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扬范文网
当前位置 首页 >发言稿 >

论道德建设和市场经济发展

发布时间:2022-03-15 15:10:51 浏览数:

(乌兰察布市公路设计院,内蒙古 乌兰察布 012000)
摘 要:文章认为, 道德建设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方面,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又是经济 发展的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市场经济要有效运行,必须借助人们的自律的力量,其具体 表现为道德力量;就道德建设而言,道德建设在经济发展的现代化过程中的地位究竟应该怎 样摆布,市场经济对道德的影响究竟应该怎样估价,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道德建 设究竟建设什么,这些问题已经引起了精神文明建设主管部门和学术界的重视,也是正在研 究和讨论的问题。
关键词:市场经济;道德建设;经济学
中图分类号:B822∶F123.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 号:1007—6921(2009)16—0049—02
1 经济发展与道德进步

否定道德建设重要性的种种认识都是围绕经济发展和道德进步的关系问题展开的。要克服阻 碍人们认识道德建设重要性的这些观点,还得科学地理解和把握经济发展和道德进步的相互 关系问题。实行市场经济制度国家的经济实践告诉我们,市场经济的一个突出特征,便是物 质资料的丰富。物质资料的丰富,并不必然地自动带动道德生活的丰富和高尚。相反地,如 果我们不注意道德世界的新构造,不去创造新的与市场经济相配合的道德信仰,那么,市场 经济的发展与物质资料的丰富,不但不能提高人们的精神境界和层次,反而是一场劫难。因 此,市场经济制度不仅要讲道德,而且还需要道德的大力支撑。

但是,我们不应该将经济发展对道德进步的制约作用作简单的、机械的、绝对的理解。人类 的历史发展充满着矛盾和曲折,在生产力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而又没有达到高度发展的漫长 的历史过程中,人类社会是在分工、私有制和阶级对立中演进的,生产、经济、社会的发展 往往是以人的原始状态所具有的那种丰富性、全面性的丧失为前提的,社会一部分人的发展 是以大多数人的不发展或片面畸形的发展为前提的。如果把人们对自身发展的自主性、丰富 性、全面性的追求作为人的价值实现过程,把人的发展状况作为一种价值尺度,把生产、经 济、社会发展状况作为一种历史尺度,那么人类又似乎是在历史尺度和价值尺度的矛盾中发 展的。此外,虽然人们的物质的经济的存在决定和制约着人们的道德的精神的文化的存在, 人们的物质需要决定和制约着人们的精神需要,但是人的物质存在、物质价值、物质需要毕 竟不能等同和取代人的精神存在、精神价值、精神需要,在一定意义上讲正是精神存在、精 神价值、精神需要才使人超越了动物的自然界限。生产力的发展和生产关系的变革只是为道 德进步提出了客观要求、提供了客观条件,道德进步的真正实现还取决于人们对这种客观要 求、客观条件的自觉把握,取决于对人们在这种客观要求下自发地形成的若干风俗、习惯、 心理进行的总结和提高,取决于人们对道德领域中传统的精神文化价值的批判和继承,取决 于人们把上述3个方面结合起来的创造。只有当人们以系统的理论和观念的形式提出一整套 新的道德理想、道德规范、道德原则、道德标准的时候,才形成了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式而 存在的新道德,只有当通过教育等传媒手段在社会成员中传播和推广了这种意识形式层次上 的新道德,只有当人们认可和接受了这种新道德,才会在一个社会中形成新的道德舆论、道 德环境、道德氛围,才会在人们的精神世界中形成新的道德修养、道德情操、道德追求、道 德信念和道德行为,人们之间才会形成新的道德关系,社会才会实现道德进步。这表明,道 德进步并不是经济发展的自发的结果,而是人们在精神生活和精神生产中自觉活动的结果。 这也表明,道德的发展除了受经济发展的制约外还遵循着思想、精神、文化发展的特殊规律 。
2 市场经济对道德的影响

按照唯物史观的理论,一定的生产关系、经济关系必然要求一定的道德关系、道德规范。市 场经济作为一种经济体制,作为人们生产和交换物质财富、配置资源的—种方式,也必然对 人们的道德关系、道德规范提出要求,因此市场经济会对人们的道德关系、道德规范产生巨 大影响,改革开放以来,人们也已经直接地感受到了这种影响。

市场经济就是通过产权所有关系、价值交换关系、供求关系、竞争关系、契约关系和价格、 盈亏、资源变动的机制达到解决个别劳动和社会劳动之间的矛盾和有效地配置稀缺资源目的 的一种体制。市场经济体制要运作起来就要求人们在道德领域中树立起一系列的道德观念、 道德原则、道德标准去规范人们的行为,在道德力量不解决问题的场合,还要建立相应的法 律,通过法律强制人们按一定的规矩从事交换活动。不管法律条文还是道德规范,市场经济 的基本原则总是所有权、独立、平等、自由、公平、正义等原则。然而对于这些原则产生的实际的道德影响,学术界历来有不同的看法和评价〔 1〕。

市场经济要能有效运行,交换契约要须利覆行,降低交易成本,必须借助人们自律的力量, 其具体表现为道德力量:从这个意义讲,道德是市场经济不可或缺的。竞争是市场经济的灵 魂,但市场经济中的竞争必须是有序的。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竞争的有序性是通过法律来维 持的,市场经济的有效性必须以法律作保障。可是没有道德的支撑,法治并不能独立支撑市 场经济。

市场经济是人类经济的一个自我完满的运行机制,它基本上不需要什么政府行为的干预就可 以相当完满地运行。支配市场经济运行的基本规律是价值规律,即等价交换规律。以市场在 人们间分配财产的公平原则来说:拥护者认为,市场培养着人们根据自己对社会对他人福利 的贡献、根据自己能力参与社会财富分配的品质。在他们看来,市场之所以公平,是因为市 场按照应在人们中间分配着财富。反对者则认为,这种应得的公平原则也是有问题的。获得 盈 利者难道都是因为对社会、对他人做出了福利贡献吗?难道都是因为他们的能力造成的吗?人 们通过市场获得财富的许多前提不能被视为应得的恰当基础,不能被视为公平的。在市场上 ,人们有时靠运气获得并保持财富,有时靠投机、猜测、极不合理的投资决策而大发“横财 ”,有时又是靠诸如贪婪、奸诈等道德上不值得赞扬的品性而获得财富的。一个人的财富还 常常受其父母的经济和社会地位的影响。当人们通过这些手段、途径从市场上获得财富的时 候,并没有对他人、对社会做出福利贡献,他们获得的财产难道是“应得”的吗?

事实上,法律应该只起威慑作用,使每个社会成员在侵犯其他社会成员利益之前不得不三思 而行。相反,道德是每个人发自内心的约束,它不需要人监督,更没有诸如法律、监狱之类的 执行费用。如果一个社会道德风尚很好,就根本用不着法律来管事。这样的社会是交易成本 最低,经济效率最高的社会。
3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道德规范

目前,我国道德领域中出现的严重问题,这与旧的道德规范受到了市场经济的猛烈冲击而新 的道德规范又没有完全建立起来所造成的道德失范有关,我国道德建设应该建设什么,成了 一个亟 待解决的问题。建立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道德规范体系成了既是建设社会主义 精神文明的需要,也是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

①要求我们从实践出发,总结广大群众在这一实践过程中进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道德建 设的丰富经验和成果。②要正确对待过去革命战争和社会主义建设年代所形成的道德规范 体系、我国古代传统文化中形成的道德规范体系、西方文化中的道德规范体系。对它们肯定 一切、全部照搬或否定一切、全部拒斥都不利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所要求的道德规范体 系的建立,正确的态度还是应该对它们进行辩证的历史的分析,吸收其中有利于社会主义市 场经济体制建立和完善的方面,抛弃其中不利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方面。鉴于我们在 过去很长时间内对古代的、西方的文化中的道德观、价值观主要采取批判和拒斥的态度,在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所要求的道德规范体系时,应该把重点放到在认真研究、详细分 析基础上把其中合理有用的内容吸收过来为我所用的角度。

那么,在以承认人的自利性为前提的市场经济制度中,能否建立起一个道德高尚的社会呢? 答案是肯定的。事实上不少市场经济发达的国家已经接近于做到这一点,表现为人民群众负 有责任感、遵守公共秩序、关心社会公益、热心环境保护、守时守信、尊重别人的权利、敢 于对社会丑恶现象进行揭露等。在依靠每个人追逐私利而组织起来的市场经济制度中之所以 能建立高尚的道德,关键的一点是每个社会成员在追逐自利的过程中不得影响其他成员的自 利权利。也就是说,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自利成为社会中每个成员的普遍权利,只有少数人 能享受的特权被人人都享有的人权所代替,这样每个人都可在不危害他人利益的前提下做对 自己有利的事。这一点也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的道德观与传统道德观的根本区别。正因为市场 经济的道德有上述特征,所以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每个人在追求自利的同时,也给社会带来 了好处。

总之,市场经济离不开道德的支撑,道德是市场经济有效运行不可或缺的力量。随着我国社 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快速建立,以尊重别人利益、权利为前提,追求自身最大利益的新道德观 必将形成。从而保证市场功能的充分有效发挥。
[参考文献]
[1] 艾伦·布坎南伦理学、效率与市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 1.
[2] 杜木恒诚信的经济学分析[J]天津财经学院学报,200 8,28(2).

相关热词搜索: 论道 经济发展 建设 市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