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企业基层班组管理工作的几点思考
发布时间:2022-03-04 15:05:19
浏览数:次
基层班组是企业的细胞,是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烟草企业竞争的日趋激烈以及高新技术装备的不断更新,使生产工艺正在向精细化方向发展,生产设备也逐步走向智能化。因此,适应现代企业发展的要求,建设有企业自身特点的先进班组管理模式,对于企业经济目标的实现和管理科学化无疑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就如何在新形势下加强企业基层班组管理工作做几点探讨。
一、人性化管理是加强班组管理的首要前提
基层班组管理的人性化是现代企业管理的发展趋势。其要义在于,在科学管理的基础之上,充分尊重人、理解人、信任人、帮助人、培养人,不断激发广大员工的主观能动性,从而提高班组的凝聚力、向心力,最终创造出高效优质的产品,培育出优质服务的班组文化。
1.尊重员工的主体意识
生产现场的操作工、维修工是班组的核心组成成员,必须充分肯定他们在班组生产经营活动中的主体作用,充分尊重他们的经验和劳动,相信他们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做好本职工作;要及时听取和采纳他们的合理意见及建议,在强化岗位职责的同时,尽可能给予他们最大的工作权限,有效调动其主观能动性,充分发挥其主人翁意识。
2.注重员工潜能的开发
注重员工潜能的开发,是提升个人和班组核心创造力、竞争力的源泉。班组的管理者必须学会合理调配使用本班组资源,综合考虑班组员工的技术等级、实际操作水平、文化水平、年龄等因素,合理地搭配和调剂班组结构,将员工进行最优组合,以求相互取长补短,相得益彰。通过把员工放在最合适的岗位上,使他们有充分表现自我的机会,最终使其在班组活动中找到归属感和自我实现的成就感。同时还要搭建班组成员个人成长平台,制定出针对每个员工的职业生涯发展计划,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等灵活多样的培训手段,鼓励和支持员工学习与业务技能有关的知识,提高整个班组人力资源的使用效率和效益。
3.营造和谐沟通的班组氛围
除班组正式的、制度化的交流途径之外,班组的管理者还要积极引导,鼓励自发的、非正式的交流沟通渠道,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的谈心、 “头脑风暴式”的讨论都必将减少班组成员之间的误解和隔阂,从而形成一种积极和谐的人际关系,进而增强班组的凝聚力和创新能力。只有想方设法增强班组的凝聚力,让班组每位员工都意识到其实彼此都隶属于班组这个同一团队,班组中人人都是平等的,唯有群策群力地完成了最终共同的目标并实现企业利润最大化后,才可能实现个人利益的最大化,企业的利益高于一切在这里得到了最好的诠释。
4.构建有效的激励与竞争机制
构建有效的激励与竞争机制,不断创新班组考核模式。通过灵活的绩效考核办法,采用技能加点、建议加点、创新加点等多种小组竞赛方式,使班组内部成员之间、各工段之间认识到谁挣点越多,得到的激励就越多,反之挣的点少,得到的就更少,而对于违反规定的还要扣分,从而在整个班组内部形成了一种新的竞争机制,极大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使班组管理工作水平进一步得到提升,班组管理模式进一步得到深化。
二、质量化管理是加强班组管理的重要基础
生产车间实行的是流水化作业,涉及的工种多,各工种又分属不同的工段,却又要在同一时间内联合作业,因此,抓好生产质量问题,理应成为班组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
1.注重引导,提高质量参与意识
通过树立“质量第一”的思想,学习“质量控制”的理论和方法,真正理解“我的一举一动直接影响本工序的质量,而且又会影响下一道乃至影响整个操作工序质量而威胁整个作业项目的安全”,为形成从“向我要质量”转变为“我要质量”的良好作业意识奠定基础。
2.加强合作,树立质量监控意识
除了意识定位外,日常生产中对工序状态进行分析、判断、监控是至关重要的。每个作业过程、每个作业项目、每个作业动作、每句作业用语,构成了不同层次的工序内容,通过对作业过程的剖析,对生产运行过程中异常情况处理机制的完善,使每个操作人员都能了解自己完成各工序的质量水平高低,进而找到作业关键点,班组长也能全面、理性地了解每个职工不同的特点,根据各关键点的轻重缓急“对症下药”,进行有针对性的对策攻关,从而显著提高安全监控力度,最终达到提高并巩固执行作业标准的可靠率。
3.开展交流,激发质量创新意识
通过开展员工共同质量改进计划,班组成员定期召开小组讨论会议,针对日常生产过程中易出现的质量问题,搭建一个员工之间信息交流与沟通的平台。其次,要通过持续开展QC活动,充分调动广大员工关心质量、参与质量管理、自觉自主地解决身边存在问题的自觉性与热情。在巩固、转化QC成果的同时,还要认真整理成果材料积极参加厂内外交流,尽量安排更多的小组参加成果发布会,使之开拓质量改进的思路,共享取得成果的喜悦,在与质量专家和优秀团队进行交流、探讨中,进一步激发广大员工的荣誉感和进取心。
三、标准化管理是加强班组管理的必要手段
通过制订符合标准化要求的方法和模式,最终形成班组管理标准化的领导体系和管理手段,从而实现企业班组管理工作的科学化、秩序化,提高班组管理工作效率和水平,实现班组管理的最终目标。
1.加强班组管理的组织领导,实现班组管理体制层次的标准化
基层班组管理的工作的综合性、群众性、经常性,决定了它是企业中党、政、工、团的一项共同任务。因此,要充分发挥行政的领导作用,党组织的保证作用,工会的纽带作用和共青团的促进作用,积极完善班组建设体制,建立健全班组管理的组织领导原则和工作制度,即“行政负责、工会协助、党政工团齐抓共管,通力合作;厂部统一规划、车间具体领导、班组自我管理。”进一步明确班组管理工作责任,强化各级组织和各个方面对班组管理工作的综合指导和支持,形成符合标准化要求的领导体制和管理层次。
2.夯实班组基础管理工作,实现班组管理制度的标准化
为强化班组基础管理,必需统一、规范各种原始记录,认真做好日常生产状况、生产工艺监控记录,为班组日常管理工作提供可靠依据,切实减轻班组负担。同时应把各个班组之间管理信息的对称。
3.广泛开展民主管理活动,实现班组管理民主的标准化
班组民主管理是企业民主管理的基础,也是班组长依靠全体成员搞好班组工作的重要形式。在班组标准化管理工作中,要对班组民主管理的内容、方式等从组织上落实,从制度上保证。一方面通过每天早会、每周班会、每月例会等组织形式,鼓励班组职工参与班组的生产、决策及管理。另一方面还要不断和改进和完善职工意见反馈体系,最大限度地发挥班组成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班组每一名成员都通畅所欲言,直抒胸臆。
四、信息化管理是加强班组管理的有力保障
现阶段,那种只知道两眼紧盯机器,技术单一的工人,仅仅停留在手工和经验的工作方式已很难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企业发展需要职工能运用科技、信息、知识对企业面临的复杂问题作出准确的判断,并创造性的解决企业面临的动态性复杂问题。因此,积极开展班组信息化建设是适应新形势下班组管理需要,保障班组管理体制合理化,管理方法科学化的重要工具。班组的信息化管理特色如下:
1.班组管理过程的即时性
由于采用MIS、ERP等系统,完善了数据源头采集,辅之于大量的数据分析、数据挖掘和数据图像,并通过计算机的网上流转和快速反应,使得信息化班组能够准确及时地核算生产消耗,监控生产过程,在某种程度上实现了对车间生产经营管理的过程日清日结,达到了班组管理的即时性。
2.班组管理结构的虚拟性
通过在班组内部建立一个内聚性结构,进行计算机网络紧密编织。在班组管理的某些层面实现一定程度的虚拟动作,增加了班组灵活性竞争力。
3.班组管理系统的共享性
通过计算机共享系统,班组有了一定的生产安排和控制主动权,普通班组成员也能够独立完成某些需要其它工种配合才能完成的任务,使班组管理工作更具连惯性,从而避免了工作失误。 相关热词搜索:
班组
管理工作
基层
几点思考
企业
一、人性化管理是加强班组管理的首要前提
基层班组管理的人性化是现代企业管理的发展趋势。其要义在于,在科学管理的基础之上,充分尊重人、理解人、信任人、帮助人、培养人,不断激发广大员工的主观能动性,从而提高班组的凝聚力、向心力,最终创造出高效优质的产品,培育出优质服务的班组文化。
1.尊重员工的主体意识
生产现场的操作工、维修工是班组的核心组成成员,必须充分肯定他们在班组生产经营活动中的主体作用,充分尊重他们的经验和劳动,相信他们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做好本职工作;要及时听取和采纳他们的合理意见及建议,在强化岗位职责的同时,尽可能给予他们最大的工作权限,有效调动其主观能动性,充分发挥其主人翁意识。
2.注重员工潜能的开发
注重员工潜能的开发,是提升个人和班组核心创造力、竞争力的源泉。班组的管理者必须学会合理调配使用本班组资源,综合考虑班组员工的技术等级、实际操作水平、文化水平、年龄等因素,合理地搭配和调剂班组结构,将员工进行最优组合,以求相互取长补短,相得益彰。通过把员工放在最合适的岗位上,使他们有充分表现自我的机会,最终使其在班组活动中找到归属感和自我实现的成就感。同时还要搭建班组成员个人成长平台,制定出针对每个员工的职业生涯发展计划,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等灵活多样的培训手段,鼓励和支持员工学习与业务技能有关的知识,提高整个班组人力资源的使用效率和效益。
3.营造和谐沟通的班组氛围
除班组正式的、制度化的交流途径之外,班组的管理者还要积极引导,鼓励自发的、非正式的交流沟通渠道,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的谈心、 “头脑风暴式”的讨论都必将减少班组成员之间的误解和隔阂,从而形成一种积极和谐的人际关系,进而增强班组的凝聚力和创新能力。只有想方设法增强班组的凝聚力,让班组每位员工都意识到其实彼此都隶属于班组这个同一团队,班组中人人都是平等的,唯有群策群力地完成了最终共同的目标并实现企业利润最大化后,才可能实现个人利益的最大化,企业的利益高于一切在这里得到了最好的诠释。
4.构建有效的激励与竞争机制
构建有效的激励与竞争机制,不断创新班组考核模式。通过灵活的绩效考核办法,采用技能加点、建议加点、创新加点等多种小组竞赛方式,使班组内部成员之间、各工段之间认识到谁挣点越多,得到的激励就越多,反之挣的点少,得到的就更少,而对于违反规定的还要扣分,从而在整个班组内部形成了一种新的竞争机制,极大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使班组管理工作水平进一步得到提升,班组管理模式进一步得到深化。
二、质量化管理是加强班组管理的重要基础
生产车间实行的是流水化作业,涉及的工种多,各工种又分属不同的工段,却又要在同一时间内联合作业,因此,抓好生产质量问题,理应成为班组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
1.注重引导,提高质量参与意识
通过树立“质量第一”的思想,学习“质量控制”的理论和方法,真正理解“我的一举一动直接影响本工序的质量,而且又会影响下一道乃至影响整个操作工序质量而威胁整个作业项目的安全”,为形成从“向我要质量”转变为“我要质量”的良好作业意识奠定基础。
2.加强合作,树立质量监控意识
除了意识定位外,日常生产中对工序状态进行分析、判断、监控是至关重要的。每个作业过程、每个作业项目、每个作业动作、每句作业用语,构成了不同层次的工序内容,通过对作业过程的剖析,对生产运行过程中异常情况处理机制的完善,使每个操作人员都能了解自己完成各工序的质量水平高低,进而找到作业关键点,班组长也能全面、理性地了解每个职工不同的特点,根据各关键点的轻重缓急“对症下药”,进行有针对性的对策攻关,从而显著提高安全监控力度,最终达到提高并巩固执行作业标准的可靠率。
3.开展交流,激发质量创新意识
通过开展员工共同质量改进计划,班组成员定期召开小组讨论会议,针对日常生产过程中易出现的质量问题,搭建一个员工之间信息交流与沟通的平台。其次,要通过持续开展QC活动,充分调动广大员工关心质量、参与质量管理、自觉自主地解决身边存在问题的自觉性与热情。在巩固、转化QC成果的同时,还要认真整理成果材料积极参加厂内外交流,尽量安排更多的小组参加成果发布会,使之开拓质量改进的思路,共享取得成果的喜悦,在与质量专家和优秀团队进行交流、探讨中,进一步激发广大员工的荣誉感和进取心。
三、标准化管理是加强班组管理的必要手段
通过制订符合标准化要求的方法和模式,最终形成班组管理标准化的领导体系和管理手段,从而实现企业班组管理工作的科学化、秩序化,提高班组管理工作效率和水平,实现班组管理的最终目标。
1.加强班组管理的组织领导,实现班组管理体制层次的标准化
基层班组管理的工作的综合性、群众性、经常性,决定了它是企业中党、政、工、团的一项共同任务。因此,要充分发挥行政的领导作用,党组织的保证作用,工会的纽带作用和共青团的促进作用,积极完善班组建设体制,建立健全班组管理的组织领导原则和工作制度,即“行政负责、工会协助、党政工团齐抓共管,通力合作;厂部统一规划、车间具体领导、班组自我管理。”进一步明确班组管理工作责任,强化各级组织和各个方面对班组管理工作的综合指导和支持,形成符合标准化要求的领导体制和管理层次。
2.夯实班组基础管理工作,实现班组管理制度的标准化
为强化班组基础管理,必需统一、规范各种原始记录,认真做好日常生产状况、生产工艺监控记录,为班组日常管理工作提供可靠依据,切实减轻班组负担。同时应把各个班组之间管理信息的对称。
3.广泛开展民主管理活动,实现班组管理民主的标准化
班组民主管理是企业民主管理的基础,也是班组长依靠全体成员搞好班组工作的重要形式。在班组标准化管理工作中,要对班组民主管理的内容、方式等从组织上落实,从制度上保证。一方面通过每天早会、每周班会、每月例会等组织形式,鼓励班组职工参与班组的生产、决策及管理。另一方面还要不断和改进和完善职工意见反馈体系,最大限度地发挥班组成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班组每一名成员都通畅所欲言,直抒胸臆。
四、信息化管理是加强班组管理的有力保障
现阶段,那种只知道两眼紧盯机器,技术单一的工人,仅仅停留在手工和经验的工作方式已很难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企业发展需要职工能运用科技、信息、知识对企业面临的复杂问题作出准确的判断,并创造性的解决企业面临的动态性复杂问题。因此,积极开展班组信息化建设是适应新形势下班组管理需要,保障班组管理体制合理化,管理方法科学化的重要工具。班组的信息化管理特色如下:
1.班组管理过程的即时性
由于采用MIS、ERP等系统,完善了数据源头采集,辅之于大量的数据分析、数据挖掘和数据图像,并通过计算机的网上流转和快速反应,使得信息化班组能够准确及时地核算生产消耗,监控生产过程,在某种程度上实现了对车间生产经营管理的过程日清日结,达到了班组管理的即时性。
2.班组管理结构的虚拟性
通过在班组内部建立一个内聚性结构,进行计算机网络紧密编织。在班组管理的某些层面实现一定程度的虚拟动作,增加了班组灵活性竞争力。
3.班组管理系统的共享性
通过计算机共享系统,班组有了一定的生产安排和控制主动权,普通班组成员也能够独立完成某些需要其它工种配合才能完成的任务,使班组管理工作更具连惯性,从而避免了工作失误。
热门文章:
- 2024年度主题教育研讨发言材...2025-01-12
- 2024年度在加强基层党组织建...2025-01-12
- 主题教育研讨发言材料(3)(...2025-01-12
- 主题教育交流研讨发言材料(2...2025-01-12
- 在XX中学2024届高三鼓劲大会上发言2025-01-12
- 2024年度(4篇)公司主题教育...2025-01-11
- 2024年学习全面依法治国专题...2025-01-11
- 在家庭委员会座谈会上发言材料2025-01-11
- 2024年政府办公室岗位标兵交...2025-01-10
- 2024第二批主题教育读书班交...2025-01-10
相关文章:
- 幼儿园小班组第二学期教研计...2021-08-27
- 高校毕业生登记表中班组鉴定意见2021-08-28
- 物流班组长工作总结2021-08-31
- 大学毕业班组鉴定评语怎么写2021-08-31
- 高中毕业生登记表中班组鉴定评语2021-08-31
- 班组个人先进事迹2021-09-06
- 附件9:“优秀班组”评选流程2021-09-08
- 浅谈怎样搞好班组安全建设2021-09-09
- 饭店创星级班组竞赛办法2021-09-09
- 让班组成为水电机体的健康“...2021-09-10
- 对于推进城市中心城区物业管...2021-08-27
- 公司产品管理工作概述2021-09-08
- 公司物资管理工作概述2021-09-08
- 物业环境管理工作概述2021-09-08
- 关于街道开展城市管理工作的思考2021-09-11
- 如何提高线损管理工作.doc2021-09-14
- *县宗教事务管理工作汇报2021-09-14
- 班主任工作总结_加强学校德育...2021-09-16
- 加强学校德育管理工作2021-09-16
- 纳税申报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2021-09-20
- 2篇,基层党员发展工作难题及...2021-08-27
- 抓基层党组织建设工作2021-08-27
- 年“两会”应知应会测试题&学...2021-08-27
- 学习新修订军队基层建设纲要...2021-08-27
- 年基层干部学习全国两会精神...2021-08-27
- 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报告&基层...2021-08-27
- 以基层党建为统领 推进城市...2021-08-27
- 先进基层党组织先进事迹材料2021-08-27
- 市纪委书记新任干部任前廉政...2021-08-27
- 基层民主法治建设状况调研及思考2021-08-27
- 对于“十四五”规划几点思考2021-08-27
- 对提高信息工作的几点思考2021-09-20
- 关于代表素质问题的几点思考2021-09-22
- 为了明天——预防青少年犯罪...2021-09-24
- 建“诚信##”体系的几点思考2021-09-25
- 后备干部工作创新的几点思考2021-09-26
- 对破解当前农村争地矛盾的几...2021-09-26
- 关于学校团队工作的几点思考2021-10-05
- 预防青少年犯罪工作的几点思考2021-10-08
- 开展廉政文化进校园的几点思考2021-10-21
- 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十二项制度2021-08-27
- 企业安全生产检查制度2021-08-27
- 科技创新企业发展管理会计内逻辑2021-08-27
- 企业安全生产2020年终工作总...2021-08-27
- 安全生产事故学习心得体会202...2021-08-27
- 企业网站搭建信息安全防范策...2021-08-27
- 皮革企业经营发展财务管理研究2021-08-27
- 管理会计企业内部应用发展2021-08-27
- 企业形象策划企业推广方案2021-08-27
- 企业形象策划方案企业品牌推...2021-08-27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