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扬范文网
当前位置 首页 >发言稿 >

浅析建筑物现浇楼板裂缝的原因及防治措施

发布时间:2022-03-14 15:33:07 浏览数:

(呼和浩特抽水蓄能电站,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050)
摘 要:文章对现浇楼板容易产生裂缝的原因进行了分析 ,从设计、施工、材料方面提出了防治措施。
关键词:建筑;楼板裂缝;原因分析;防治措施
中图分类号:TU755.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007—6921(2009)03—0281—01

混凝土现浇板是一种量大面广的受力构件,稍有不慎,极易产生裂缝。因为产生裂缝,对建 筑物的耐久性、美观性以及使用功能均造成影响,笔者认为,导致现浇楼板产生裂缝的原因 是多方面的,除了人为主观意识上的重视程度之外,技术上的防止措施更是至关重要的。
1 现浇板裂缝的种类、形式及出现的时间
1.1 裂缝的种类
1.1.1 收缩性裂缝:在混凝土凝固过程中,产生干缩和凝缩,其中以干缩为主,多发生 在混凝土构件面层上,裂缝浅而细,形式多为不规则,一般在早期出现。
1.1.2 温度裂缝,多为贯穿裂缝,纵横交错,裂缝宽度沿结构长向变化不大,受温度影 响明显,冬宽夏细,一般为混凝土施工后半年左右出现。
1.1.3 结构型裂缝:由于设计、施工、使用等原因造成。比如,配筋不合理,施工中主 筋位置 不正确,沉降不均匀,使用荷载不合理等,一般在现浇楼板的角部,裂缝上表面呈斜向45° 。
1.1.4 构造裂缝:因建筑物体型布置突变或者某些相对薄弱部位处理不妥当造成,一般 为贯穿裂缝。如哑铃型建筑平面设置,凹形的平面现浇楼板,在薄弱环节均易产生裂缝。
1.2 裂缝的形式

混凝土产生裂缝的原因很多,其裂缝的形式也是多样的,一般可分为规则裂缝和不规则裂缝 ,贯穿型裂缝和不贯穿型裂缝等形式。
2 现浇板出现裂缝的原因
2.1 设计方面
2.1.1 楼板的厚度过小。厚度过小的结果是导致楼板刚度不足,容易使楼板产生裂缝。 
2.1.2 设计配筋问题。设计计算的不合理使配偏小,比如连续跨楼板按照单跨板计算, 导致板座 负弯矩钢筋配筋偏少;支座弯矩钢筋采用分离式配筋;抗裂构造配筋外设置;最小配筋率不 能满足要求;钢筋的规格选用不够合理。
2.1.3 混凝土强度等级过高。混凝土强度等级高,水化热大,楼板易形成收缩裂缝。
2.1.4 安装工程的设计中,楼板内管道铺设,配置过多,又未采取构造措施,也易使楼 板出现裂缝。
2.2 材料及半成品的问题
2.2.1 原材料质量波动大,或采用不合格的材料。如选用细砂,特细砂或海砂,粗骨料 的最大的粒径超过板厚的1/3。
2.2.2 配合比不合理。实际配合比达不到试验配合比要求,如对砂率控制要求不严格; 对粗骨料的用量没有一个明确的规定;实际用水量过多等等。
2.2.3 混凝土拌合时水灰比过大,塌落度过大,最终引起混凝土成型后收缩量大而造成 裂缝。
2.2.4 采用的商品混凝土水灰比过大,且运输线路过长,砼容易产生离析等问题,入模 质量不能达到很好的保证。
2.3 施工的原因
2.3.1 工程施工工期紧,施工速度快,连续多层支模,造成其下面楼板严重超载,产生 裂缝。
2.3.2 模板支撑不牢固。楼板砼浇注完成后,过早的上人上料,致使楼板砼受祖损,并 引起楼板整体挠度增大,诱发楼板角部开裂。
2.3.3 混凝土养护不当,养护时间短。
2.3.4 下层楼板拆除过早。楼板混凝土未达到规范拆模的要求,致使楼板混凝土受损, 易形成混凝土内部缺陷,诱发楼板角裂。
2.3.5 混凝土振捣的质量问题。在施工中楼板的负筋下踩,使支座负筋作用减弱或失效 。混凝土施工时振捣时间过长;混凝土产生离析;混凝土振捣不均匀,漏振等导致混凝土不 密实等。
2.4 楼板使用的原因

使用中在楼板上任意堆放重物(如设备),严重超载,引起楼板挠度过大,造成楼板角裂。 特别是装修过程中,在楼板中间部位堆放大量重物(如水泥、砂、碎石、木材等材料)往往 更容易产生角部裂缝。
3 现浇板裂缝的防治措施
3.1 设计方面
3.1.1 厚度:参考混凝土结构计算手册,符合《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 )表10. 01现浇钢筋混凝土板的最小厚度的要求。大跨度现浇楼板的厚度的确定,还要考虑到板在正 常使用极限状态下挠度的计算值应该符合规范要求。
3.1.2 配筋:①力学计算模型的选择:当长边与短边长度之比≤2.0时,应该按双向板计 算;当长边与短边长度之比>2.0<3.0时,宜按双向板计算;当按短边方向受力的单向板计算 时,应沿长边方向布置足够数量的构造钢筋。②住宅建筑设计,当跨度>3.9m时,端部房间 的现浇楼板宜按照双向双层配置钢筋。③要保证最小配筋率应该>0.3%。④在选用钢筋规格 时,应采用小直径带肋变形钢筋。在最大裂缝宽度验算时,最大裂缝宽度值主要取决于钢筋 直径和受拉钢筋表面特征系数,所以宜选择直径小和表面变形钢筋,以增大钢筋与混凝土接 触的表面积,提高钢筋和混凝土的粘结强度。⑤构造配筋:现浇楼板转角部位应该设放射性 钢筋,且长度应>0.5m;连续板的中跨负弯矩钢筋应连通,不宜在支座处断开;平面尺寸不 规则的楼板在计算配筋时,设置构造柱钢筋应引起重视,不可随意凭经验设置。⑥混凝土强 度:普通多层住宅现浇楼板的混凝土强度等级应<C30。⑦安装工程的设计:在电气工程中, 电线管道的铺设应避免交叉,若不能避免,则应该采用接线盒的形式。若现浇不仅接线盒上  部应配置钢筋,应该在接线盒上部铺设钢网片。
3.2 材料方面
3.2.1 原材料中严禁使用特细砂,海砂、泥沙等产品。
3.2.2 配合比要求:根据实践经验,砂率应<40%,每立方米中粗骨料应<400kg,水泥用 量应<250kg。
3.2.3 用水量:每立方米混凝土最大用水量应<180kg。若达不到要求,则采取掺高性能 减水剂技术措施。
3.2.4 塌落度的要求:在工业性建筑和多层住宅建筑中应<150mm,在高层建筑中应<于18 0mm。
3.3 施工方面
3.3.1 工期方面建设单位应采取合理的工期要求工程进度,施工单位应采用合理的工期 来安排施工进度,施工单位在保证混凝土质量的前提下,应该制定模板及其支架拆除顺序和 安全措施的施工技术方案。模板的配置应该事先考虑天气气温等影响因素。
3.3.2 施工间隔:混凝土强度达到1.2N/mm2前。不得在楼板上踏踩或安装模板及支架 ,更不得在其上堆放砖模板等重物。根据实践经验,宜在混凝土浇注后24h再进行下道工序 施工。
3.3.3 混凝土养护:应该严格按照规范进行。尤其应该做到浇筑后的12h以内对混凝 土加以覆 盖并保温养护;混凝土浇水养护的时间,对一般混凝土不得小于7d,对掺用缓凝型外加剂 或者有抗渗要求的混凝土,不得小于14d,对后浇带处的混凝土,不得少于30d;浇水次数 应能保持混凝土处于温润状态。
3.3.4 拆模时间:严格控制现浇楼板底模及其支架的拆除时间,混凝土浇筑时应该留置 同条件自 然养护试件,在拆模前应该检查同条件自然养护试件强度试验报告。符合要求才能拆模。后 浇带模板的拆除应该按照施工技术方案执行。
3.3.5 振捣混凝土时应加强施工控制,不得使钢筋产生位移,跳板,跳梁处的负弯矩钢 筋应该设置掌脚。
4 结束语

笔者认为面对目前建筑中出现浇楼板容易出现裂缝的现象,不能仅从一方面加以控制,应该 科学合理地考虑各方面存在的因素,要通力合作,共同予以消除。再一方面就是充分相信科 学,科技的发展,大胆创新,应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来丰富和完善各种防治措施,使 建筑中的现浇板不出现或少出现裂缝,提高建筑物的耐久性和使用功能。

相关热词搜索: 楼板 裂缝 浅析 建筑物 防治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