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西州招商引资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措施
一、州招商引资的基本现状
(一)境内引资占主导地位,但投资产业结构亟待优化
2001年至2005年五年间,湘西州共引进项目567个,实际到位资金55.68亿元。其中,内资项目520个,实际到位资金51.15亿元;外资项目47个,到位资金仅4.53亿元。在内资项目中,州外、省内项目263个,占内资总额的50.67%,主要来源于怀化、邵阳、常德、长沙、湘潭、株洲等地市。省外项目257个占内资总额的49.33%,从资金来源看,广东省稳居第一,到位资金占省外资金总数的27.18%,北京市占18.86%,浙江省10.78%,福建省8.08%,上海市7.4%,三者投资额度由2000年的几百万元发展到2004年的7000万元以上;投资额度在1%-3%不等的有重庆、贵州、海南、广西、吉林、四川、青海等。显然,珠三角及长三角地区是我州实施境内引资的主攻方向。虽然境内引资规模逐年增长,但其结构不尽合理。即房地产项目多,生产性项目少;市场效益型项目多,公益基础性项目少;粗放项目多,精深项目少;中小项目多,大型项目少。调查结果表明,一是以采掘业为代表的高盈利项目成为投资的热点,而农林牧渔业则为投资的冷门;二是“短平快”项目如餐饮娱乐服务业、商品贸易等,尽管市场竞争十分激烈,但仍备受投资商青睐,而基础设施因其投资大、周期长,尽管属于湘西州的瓶颈产业,但是增长态势十分缓慢;三是公益事业、社会福利事业等这些外部效益显著的行业引资比重极不理想,仅占2.21%,严重滞后于湘西州经济社会发展需要,而房地产业外商投资则高达27.31%。内资投放领域过分集中在房地产、餐饮娱乐业,则对我州引进科学技术和先进管理理念、实现产业经济可持续发展产生不了强有力的推动作用。 (二)直接引资增长速度较快,但量小势弱、渠道窄
2000年至2005年五年间,全州新批三资企业47家,实际到位外资5478万美元。其外资到位从2000年的713万美元到2005年的1930万美元,年均增长34%,增长幅度名列全省前茅,但是外资总量相当小,仅占湖南省同期外资总额的1-2%,在14个市州中处于明显的弱势地位。从外资来源渠道看,52%来自香港,34%来自台湾,6%来自澳门,仅8%来自其他国家(包括韩国、马来西亚、德国、澳大利亚、新西兰)。从外商投资产业来看,主要涉及的行业依次是加工制造业、房地产业、生物制药、电力等;从外商投资的方式来看,“三来一补”、合资合作项目逐步减少,独资项目比重不断攀升,外商投资方式单一化趋势明显,直接引资量的突破困难加大。
二、州招商引资的制约因素
一是基础设施薄弱,区位优势不明显。与发达地区相比较,可以说湘西州招商引资的“硬件”先天不足,地处偏僻,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严重滞后,10小时内直达全国大中城市的客运能力极为有限;货物运输里程和周期长,物流及管理成本高。特别是负有聚集效应、起着“风向标”作用的州、县(市)工业园区因地方财政匮乏而难以达到“多通一平”的招商基本要求,令投资商望而却步。
二是没有制定全州招商引资发展规划。由于缺乏分工协同的区域经济布局,很难形成湘西州有效利用外资的发展战略,利用外资的重点、结构、投向等缺乏准确的区域和产业定位,致使内部抢项目拼资源比优惠政策的现象时有发生,统一对外招商引资的大格局尚未完全形成。
三是招商项目的包装和储备力度不够,难以推出产业关联度强和聚集效应明显的大型优势项目,滚动开发、动态管理招商项目的州县(市)两级联动格局尚未健全。近三年,湘西州共推出了276个州级招商项目,项目开发包装水平和质量有了长足进步,但除了对项目进行格式化介绍外,普遍存在着可操作性差、实用性不强、计量分析不准确的问题,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与投资商谈判的针对性和质量效果。
四是利用外资注重量的增长而忽视质的提高,没有及时向集约型、可持续发展方向转化。外商在湘西州投资过多集中在"短平快"的房地产业和餐饮娱乐业上,产业结构不合理,且投资规模小,缺乏大手笔,对促进本地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的作用微弱,难以迅速拉长产业链条从而实现地方经济特别是工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而且套取当地银行资本、高息吸纳民间资金的现象相当严重,州域内货币净流入量十分有限,外资难以可持续利用。
五是招商引资软环境亟待整治。湘西州中介机构服务尚未完全发育成熟,要实现政府主导招商向市场主导招商的根本性转变还需假以时日,在这样的背景下尤其需要政府及其职能部门依法行政、优质协调服务、创建安全和谐的投资环境。但是,由于政务环境的廉洁高效机制尚未完全形成,囿于局部利益,部门服务不规范,办事效率低下,“乱检查、乱收费、乱摊派”的做法屡禁不止,“吃、拿、卡、要”的现象依然存在。部分投资商的大量精力耗费在“政府公关”方面,从而提高了投资商的运行成本、损害了政府的公信力。
六是人才资源贫乏,招商引资能力性障碍突出。当前,在湘西州十分缺乏懂经济、通法律、善服务、会管理、能默默为招商引资事业奋斗奉献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发展现状也迫切需要一线招商人员树立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快速突破政策水平、业务技能等招商引资的能力性障碍。
三、提高州招商引资绩效的对策措施
(一)制定规划,统驭全州招商引资工作
尽快制定出《湘西州招商引资发展规划》,在利用内资外资的政策导向、产业布局、规模和质量上做好目标定位,改变州域内县市之间、各行业之间引资的无序竞争状态,把利用外资的方式策略手段科学化、协同化,尽快形成州内招商引资一盘棋的发展战略,逐步实现区域内产业结构调整和资源的优化整合。
(二)把项目工作作为招商的基础和引资成败的关键来抓
要提高招商引资的命中率,项目策划是关键。一是开发项目必须与国家的产业政策和区域产业发展规划相适应;二是用积极而长远的战略眼光有效策划投资规模大、带动效应强的优势产业项目;三是开发项目要十分注重产业之间、产品之间的上下游关系,尽可能做到资源的循环利用、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四是项目开发要以务实严谨的态度进行预测分析、专家论证,以成熟项目来增加招商竞争力;五是决定要推介和发布的招商项目必须讲求质量。编制好项目背景资料、《项目商业计划书》,办好立项、核准或备案管理等批复文件;六是按照标准化、系统化、数据化、动态化的要求建立招商项目库,完善滚动开发、动态管理、州县(市)联动的工作机制,始终保持招商项目的适时性、实效性和可操作性。
(三)千方百计筹措资金,解决湘西州基础设施建设的瓶颈问题
首先,要不断创新机制,变公共基础设施由政府单一投资的纯公共产品为市场取向的准公共产品或半公共产品;其次,要多渠道、多形式地激活地方民间资本,通过股份制、合作制等方式吸纳和聚集民间游资。抓住央行关于“西部可发行项目债券吸引民资”试点的机遇,选择一些收益稳定的基础设施项目,公开发行项目债券,吸纳民间资金流入市政建设及公益事业建设;第三,要通过市场化的经营方式诱导金融机构的投入或信贷倾斜,有效调动各金融主体参与基础设施建设的积极性;第四,要积极争取国际金融组织及国外政府贷款。这些间接引资一般都具有投资时限长(25-30年)、利率低、重点投入落后地区基础设施项目的特点,应该引起各级各部门及项目单位的足够重视。
(四)加快园区建设,突出园区招商
一是按照“高起点、高标准、园林化、生态型”的要求科学进行园区规划和建设,引导在园区之外布点的工业项目向园区集中。二是园区招商引资必须重点突破。建议在长三角、珠三角地区选择10-20家工业园区,与之建立起紧密型合作及招商代理关系,不断吸收先进经验和典型做法,及时把握招商引资新动向,努力获取发达地区乃至全球500强企业产业转移及资本投向新信息,积极寻求和抓住劳动密集型、环保型产业转移项目对接。三是有选择地招商引资,严格把好项目准入关。同时,推行联合审批制度,对项目立项、核准、备案管理,工商,税务,用地报批,工程建设等实行一站式全程服务,确保园区各项管理权限落实到位。
(五)优化投资软环境,营造大招商氛围
一是相关部门必须牢固树立招商责任意识、服务意识,推行“诚信服务、依法行政、降本增效”的服务措施,秉承“亲商”理念,以上乘的服务吸引住投资商。二是严格保证政策的统一性、严肃性和权威性,以完善体制及制度环境为重点,把改善投资环境的重心从主要依靠政策优势转向全面提供良好服务和制度保障上来。三是要创建优秀的区域形象,营造清正廉洁的施政环境,营造快捷、高效、和谐的办事环境和生活环境。四是改进招商方式,做活引资文章。通过种种措施,留住投资企业,留住投资商,实现已投资者的“二次投资”,以实实在在的招商效果不断吸引新的投资商创建新的投资企业,最终形成“以情招商、以商引商、扩大招商”良性互动的引资新格局。
(六)培养和建设一支高素质招商引资队伍
一要聚集人才进入招商第一线,尤其在湘西州这样贫困落后地区更需要政府选调精兵强将充实招商队伍;二要把引进人才视为招商引资的“牛鼻子”,面向全国引进人才,拿出招商部门的核心职位面向社会公选优秀人才,聘请专家、贤能组成招商引资智囊团;三要培训人才。规范招商引资执业标准,提升招商人员的实际操作技能和驾驭市场的能力,创建高素质、高标准的招商形象.
相关热词搜索: 湘西 招商引资 对策 措施
热门文章:
- 2024年度主题教育研讨发言材...2025-01-12
- 2024年度在加强基层党组织建...2025-01-12
- 主题教育研讨发言材料(3)(...2025-01-12
- 主题教育交流研讨发言材料(2...2025-01-12
- 在XX中学2024届高三鼓劲大会上发言2025-01-12
- 2024年度(4篇)公司主题教育...2025-01-11
- 2024年学习全面依法治国专题...2025-01-11
- 在家庭委员会座谈会上发言材料2025-01-11
- 2024年政府办公室岗位标兵交...2025-01-10
- 2024第二批主题教育读书班交...2025-01-10
相关文章:
- 湘西自治州建设社会主义新农...2021-10-08
- 湘西州质监局2006年春节慰问信2021-10-25
- 关于贯彻落实《加快湘西地区...2021-11-15
- 湘西山区旱作农业集雨蓄水节...2021-12-11
- 湖南湘西州局强化绩效管理提...2022-02-18
- 以成本优势推进湘西产业经济...2022-03-06
- 年“不见面”招商引资工作方案2021-08-27
- 招商引资工作思路2021-09-09
- 总结表彰大会上的讲话 (招商...2021-09-09
- 活招商引资工作总结2021-09-11
- 2004年招商引资工作总结2021-09-12
- 招商引资工作汇报2021-09-14
- 招商引资工作总结2021-09-17
- *区年度招商引资目标、任务、...2021-09-19
- 在招商引资工作会议上的讲话2021-09-20
- 关于进一步加大招商引资上项...2021-09-22
- 谈农业面源污染现状及治理对策2021-08-27
- 广播电视台站会计信息真实性...2021-08-27
- 自媒体下旅游企业营销对策2021-08-27
- 农业科技期刊办刊水平提升对...2021-08-27
- 当前“微腐败”主要表现及治...2021-09-06
- 公路收费处目前征费工作中存...2021-09-13
- 退耕还林(草)的现状、问题...2021-09-13
- 经营城市理论思考及对策2021-09-13
- ×公路收费处目前征费工作中...2021-09-15
- XX县小城镇建设存在的问题及...2021-09-16
- 提高我校七八年级薄弱学科措...2021-08-27
- 完成镇2008年主要工作预期目...2021-08-27
- 学史明理方面存问题原因措施2021-09-05
- 公司廉政措施2021-09-14
- 10kV配电网线损管理及降损措...2021-09-14
- 县发展计划委员会年度目标措施2021-09-28
- 施工现场交通措施及雨季施工...2021-09-28
- 公司发展措施会议上的讲话2021-10-02
- 2006年度个人安全工作措施2021-10-08
- 医院2006年重点及措施2021-1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