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扬范文网
当前位置 首页 >发言稿 >

数据质量是统计人的历史责任

发布时间:2022-02-12 15:14:07 浏览数:

    统计工作是国家实行科学决策和管理的一项重要基础工作,统计信息是认识国情、研究问题、制定政策的重要依据。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发展和对外开放的扩大,统计工作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重要,统计工作的难度也越来越大,任务越来越艰巨。各级统计部门和广大统计工作者,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努力适应形势发展的要求,继续推进统计改革,建立和完善既具有中国特点又符合国际一般规则的统计体系、统计制度、统计方法和统计手段。按照“快、精、准”的要求,努力提高统计数据的质量,为各级领导机关提供及时准确的决策依据,为社会各方面研究分析问题提供翔实的数据信息。然而就在统计数据通过统计产品积极地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发挥应有作用之时,如何提高统计数据质量,如何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筑牢统计基石,确保统计数据准确、真实、可靠是摆在各级统计机构和每一个统计工作者面前的突出问题。
     
    一、影响统计数据质量的主要因素 
    
    (一)基层统计基础弱化影响统计数据质量。常言道:“基础不牢,地动山摇”。目前仍然存在一些基层单位对统计工作认识不足,重视不够,开展统计工作所必需的经费和办公条件(计算机等)得不到保证,统计人员专职的少、兼职的多。统计岗位形同虚设,统计人员兼多项工作,统计只能算是附带性的工作,使统计人员不能专心搞统计,造成部分统计人员虽然在统计岗位上工作多年,但仍是对统计业务一知半解,不能熟练掌握搞好统计所必须的知识,难于按要求完成统计工作。主要表现:一是企业的统计基础工作普遍弱化,配有专职统计员的企业很少,一般由财务人员兼任。这些人员工作重心往往以财务管理为主,对统计工作多于应付,一旦报表任务来临,工作责任心强的尚能做到报表按时上报,工作责任心差的,再三催报也难按时完成任务,这些人大多数对统计业务不熟,对统计指标的含义,以及统计口径,统计范围和计算方法一知半解,自行其是,上报的报表往往容易出错,极不规范,数据质量很难得到保障。二是乡镇统计基础工作薄弱。乡镇统计属地方性综合统计,是把握统计源头质量的重要环节。统计部门所承担的各种统计调查任务必须依靠乡镇统计才能圆满地完成,而乡镇政府中心工作很多,乡镇统计员必须服从政府的中心工作,这些同志又身兼多职,任务重,对于统计工作基本上忙于催收报表,汇总报表,上报报表。很少有更多的精力和时间到基层单位核实、调查、了解其基层统计数据的真实性。三是统计原始记录不全,直接影响统计数据质量。在日常的统计业务工作检查和统计执法检查中发现,很多基层单位统计原始记录不全、又未建立统计台帐和统计制度,统计数据的来源性差,甚至没有来源依据。  
    
    (二)现行统计调查制度已不能完全满足新形势发展需要。一是现行的统计报表表种太多、指标繁杂。二是有的指标设置不科学、不合理,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不相符合。三是有的专业报表时间太紧,没有与基层企业的财务核算时间衔接,造成统计与会计核算脱节,只能预计或估计统计数据,造成统计数据与会计核算实际数据不一致。 
    
    (三)利益驱动是影响统计数据质量的一个主要因素。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统计调查对象不愿提供真实的统计数据,其主要原因是其利益最大化的要求与依法纳税间存在着突出矛盾。尽管《统计法》明确规定不公布个体调查对象的具体信息,统计数据也不作为征税和处罚的依据,但因利益冲突,导致统计数据失真。一方面调查对象有“不愿露富”或是“怕缴税”的思想,能瞒则瞒,所报送的涉及与自身利益有关的统计数据远低于实际现象。如有的私营企业所报送产值明显低于库房中的产成品价值,聘请人员做假帐或做两本帐,税务等执法部门也无从查证;行政事业单位怕缴个人所得税和向劳动保障部门交有关规费而瞒报劳动工资额和临时工人数等情况时有发生。
    
    二、提高统计数据质量的建议
  
    1、提高统计数据质量必须加强统计法制建设。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统计法》是统计工作者捍卫统计数据质量最强大、最有力的武器。为了维护《统计法》的严肃性和确保统计数据的真实性、准确性,一要在县级统计机关建立一支稳定的统计执法队伍;二要提高统计执法人员的素质;三要广泛宣传统计法律法规及政策;四要严肃执法,不开后门,不留情面
   
    2、提高统计数据质量必须改革完善统计制度方法。统计制度方法是统计部门获取信息的根本所在。要提高统计数据质量,必须建立、完善与市场经济发展相适应的统计报表制度和统计调查方法。要根据任务和条件,从需要与可能相结合的原则来制订统计制度。要根据不同的调查对象,不同的调查内容,采取不同的调查方法。要用灵活多变的方法跟踪复杂多变的统计对象,快速获取真实可靠的统计信息。国家在制订统计制度方法时,不但要满足国家和省级的需要,还要考虑县级的需要和基层的承受能力。
    
    3、提高统计数据质量必须加强对统计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恪守职业道德,是保证统计数据质量的重要条件。现在,有一部分统计人员认为统计是件“软工作”,得个大概数就行,工作随意,结果导致统计数字失真。因此,要教育广大统计人员牢记统计没有了真实性,就无法发挥统计的作用。要帮助他们树立实事求是的道德风尚,增强抗干扰能力。要鼓励他们敢于坚持原则,不畏权势,坚决抵制弄虚作假等统计违法行为。要指导他们不断提高政治、业务素质,使专业水平与其所担负的统计任务相适应。

 

相关热词搜索: 统计 质量 责任 数据 历史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