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绿色GDP的理解误区
绿色GDP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绿色GDP,是指GDP扣除了气候变暖、环境资源和自然资源损失以及像交通拥挤、人力资源浪费、人际关系紧张、过度城市化和其他所有在发展中导致人类痛苦增加的代价之后而剩余的生产总值;狭义的绿色GDP是指直接扣除了环境资源代价的GDP。简单地讲就是,现行统计的GDP-(环境资源成本+环境资源保护服务费用)=绿色GDP。绿色GDP有“浅绿色”与“深绿色”之分,考虑的资源、环境因素越多、越全面,其“颜色”越深,反之“颜色”越浅。
随着十六届三中全会“科学发展观”理论的提出,绿色GDP悄然走入我们的视野。用绿色GDP评价经济社会发展和政府官员的考核,对于减轻经济增长造成的环境、资源损耗、引导地方官员树立科学发展观、增强人们对资源环境的关注程度、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有着极其深远的意义。可以说,绿色GDP的运用是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
绿色GDP作为科学发展观的重要考察途径,引起了人们的高度重视和关注,也有人提出要将绿色GDP纳入地方政府官员的政绩考核之中,但由于缺乏成熟、规范的绿色GDP理论框架、核算体系以及相应数据,目前人们对绿色GDP的理解尚存在一定误区:
误区之一:要反映经济与环境的关系,首先就要计算绿色GDP,环境经济核算也就是绿色GDP核算。
实际上,绿色GDP只是环境经济核算的最终成果,是评价的基础,各种中间性成果如污水处理、森林绿化、能源节约、土质改良等的管理和决策更加重要,是分析的依据。
误区之二:是否核算绿色GDP,只是一个主观认识问题,只要认识到其重要性和必要性,就可以完成其核算并加以广泛应用。
实际上,绿色GDP的核算仍然处于研究探索过程之中,许多方法性问题尚未解决,短期内还难以经常性统计,难以应用于业绩考核。
误区之三:一提到绿色GDP,就是一个全面的用环境因素调整后的GDP总量。
实际上,环境因素包括许多方面,经济活动对各环境因素的影响方式和影响程度不同,环境损耗的核算方法和核算难度也不同,目前,还难以进行全面的环境经济核算,也无法取得全面核算的绿色GDP,比较可行的是选择优先领域进行核算,获得局部意义上的绿色GDP。
误区之四:一提到绿色GDP,就是指用环境因素对GDP这个常用总量的调整修正。
实际上,绿色GDP是一个形象化的泛称,就像新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包括了一组经济总量指标(GDP,国民收入,国民可支配收入,最终消费,总储蓄和投资)一样,绿色GDP的总量调整也可以针对不同总量进行,可持续收入、真实投资和真实储蓄,都是其中的一个组成部分,不能将环境经济核算仅仅归结于最终得到的一个绿色GDP上。
误区之五:GDP不能反映可持续发展的成果,而绿色GDP就能解决这一问题。
实际上,环境经济核算是以国民经济核算为基础的,仍然是对经济过程的核算,只是考虑了环境因素,可持续发展则具有更加丰富的含义,是经济、环境、社会三支柱协调运行的综合结果,因此,环境经济核算是可持续发展统计的一个组成部分,而不是全部。
核算绿色GDP,通过附加能源消耗、环境污染等变量,从而更真实地反映一个地区经济发展成果, 从理论上讲,这是必要的,也是可行的,但从技术角度和资料来源上看,却存在着许多困难和问题。绿色GDP核算的关键是环境成本和资源成本的估算。所谓环境成本又称环境降级成本,指社会经济活动影响的自然环境“功能性、生态性效能”服务的价值,包括环境保护成本和生态建设成本;资源成本又称资源耗减成本,指社会经济活动影响的自然资源“实体性”物量耗减,包括资源的经济使用和其他物量耗减。确定环境成本和资源成本的概念比较容易,而实现其计算却非常困难。原因在于:第一,关于资源环境与经济活动之间的对应关系,不是一目了然的。第二,统计上还无法就资源环境和经济活动及其对应关系提供全面的计量。第三,估算环境成本的技术方法问题还远远没有解决。如何构建绿色GDP核算体系,联合国、世界各国政府、著名国际研究机构和经济学家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一直在进行着艰辛的理论探索。目前,世界上还没有哪个国家成功的核算和发布了绿色GDP数据。由于种种原因,国家环保总局与国家统计局联合开展的 2005年度我国绿色GDP核算结果,也将无限期推迟发布。
绿色GDP核算虽然暂被搁置,但绿色GDP的理念必须继续推崇,绿色发展之路不能停止。目前,我国的经济仍属于典型的粗放式经济,单位GDP能耗远高于世界先进国家的平均水平,不少地方仍以牺牲资源、环境甚至人的健康为代价换取经济的高增长,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面临挑战,中国的资源和环境面临困境和压力。这种困境、压力和挑战不论有没有绿色GDP核算、有没有绿色GDP的数据考核都是存在的。因为绿色GDP与传统GDP一样,不过是一套核算体系,虽然它能让我们从统计报表上一目了然地看到经济增长的环境、资源成本,但它毕竟不是经济增长方式本身。从这一角度看,绿色GDP核算也只是一个量化环境保护、资源节约、可持续发展的方法,而不是最终目的。我们之所以强调和宣传绿色GDP,主要是它能体现一种经济发展导向,引导社会特别是政府官员重视环境保护。但如果在经济工作中,我们能够走绿色发展之路,把环境保护作为一种手段,使之改善和促进经济增长,从根本上避免资源和环境的无谓损耗,实现经济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那么,这实际上也达到了绿色GDP核算的目的。所以,从这一意义上说,绿色GDP的导向和呼吁作用比绿色GDP的核算成果更为重要。
我们应从科学发展观的角度理解和使用绿色GDP,让绿色GDP从一个概念、一种统计核算演绎成一种发展理念和经济行为,并以此改变我们的经济评价视角和经济增长方式,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相关热词搜索: 误区 走出 理解 GDP
热门文章:
- 2024年度主题教育研讨发言材...2025-01-12
- 2024年度在加强基层党组织建...2025-01-12
- 主题教育研讨发言材料(3)(...2025-01-12
- 主题教育交流研讨发言材料(2...2025-01-12
- 在XX中学2024届高三鼓劲大会上发言2025-01-12
- 2024年度(4篇)公司主题教育...2025-01-11
- 2024年学习全面依法治国专题...2025-01-11
- 在家庭委员会座谈会上发言材料2025-01-11
- 2024年政府办公室岗位标兵交...2025-01-10
- 2024第二批主题教育读书班交...2025-01-10
相关文章:
- 务业管理论文-走出物业管理的...2021-10-08
- 有效沟通走出关心下属的误区2021-10-17
- 做好农村信访工作应走出五个误区2021-12-26
- 走出电力多种产业改革的认识误区2022-01-02
- 客户经理要避免四个误区2022-02-17
- 城市供水企业文化建设常见的...2022-02-23
- 数学多媒体教学误区及对策探讨2022-03-30
- 某煤矿“走出去”创业工作总结2021-10-17
- 科技引领,,云企“走出去”2022-10-27
- 我理解生本教育2021-09-28
- 我理解教师精神2021-09-28
- 怎样理解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2021-09-28
- 怎样理解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2021-0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