提标体质,着力把中国城国际人才港打造成为一流的高层次人才集聚、交流平台。升级打造人才港内高端人才之家,打造高层次人才最大集聚平台,利用中国城人才网每年发布 1-2 次《急需紧缺人才需求目录》;动员市级知名人才协会入驻人才港,并发挥“带动人才入驻”效应;打造高层次最佳服务平台、最优服务活动平台,为其提供全天候项目路演、交流洽谈、学习充电、休闲联谊等服务,不断组织开展丰富多样的人才活动。升级打造科技创新园,支持现有校地合作平台建设,不断实现经济效益。创新探索市场化的管理运营方式,通过“购买服务+市场运作”方式,公开比选第三方公司运营高端人才之家和人力资源产业园。

 4. 打造合作型人力资源产业园。通过升级打造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不断加强交流合作,在 2020 年完成省级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品牌创建复检验收,待正式批复授牌后不断推进扩大运营,致力于把人力资源产业园打造为大型人才资

 源产业园。力争在 2025 年逐步形成“立足,服务,辐射成渝,覆盖西部”的人力资源服务格局。下一步,一是做强人才品牌,不断夯实“建工”的本地人力资源品牌厚度,积极围绕杯产业、航空航天、智能制造、现代医药、乡村振兴等领域,加强数据关联运用和精准服务,不断健全全园区服务功能;二是有效信息互联互通,建立以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为中心,多节点、多通道,一点发布、全网共享的服务格局,引导人力资源有序流动、合理配置;三是强化培训资源共享,充分发挥本地职业院校在建筑、酿、火工等专业培训资源优势,引导优秀师资到毗邻地区开展专项职业技能指导培训,满足各类型培训需求。

 5. 不断培育打造人才科技创新平台。在现有的医学研究转化院、四川大学产业技术研究院、长开区创新创业孵化中心等高端科研平台基础上,借助院士专家工作站,深化与成渝科研机构的产学研用合作,不断孵化壮大一批高端创新创业平台。引进中文大学建立肿瘤免疫治疗联合实验室、科技大学霍英东研究院建设科技产业园,建成园艺学会九狮柚工作站助推乡村振兴和脱贫攻坚,累计建成院士(专家)工作站、博士后工作站、大师工作室等近 10 个,集聚院士、专家、博士等 30 余人;打造军民融合平台,引进军民融合企业近 40 家,服务国防建设企业 10 余家,全年预计实现军民融合主营业务收入 139 亿元,并成功申创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军民融合)。下一步,结合全市重点产业发展需要,积极引进培育一批全国知名高层次科研机构和人才团

 队;引进入驻一批产学研平台,不断引进一批全国知名科研机构和人才团队,2020 年底前将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引进入驻人才港;着眼服务全区重点产业、重点企业、重点项目,谋划打造区级“十大技能大师工作室”并挂牌运营,目前已完成初步方案制定,正征求意见修订完善中。

 6. 改版升级中国城人才网。改版升级中国城人才网及“城人才”公众号,进一步对功能进行扩容、提能、增效。新增人才基层流动、人才协同、创新创业、英才、人才大讲堂等模块,全面服务滇黔结合部地区人力资源需求。已点对点线上直通服务 200 余个重点企业,网站点击量突破 100 万人次,发布各类人才工作动态、招聘等信息 200 余条,招引人才 500 余名。

相关热词搜索: 亮点 特色 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