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委书记提出推进党务公开要重点把握四个关键
发布时间:2021-12-23 15:03:22
浏览数:次
推进党务公开工作,是发展党内民主,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重要举措。在新形势下,各级党组织必须深刻认识党务公开工作的必要性和紧迫性,深入研究其从内容到形式等相关核心问题,使之真正成为增强党的凝聚力、创造力和战斗力的重要途径。
一、强化监督意识,增强公开的自觉性
党务公开是加强党内监督的重要前提。保障知情权是进一步行使参与权和监督权的基础,只有使党内的权力运行由封闭和半封闭变为公开,由不透明变为透明,才能保证党的监督机关和广大党员能够对党的领导活动和党务活动进行有效监督。党务公开是扩大党外监督的重要渠道。党务公开包括两个层面:第一个层面是对广大党员公开,为发扬党内民主创造条件;第二个层面是根据实际情况,一些党内事务和党的活动向党外群众和整个社会进行公开,这是党的性质和当前的使命所决定的。实现经济更好更快跨越式发展和构建和谐社会,必须把广大群众组织到党的事业中来,欢迎群众对党委的工作进行检查监督,帮助我们坚持正确、纠正错误,也包括帮助我们揭露和清除党内存在的消极腐败现象。党务公开是纠正当前党内民主问题的现实需要。随着广大党员民主意识和权利意识的不断提高,各级党组织在发扬党内民主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逐步凸显出来。比如,一些忽视党员权利的错误观念还有一定市场,特别是如果有的领导干部对此缺乏认识,就会自觉不自觉地阻碍其他党员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的正当行使。在党务公开不够,透明度不强的情况下,就有可能产生监督真空,从而产生权力寻租和滥用权力的现象,对党的威望造成损害。
二、明确内容要求,突出公开的全面性
党务公开的内容,是党组织能否真正主动接受党员、群众监督的直接体现。党务公开的内容要求,应该是除涉及党和国家机密事项之外的都要尽量公开。当前,要切实保障两方面内容的公开。一是重要事项、重大政策的制定、重要干部任免和大额资金使用,即“三重一大”等重要内容。二是群众关心的党内热点问题或容易出现以权谋私、引发不公的事项。此外,还可根据党员和群众需要实行“点题公开”,党员群众要了解什么,就公开什么,也就是党组织预先没有设计到的公开内容,而党员群众又急于想知晓,只要不是党内的机密事宜,就应按照党员和群众的要求认真公开,如:当前党内关注的党费使用情况,党员发展方向,党员发挥作用情况,后备干部的排序,党组织向上级推荐干部的动因,上级确定考核干部的依据等事宜,应在相应的范围内进行必要的公开。确保公开内容的全面性,实践中要力戒三种错误倾向:一是“避重就轻”。在一些本应该公开的重大事项中进行选择,觉得能够依据政策解释清楚的进行公开,觉得对政策依据吃得不准、不透的不公开,或是干脆没问题的公开,有问题的不公开;二是“隔靴搔痒”。单纯列出目录和结果,把最重要的、党员群众关注度高的决策过程加以省略。比如农村党支部发展党员,就应公开上级党委关于发展党员的年度计划,村党支部的培养计划和入党积极分子人选名单,以真正接受群众监督。如果只公开预备党员人选,公开就只是起到了“通报”的作用。失去了群众监督,就不可避免地出现一个村多年不发展党员,或是只在村干部亲戚中发展党员的现象。三是“内外有别”。有些部门在开展党务公开中,对涉及中央、省市宏观规定的法律依据、政策原则、执行时限、收费标准等能够充分公开,但对本单位拟定的一些规定和制度却公开的很少,即使公开了,也是粗线条、皮毛式的,甚至还存在“半公开”、“假公开”等现象。
三、丰富形式载体,实现公开的多样性
党务公开与政务公开一样都需要有丰富的载体,关键是要从具体的公开内容出发,从公开对象出发,确定最有效果的公开形式。对党的方针政策,可以充分利用会议通报、广播电视、报纸杂志等宣传媒体,以及现有的政务、村务、厂务公开阵地,广泛宣传党的大政方针和地方党委关于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部署以及新近出台的意见和办法,兼顾宣传面和宣传效果,力求使党员干部和广大群众统一思想,把建设力量有力地凝聚在党委的号召之下。对一些业务类的政策规定,特别是一些涉及面广的行政执法收费和中央、省市委关于民政、劳动人事、最低生活保障等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相关政策,应该在部门办事场所的显要位置设立展示牌,有条件的单位要尽可能通过设立电子滚动屏、触摸屏、电子信箱、短信平台、声讯服务等现代办公手段开展党务公开。对一些重大事项,应根据涉及面的大小,灵活采用公开形式,及时、准确地做好情况通报和意见征询。如干部直选工作,就应该通过文件、会议或电视、网络等形式,在所有党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中及时公开竞选职务、参选资格、竞选时间和方式,力求做到符合直选条件的党员干部人人皆知。除此之外,对一些常规性的党务工作和党内生活情况,可以灵活采用一些简便有效的方式加以公开公示,如通过设置服务名片和监督反馈卡来公开党员干部的职务、职责和服务事项,根据单位实际需要实行新闻发言人制度公开党内事务等。
四、健全制度机制,保证公开的实效性
推进党务公开,制度建设是保障。要避免虎头蛇尾、一阵风现象,必须在公开的程序上力求规范,持之有据,形成刚性制度。一是建立公开责任制。明确各级党组织的主要负责人和纪检监察机构负责人在推进公开中的责任,党委(党组)书记是推进党务公开的第一责任人,纪检监察机构是协助党委(党组)抓好党务公开的组织者和实施者,搞好策划,为党组织负好责。二是建立公开目标制。年初在确定工作目标时,要通过签定责任状的形式,把推进党务公开的任务明确下来,以目标的形式落实到各级党组织和每个党员头上,专项推进,综合运用年终、日常两个评价体系量化考核结果,然后把考核结果作为党组织考察和使用干部的一项重要绩效指标来考虑,对搞“半公开”、“假公开”或公开不及时、不负责任的实施惩处和责任追究。三是建立梳理反馈意见制。党务公开不是目的,只是一种手段,使党内事务接受广大党员和群众的监督,充分吸纳各方意见,争取群众支持,才是最终目的。党务公开之后,要及时经常地了解群众的反馈意见并形成长效机制。凡是与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决策、事项,都应以公开发布的形式征求群众意见,接受群众质询,并从实际出发进行修改、调整和完善,确保把群众利益放在首位,真正做到“利为民所谋”。 相关热词搜索: 党务 县委书记 把握 提出 推进
一、强化监督意识,增强公开的自觉性
党务公开是加强党内监督的重要前提。保障知情权是进一步行使参与权和监督权的基础,只有使党内的权力运行由封闭和半封闭变为公开,由不透明变为透明,才能保证党的监督机关和广大党员能够对党的领导活动和党务活动进行有效监督。党务公开是扩大党外监督的重要渠道。党务公开包括两个层面:第一个层面是对广大党员公开,为发扬党内民主创造条件;第二个层面是根据实际情况,一些党内事务和党的活动向党外群众和整个社会进行公开,这是党的性质和当前的使命所决定的。实现经济更好更快跨越式发展和构建和谐社会,必须把广大群众组织到党的事业中来,欢迎群众对党委的工作进行检查监督,帮助我们坚持正确、纠正错误,也包括帮助我们揭露和清除党内存在的消极腐败现象。党务公开是纠正当前党内民主问题的现实需要。随着广大党员民主意识和权利意识的不断提高,各级党组织在发扬党内民主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逐步凸显出来。比如,一些忽视党员权利的错误观念还有一定市场,特别是如果有的领导干部对此缺乏认识,就会自觉不自觉地阻碍其他党员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的正当行使。在党务公开不够,透明度不强的情况下,就有可能产生监督真空,从而产生权力寻租和滥用权力的现象,对党的威望造成损害。
二、明确内容要求,突出公开的全面性
党务公开的内容,是党组织能否真正主动接受党员、群众监督的直接体现。党务公开的内容要求,应该是除涉及党和国家机密事项之外的都要尽量公开。当前,要切实保障两方面内容的公开。一是重要事项、重大政策的制定、重要干部任免和大额资金使用,即“三重一大”等重要内容。二是群众关心的党内热点问题或容易出现以权谋私、引发不公的事项。此外,还可根据党员和群众需要实行“点题公开”,党员群众要了解什么,就公开什么,也就是党组织预先没有设计到的公开内容,而党员群众又急于想知晓,只要不是党内的机密事宜,就应按照党员和群众的要求认真公开,如:当前党内关注的党费使用情况,党员发展方向,党员发挥作用情况,后备干部的排序,党组织向上级推荐干部的动因,上级确定考核干部的依据等事宜,应在相应的范围内进行必要的公开。确保公开内容的全面性,实践中要力戒三种错误倾向:一是“避重就轻”。在一些本应该公开的重大事项中进行选择,觉得能够依据政策解释清楚的进行公开,觉得对政策依据吃得不准、不透的不公开,或是干脆没问题的公开,有问题的不公开;二是“隔靴搔痒”。单纯列出目录和结果,把最重要的、党员群众关注度高的决策过程加以省略。比如农村党支部发展党员,就应公开上级党委关于发展党员的年度计划,村党支部的培养计划和入党积极分子人选名单,以真正接受群众监督。如果只公开预备党员人选,公开就只是起到了“通报”的作用。失去了群众监督,就不可避免地出现一个村多年不发展党员,或是只在村干部亲戚中发展党员的现象。三是“内外有别”。有些部门在开展党务公开中,对涉及中央、省市宏观规定的法律依据、政策原则、执行时限、收费标准等能够充分公开,但对本单位拟定的一些规定和制度却公开的很少,即使公开了,也是粗线条、皮毛式的,甚至还存在“半公开”、“假公开”等现象。
三、丰富形式载体,实现公开的多样性
党务公开与政务公开一样都需要有丰富的载体,关键是要从具体的公开内容出发,从公开对象出发,确定最有效果的公开形式。对党的方针政策,可以充分利用会议通报、广播电视、报纸杂志等宣传媒体,以及现有的政务、村务、厂务公开阵地,广泛宣传党的大政方针和地方党委关于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部署以及新近出台的意见和办法,兼顾宣传面和宣传效果,力求使党员干部和广大群众统一思想,把建设力量有力地凝聚在党委的号召之下。对一些业务类的政策规定,特别是一些涉及面广的行政执法收费和中央、省市委关于民政、劳动人事、最低生活保障等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相关政策,应该在部门办事场所的显要位置设立展示牌,有条件的单位要尽可能通过设立电子滚动屏、触摸屏、电子信箱、短信平台、声讯服务等现代办公手段开展党务公开。对一些重大事项,应根据涉及面的大小,灵活采用公开形式,及时、准确地做好情况通报和意见征询。如干部直选工作,就应该通过文件、会议或电视、网络等形式,在所有党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中及时公开竞选职务、参选资格、竞选时间和方式,力求做到符合直选条件的党员干部人人皆知。除此之外,对一些常规性的党务工作和党内生活情况,可以灵活采用一些简便有效的方式加以公开公示,如通过设置服务名片和监督反馈卡来公开党员干部的职务、职责和服务事项,根据单位实际需要实行新闻发言人制度公开党内事务等。
四、健全制度机制,保证公开的实效性
推进党务公开,制度建设是保障。要避免虎头蛇尾、一阵风现象,必须在公开的程序上力求规范,持之有据,形成刚性制度。一是建立公开责任制。明确各级党组织的主要负责人和纪检监察机构负责人在推进公开中的责任,党委(党组)书记是推进党务公开的第一责任人,纪检监察机构是协助党委(党组)抓好党务公开的组织者和实施者,搞好策划,为党组织负好责。二是建立公开目标制。年初在确定工作目标时,要通过签定责任状的形式,把推进党务公开的任务明确下来,以目标的形式落实到各级党组织和每个党员头上,专项推进,综合运用年终、日常两个评价体系量化考核结果,然后把考核结果作为党组织考察和使用干部的一项重要绩效指标来考虑,对搞“半公开”、“假公开”或公开不及时、不负责任的实施惩处和责任追究。三是建立梳理反馈意见制。党务公开不是目的,只是一种手段,使党内事务接受广大党员和群众的监督,充分吸纳各方意见,争取群众支持,才是最终目的。党务公开之后,要及时经常地了解群众的反馈意见并形成长效机制。凡是与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决策、事项,都应以公开发布的形式征求群众意见,接受群众质询,并从实际出发进行修改、调整和完善,确保把群众利益放在首位,真正做到“利为民所谋”。 相关热词搜索: 党务 县委书记 把握 提出 推进
热门文章:
- 2024年度主题教育研讨发言材...2025-01-12
- 2024年度在加强基层党组织建...2025-01-12
- 主题教育研讨发言材料(3)(...2025-01-12
- 主题教育交流研讨发言材料(2...2025-01-12
- 在XX中学2024届高三鼓劲大会上发言2025-01-12
- 2024年度(4篇)公司主题教育...2025-01-11
- 2024年学习全面依法治国专题...2025-01-11
- 在家庭委员会座谈会上发言材料2025-01-11
- 2024年政府办公室岗位标兵交...2025-01-10
- 2024第二批主题教育读书班交...2025-01-10
相关文章:
- 机关党务干部能力提升专题培...2021-08-27
- 创新党建工作之路强化基层支...2021-08-27
- 学校优秀党务工作者先进事迹...2021-08-27
- 七一表评选表彰先进基层党组...2021-08-27
- 优秀党务工作者事迹材料2021-08-27
- 年“先进党组织、优秀共产党...2021-08-27
- 年优秀党务工作人员事迹总结2021-08-27
- 党务计划表20202021-08-27
- 先进基层党组织、优秀共产党...2021-08-27
- 校级优秀党务工作者事迹材料...2021-08-27
- 县委书记2017年全面从严治党...2021-08-27
- 县委书记调研讲话2021-08-27
- XX任XX县委书记时讲话2021-08-27
- 团县委书记2004年述职报告2021-09-12
- 县委书记2004年度述职报告2021-09-12
- 县委书记2004年度个人履职情...2021-09-12
- 县委书记春节电视讲话2021-09-13
- 县委书记政治素质考察自评材料2021-09-16
- X县委书记政治素质考察自评材料2021-09-16
- 县委书记2019年基层党建工作...2021-09-18
- 准确把握“学史增信”目标要求2021-09-06
- 把握四个关系创新人大工作2021-09-21
- 把握课程特点实现生命发展2021-10-21
- 电力物资工作中把握人生每一步2022-01-02
- 把握好安全是种幸福2022-01-19
- 把握消费趋势,完善预测体系2022-03-03
- 把握体育院校学生读者的心理...2022-03-08
- 把握中间地带2022-10-31
- “民工荒”对“打工经济”提...2021-09-27
- 推进河长制工作专题会议上讲话稿2021-08-27
- 项目推进工作部署讲话稿 项...2021-08-30
- 推进计划免疫 保障儿童健康2021-09-24
- 学习###与推进机关党的建议2021-09-25
- 龙头企业:农民增收的推进器2021-09-26
- 深入推进依法治税服务地方经...2021-09-29
- 关于推进都市路桥建设的调查思考2021-10-02
- 关于推进电信体验式营销的思考2021-10-02
- 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大力推进依...2021-10-08
- 充分运用金财工程积极推进乡...2021-10-08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