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试卷《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期末试卷A
2020 —1 2021 学年度 二 学期期末考试
《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试卷( (A A/ /B B 卷) )
班级 _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
总分 __________
一
二
三
四
五
得分
一、单选。(每题 3 3 分,共 5 45 分)
1、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一百年不动摇的关键是(
A
)
A、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
B、坚持“两手抓 , 两手都要硬 ”的方针不动摇
C、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不动摇
D、坚持改革开放不动摇
2、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战略目标是(
D
)
A、实现农业、工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现代化
B、实现工业化、社会化、市场化、和现代化
C、实现政治、经济和文化的现代化
D、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3、我国的工业化任务还没有完成,总体上看,现在还处于(
C )
A、农业社会
B、现代化工业社会
C、工业化中期阶段
D、工业化高级阶段
4、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重点和难点在(D
)
A、大城市
B、中等城市
C、小城镇
D、农村
5、实行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是党在农村的基本政策,必须长期坚持。稳定和完善这一双层经营体制的关键和核心是(A
)
A、稳定和完善土地承包关系 B、完善农村所有制结构 C、尊重农民的首创精神 D、发展规模经济 6、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关键在(
A
)
A、坚持与时俱进
B、坚持党的先进性
C、坚持执政为民
D、坚持党的领导
7、邓小平理论的精髓是(B
)
A、解放生产力 , 发展生产力 B、解放思想 , 实事求是 C、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D、“ 三个有利于”标准
8、消灭剥削的物质前提是( B
)
A、 实行公有制
B、 生产力的高度发达
C、 实行人民民主专政
D、 实行按劳分配
9、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时间是指( B
)
A、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基本实现
B、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基本实现
C、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
D、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到共产主义社会
10、改革开放以来,对社会主义可以实行市场经济在理论认识上重大突破是( B
)
A、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 B、市场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
C、市场经济是国家宏观调控的经济 D、市场经济不属于社会基本制度的范畴
1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机制(B
)
A、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 B、能确保经济总量的平衡
C、可以实现经济结构的平衡 D、可以保障社会公平
12、私营经济中的劳动者的收入属于(
B
)
A、 按劳分配收入
B、按资分配
C、按劳动力价值分配
D、按经营分配
13、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内在属性 ,归根到底是(
A )
A. 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在政治上的集中体现
B、有利于调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
C、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重要体现
D、体现了多数人对少数人的专政
14、在下列收入中属于按劳分配性质的收入是(
D )
A、个体劳动者的劳动收入 B、集体企业职工的工资收入
C、股份制企业职工的按股分红收入 D、国有企业工程师业余帮助乡镇企业搞设计获得的收入
15、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基本内容是(
C )
A、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及培育“四有”公民
B、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发展教育科学文化
C、加强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教育 D、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和基本方针 二 、 判断题 ( 每题 3 3 分,共 共 1 15 5 分)
1、“中国的事情要按照中国的情况来办,要依靠中国人自己的力量来办”。(
)
2、邓小平理论的精髓是实事求是。(
)
3.既然群众路线是党的根本工作路线,因此群众的一切想法、主张、意见都是正确的,我们都必须遵照执行。(
)
4.“凡是毛主席作出的决策,我们坚决维护,凡是毛主席的指示,我们都始终不渝地遵循”.(
)
5、只有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才能使我们的思想和行动更加符合客观实际,更加符合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和时代发展的要求(
)。
三 、 简答题 (每题 0 10 分
共 共 2 20 0 分)
1、如何正确认识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意义?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个命题是毛泽东 1938 年在题为《论新阶段》一文中最先提出的。中国共产党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先后产生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称之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三大理论成果。
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具有重要意义:
第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指引着党和人民的伟大事业不断取得胜利。没有革命的理论就没有革命的实践。实践证明,如果离开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不懈探索,离开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指引,我们的实践就会陷入盲目性,我们的事业就会遭受挫折和失败;
第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提供了凝聚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强大精神支柱。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各个理论成果,代表着中国最广大人民在不同历史时期的意志和愿望,是凝聚党心民心的强大精神力量;
第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倡导了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和学风,不断开拓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境界。
2、如何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
第一,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
第二,维护世界多样性,促进国际关系民主化和发展模式多样化。
第三,树立新的安全观念,努力营造长期稳定的国际和平环境。
第四,推动建设持久和平与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
四 、材料题(0 20 分)
材料:材料 1:实现今后 15 年的奋斗目标和战略任务,必须牢牢把握“抓住机遇、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促进发展、保持稳定”的大局,正确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三者关系。实践表明,三者关系处理得当,就能总揽全局,保证经济社会的顺利发展;处理不当,就会吃苦头,付出代价。
材料 2: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围绕发展社会生产力这个根本任务,要把改革作为推进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各项工作的动力。改革是全面改革,是在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前提下,自觉调整生产
关系和上层建筑的各个方面和环节,来适应初级阶段生产力发展水平和实现现代化的历史要求。把社会主义同市场经济结合起来,是一个伟大创举。这就需要积极探索,大胆试验,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需要深化改革,解决体制转变中的深层次矛盾和关键问题;需要扩大开放,吸收和借鉴世界各国包括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
——江泽民:《高举邓小平理铪伟大旗帜,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二十一世纪》
结合以上材料请分析:
(1)为什么说中国的改革是全面的改革?
(2)怎样认识改革的性质?
(3)如何认识“改革、发展、稳定三者存在着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 (1)中国的改革是全面的改革,这是由改革的任务决定的。邓小平认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是一场根本改变我国经济和技术落后面貌、巩固社会主义制度的伟大革命。这场革命既然要大幅度地改变落后的生产力,就必然要多方面地改变生产关系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部分,改变上层建筑中不适应经济基础变化的部分,改变一切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管理方式、活动方式和思想方式,使之适应于现代化大经济的需要。在全面改革中,经济体制改革是重点。因为通过经济体制改革,解放生产力,把国民经济搞上去,对当代中国来说是最根本最急迫的任务。经济体制改革需要政治体制及其他体制改革的配合,因此,在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的进程中,政治体制改革也在不断推进。与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改革相适应,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制等各个领域的改革也都有步骤、有秩序地全面展开,改革触及了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和各个层面。
(2)第一,改革是一场新的革命。改革是解放生产力,是一场新的革命。它不是原有经济体制的细枝末节的修补,而是对原有经济体制的根本性变革。它的实质和目标,是要从根本上改变束缚我国生产力发展的经济体制,建立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新经济体制,同时相应地改革政治体制和其他方面的体制,以实现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第二,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改革是一场革命,但它不是一个阶级推翻另一个阶级意义上的革命,不是也不允许否定和抛弃我们已经建立起来的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它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3)发展是硬道理,中国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要靠自己的发展。改革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它的决定性作用不仅在于解决当前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一些重大问题,推进社会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还要为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和国家的长治久安打下坚实的基础。稳定是改革和发展的前提,改革和发展必须要有稳定的政治和社会环境。没有稳定的政治和社会环境,一切都无从谈起。实践表明,改革、发展、稳定三者关系处理得当,就能总揽全局,保证经济社会的顺利发展;处理不当,就会吃苦头,付出代价。
相关热词搜索: 毛泽东思想 概论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热门文章:
- 2024年度主题教育研讨发言材...2025-01-12
- 2024年度在加强基层党组织建...2025-01-12
- 主题教育研讨发言材料(3)(...2025-01-12
- 主题教育交流研讨发言材料(2...2025-01-12
- 在XX中学2024届高三鼓劲大会上发言2025-01-12
- 2024年度(4篇)公司主题教育...2025-01-11
- 2024年学习全面依法治国专题...2025-01-11
- 在家庭委员会座谈会上发言材料2025-01-11
- 2024年政府办公室岗位标兵交...2025-01-10
- 2024第二批主题教育读书班交...2025-01-10
相关文章:
-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2021-08-27
- )国开大学电大《毛泽东思想和...2021-08-27
-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2021-09-28
- 成人高等函授《毛泽东思想和...2021-09-28
-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2021-09-28
-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2021-09-28
-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2021-09-28
-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2021-09-28
- 国开电大《毛泽东思想和中国...2021-09-28
-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2021-09-28
- 天然气供应系统概论2021-10-19
- 资源环境概论实习报告2021-12-29
- 人居环境科学概论对建筑学科...2022-10-30
- 2023年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2023-08-28
- 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2021-08-27
- 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2021-08-27
- 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2021-08-27
- 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2021-08-27
- 构建和谐社会:中国特色社会...2021-09-26
- 正确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2021-10-08
- 试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外交2021-11-13
- 解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2021-12-21
- 逐步建立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2021-12-21
- 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2021-1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