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艺参数及原料油质量对油脂脱色效果的影响
发布时间:2022-03-13 15:37:59
浏览数:次
(通辽市通华蓖麻化工有限责任公司,内蒙古 通辽 028000)
摘 要:吸附脱色是现代油脂加工企业广泛应用的一种脱色方法,影响脱色的因素很多,本文结合生产实际,主要从原料油质量、脱色工艺参数两方面分析了对脱色效果的影响。
关键词:
中图分类号:TQ6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6921(2008)02—0098—01
油脂脱色的方法有很多种,目前应用最广泛的是吸附法。在生产实际中,脱色工艺条件、原料油的质量、吸附剂的选择、工艺设备等对油脂的脱色效果都有影响,本文着重从脱色工艺条件、原料油的质量两方面对油脂的脱色效果进行分析。
1 工艺参数
1.1 压力
1.1.1 常压
油脂脱色常用的吸附剂为活性白土。活性白土的脱色活性是由于其具有很大的表面积,这个表面积是由无数的毛细管组成的,在常压进行脱色时很容易被空气饱和,从而降低对色素的吸附能力,会造成脱色效果时好时差,不易控制。而且,常压脱色还会引起油脂的氧化。为此,在油脂工业生产中,油脂脱色一般采用减压(真空)脱色。
1.1.2 减压
由于油脂中含有一定的水分,开始时吸附剂的活性中心被水包围,吸附剂对色素的吸附随着水分的蒸发进行。若水分蒸发速度太快,易造成油的吸附;若蒸发速度太慢,吸附剂对色素的吸附太慢而且不易被吸附。因此,在7.5~9.0压力下可以控制水分的蒸发速度,提高脱色效果。
1.2 温度
吸附脱色过程中既有物理变化,又有化学变化,变化过程中伴随着能量交换。因此,当油脂与吸附剂接触时,温度对脱色效果有显著的影响。在油脂脱色过程中,物理吸附所需温度应控制在60~90℃,化学吸附温度应控制在80~120℃。当物理吸附和化学吸附的温度在同一范围时,吸附剂对色素的吸附就可以顺利进行。因此,工业油脂的脱色温度一般控制在80~100℃左右。但油脂脱色过程中的情况不尽相同,各种油脂都有自己最适宜的温度。
1.3 脱色时间
油脂的脱色是在适宜的温度和搅拌速度的条件下进行的,吸附剂对色素的吸附20~30min即可达到平衡。在较高的温度下,随着时间的延长,部分色素将会解析,吸附平衡就会被打破,因此,脱色时间应控制在20~30min。
2 原料油的质量
2.1 水分
油脂脱色时,当吸附剂加入时吸附剂的活性中心首先吸附油中所含的水分,随着脱色温度的升高,其所吸附水分的蒸发,吸附剂脱空出表面积对色素进行吸附。在脱色前,必须在真空条件下进行脱水,使脱色原料油水分控制在1%~2%左右为宜。
2.2 磷脂含量
油脂吸附脱色是利用吸附剂具有很大的表面活性,通过化学键力和分子间引力对油脂中的色素进行吸附分离使其脱色。若脱色前油脂的脱胶效果不好,油脂中磷脂含量较大时,脱色效果差,吸附剂用量将增加,并影响脱色过滤。
2.3 残皂量
脱色原料油前处理过程中,如果水洗效果不好,油中残皂量较大,或部分油溶性皂的存在,因其本身无固定外形,粘性大,具有较强的极性基团,在进行脱色时,加入吸附剂后,这部分残皂就会首先与吸附剂结合,占据吸附剂的一部分表面活性,从而降低脱色效率,或增加吸附剂的用量。
2.4 氧化程度
脱色前,由于原料油部分可能已经被氧化,脱色时由于吸附剂的加入,对油脂又起一定的催化氧化作用,使得油脂的不饱和双键断裂成醛类、酮类、等极性低分子的氧化物。这些分子及易与吸附剂表面带有的电荷进行离子交换,很容易被吸附剂吸附。原料油的氧化程度越高,氧化产物越多,吸附剂的表面活性就会降得越低,因此影响脱色效果。加上油脂氧化后固定色素的生成,造成脱色更加困难。
综上所述,影响脱色效果的因素很多,这些因素错综复杂而又互相影响,在实际生产中要抓住他们的内在联系,因势利导,弥补缺陷,才能充分提高吸附剂的效率,提高脱色效果。 相关热词搜索: 脱色 油脂 原料 参数 效果
摘 要:吸附脱色是现代油脂加工企业广泛应用的一种脱色方法,影响脱色的因素很多,本文结合生产实际,主要从原料油质量、脱色工艺参数两方面分析了对脱色效果的影响。
关键词:
中图分类号:TQ6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6921(2008)02—0098—01
油脂脱色的方法有很多种,目前应用最广泛的是吸附法。在生产实际中,脱色工艺条件、原料油的质量、吸附剂的选择、工艺设备等对油脂的脱色效果都有影响,本文着重从脱色工艺条件、原料油的质量两方面对油脂的脱色效果进行分析。
1 工艺参数
1.1 压力
1.1.1 常压
油脂脱色常用的吸附剂为活性白土。活性白土的脱色活性是由于其具有很大的表面积,这个表面积是由无数的毛细管组成的,在常压进行脱色时很容易被空气饱和,从而降低对色素的吸附能力,会造成脱色效果时好时差,不易控制。而且,常压脱色还会引起油脂的氧化。为此,在油脂工业生产中,油脂脱色一般采用减压(真空)脱色。
1.1.2 减压
由于油脂中含有一定的水分,开始时吸附剂的活性中心被水包围,吸附剂对色素的吸附随着水分的蒸发进行。若水分蒸发速度太快,易造成油的吸附;若蒸发速度太慢,吸附剂对色素的吸附太慢而且不易被吸附。因此,在7.5~9.0压力下可以控制水分的蒸发速度,提高脱色效果。
1.2 温度
吸附脱色过程中既有物理变化,又有化学变化,变化过程中伴随着能量交换。因此,当油脂与吸附剂接触时,温度对脱色效果有显著的影响。在油脂脱色过程中,物理吸附所需温度应控制在60~90℃,化学吸附温度应控制在80~120℃。当物理吸附和化学吸附的温度在同一范围时,吸附剂对色素的吸附就可以顺利进行。因此,工业油脂的脱色温度一般控制在80~100℃左右。但油脂脱色过程中的情况不尽相同,各种油脂都有自己最适宜的温度。
1.3 脱色时间
油脂的脱色是在适宜的温度和搅拌速度的条件下进行的,吸附剂对色素的吸附20~30min即可达到平衡。在较高的温度下,随着时间的延长,部分色素将会解析,吸附平衡就会被打破,因此,脱色时间应控制在20~30min。
2 原料油的质量
2.1 水分
油脂脱色时,当吸附剂加入时吸附剂的活性中心首先吸附油中所含的水分,随着脱色温度的升高,其所吸附水分的蒸发,吸附剂脱空出表面积对色素进行吸附。在脱色前,必须在真空条件下进行脱水,使脱色原料油水分控制在1%~2%左右为宜。
2.2 磷脂含量
油脂吸附脱色是利用吸附剂具有很大的表面活性,通过化学键力和分子间引力对油脂中的色素进行吸附分离使其脱色。若脱色前油脂的脱胶效果不好,油脂中磷脂含量较大时,脱色效果差,吸附剂用量将增加,并影响脱色过滤。
2.3 残皂量
脱色原料油前处理过程中,如果水洗效果不好,油中残皂量较大,或部分油溶性皂的存在,因其本身无固定外形,粘性大,具有较强的极性基团,在进行脱色时,加入吸附剂后,这部分残皂就会首先与吸附剂结合,占据吸附剂的一部分表面活性,从而降低脱色效率,或增加吸附剂的用量。
2.4 氧化程度
脱色前,由于原料油部分可能已经被氧化,脱色时由于吸附剂的加入,对油脂又起一定的催化氧化作用,使得油脂的不饱和双键断裂成醛类、酮类、等极性低分子的氧化物。这些分子及易与吸附剂表面带有的电荷进行离子交换,很容易被吸附剂吸附。原料油的氧化程度越高,氧化产物越多,吸附剂的表面活性就会降得越低,因此影响脱色效果。加上油脂氧化后固定色素的生成,造成脱色更加困难。
综上所述,影响脱色效果的因素很多,这些因素错综复杂而又互相影响,在实际生产中要抓住他们的内在联系,因势利导,弥补缺陷,才能充分提高吸附剂的效率,提高脱色效果。 相关热词搜索: 脱色 油脂 原料 参数 效果
热门文章:
- 2024年度主题教育研讨发言材...2025-01-12
- 2024年度在加强基层党组织建...2025-01-12
- 主题教育研讨发言材料(3)(...2025-01-12
- 主题教育交流研讨发言材料(2...2025-01-12
- 在XX中学2024届高三鼓劲大会上发言2025-01-12
- 2024年度(4篇)公司主题教育...2025-01-11
- 2024年学习全面依法治国专题...2025-01-11
- 在家庭委员会座谈会上发言材料2025-01-11
- 2024年政府办公室岗位标兵交...2025-01-10
- 2024第二批主题教育读书班交...2025-01-10
相关文章:
- 离子交换纤维对蔗汁脱色的研究2021-12-17
- 电磁加热对植物油脂自动氧化...2022-03-06
- CO2超临界萃取技术在油脂生产...2022-03-13
- 油脂公司项目经费申请2022-03-19
- 卫生执法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2021-10-21
- 国有商业银行实行专业化集中...2021-11-15
- 人事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开展民...2021-12-15
- “创新激励”效果好2022-01-30
- 学习超市收获大效果好2022-02-13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