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扬范文网
当前位置 首页 >发言稿 >

农村信用社企业文化建设的路径分析

发布时间:2022-02-19 15:07:19 浏览数:

企业文化,属于企业的一种重要载体,是企业形象和精神面貌的重要体现。良好的企业文化,对于增强员工凝聚力、向心力,促进员工思想、行为自觉地服从、服务于业务发展和经营管理要求,具有潜移默化的、不可替代的作用。作为以农为本、靠支农求发展的农村信用社,如何培育符合自身改革发展需要的企业文化呢?本文结合榕江县农村信用联社实际试谈些粗浅看法。

农村信用社企业文化建设应与农村信用社经营性质、服务宗旨和业务发展相结合。国务院关于印发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方案(国发[2003]15号)明确指出:“农村信用社是为农民、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服务的社区性地方金融机构”、“是农村金融主力军和联系农民的金融纽带。”“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改进农村金融服务,不仅关系到信用社的稳定健康发展,而且事关农业发展、农民增收、农村稳定大局。”近年来,榕江县联社从企业实际情况出发,在着力打造和培育良好的、符合信用社个性需要的企业文化中,十分注意把企业文化建设同信用社的经营性质、服务宗旨、业务发展和管理需要进行有机地结合起来。2004年5月份,刚刚完成全县农村信用社统一法人改革试点任务的榕江县联社,针对全辖点多、面广、分散的特点,为加强员工职业道德教育,塑造企业良好的社会形象,首先在全县广大信合员工中掀起职业道德教育学习宣传活动,活动内容除省联社制定的“三要三不要”、“五条禁令”外,县联社还结合企业文化建设要求制定“员工警句”、“员工座右铭”、“企业价值观念”、“企业精神”等。通过深入开展员工职业道德教育,员工的职业道德观念大大提升,精神面貌焕然一新,员工们不仅热爱信用社工作,同时,还积极响应县联社号召,踊跃参加社会各项公益活动。据统计,从2004年以来该社员工累计向社会弱势群体捐资达218400元。为培育一支忠诚敬业、团结协作、敢打硬仗的团队,县联社在狠抓企业文化建设中,始终坚持认为,良好的企业文化对员工是一种激励因素,能够最大程度地激发员工的创新能力和潜力。因此,联社领导大胆地突破传统思维定势,积极探索用人机制改革。通过推行“三定”方案,优化劳动组合,以及每年对信用社主任岗位的人选采取“先定任务后定人,任务面前选能人”的竞争上岗办法,不仅有效地增强员工对企业发展的认同感、调动员工敬业爱岗积极性,而且大大地激发全体员工为发展目标共同努力的热情。如,联社监察保卫部员工石景远长期在保卫岗位工作,由于工作认真负责,勤勤恳恳,任劳任怨,每年都被县联社评为先进工作者,2005年、2006年他先后被办事处和省联社授予“忠诚卫士”称号。寨蒿信用社信贷员张坤祥是一位参加工作多年的老同志,面对山区交通落后、农户居住分散的状况,他坚持常年走村串户、服务上门,平均每月行程达200多公里,却从来不叫苦、不叫累,去年他所经办的农户小额信用贷款上千笔,按期收回率高达90%以上。类似石景远、张坤祥这样忠诚敬业、默默奉献的员工在榕江联社还有很多、很多。一位新参加工作的大学生曾在演讲中满怀深情地说:当我刚来到榕江联社的第一天,同事们欢迎的微笑和不停歇的脚步就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这是一个紧张而和谐的大家庭。这里的员工真诚待人,热情待事;这里没有闲人,个个忘我工作,进取心强烈,彼此间团结协作,友好融洽。也许正是由于这种紧张有序的竞争环境,才使员工时时保持旺盛的工作热情和敬业爱岗精神。

农村信用社企业文化建设需要广大员工积极参与、支持和配合。“人力资源是第一资源。”员工的思想文化素质对于企业文化建设有着重要影响和作用。为了适应业务发展和市场竞争需要,让每一位立志成才的员工都能拥有更多的发展机遇和广阔的成长空间。县联社在构建和谐企业、加大员工教育培训方面采取多措并举办法:一是积极提高员工学历教育水平。按照县联社出台的有关奖励办法规定,对员工通过正规途径取得大学本科毕业文凭的,每月发给生活补助费100元;对取得专科毕业文凭的,每月发给生活补助费60元。对因参加学习需要外出参加考试的不但给予假期,同时,对取得文凭的还准予报销相关学习费用等。据统计,目前全社已获得大专以上文凭的员工占全社员工总数达88%。二是积极鼓励员工向各种报刊撰写稿件不断提高员工写作能力。对员工撰写宣传信用社工作的稿件(包括论文、调研报告、诗歌、散文等)并被采用的,联社按所得稿酬的一定比例分别给予奖励,其中,对中央级报刊采用的,按300%奖励;被省级报刊采用的,按200%奖励;被州级报刊采用的,按100%奖励。据统计,仅去年以来全县信用社员工先后在《中国农村信用社合作》、《中国审计报》、《中国合作时报》、《地方金融》等报刊发表的文章达17篇,其中1篇被省银行业协会评为三等奖。三是经常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专业技术培训学习活动。如,2005年联社先后分两批组织全辖员工参加湖南金融职大业务技能培训,培训内容有信贷、财务、市场营销、法律、计算机等;对新招收的员工(包括大学生员工和临时工)一律实行先培训后上岗;对省联社举办的各种培训,县联社十分重视,不管工作如何繁忙,总是设法保证按时派人参加培训。四是为了丰富员工的精神文化生活,县联社每年都要举办一次“文化周”或“文艺节”活动,并要求每个信用社必须组队参加。参加演出的节目形式不拘,其中,有小品、相声、歌唱等,参赛节目全部由各信用社自编、自导、自演。对演出的节目由评委进行评分,对获得最佳编剧、最佳导演、最佳男演员、最佳女演员的,联社分别给予一定奖励。县电视台对联社每年举办的演出活动极为重视,认为,联社举办的演出活动内容丰富、体裁多样、且具有浓厚的乡土气息;因而,每次演出时都主动派记者进行全程跟踪采访和重点报道。从2004年以来,县联社在参加全州、全省农村信用社文艺汇中每年都获得奖项。如,今年9月由县联社员工自已创作的小品《大学直通车》在参加全省农村信用社和全省金融系统文艺演出中分别获得第一名和第二名。

农村信用社企业文化建设应具有独特的个性,体现农村信用社又好又快发展要求。实行员工岗位轮换和干部异地交流制度,是榕江县联社企业文化颇具特色的一个项目。过去,信用社员工在刚参加工作的时候,只要首次分配工作在哪个地方和从事何种工作,往往就是若干年甚至一辈子就定在那个地方工作和只会干这一种工作。由于长期呆在一个地方、一种岗位工作,加之,地理条件又差,交通不方便,缺乏必要的交流机会,其思想、理念、信息必然受到地区条件限制变得很僵化、很守旧、很闭塞、很不利于工作;同时,也极易引发不安定因素发生。为了彻底改变这一落后的用人制度,统一法人后,县联社作出明确规定,即凡在一个岗位工作满两年的员工必须进行岗位轮换,是信用社主任的必须进行异地交流。这不仅有效避免上述问题发生,而且,对造就更多的复合型人才和促进业务更好更快地发展均带来许多好处。因为,从表面上看也许这是一个简单的人员流动问题;但是,实际上由于人员的合理流动,先进的经营理念、操作技术、工作方法随之得到广泛传播和交流;同时,此举还有利于锻炼和发现人才。目前,榕江联社过去那种搞会计工作的不熟悉点钞技术、做信贷工作的不了解会计核算科目、坐办公室工作的不懂得“市场份额”是怎么回事的现象已不存在了。

在良好的企业文化的作用和影响下,榕江县联社不论是经营实力,还是经营济效益都不断地发生可喜变化。2004年至2006年连续三年被省联社评为全省一类社,其中,2004年、2005年分别名列全省一类社第一名和第二名;同时,从2004年以后,每年实现盈利,至2006年末三年累计创利达1786万元、上缴缴税金786万元、弥补历年亏损868万元、提取各种拨备1776万元。2007年9月末,全社各项存、款余额分别达5.7亿元、5.4亿元,分别相当于统一法人前的2003年末的3.4倍、4.7倍;市场份额分别达58%和76%,分别增长16个百分点和25个百分。

 

作者:吴祖刚

工作单位:榕江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

职务:副主任(主持工作)

电话(办):6620522或6621601

邮编:557200

  相关热词搜索: 路径 农村信用社 企业文化建设 分析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