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卷烟加工工艺技术发展方向探讨(下)
提要:
我国卷烟加工工艺技术的发展趋势为:
(一)系统化设计
所谓系统化设计,就是卷烟产品设计必须全面、系统地研究叶组配方、香精香料、卷烟材料及加工过程四个要素对最终产品的烟气特性、感官特性的影响。研究四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明确各要素对产品风格质量的作用,在配方设计中对原料品质的评价重新定位,选择最有效、最经济的手段去创造产品的质量风格,减少质量缺陷。
(二)精细化加工
加工工艺作为卷烟产品设计的四要素之一,对卷烟产品的感官质量有着较大的影响,因此卷烟加工工艺绝不只是一个单纯追求物理指标、追求降低消耗的过程,而应进一步升华为提高感官质量的过程和技术方法。通过工艺加工最大限度地保留烟叶固有的优良品质,有效去除原料本身的不良因素,提高卷烟原料的最大价值,是实行精细化加工最重要的目标之一。
(三)智能化控制
智能化控制是实现精细化加工的必然要求。随着加工工艺向精细化发展,现行的控制在制品和制品质量指标的控制模式已不能满足加工过程对提高感官质量的要求,必须改变现有的控制模式。智能化控制要以提高加工和控制精度,扩大过程控制范围,保证产品风格质量的相对稳定作为质量控制的目标。
三、发展趋势
(一)系统化设计
所谓系统化设计,就是卷烟产品设计必须全面、系统地研究叶组配方、香精香料、卷烟材料及加工过程四个要素对最终产品的烟气特性、感官特性的影响。研究四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明确各要素对产品风格质量的作用。在配方设计中对原料品质的评价重新定位。选择最有效、最经济的手段去创造产品的质量风格,减少质量缺陷。
1.四个要素对最终产品烟气特性、感官特性的影响
四个要素中叶组配方是产品的基础,它决定了产品的主体风格。香精香料是赋予卷烟产品独特风格的重要因素。卷烟材料对卷烟降焦和控焦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同时对卷烟的感官质量也有着重要的影响。郑州烟草研究院通过深入系统地研究卷烟“三纸一棒”对烟气特征及感官质量的影响,建立起了数学模拟方程,直接描绘出卷烟材料参数与各种烟气指标的定量关系及对感官质量的影响趋势,为卷烟降焦、控焦及在卷烟降焦减害的同时有效保持卷烟的感官质量提供了有效依据。合理的加工过程及参数设定对于保持烟香、改善口感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随着近几年卷烟工艺研究的不断深入,尤其是随着卷烟工序质量评价项目的开展,加工过程及参数设定对卷烟产品感官质量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
2.四个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及各要素对产品风格质量的作用
卷烟原料是产品基础的地位不可动摇,但也不能说卷烟原料配方就决定了最终产品的一切,原料的某些质量缺陷可以通过适宜的加工和针对性的加料予以克服。加香加料应针对叶组配方和卷烟加工后仍然存在的质量缺陷,遵循“修饰、衬托加弥补”的原则进行。它是构成产品特征香气和口味特征的重要因素,是卷烟生产的核心技术之一,但不应该成为决定性因素。今后我国要继续努力培养和造就一批高水平的调香师,研究并掌握各种单体香原料的作用,在卷烟产品设计过程中,针对产品设计的目标,结合产品设计的其他要素,自行完成加香加料设计,体现出加香加料的核心地位。由于卷烟材料对烟气特征和感官质量均有影响,因此根据目标产品烟气特征的要求,在产品设计之初,就应系统设计。随着工艺技术研究的不断深入,卷烟加工工艺对卷烟产品质量的影响越来越重要。卷烟工艺只是产品质量保障的地位已不符合当前卷烟加工工艺的发展要求。卷烟加工工艺对产品风格质量的作用随着时代的变化、工艺技术研究的深入在逐步加深。在上世纪80年代中期以前,我国对不同等级的卷烟产品作出了配方的规定,只要卷烟配方符合某一等级卷烟配方的规定,生产出的卷烟产品就可以在这一等级定级,在计划经济体制下,产品的售价就可以在这一等级的售价范围内定价。这一时期,可以说卷烟原料配方基本上就决定了最终产品的一切,工艺只是一个从原料生产出合格卷烟产品的过程,工艺对产品质量的作用基本上没有体现出来。上世纪80年代中期至90年代中期,基于卷烟设备陈旧和工艺技术落后的现实,我国大力进行技术改造和工艺技术研究,卷烟加工的物理质量和产品的外在质量迅速提高。这一时期,卷烟原料配方不再决定最终产品的一切,同一等级卷烟,配方中原料的使用范围不再受到限制,根据最终产品的质量进行定级、定价,工艺尽管仍是从原料到生产出合格产品的过程,但工艺的地位有所提高,已成为最终产品质量的保证。上世纪90年代后期,随着工艺技术研究的进一步深入,尤其是工序加工质量评价技术的研究,在卷烟加工的物理质量和产品的外在质量提高到一定程度后,卷烟加工工艺由注重加工的物理质量和产品的外在质量向注重感官质量转变,工艺对产品质量的重要性日益显现。工艺不仅仅是从原料到生产出合格产品的一个过程,还应该是一种加工技术。当前,随着国际、国内形势的变化和消费水平的提高,尤其是“中式卷烟”的提出,对我国卷烟加工工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新的形势与机遇面前,我国卷烟加工工艺应继续进行工艺思想的创新和加工技术方法的重大技术改革,“特色工艺”的提出和研究就是在“制丝工艺技术水平分析及提高质量的技术集成研究推广”项目所建立的技术平台基础上的进一步深化和创新,同时也是卷烟工艺思想的继续创新和加工技术方法的重大技术改革。通过特色工艺的创新,提高卷烟加工的技术水平,不断丰富“中式卷烟”的理论内涵,通过卷烟加工工艺技术方法的变革,实现“中式卷烟”核心技术的重大突破。
“特色工艺”是在对原料加工特性、感官特性和化学特性研究、分析的基础上,建立原料分组的基本原则。企业根据原料分组基本原则,针对特定品牌和原料特点,初步建立配方模块,确定不同模块适宜的加工路径、加工条件和料液。通过对模块反复进行调整、优化和加工条件的研究,最终建立卷烟配方模块,确定各模块的加工路径和加工条件。通过对加工过程质量要素控制和设备性能的研究,为设备改造和新设备的开发提供技术支撑,确定主要工序过程控制图,提高生产加工精度和产品质量精度,从而达到:提高产品感官质量,实现产品“个性化”、“差异化”,突出“中式卷烟”香气风格和口味特征,保持卷烟产品质量的相对稳定;在卷烟原料配方及加料成本不变的前提下,提升卷烟产品的质量,增强中国卷烟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和国际竞争力;在卷烟质量、风格基本不变的前提下,拓宽原料使用范围,提升原料使用价值,降低卷烟原料及加料成本,使卷烟产品质量的控制能力显著提高并为打造出适应与满足“中式卷烟”特色工艺加工要求,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烟机设备提供技术支撑。
3.配方设计中对原料品质的评价需重新定位
在传统的产品设计思想中,由于工艺对改变原料质量特性的作用没有充分体现出来,因此,卷烟产品的质量过分地依赖于原料的质量特性。在目标产品确定之后,何种质量特性的原料可用于卷烟配方,何种质量特性的原料不能在配方中使用,划分较为明确。这时对原料品质的评价是:与目标产品烟气特征和感官质量相近似的原料就是上等的原料,原料品质的优劣按其对目标产品质量特性的作用进行评价。在产品的系统化设计中,由于考虑到工艺对产品烟气特征和感官质量的作用愈显重要,尤其是当前卷烟生产中所采用的加工方法和手段的多样性,设备、参数、条件的可调性变大,工艺对改变原料质量特性的能力增强,因此,在配方设计中对原料品质评价时,还应着重考虑原料的加工特性。
4.选择最有效、最经济的手段去创造产品的质量风格,减少质量缺陷
综合四个要素对最终产品质量特性的影响和四个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及各要素对产品风格质量的作用,选择最有效、最经济的手段去创造产品的质量风格,减少质量缺陷。四个要素对创造产品质量风格,减少质量缺陷不可能包罗万象,而且所解决的问题会各有侧重。在系统化设计中,应根据卷烟原料的加工特性、感官特性和化学特性进行原料配方设计,即在探索出不同的加工方法和条件对原料质量特性的影响的基础上,首先考虑工艺加工对创造产品质量风格,削减质量缺陷的作用,最大可能地发挥出工艺加工的作用。因为在四个要素中,工艺是最有效和最经济的手段。工艺不能解决的,通过针对性的加香加料,甚至通过原料配方的重新调整进行解决。
(二)精细化加工
加工工艺作为卷烟产品设计的四要素之一,对卷烟产品的感官质量有着较大的影响,因此卷烟加工工艺绝不只是一个单纯追求物理指标、追求降低消耗的过程,而应进一步升华为提高感官质量的过程和技术方法。通过工艺加工最大限度地保留烟叶固有的优良品质,有效去除原料本身的不良因素,提高卷烟原料的最大价值,是实行精细化加工最重要的目标之一。实现精细化加工要以卷烟原料的加工、感官和化学特性研究为出发点,根据不同原料的特性,在卷烟加工过程中采用不同的加工方式及工艺技术条件。实现精细化加工要以提高产品感官质量和实现产品“个性化”、“差异化”作为落脚点,为“中式卷烟”提供核心技术。实现精细化加工要以建立卷烟配方模块和重新进行流程的设置为切入点,进行特色工艺加工。
1.模块建立
模块建立就是在卷烟加工过程中把性质相似的烟叶归结在一起,不同特性的烟叶采取不同的加料及工艺处理。模块的建立必须围绕着卷烟企业的品牌进行,由于不同的卷烟品牌有着不同的风格特征和消费群体,因此在卷烟原料特性研究基础上,根据卷烟原料的分组基本原则,企业应结合各自的品牌特点,建立起不同质量特性、加工特点的卷烟配方模块。同时,模块的建立还应根据企业所使用的卷烟原料来源、对原料的控制能力、卷烟品牌的集中度等,系统考虑和深化卷烟配方技术。
2.流程设置
为了达到加工工艺一方面最大限度地保留烟叶固有的优良品质,另一方面有效去除原料本身的不良因素,提高原料使用价值,拓宽原料使用范围的目的,需根据不同配方模块加料、加工特点采用不同的流程设置。工艺流程应根据我国卷烟企业产品特点、原料特性和企业实际,在卷烟原料特性研究的基础上进行设置,目前所采用的分组加工工艺流程大致可分为烟片分组加工和烟片及叶丝分组加工两种基本模式。
(三)智能化控制
智能化控制是实现精细化加工的必然要求。随着加工工艺向精细化发展,现行的控制在制品和制品质量指标的控制模式已不能满足加工过程对提高感官质量的要求,必须改变现有的控制模式。智能化控制要以提高加工和控制精度,扩大过程控制范围,保证产品风格质量的相对稳定作为质量控制的目标。实现智能化控制需要对加工过程质量要素(工艺参数和质量指标)与质量的影响进行研究,找出质量要素与质量相关程度,在此基础上,确定质量要素的控制内容和控制路径,并研究选择加工过程关键工序控制图。通过扩大控制范围,使所有影响感官质量的因素(设备运行状态、加工工序参数)处于受控状态,实现由结果控制向过程控制的转变及由控制指标向控制参数的转变。
热门文章:
- 2024年度主题教育研讨发言材...2025-01-12
- 2024年度在加强基层党组织建...2025-01-12
- 主题教育研讨发言材料(3)(...2025-01-12
- 主题教育交流研讨发言材料(2...2025-01-12
- 在XX中学2024届高三鼓劲大会上发言2025-01-12
- 2024年度(4篇)公司主题教育...2025-01-11
- 2024年学习全面依法治国专题...2025-01-11
- 在家庭委员会座谈会上发言材料2025-01-11
- 2024年政府办公室岗位标兵交...2025-01-10
- 2024第二批主题教育读书班交...2025-01-10
相关文章:
- 卷烟品牌的调研2021-09-15
- **县农村卷烟市场专卖管理现...2021-09-20
- 卷烟市场调查报告2021-09-28
- *乡镇卷烟配送2005年年终总结报告2021-10-02
- 卷烟厂制丝车间生产班长述职报告2021-10-08
- 卷烟市场监管大队月份工作总结2021-10-16
- 烟草邮政卷烟代办协议2021-10-21
- 卷烟周转箱购销合同2021-10-21
- 卷烟经营户违法行为心理分析...2021-10-22
- 工商局卷烟打假打私工作实施方案2021-11-04
- 新媒体下广播电视技术发展应用2021-08-27
- 信息化时代电工电子技术发展2021-10-18
- 关于我国清洁能源技术发展策...2022-02-26
- 我国机械自动化技术发展的研究2022-10-30
- 对于建筑技术中智能技术发展...2022-10-31
- 浅论高速加工对传统加工工艺2021-12-20
- 影响农村稳定问题的探讨2021-09-20
- 关于人力资源会计有关问题的探讨2021-09-22
- 探讨如何教授2021-09-28
- 对于优化xx市营商环境措施探讨2021-10-12
- 提高办公室工作质量和效率的探讨2021-10-17
- 道路工程软土地基处理技术措...2021-10-22
- 关于电力物资公司走向市场的探讨2021-11-01
- 动物科学系实践教学特色的探讨2021-11-03
- 电子商务会计系统原则和运行...2021-11-06
- 政策执行研究中的新型模式探讨2021-11-09
- 寻找成功人生方向2021-08-27
- 充分把握荣辱观教育的方向性...2021-11-05
- 我国经济发展方向转变问题思考2022-01-15
- 把好人生的方向盘2022-0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