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我市陶瓷美术工艺人才的培育与中小学生素质教育
着眼本土陶瓷文化品位的提升
致力美工人才后备资源的开发
―― 浅论我市陶瓷美术工艺人才的培育与中小学生素质教育
陶瓷是中华民族的“瑰宝”,精湛的美术工艺是弘扬陶瓷文化的灵魂。新石器时代我们的祖先便把泥与火有机地整合,制作了陶,相继出现了黑、红装饰花纹的陶器,显示了我们祖先对工艺美术非凡的创造力和鉴赏力。
醴陵、德化、景德镇被誉为中国的三大“瓷都”。素有“瓷城”和“第二瓷都”之称、被国人视为本土文化的醴陵瓷器,历史久远,名扬四海。远在东汉的醴陵就有了一定规模的陶器作坊,到近代醴陵釉下五彩瓷精湛的工艺美术,充分显现出了中华民族丰厚的文化底蕴。其瓷质细腻莹润,光致茂美,蚩声海内外;“红官窑”的精品更是响誉神州大地。光绪三十年(1904年)初,清政府官员熊希龄考察醴陵瓷业,提出“立学堂、设公司、择地、均利”四项办法。次年,他与清举人文俊铎在醴陵创办“湖南官立瓷业学堂”,培养了许多“能工巧匠”,为醴陵瓷业的迅猛突起和具有浓厚地域色彩的醴陵乡土文化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一、实施人才战略是弘扬本土文化、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随着我国加入WTO,具有丰厚本土特色的陶瓷文化积淀的醴陵,能否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立于不败?能否让你我视之为传统产业的陶瓷文化进一步发扬光大?能否让已被世人认知的陶瓷品牌薪火相传?这就需要我们身后有大批的后备人才作保证,这就需要社会各界人士高度重视起来,充分挖掘人才资源,培育和造就掌握高新技术、具有较高素质的美术工艺人才队伍。据笔者调查,我市此类专业人才数量甚少,屈指可数。从事陶瓷美工人员,充其量只能算是技工、艺人或工匠。人才愈来愈成为制约陶瓷工艺品位提升和陶瓷文化传承光大的“瓶颈”,出现了人才与发展的“跛腿”现象。全市四百余家陶瓷企业(作坊),百分之八十从业人员未经过专门训练,缺乏系统的专业知识,仅仅是“能做”而已。民间艺人操守着祖传美工技术闭门作坊,从不对外袭传。
市场经济又是人才经济。社会的发展,经济的提升,文化的繁荣,关键取决于人才。弘扬本土文化,实现可持续发展不是叫几句口号就能实现的,它需要我们这一代甚至几代人的艰辛和努力。培育人才,责无旁贷,这也应该引起各级政府和全社会的关注和重视。作为一大支柱产业的醴陵陶瓷业,她既是传统产业、传统文化,又是当地经济新的增长点。上年度全市陶瓷业总产值近六十亿元,其份额在整个地域经济中所占的比重是显而易见的。虽然我市陶瓷工艺陶瓷文化的发展繁荣空前,但我们应该清醒地看到,人才的短缺,美术工艺人才后备资源的匮乏,也是无庸质疑的社会问题,理应成为我市当今发展的一大要务。
纵观全市陶瓷业,人才短缺,后劲不足,实属普遍且无一例外。所生产的工艺美术瓷、生活用瓷,科技含量少,文化含量劣、品位低。不少企业因人才与日逐激烈的市场竞争不能同步而被劣汰。工艺、美术后备人才的匮乏是制约经济发展、传承文化遗产的障碍。反之,要让“瓷城”品牌长久不衰,使醴陵经济驶入“快车道”,驶入可持续发展的轨道,就必须实施人才发展战略;要让传统的陶瓷文化得以传承并得以发扬光大,就必须抓人才特别是后备人才的培育。近几年,我市在陶瓷美术工艺人才培育体系的建设上,注入了大量资金,扩大了科技投入,兴建了科教设施,强化了师资力量,但步子迈得不大,力度不够,跟与时俱进的时代要求还不相适应。
二、强化素质教育是解决人才后备力量、传承文化遗产的必然要求
学生美术工艺素质教育,是指通过教师的教学工作和学生美术实践活动,促进学生美术工艺素质全面提高的一种全新的教育模式。
陶瓷工艺美术素质教育,是以开发青少年、儿童身心潜能,激发提高学生美术基本功和审美情趣为根本目的的教育;是通过科学的教育方法,充分激发人的美感的天赋条件、挖掘人的美术潜能的手段。从而让学生了解熟知和热爱陶瓷文化,拓宽学生对美术工艺文化的视野。
陶瓷文化是一门综合性的文化,陶瓷美术也是极富科学性、趣味性、知识性的艺术体系。包含人类学、心理学、艺术学、社会学、历史学、地理学、美学等成份。通过陶艺美术工艺的创作,加大学生个性的深度,启发大脑的美感性和创造性,它较传统的美术课更能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和审美意识,从中获得创造的乐趣和审美的愉悦更多。
陶瓷文化和陶瓷工艺美术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环节,素质教育又是孕育陶瓷工艺美术人才体系,解决后备人才匮乏的关键。二者有着极强的关联性,互为溢彰。教学中,通过现场演示、实地观察、实习作业等方面展开,针对个别差异,从美术工艺基本功入手,因人施教,夯实基础。
在现代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也给育人单位提出了更高更难的课题,要求学校多出人才,出优秀人才,以适应市场需求。因此陶瓷工艺美术的教学必须适应时代发展的潮流,摈弃传统教学模式的封闭性,低效率、脱离实际、窒息创造的弊端。由过去的单一的传授美工知识,改为教育学生如何运用知识,创造“美”。根据他们的认知水平,有层次、有梯变地确定教育目标,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掌握知识。陶瓷工艺美术教学既是科技知识的传播又是艺术功底的造诣。简练、生动、准确、富有条理性、启发性的教学,自会受到学生欢迎。激发学习兴趣是推动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浓厚的兴趣,可以使人勤奋思考、锐意创造。这就需要通过各种形式的工作,帮助学生正确认识学习陶瓷美术的目的、意义,以激发他们的学习欲望。陶瓷美术工艺,一定要强化动手能力的培养。进行陶瓷造型实体作业来加深对陶瓷造型三维空间的理解;进行手工泥条盘筑,泥板围搞,从而了解泥性感情。还有对陶瓷进行烧制的培养,了解化学材料对陶瓷的影响,加入不同的化学金属原料,所烧制出来的陶瓷呈现的色釉画面,以及陶瓷美术画面在整个工艺中对民族文化所表现出的生命力和高超艺术感染力。我市的“釉下五彩瓷”,无论工艺美术、表现技法,还是民族艺术风格都堪称“一绝”。 因此,加强中小学生陶瓷美术工艺教育是弘扬本土陶瓷文化、培育人才体系和解决后备人才资源匮乏乃至短缺的本质要求。
三、陶瓷美术工艺人才的培育,必须以开放式办学启发式教学为依托
在科技和生产力迅猛发展的今天,发展传统特色产业,弘扬陶瓷文化,人才是关键。要医治人才与发展的“跛腿”,解决后备人才短缺问题,就必须立足本土,依靠社会力量,开放式办学。
一是立足当地实际,开放式办学。
努力办好技术学校、职业中专学校,培养熟练工人和技术人员、管理人员;以委托代培形式选送学生到陶瓷学院各类工艺、美术院校等大中专院校学习;与中央工艺美术学院联合举办进修班,培养高级工艺美术人才。加快正在筹建陶瓷职业技术学校,着力培养高素质陶瓷技术人才和美术工艺人才,为醴陵陶瓷业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保障。
陶瓷业发展呼唤智力和人才支持。陶瓷产业是资源密集型、劳动密集型产业。瓷土的配方、样品的设计、坯体的制作、产品的装饰、产品的烧成、包装,长长的产业链上需要大量的专业技术人才,有了人才才能提高产品的艺术含量和科技含量,提升陶瓷工艺产品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解决这一难题的唯一途径就是开发人力资源,而开发人力资源的最佳途径就是大力发展职业教育。
二是实行校厂挂钩,建立开放式教学体系,狠抓学生创新意识培养,加强实践能力锻炼
学生家长、亲属有的是企业主,有的是陶瓷工艺美术的人才。充分利用这一有利条件,通过学校的家委会和企业老板联系商定,把企业的厂房作为训练学生制瓷技术的实践基地,挑选出业务精湛的师傅担任实践基地的老师。学校则组织陶瓷工艺美术兴趣小组,定时间、定地点、定人员、定内容地到挂钩厂家进行见习或参加实践活动。让厂里的师傅耐心做示范,传授给学生制作陶瓷的生产技艺。学生实习时,从年龄特征和既有的知识水平出发,循序渐进,由易到难,由简单到复杂,由仿造到创作,环环紧扣。在课堂上,我们则可以利用各种电教手段,让学生欣赏陶瓷工艺美术作品,把学生的兴趣调动起来后,再把他们带到挂钩厂家参观,让学生初步了解瓷器的生产工艺流程。学校可以争取企业支持,创建了小规模的陶瓷美工制作实践基地。设置陶瓷生坯、模型、美术、上釉、烧制等多道工序。设置展示橱,展示艺人、瓷坛新秀的优秀作品,分别标上姓名、班级,供全校学生参观、欣赏,以此激励学生的开拓进取精神。
三是自编具有浓郁地域特色的乡土教材,突出陶瓷美术与工艺。
为使教育更好地与实际相结合,以自身的师资力量为依托,组织具有美术专长的教师编写校本教材。邀请市里的教研人员、挂钩厂家的工艺师和陶瓷职业学校的老师参加,发表意见,充实教材内容。教材的编写应突出瓷城的特色,把“瓷城名家名瓷”、“陶瓷美术与工艺”、“陶瓷工艺品设计与制作”、“陶瓷文化与经济发展”等定为校本教材的基本内容。教务处每周安排各年级段上一节陶瓷美工课,并在每周安排六个课时开展美术兴趣小组活动,让学生学习陶瓷工艺美术。既发挥了地方资源优势,又在美术教育中体现出地方特色,丰富了美育知识。
四是大胆尝试教学改革,实行启发式教学,充分发展学生艺术思维空间,强化创新能力。
在美术工艺教学过程中,要一改过去那种传统的“填鸭”式的教育模式,根据市场经济对人才需求与优化配置的原理,大胆尝试教学改革,实行启发式开放式教学,循序渐进,由易而难,由简单到复杂,由形象到抽象。让学生充分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如组织欣赏一些优秀的陶瓷美术工艺作品,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激发起审美情趣。要让学生懂得美欣赏美,提高其艺术鉴赏力。授课中,要着重从增强学生的“画理”和画技入手,找到切实可行的方式方法或手段,提高学生的画技,让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掌握最出色的技能。“熟能生巧”。指导学生勤于动手,加强训练,只有多练,才能具有纯熟的技巧和技艺。
不仅如此,我们还要在注重提高学生实践技能的同时,适当地教授美学理论和美术基础知识,不仅要学习画理、画技,训练基本功与创造能力,还要培养学生广泛的爱好、鲜明的个性色彩,掌握必要的文学、史学、哲学、自然科学知识。真正的美术工艺人才,不仅应该具有娴熟的绘画技艺,更要有高深的文化修养和美术造诣。教学上必须尝试启发与激励相结合的教育模式,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总之,陶瓷美术工艺是灿烂的陶瓷文化的组成部分。要传承中华民族这笔丰厚而伟大的遗产,使之薪火永传,就必须培育后备人才,动员全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到实施人才战略这一庞大的系统工程中来。只有注重培养人才,广纳天下贤士,“瓷城”品牌才能傲霜雪、立潮头,永续造福于中华民族子孙。
热门文章:
- 2024年度主题教育研讨发言材...2025-01-12
- 2024年度在加强基层党组织建...2025-01-12
- 主题教育研讨发言材料(3)(...2025-01-12
- 主题教育交流研讨发言材料(2...2025-01-12
- 在XX中学2024届高三鼓劲大会上发言2025-01-12
- 2024年度(4篇)公司主题教育...2025-01-11
- 2024年学习全面依法治国专题...2025-01-11
- 在家庭委员会座谈会上发言材料2025-01-11
- 2024年政府办公室岗位标兵交...2025-01-10
- 2024第二批主题教育读书班交...2025-01-10
相关文章:
- 加强职工素质教育材料2021-09-14
- 素质教育工作总结2021-09-16
- 素质教育内涵是什么2021-09-16
-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全面推进...2021-09-19
- 以素质教育为目标办出山区学...2021-09-20
- 关于推进公司职工素质教育的...2021-09-22
- 依托教育小区推进素质教育2021-09-22
- 社区青少年素质教育2021-09-24
- 银行年度职工素质教育计划2021-09-28
- 小学生心理素质教育2021-09-28
- 中小学生讲诚信演讲稿2021-08-30
- 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演讲稿600字2021-08-30
- 宣传中小学生讲诚信演讲稿2021-08-31
- 校园安全中小学生演讲稿600字2021-08-31
- 中小学生关于读书演讲稿2021-08-31
- 中小学生红色经典故事演讲稿2021-09-06
- 在市中小学生节约用水宣传活...2021-09-09
- 学校中小学生礼仪常规2021-09-14
- 中小学生台风安全教育教案3篇2021-09-20
- 中小学生运动会日记大全2021-10-19
- 就做好我市安全工作的讲话2021-09-09
- 加快我市农村义务教育发展的...2021-09-11
- 我市粮食订单的实践与探索2021-09-13
- 关于促进我市政府职能转变的意见2021-09-15
- 我市房地产行业经营现状及税...2021-09-20
- 我市民办教育税收征管现状及建议2021-09-20
- 我市物业管理行业优势及不足2021-09-20
- 关于我市循环经济发展情况的...2021-09-20
- 关于发展我市会展经济的思考2021-09-22
- 推进我市农村青年剩余劳动力...2021-09-24
- 真情培育,规范管理——班主任...2021-08-27
- 新媒体下校园文化品牌培育2021-08-27
- 多肉植怎样培育2021-09-01
- 创建学习型企业、培育新的作风2021-09-10
- 把握时代特点培育先进的校园文化2021-09-10
- 关于在青少年学生中如何培育...2021-09-24
- 培育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条件2021-09-26
- 创新工作、培育亮点方案2021-09-28
- 推行“四化”教育模式培育先...2021-09-29
- 关于企业培育青年群体文化的思考2021-09-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