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是影片《极地重生》主人公原型
谁是影片《极地重生》主人公的原型
金海民
《极地重生》德国海报
《极地重生》德文版书影(1955 年)
自德国电影《极地重生》2001 年推出后,制片方、电影发行方和许多评论文章均强调是依据真人真事拍摄——“改编自真人真事”,“一部真实故事构成的电影”。影片推出后,引起轰动,曾获意大利米兰电影节最佳男主角奖等多项国际奖项。人们不禁要问:影片主人公——当过苏联战俘的德国国防军中尉克莱门斯·福雷尔的原型究竟是谁?
一
影片《极地重生》片名的德文原文为“So weit dieFüßetragen”(《只要脚丫子还走得动》),是依据德国作家约瑟
夫·马丁·鲍尔(1901—1970)于 1955 年发表的同名长篇小说改编而成。一直到 21 世纪初,德国媒体方透露出克莱门斯·福雷尔(在中文字幕片中这个名字被译为“科利·基文斯”)这个名叫科内利乌斯·罗斯特(CorneliusRost,1919—1983)的显得颇为神秘的原型。
根据能够搜集到的材料,他的情况大致是这样的:他是一个长期生活在慕尼黑的奥地利人,老家在蒂罗尔的小城库弗施泰因。在战前,他在慕尼黑学得了印刷、印刷机械方面的技艺,为一名印刷技术工人。他何时上前线到苏联并成为苏军俘虏的时间不详。不过他回慕尼黑的时间有该地户籍档案材料为证:1947年 10 月 28 日他前往登记处登记已返回慕尼黑。1953 年,他到慕尼黑一家名叫埃伦维特的出版社的印刷厂工作。一次,老板弗朗茨·埃伦维特把他叫到办公室加以训斥,因他近来在印刷书籍封面时出了好几次大的纰漏。他向老板承认自己患有色盲症,谈到了自己因在西伯利亚劳动营的铅矿服劳役而严重铅中毒和许多其他情况。老板觉得他说的事情对读者会有很大的吸引力,于是让他把所讲的写出来。过了一段时间,老板看了他写的东西大失所望——他写的文字根本上不了台面。而鲍尔此时已是一个小有名气的巴伐利亚作家,在埃伦维特出版社出书,于是老板就撮合俩人合作。他们俩人合作的具体情况已不得而知,不过罗斯特的讲述留下了 8 小时的录音带。
1955 年,该出版社出版了由罗斯特讲述、鲍尔撰写的“纪实性小说”《只要脚丫子还走得动》。不过该书只有鲍尔一人署名。在后记中,鲍尔除了再一次强调所描述情节的真实性之外,还解释了讲述者在书中以化名(克莱门斯·福雷尔)出现的原因:害怕因此引起克格勃的追踪、迫害;而作者受双方协议的制约,有义务为讲述者保密。
作者这种云山雾罩的说法,使权威的 1995 年出版的《德意志人物传记百科全书》也弄错了,以为《只要脚丫子还走得动》是鲍尔根据自己的经历写的作品——在有关鲍尔的条目中写道:“鲍尔在俄国战争中的自身经历体现在他的《战时日记》和 1955年发表的小说《只要脚丫子还走得动》之中……”
二
鲍尔在侵苏战争期间确实作为参战者到过苏联,不过没有资料表明他曾当过苏军的俘虏,就更谈不上到西伯利亚去了。他的上级用其所长,曾让他在驻乌克兰的德军部队中,从事政宣鼓动工作。他的特长是文字功夫。这个 1901 年出生在巴伐利亚一个面包师家庭的作家,在上中学时的理想是当一名天主教的神职人员,未能如愿。中学辍学后,他曾在工厂、农场当过几年临时工。从 1927 年起,在上巴伐利亚多尔芬担任地方报的编辑。1930 年,他的小说《八次垦殖》获得“德国青年小说家奖”,1935 年他辞去了报刊工作,全力投入小说写作之中。以后,他每隔一定时
间均会发表中、长篇小说。这个时期他作品的注意力均集中在以往时代农民的个人命运上。他在苏期间写的作品有上面已提到的《战时日记》(1942 年由纳粹党的出版社埃尔出版社出版)。
鲍尔影响最大的作品当推这部《只要脚丫子还走得动》,1955年出版后,先后被译成多种语言,各种语言的版本加在一起印行总共超过了二百万册。1956 年推出了广播剧,1959 年被改编成六集的电视连续剧,2001 年公映了同名的电影。
分析起来,该书首先在当时的西德成为热销书,一是因为在1955 年苏联释放了最后一批万名德国战俘——战俘回西德是当年最大的话题,鲍尔搭上了顺风车;二是这部标榜“真人真事”的小说其情节竟然比臆想的冒险故事还要惊险、扣人心弦!
三
直到《只要脚丫子还走得动》发表近 50 年之后,方有人查出了这部以“真人真事”为卖点的作品在真实性方面的问题。
巴伐利亚广播台记者阿图尔·迪特曼一直想知道《只要脚丫子还走得动》的讲述者、亲历者的真实情况。在本世纪初,当事人——讲述者、写作者和出版者均已作古。于是,他找到出版者的儿子马丁·埃伦维特,在多次采访的情况下,马丁说出这个讲述者的姓名,最后,马丁给出了上面提到的 8 小时录音。
迪特曼花了很长时间听录音,看鲍尔的小说和相关资料。比对录音和小说,看看其中在内容上的异同,这相对来说要容易些。
但要对罗斯特讲述的真实性作出判断:哪些是真,哪些为假,哪些添了油、加了醋,是很困难的,有些甚至根本无从做起。于是,迪特曼邀请了慕尼黑当代历史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帮忙,其中有研究员于尔根·察鲁斯基博士。他们发现了罗斯特讲述中的许多破绽:事情发生的时间——电影写主人公于 1944 年 8 月上前线,于 1952 年圣诞节前回到故乡。而在实际上,如前所述,罗斯特已于 1947 年回到慕尼黑。他逃亡 14000 多公里所费的三年时间从何而来?事情发生的起点——福雷尔开始逃跑的地方,位于西伯利亚最东端楚科奇半岛杰日尼奥夫角(影片中文字幕标为“迪尼夫角”)的劳动营在罗斯特 1947 年返乡时还没有建立。据考证,该地的劳动营建于 1949 年秋。
在所称的福雷尔成功逃亡中,起到重大作用的亚美尼亚犹太人的情节也很显然是杜撰的。很难想象,一个其兄弟被德国法西斯杀害的犹太人,会冒着生命危险去救助一个素眛平生的在苏联潜逃的德军战俘……再说,福雷尔的原型罗斯特的俄语极为拙劣,在漫长的时间里,他怎能胜任与俄国人的语言交流?
四
2010 年 4 月 2、3、4 日,在迪特曼主持的巴伐利亚广播台 2台(Bayern2)的节目中,罗斯特的部分真相被揭出,引起了不小的反响。看来,长久以来被说成是影片《极地重生》主人公原型的科内利乌斯·罗斯特,虽然确有其人,而且他对他在二战中
的经历曾经作过口头讲述,然而他的讲述却并不靠谱。依据不符合事实的讲述所写的小说,所制作的电影,其主人公当然就只能是一个虚构的人物!
说起来还真是巧事——在德国还真有二战后从西伯利亚劳动营逃出回到德国的战俘。仍健在的奥托·里纳斯现住在北莱茵—威斯特法伦州的维利希。他 1925 年出生在当时的波德边境地区的马索维亚(现属波兰),当地通行德、波两种语言。他在17 岁时,应征当兵。1945 年 1 月,他作为坦克兵被派往前线,不久即被俘。在被押往西伯利亚的火车上,他们获悉德国无条件投降。他们被派到西伯利亚一个伐木劳动营,劳动任务很重:四个人一组,每天定额砍伐 16 颗树,吃的东西很少,吃不饱;但从没有挨过打。
有一天,劳动营当局突然召集所有非德国籍的俘虏在门口开会,宣布将把波兰人、立陶宛人等外国人送回故乡,通通予以释放。由于里纳斯生活在边境地区,会讲波兰语,就冒充是波兰人。得逞后,他被安排坐火车到了波兰。一到波兰,他迅即被查出他的波兰人身份是假冒的。正在等待挨罚之际,他又寻着机会,得以逃脱。于是,他多次跳上、跳下行驶中的火车。途中遇到多次险情,有一次在一个小站还遇到一批回国的苏军士兵,他还与他们说了话。他的说法是,遇到紧急情况绝对不能拔腿就跑,而要尽量冷静应对。1946 年 1 月 27 日,他抵达了柏林,回到了祖国(有案可查)。由于他的故乡已归属波兰,他来到了莱茵河下游
地区,后里纳斯上了科隆大学经济系,一直在西德的中心地区工作。
根据 2011 年 1 月 30 日介绍他情况的西德意志广播 5 台(WDR5)的说法,奥托·里纳斯是德国唯一一个在官方档案有记载的成功从西伯利亚脱逃回国的战俘。《极地重生》中的福雷尔从天涯海角苏美交界的极地出发,在冰天雪地中主要靠徒步开辟了自己逃亡的道路,而里纳斯坐火车一下子就从西伯利亚到了波兰。这样比起来,里纳斯无疑要逊色多了,然而一个是假,一个是真!
相关热词搜索: 极地 谁是 原型热门文章:
- 2024年度主题教育研讨发言材...2025-01-12
- 2024年度在加强基层党组织建...2025-01-12
- 主题教育研讨发言材料(3)(...2025-01-12
- 主题教育交流研讨发言材料(2...2025-01-12
- 在XX中学2024届高三鼓劲大会上发言2025-01-12
- 2024年度(4篇)公司主题教育...2025-01-11
- 2024年学习全面依法治国专题...2025-01-11
- 在家庭委员会座谈会上发言材料2025-01-11
- 2024年政府办公室岗位标兵交...2025-01-10
- 2024第二批主题教育读书班交...2025-01-10
相关文章:
- 疫情防控征文稿:谁是新时代...2021-08-27
- 18,谁是第一名2021-09-06
- 【课外阅读】谁是白居易最崇...2021-09-28
- 谁是中国职业经理人?2022-01-31
- 谁是神仙2022-11-01
- 我应该美国还是中国进行原型...2021-09-28
- 原型2021-09-28
- 产品经理原型工具2021-09-28
- 原型验证侦错设备招标2021-09-28
- 4.2模型或原型制作2021-09-28
- 《亲爱》原型——许尤2021-09-28
- 反求工程及原型制造课程要求2021-09-28
- 壮剧《螺丝姑娘》原型及民族特色2021-09-28
- 《模型或原型制作》教学设计2021-09-28
- “模型或原型制作”教学设计2021-0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