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扬范文网
当前位置 首页 >发言稿 >

浅析洛阳市旅游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发布时间:2022-03-06 15:05:41 浏览数:

(1.河南科技大学 经济与管理学院;2.中国人民大学,河南 洛阳 471003) 
摘 要:针对目前洛阳市旅游产业在发展中存在的诸多问 题做了分析,探讨了有利于实现洛阳“旅游强市”的战略目标和实现洛阳旅游产业的创新与 发展问题。
关键词:洛阳; 旅游产业;旅游资源;发展
中图分类号:F590.3(2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 编号:1007—6921(2008)18—0013—02
1 洛阳概况

洛阳位于河南省西部,新亚欧大陆桥东段,横跨黄河中游两岸,有近5 000年历史。洛阳因 地处洛河之阳而得名。现辖1市6区8县,总面积15 208km2,总人口607万,市区面积5 44km2,市区人口130万,是国务院首批公布的历史文化名城和七大古都之一,是历史悠久、博 大精深的河洛文化发祥地,素有“九州腹地”之称。灿烂的文化、悠久的历史给洛阳留下了 丰富而又宝贵的人文旅游资源。洛阳北临巍峨逶迤的邙岭,南对亘古耸黛的嵩山。境内伊、 洛、涧廛诸水并留,其地广衍,平夷洞达,土质肥美,物产丰饶。此外,洛阳气候温和,冷 暖适宜,“洛阳牡丹甲天下”早已盛名远扬,洛阳郊县又有着丰富的自然生态旅游资源,自 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交辉相映,也给游人带来无限乐趣,早在20世纪90年代后期,洛阳就已成 为国内外许多游客向往的旅游胜地。

旅游业作为洛阳市的优势产业、新兴产业,在洛阳市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显现出日益重要 的作用。早在1999年,洛阳市就提出将旅游业发展为本市国民经济支柱产业的口号。近年来 洛阳依托其丰富的旅游资源和区位优势,着力培育建设旅游产业并取得了显著成就,将旅游 业培育成我市的支柱产业已初见成效。伴随洛阳市旅游产业的迅速发展,其行业内存在的诸 多问题也日益凸现,如洛阳旅游产业发展整体经济规模在全国仍然处于较为落后的位次,无 论是国内旅游还是国际方面的,其均处于小规模、低层次的初级发展阶段。这与我市所提出 的“工业强市,旅游强市”的战略目标还有差距。洛阳市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中 明确指出:“继续实施工业强市和旅游强市战略,保持经济平稳快速健康发展。”因此,研 究洛阳市旅游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意义重大。
2 洛阳市旅游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2.1 洛阳国内旅游市场存在问题分析
2.1.1 旅游收入与旅游地位不相符,与国内同类城市相比,旅游业的经济规模不如其他城 市。2006年旅游总收入全国8 850亿元,北京1 802亿元,上海为1 734.6亿元,西安为230亿 元,河南省旅游收入为1 017亿元,郑州为200亿,洛阳仅136.7亿元,远远落后其它旅游城 市。并且仅占洛阳2006年GDP的10%(2006年洛阳GDP为1 331.7亿元),而北京2006年旅游收 入占北京市GDP的22%,这与洛阳“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的旅游地位远不相符。
以西安为例,据统计,“十五”期间,西安共接待国内旅游者9 639万人次、同比增长70.9% ,实现收入560亿元、同比增长86.9%,接待国际旅游者317万人次、同比增长20%,旅游业总 收入682.5亿元、同比增长75.5%。而“十五”期间,洛阳共接待国内游客7 939.2万人次, 实现收入371.51亿元;接待国际旅游者48.278 9万人次,仅相当于西安市的15.22%,旅游业 总收入384.58亿元,仅相当于西安市的56.35%(见表1、2)。

洛阳与西安两座城市,相距400km左右,历史渊源很深,且有着太多的相似之处:都是十三 朝古都和丝绸之路东方起点,同属国务院首批公布的历史文化名城;都是旅游热点城市,20 06年两座城市的旅游总人数都达到2 800万人次;都是新亚欧大陆桥中国段经济带上的中心 城市,去年两市GDP总量较为接近,洛阳仅比西安少118亿元。从国内旅游收入来看,洛阳与 西安相比,洛阳在旅游产业发展方面还有较大差距。2006年,西安旅游总收入为204.3亿元 ,洛阳则为136.7亿元;西安接待境外游客86.7万人次,洛阳则为21.6万人次; 游客在西安 的停留时间达到3.5天,洛阳则为2.5天。

究其原因,近几年来,来洛阳旅游团队多从郑州机场启程,玩殷墟、少林等,然后到洛阳参 观完龙门、关林(或白马寺)后就前往西安或开封,在洛阳停留不到一天。来洛阳虽然人多 量大,居全省之首,但停留时间短,消费低。而西安凭借自己的古都风韵,每年有众多高素 质、高收入的游客往返其中,城市给人的特别的印象和感觉,吸引着游人一次、两次、三次 甚至更多次的前往旅行。
2.1.2 旅游特色不突出,历史文化名城开发不够。一个城市的旅游特色是非常重要。如北 京的磅礴大气,富有帝王之像,长城故宫、大型会议场所、体育场馆都足以让人振奋。上海 是时尚开放自由的国际大都市,引领服装、珠宝等消费潮流,又是购物的理想城市。还有那 新旧交相辉映的建筑都令人津津乐道。西安的凝固厚重让人叹服,四方的城墙,宏伟的兵马 俑,令多少国际游客赞叹不已。成都是休闲娱乐的天堂,美味可口的特色小吃,丰富而轻松 惬意的城市生活,以及独具地方特色的美女,令人流连忘返。这些特色无疑成为上述城市发 展旅游产业,吸引中外高层次游客的一张具有很高美誉度的名片。正是因为这些旅游特色, 才使其旅游产业发展较快、较好。

洛阳是国务院首批公布的历史文化名城和七大古都之一,从第一个王朝——夏朝开始,先后 有商、西周、东周、东汉、曹魏、西晋、北魏、隋、唐、后梁、后唐、后晋等13个朝代在 这里建都,城市史长达4 000余年,建都史1 500余年,是我国建都最早,朝代最多,历 史最 长的城市。其旅游资源,从其特质看,人文景观具有明显的品质优势。但是长期以来这种资 源优势却没有形成应有的旅游名牌效应。一说洛阳,人们只知道是个古城,“若问哪朝哪代 的都城?” 来过洛阳的人不知道,没来过的人更不知道了,就是我们住在洛阳的人,不翻历 史书,恐怕也没几个人能说出来。这难道不是九朝古都——洛阳的悲哀吗?

究其原因,在于洛阳旅游产业定位不够准确,使得旅游发展特色不够突出。人们总觉得到洛 阳旅游除了去看洛阳牡丹、龙门石窟、白马寺等“老三篇”外,别无它样。结果在旅游业发 展上忽视了洛阳自身文化名城的价值,未能将洛阳历史文化名城的优势转化为城市旅游发展 的一张名片,从而实现洛阳历史古文化与现代旅游的完美结合,塑造洛阳的特色旅游品牌。 
2.1.3 旅游资源开发缺乏合理规划与科学管理,未能形成整合效应。洛阳旅游资源极其丰 富,但目前看来其开发利用程度还较低。除几个重点景区(点),如龙门石窟外,其他大部分 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尚处于初级阶段。表现在:旅游开发经营处于自发状态,各守领地,随 心所欲。很多景点由农民自主开发,很好的资源被破坏,景区环境卫生、文化品位与服务质 量都比较差。究其原因,主要是缺乏合理规划与科学管理,大家对旅游资源保护意识也较为 薄弱,与旅游相关的配套设施存在问题。表现在:一些野外景区缺少垃圾桶,食用品垃圾随 处丢弃。有些地区出现盲目、过度开发的情况,对旅游资源造成了很大的破坏,如嵩县由于 开发矿产自然资源而对生态旅游资源的破坏。一些重点景区医疗急救能力低,隐患大。如果 发生突发事件,这些中心则无力救治。如:重渡沟风景区。还有些地区存在匆忙上马、盲目 开发,近距离重复建设等问题;此外,个别地区在建设过程中贪大求洋,高档宾馆饭店增长 过快,超过市场需求;也有的地方重开发轻保护、重建设轻管理,致使出现旺季游客数量失 控、文物古迹屡遭破坏等问题。

我国原总理李鹏同志在2002年4月17日在到小浪底水库的路上顺路观看了牡丹,他在日记中 写道:“上午9时,去洛阳北郊的国色牡丹园。花不少,由于过多,倒看不清极品了。”洛阳 旅游资源的开发何尝不是如此,因为太多了,而失去了重点发展方向。从洛阳的地理位置来 看,其距离开封、郑州和西安较近,因此,应当重点开发洛阳的某一类型旅游资源,如文化 旅游,进而以点带面,形成资源整合效应,才利于洛阳旅游产业的发展。

国际知名经济学家,新制度经济学和现代产权经济学的创始人之一,现任香港大学教授、经 济金融学院院长的张五常教授来洛阳参观旅游后兴奋的说,洛阳适合兴建迪斯尼乐园,对洛 阳的旅游资源充分肯定并对今后的发展给予厚望。洛阳如果能充分整合旅游资源,大手笔规 划,高起点开发,在国际上真正打出自己特色,洛阳必将成为重要的国际旅游城市。
2.1.4 旅游产业市场化程度较低,从业人员素质较低。目前洛阳多数旅游景点的运作,仍 按事业单位的运作方式运作,缺乏竞争机制,旅游产品老化,旅游企业规模小,缺少具有带 动性、创新性的企业集团。传统优势的旅游产品品牌化建设力度不够,新兴旅游产品规模、 特色与品位市场竞争力不强。同时,也存在着各级执法部门执法不严,人浮于事,从业人员 素质偏低的现象。

旅游从业人员包括参与旅游活动的一切人员,具体是指从事旅游接待的宾馆,餐饮服务人员 ,从事旅游商品销售的服务人员以及导游旅游车司机等。发展旅游业需要一批高素质的研究 、规划、策划、管理人才,需要大量有一定文化基础和专业知识、技能的服务人员。因此, 洛阳急需培养一批高素质的旅游人力资源队伍,进而提高旅游管理水平。

此外,旅游管理体制也存在一些弊端,旅游业是一庞大的综合产业,涉及到文物、林业、交 通、餐饮等多个行业部门,需要对这多个部门进行统一协调,形成高效的旅游行业管理体制 ,然而,至今在旅游管理方面仍未实行高度市场化的运作方式。在旅游产业单位经营体制和 运行机制下,洛阳的景区景点及国有旅游企业的市场化运作程度还较低,不少景区景点目前 仍是“吃皇粮”的事业单位,缺乏活力和市场竞争力,难以适应市场快速发展的需要。
2.2 洛阳国外旅游市场存在问题分析
2.2.1 国际旅游收入规模远不如其他几个古城。洛阳虽在中国七大古都中建都最早、朝代 最多、建都史最长,但其地面文物价值已不能和七大古都中北京、西安、南京、杭州等相比 。从国际旅游收入来看,其旅游业的经济规模远不如其他几个古城(见图1)。从接待国际 游客的人次来看,占全国的份额也较少(如图2)。


资料来源:2007年11月19日中国服务贸易指南网和洛阳旅游网数据整理。
 2.2.2 国际旅游大环境有待进一步改善。上世纪80年代以来,洛阳的旅游环境建设成就有 目共睹,但若要成为能够代表中国旅游业水平、具有世界影响力的一流国际旅游城市,洛阳 要走的路还很长。硬件建设方面,旅游基础设施体系(公路建设、交通工具、饭店业、餐饮 业、旅游购物点及旅游标识物、公厕等)、市容环境(如城市大气质量、街道园林绿化、环卫 、治安等)、景点建设等有待改进;软件建设如经营理念、服务业水平、市民的精神面貌等 ,与北京、上海等城市相比还有一定差距。
2.2.3 国际旅游产品结构急需丰富。目前洛阳多年形成的以“牡丹花会”为媒介的集龙门、白马寺观光型旅游,己很难满足国外 游客日益丰富的需求。如抽样调查显示现代日本女性崇尚舒适、浪漫、轻松、趣味的消遣旅 游;商务、会议旅游者需要便捷的交通、现代化的会议设施、较高水平的服务和组织活动能 力,而这些具有个性化的服务西安目前尚不能充分提供。
2.2.4 缺乏国际知名旅游品牌。当我们处于与国际旅游接轨的关键时刻,品牌竞争强弱悬殊的尴尬已无法回避,洛阳没有日 本交通公社、美国运通那样的名牌企业,没有迪斯尼公司那样的名牌景点,一些资源品位极 高的景区仍处于低级经营阶段。所以,洛阳旅游业的当务之急是创立自己的旅游品牌、旅游 名牌,依靠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通过科学的市场调查、多方案比较论证、命名和特色设计 、强化促销、规范服务、环境管理和满意度评估等程序建立国际知名旅游品牌,建立稳定的 知名度和形象认同性。
2.2.5 促销方式落后。对绝人多数旅游企业来说,还不具备每年都出国参加旅游博览会参与促销的实力,而与外地 、外国经销商联系的方式还是依靠传统的电话、传真或个别人员偶尔外出面谈这样的操作方 式。在信息时代,不要说与国际间存在差异,就是与国内其他发达地区相比,也显滞后。
[参考文献]
[1] 刘溢海.历史文化名城经济发展博弈研究——以洛阳市为例[J].集团经济研 究,2006,(23).
[2] 张明灿,李芳.河南文化旅游:欲将包袱变财富[N].中国旅游报,2006-04-1 0.
[3] 毛峰.对打造完善洛阳旅游产业链的思考[J].内江科技,2007,(08).
[4] 刘惠贞.洛阳旅游业因素分析及营销对策[J].市场论坛,2006,(12).
[5] 朱灵标.河南省旅游业发展分析及营销策略初探[J].商场现代化,2007,(0 4).
[6] 刘莉芳.洛阳市旅游业发展的现状思考[J].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5, (03).
[7] 赵宇飞.谈谈工业旅游对城市发展的促进作用[J].集团经济研究,2007,(2 1).
[8] 吴金文.西安旅游经济开发研究[D].西安工业大学,2006.
[9] 孙艳红.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洛阳旅游强市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6.
[10] 洛阳市统计局.洛阳统计年鉴(2006)[Z].中国统计出版社.

相关热词搜索: 洛阳市 浅析 产业发展 旅游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