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扬范文网
当前位置 首页 >发言稿 >

新时期高校图书馆典藏工作的认识与实践

发布时间:2022-03-12 15:12:37 浏览数:

(西北工业大学图书馆,陕西 西安 710072)
摘 要:文章介绍了典藏工作的任务、意义及发展情况,对新时期高校图书馆典藏工作的具体业务情况进行了阐述,对新时期典藏工作人员的素质要求及发展方向提出了合理化的建议。
关键词:图书馆;典藏工作;新时期;网络时代
中图分类号:G25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6921(2008)11—0119—02

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数字图书馆的发展,图书馆的各个职能部门及工作模式都发生了变化,但基本上都是由原来的手工工作模式转变为以计算机为工具的工作模式。作为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重要内容之一的典藏工作也是如此。在网络化条件下,典藏工作呈现出新的特点。加强典藏工作,合理配置文献资源是图书馆发展的基础所在,也是为读者服务的根基之处。随着近几年我校新校区扩建,图书馆的馆舍面积也随之增大、阅览室增多。如何使藏书更有效、更合理的被读者利用,使其达到最大的使用价值,这与典藏工作的好坏是密不可分的。
1 典藏工作的任务及发展
1.1 图书典藏就是藏书的分配、组织和管理

它的实质就是使图书馆藏书结构合理化, 藏书布局实用化, 藏书管理科学化, 藏书的充分利用达到最佳化。典藏工作的内容包括藏书布局、已分编图书的验收入库、藏书的调配和注销、藏书的清点和剔旧、藏书统计以及典藏账目的登记与管理。它是图书馆所购图书经过验收、编目,最后进入流通部门的一个中间环节。主要负责检验、验收入藏图书的册数、监督分编工作的质量、对新图书分配和对原有图书进行调拨、剔除等工作,是图书馆馆藏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典藏人员必须对分编质量进行严格把关,如分类号是否恰当,著者号是否正确,著录项目是否确切,是否有手误现象,如发现问题及时反馈分编人员修改,保证分编质量,这是典藏工作隶属于采编部的一个重要原因。典藏工作能有效地控制藏书运动的方向、科学地处理藏书保存与利用的关系,在图书馆业务流程中有着重要作用,典藏工作的好坏直接关系到馆藏布局是否科学、合理,馆藏文献是否得到最有效的利用。所以,图书馆历来都十分重视典藏工作。
1.2 传统典藏工作

传统的典藏工作一般是手工操作或单机完成的, 并且仅限于图书的典藏, 其工作模式主要是接收编目部门加工完毕的新书→ 核对分类号、种次号、登录号、书标→核对种数、册数→按原则调配去向→总括登记及分类统计→目录(卡片式) 组织→按调配单与各部门交接新书。
1.3 新时期典藏工作

新时期的典藏工作,主要是在MARC工作单上进行,重点是综合校验,是图书从编目到流通的最后关口。网络环境下的典藏工作同传统的典藏工作相比,具有更丰富的内涵和更深远的意义。

首先从形式上看, 新时期典藏数据的形成不仅储存于单机中, 更重要的是以局域网为依托, 实现数据在全馆的共享; 其次从典藏的内容上看, 典藏的物质形态不仅仅限于印刷型的图书和期刊, 还可以包括电子出版物和图书馆的设备等等, 它已经从单纯的被动保管型过渡为主动开放型, 从单一型过渡为复合型, 其职能已渗透到图书馆各个业务部门, 并建立了牢固的联系, 形成了有效、有序的图书馆各业务环节的良性循环, 其优势是显而易见的, 它对于实现“ 藏、借、阅、管” 的一体化管理模式, 实现网络环境下资源的共建和共享意义深远。
2 新时期典藏工作的具体步骤

网络模式下的典藏工作是从完全手工化走向了自动化,也就是从书目数据走向了机读数据。西北工业大学图书馆是从2001年开始使用南京汇文系统的,使用汇文系统后典藏工作更加细致化和合理化。
2.1 典藏是图书完成编目数据的最后一个环节

这个环节的数据校验最为重要, 对编目好的图书数据MARC的检查,看是否有误,并且及时和编目人员沟通,确保数据的完全正确。并且检查图书的质量(有无缺页、损坏等)、检查条形码及索书号的情况。这是典藏工作的一个重要的环节,它直接关系到书目数据的正确性和保证流通的图书资料的质量。
2.2 对图书分配馆藏地

根据图书的类型及读者的使用情况对各阅览室及书库进行分配,例如:我馆对科技类及社科类图书均设置了典藏书库,我们一般将头本放置在此,其余科技类图书的复本根据图书类型放入教师库、学生库及新校区库中,社科类图则放入社科文艺库中。
2.3 对典藏过的图书进行分类统计并且打印交接清单

其中包括总括登记统计、个别登录统计、注销统计、分类统计等,按登录号统计可知该批图书册数; 按典藏地统计可知各典藏地藏书布局情况;按分类统计可知某大类图书数据等。现在使用的计算机统计比传统手工统计提高工作效率几十倍。
2.4 随书光盘的整理

书中如有随书光盘,应在MARC中标明,可将随书光盘取出,单独登记造册,然后给定财产号,打印清单交电子阅览室收藏。读者如果在查阅图书时需要使用光盘可根据索书号去电子阅览室中借阅光盘。
2.5 图书的剔旧、调拨与注销

随着图书的周转流通, 图书损耗总会发生, 如: 丢失、破损、剔旧等。这时,典藏人员需要定期检查,对于破损轻的进行修复再流通, 破损程度重的要下架剔旧、丢失图书进行注销。这就要求典藏工作人员要按照流通部门提供的数据进行剔旧、注销等工作。而调拨图书多用于根据要求对所藏阅览室的变更时使用。
3 新时期对典藏工作人员素质要求及提高方法

典藏工作的好坏,虽然与使用的工作模式联系非常密切,但是对于典藏工作人员业务技能及综合素质的要求更加重要。
3.1 高校图书馆应建立健全适合网络环境的典藏工作制度, 要有与时俱进的管理理念和技术

典藏人员要树立“藏以致用”、“利用至上”的理念。典藏工作人员要接受必要的业务培训和思想政治教育,要有强烈的事业心、高度的责任感、良好的职业道德修养,要认真贯彻执行图书馆的典藏工作制度,履行职责,一丝不苟的工作。要不断提高和更新业务知识和专业技能, 要具有计算机操作技能和计算机网络基本知识, 熟悉软件程序, 娴熟《中国图书馆分类法》和《中国机读目录编目规则》中的各个字段、子字段、指示符的使用。能够正确运用业务知识和专业技能, 要有较强的纠错辨错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并且熟悉本校各专业的学科建设与课程设置、了解读者对各类图书的需求情况。把在流通中得到的读者需求及图书利用情况作综合分析并反馈给采购人员, 以便提高购书质量, 优化藏书建设。典藏人员要起到桥梁和纽带的作用,要经常与各部室保持联系,对各业务环节起到监督作用。典藏人员还应具有良好的外语水平,能够了解外文图书的内容,便于在核对、分配外文图书时对著录各字段做出正确的判断,对分编质量进行最后的把关。
3.2 尽快提高现有人员的素质

有许多办法:①到专业机构进行专门的进修;②到其他院校图书馆或公共图书馆参观、学习; ③本单位组织自学,边研究边实践。单位组织自学、研究、培训,是提高典藏人员素质的基本手段。图书馆典藏人员要抓住和利用一切有利于提高自身素质的学习机会,不断提高典藏工作技能和本领,充实、丰富、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高校图书馆只有具备高质量的馆藏才能很好地为教学科研服务;而高质量的馆藏必须要有高素质的图书典藏人员。当前,提高高校图书馆典藏人员素质,以适应信息化的需要是一项刻不容缓的工作。
3.3 加强业务管理

我馆对典藏人员制订了详细的工作职责,对典藏工作中的各个环节严格进行管理和监督,发现问题能够及时处理解决。并且经常组织外出参观,学习先进业务的技术和合理的服务理念,增强馆内业务交流,定期召开业务交流会及协调会,不断提高典藏人员的业务技能。
4 结语

当前,随着科技日新月异,图书馆典藏工作也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对典藏工作人员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作为图书典藏工作人员要不断地提高自己,在积极学习先进业务理念的同时,注重从自身发现问题,不断总结经验,不断研究图书典藏工作的新课题,开创图书典藏工作的新局面。
[参考文献]
[1] 孙玉鹏.高校图书馆典藏工作若干问题的思考[J].河北科技图苑,2006,(5):62~63.
[2] 陈新洁.谈典藏中发现的问题及改进办法[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3,(10):122~123.
[3] 符早雯.图书馆典藏工作初探[J].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5)96~97.

相关热词搜索: 典藏 新时期 图书馆 实践 高校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