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扬范文网
当前位置 首页 >发言稿 >

党校图书馆应加强地方文献资源建设

发布时间:2022-03-08 15:21:16 浏览数:

(怀化市委党校 图书馆,湖南 怀化 418000)
摘 要:文章结合党校教育的规律和特点,论述了党校图 书馆加强地方文献资源建设的重要意义,分析了党校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存在的问题,提出 了加强党校图书馆地方文献建设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党校图书馆;地方文献;资源建设
中图分类号:G25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6921(2010)01—0139—03

地方文献是一定地理区域内自然、政治、经济、文化、科教等各方面的各种文献信息资源的 总和,是了解地方实际的重要文献资料。党校图书馆应积极加强地方文献建设,主动为党校 学员服务,为党校教学科研服务,为领导机关决策服务,促进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
1 党校图书馆加强地方文献资源建设的重要性

地方文献是记录有某一地域知识的一切载体,它产生和发展于一个地域特定的自然、社会环 境,属于某一地域的文化积淀和历史产物,反映了本地区和相关地区过去与现在的政治、经 济、文化、教育、重要人物、事物、风土人情、民风民俗等,是反映一定区域内自然和社会 活动历史情况的各种文献资料,它具有地方性、广泛性、实用性等特点。党校是培养党的领 导干部的学校,党校教学的基本要求和方法就是要理论联系实际,这就不仅要求学员在学习 中要联系本地实际,而且教师在教学科研中也要联系本地实际,而地方文献信息资源以其地 方性、广泛性、资料性和实用性的特点成为人们了解实际的重要途径。因此,加强地方文献 资源建设对党校学员学习、搞好党校教学科研、为领导机关决策服务都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
1.1 加强地方文献资源建设是改进党校学员学习的迫切需要

党校作为培养党的各级领导干 部的摇篮,它所培训的对象都是来自各个部门的地方干部。在学习的过程中,他们不仅迫切 希望随时了解我国建设和改革方向的重要情况,加强理论学习,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和理论 修养,而且,还要使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根据本地的实际情况谋划一方,把本地、本部门的 经济搞上去。这就要求党校学员不仅要有丰富的理论知识,还要详细了解本地的“地情”。 因此,党校图书馆地方文献信息资源建设为党校学员了解地情、掌握区情提供了一个新的平 台,可以为各级领导制订计划、研究工作提供依据,便于他们总结经验教训,提高工作效率 和经济效益,减少盲目性,起到参谋和助手的作用,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1.2 加强地方文献资源建设是搞好党校教学科研的迫切需要

党校不同于一般高等院校,党 校教学也不同于一般高等院校的教学。《中国共产党党校工作条例》规定,党校要围绕党和 政府工作大局围、绕国际国内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开展教学和研究,承担党委和政府下达的 调研任务,增强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可见,在党校,不管是教学还是科研都是围绕着党 的任务来进行的,具有很强的现实性。在教学上,不仅要求教师要有较高的理论水平,且要 联系实际,特别是联系本地的实际,而党校的教师往往实践较少,这更需要地方文献资源提 供依据和帮助。在科研上,近几年来,党校对地方经济的研究不断升温,而对地方经济的研 究除了需要深入实际调查研究外,还需要图书馆为他们提供反映本地区现实情况的丰富资料 。因此,地方文献的资源建设对搞好党校的教学和科研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1.3 加强地方文献资源建设是为领导机关决策服务的迫切需要

《中国 共产党党校工作条例 》规定,党校的科研工作要为推进党的理论创新服务,为提高党校教学质量服务,为党委和 政府决策服务,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服务。这 “4个服务”说明党校不仅是单纯的教学实施单位,更是党委和政府的智囊组织。《中国共 产党党校图书馆工作规程》也规定:“党校图书馆是党校的文献信息中心,是为党校教学、 科研和各级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领导提供文献信息服务的学术性机构。”因此,党校图书 馆作为与党政机关联系最密切的文化机构之一,理所当然地应发挥为各级党政机关决策提供 服务的职能。这就需要有较好的地方文献资源保障体系,并在广泛、高质量的文献资源保障 的基础上,加工出二三次文献提供给决策机关。
2 党校图书馆地方文献资源建设存在的问题

虽然地方文献资源对党校教育事业的发展举足轻重、影响深远,但并未因此而得到党校及相 关部门的足够重视,以至于长期以来党校系统图书馆地方文献工作发展缓慢。目前,党校图 书馆地方文献建设才处于起步开创阶段,其系统性、连续性、全面性等方面存在着不少问题 ,地市级以下的地方党校问题尤为突出,主要表现在:
2.1 认识不足,没有把地方文献资源建设摆在突出位置

地方各级党校 对图书馆的地位和作 用还缺乏深入的认识,并未真正从思想深处、从党校教育事业发展的高度对图书馆作用进行 认识,认为图书馆是一个无足轻重、可有可无的部门。党校图书馆仍以馆藏文献的数量作为 评价图书馆的标准,文献收藏中还存在“大而全”、“小而全”、“自给自足”、“重藏轻 用”等传统观念的影响,对网络环境下非纸质信息资源开发的广度与深度不够。在思想上没 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没能将其当作一项重要工作来抓,造成地方文献收藏的零散和残缺。以 笔者所在的单位为例,长期以来地方文献资料的收集重视不够,未能把本地及与本地有关的 地方文献列入重点收集计划,本地及各县市的地方志至今未能收齐,地方年鉴也残缺不全, 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方面在资料更是欠缺,严重影响了党校教学科研的进行,制约了党校教育 的发展。
2.2 部门分割,地方文献收集资源难度较大

由于地方文献范围较宽, 传播范围与流通渠道 较狭窄,基本上处于分散无序的状态,许多有价值的文献一直被视为内部资料,封闭起来, 不为人知,因此,在收集上存在一定难度。从地方来看,目前地方文献工作由于没有统一的 组织管理,致使一个地区地方文献的收集任务,实际分散担负于档案部门情报所、研究所、 图书馆等多个单位,其结果是造成收集上的资料分散和混乱,重复征收,资源元法共享,不 仅使文献资源得不到系统完备收藏,也不便于开发利用。由于地方文献类型涉及领域广,数 量多而分散,内部出版物和零碎资料所占比重大,因此,地方文献的收集征集工作都是很困 难的,仅仅依靠党校图书馆一个部门的人力物力,远远达不到有效工作的要求,从而影响到 地方文献收藏的完备性。
2.3 缺乏系统,地方文献资源的收集范围不够全面

地方文献的藏书建 设应该涵盖本地区各 个方面的资料,以保证资料的完整性、系统性,满足各类读者需要。但部分党校图书馆的藏 书建设仍停留在传统时代,仅仅注重突出党校特色,对马克思主义、党的建设等一般理论文 献的收集比较重视,而忽视对对方文献的收集。在具体收集中又存在着重正式出版物、轻非 正式出版物;重纸质载体、轻非纸质载体;重官方文献、轻民间藏品等倾向,一些有价值的 反映地区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科技、历史沿革、风俗礼制等方面的重要文献没有收集 齐全。同时,由于党校是事业单位,经费非常紧张,每年的图书资料费在完成党报党刊等基 本的报纸杂志后所剩无几,对地方文献资料的收集也是有心无力,这种状况严重影响了党校 图书馆地方文献资源库作用的发挥。
2.4 开发不够,对地方文献资源的开发利用缺乏深度与广度

在许多基 层党校,地方文献资 源建设普遍存在着重收藏、轻利用的倾向。在深度上,仅仅按照普通文献的标准进行标引和 著录,不能对文献资源进行深度开发,不能体现出地方文献资源的内容特征和载体形式的多 样化,不能以需求为导向,进行深入开发与揭示,挖掘地方文献资料的潜在价值,开展专题 信息服务;在广度上,地方文献资源不仅以独立的出版形式出现,还有大量的地方文献信息 分散在正史、丛书、文集和各类文献之中,这部分文献包含丰富的地方信息,具有重要的价 值,不对其进行开发与利用也是地方文献资源建设中的一大缺憾。正由于开发的广度和深度 不够,使党校图书馆难以适应学员的需要,难以适应教学科研的需要,难以适应为政府机关 决策服务的需要。
2.5 素质偏低,图书馆员难以适应地方文献资源收藏整理和开发研究的需要

主要表现为 :①专业出身的图书馆员相对较少。据抽样调查,具有正规图书资料专业文凭的职员只占整 个图书馆职员的15%,地市级以下党校图书馆基本没有。很多图书馆的职员不会做数据库的 回溯处理,这与现代信息化的要求很不适应。②继续教育不够。许多党校图书馆员接受继 续教育不考虑本职工作的需要, 而仅仅是为了拿文凭、评职称;③图书馆缺少人事自主 权,不能主动安排本馆人员外出进修,参加有关业务培训、学术研讨会等;④馆员在职学 习的积极性不高。评定职称前学习积极性很高,一旦职称评定后,热情就消失了,在职学习 也放到了一边,缺乏持久性。由于素质偏低,缺乏对信息的加工处理能力,直接影响了地方 文献资源的收藏整理和开发研究。
3 加强党校图书馆地方文献资源建设的对策
针对目前党校图书馆地方文献资源建设存在的问题,应着重加强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3.1 提高认识,牢固树立地方文献资源意识

由于党校读者的信息需求 不仅具有较强的政治 性、时代性和理论性,也具有很强的地方性。他们不仅需要了解外面的情况和信息,更要了 解本地的实际和特点。因此,党校图书馆必须更新观念、提高认识,克服过去那种“大而全 ”、“小而全”和“重藏轻用”的思想观念,树立地方文献资源意识,不仅要重视一般文献 资源的收集和研究,更要重视具有本地特色的地方文献资源的收集、整理和研究,要根据本 馆的资源情况,针对不同层次学员的不同信息需求,调整、制定科学的地方文献馆藏发展策 略,大力开发地方文献信息资源,发挥党校图书馆地方文献资源库的作用。
3.2 加强沟通,积极争取党委、政府及相关部门的支持

保存地方文献 不仅仅是图书馆的责 任,而且是政府的责任、社会的责任。要把征集地方文献工作变成一种政府行为、社会行为 ,由政府出台具有地方法规性质的“呈缴本”制度,社会各单位及个人要积极响应。很多省 、市的政府或文化、宣传部门都发出了关于“征集地方文献的通知”,明确规定凡是本地出 版机构和机关、团体编印出版的书刊资料等,都应缴送本地图书馆,这在一定程度上也起到 了“呈缴本”的地方法规作用。同时,党校图书馆应主动与有关部门沟通协调,积极与市、 县(区)图书馆、档案馆、博物馆、宣传部、地方志办、党史办、政策研究室、政协文史委、新闻出版等单位建立横向联系,拓宽信息搜集面,形成以党校图书 馆为中心的地方文献收藏网络。
3.3 拓宽渠道,多途径多方式收集地方文献

①公开出版物的采购工作 ,要在保证馆藏 重点学科文献建设的基础上,侧重地方文献建设,不论是否具有时效性,只要是属于地方文 献就应纳入收集范围。②重点做好非公开出版物的收集工作。充分依靠党校与党政部门 的密切关系,取得政府部门的支持,建立市情资料免费交换关系,使市情资料的收集逐步走 向制度化、规范化的轨道。③积极参与地方学术团体、研究部门、企事业单位召开的学 术会议,以及各种展览、纪念性活动,广泛收集各种学术的、经济的和社会的资料。④ 通过其他渠道采集地方文献。图书馆工作人员应积极主动深入机关、社会团体、科研单位、 新闻单位,走访沟通情况,登门求助,收集资料。
3.4 加大投入,加强数字图书馆地方文献资源库的建设

从目前情况看 ,仅靠图书馆的馆藏 资料远远无法满足领导干部、党校教师对知识和信息的渴求和党校学科建设的需要。因此, 党校要增大数字图书馆地方文献资源库的投入和建设,充分利用网络环境拥有的海量信息资 源,为领导干部和广大教师提供地方文献资源保障。①在地方文献数据库的投入和建设上 ,领导要重视,对信息化的认识要到位,做到集中统一与协调管理,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 ,采取有效措施,加快数据库建设的进度。②在学校信息化建设上,数字图书馆的建设要 把地方文献资源库作为重点,同时要与校园网、远程教学网连接。③在数据库建设上,建 立与兄弟党校和高校之间相互连接的馆际协作网,开发具有地方特色的数据库,购买专题数 据库,充分挖掘网上资源。
3.5 注重开发,提高地方文献信息资源的使用效益

根据党校教学和科 研以及本地区领导部 门决策的需要,应对地方文献进行深层次的加工,以利于发挥地方文献对教学科研的作用。 ①图书馆要经常做好宣传、揭示馆藏地方文献的工作,使读者了解本馆所收藏的地方文献 情况。②编制一些综合性、参考性的文摘、综述、题录等二三次文献或专题研究报告等, 在努力为前来查阅地方文献的读者提供服务的同时,主动地、有针对性地为本校教师的教学 科研服务,为本地区领导决策服务,充分满足读者对地方文献的需求。③成立地方文献室 或地情资料室,将所有的地方文献集中管理,既方便读者查阅,又便于开发利用,实现资源 共享。④提高图书馆员的素质。要加强继续教育和专业培训,通过在职学习、外出进修、 参加会议等多种形式,提高图书馆员的知识水平和文献开发能力。

总之, 加强党校地方文献建设是搞好党校图书馆馆藏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地方文献资 源建设不仅有利于党校教学、科研,而且有利于领导部门做出正确的决策,有利于地方经济 的建设和发展。
[参考文献]
[1] 刘江.党校图书馆的地方文献资源建设[J].图书馆学刊,2005,(1).
[2] 徐兴余.高校图书馆地方文献收藏与开发研究[J].现代情报,2003,(9). 
[3] 辛其芳.加强党校图书馆地方文献建设的思考[J].太湖论丛,2007,(2). 
[4] 安秀荣.浅谈党校系统图书馆地方文献工作[J].攀登,2007,(3).

相关热词搜索: 党校 文献 图书馆 地方 建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