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扬范文网
当前位置 首页 >发言稿 >

浅谈企业内部控制

发布时间:2022-03-15 15:12:23 浏览数:

(1.内蒙古乌海市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核算中心,内蒙古 乌海 016000;〖 JZ〗2.内蒙古西蒙科工贸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000)
摘 要:文章主要论述了企业在建立内部控制制度时应综 合考虑的5大要素,以及这些要素相互之间的联系。
关键词:内部控制;风险评估;信息系统;监督
中图分类号:F279.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 号:1007—6921(2009)14—0030—01
1 内部控制的含义和目标

内部控制是企业为了合理保证财务报告的可靠性、经营效率和效果以及对法律法规的遵守, 由治理层、管理层和其他人员设计与执行的政策及程序。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理解内部控制: ①内部控制的目标是合理保证:财务报告的可靠性,这一目标与管理层履行财务报告编制责 任密切相关;经营效率和效果,即经济有效地使用企业资源,以最优方式实现企业的目标; 在所有经营活动中遵守法律法规的要求,即在法律法规的框架下从事经营活动。②设计和实 施内部控制的责任主体是治理层、管理层和其他人员,组织中的每一个人都对内部控制负有 责任。③实现内部控制目标的手段是设计和执行控制政策及程序。

建立一套严密而科学的内部控制制度。内部控制是企业的基础工作,找出企业会计工作或管 理工作中的关键环节,有针对性地设置相应的内部控制制度,做到防患于未然。完善的内部 会计控制制度应包括明确的授权控制、不相容职务分离、严密的审核制度、建立严格而科学 的业务流程控制。
2 内部控制包含的内容

内部控制包括下列要素:①控制环境;②风险评估过程;③信息系统与沟通;④控制活动 ;⑤对控制的监督。

控制环境包括治理职能和管理职能以及治理层和管理层对内部控制及其重要性态度认识的措 施。控制环境设定了内部控制基调,影响员工对内部控制的认识和态度,良好的控制环境是实 施内部控制的基础。内部控制作为一个系统或机制离不开所存在的环境,而且在不同内部控 制作用发挥程度也不尽相同。内部控制作用是否有效,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单位管理层对内部 控制的重视程度,全体员工对内部会计控制认识的影响,它是充分有效的内部控制体系得以 建立和运行的基础及保证。因此,内部环境是基础,必须从营造良好的环境做起,提倡风 险管理文化、增强员工的诚实和道德观,即将风险管理意识贯穿到每一个员工、每一个部门 、每一个岗位,使风险管理意识深入到人心,同时强调全员的参与,塑造企业文化,形成良 好的内部环境氛围。

风险评估过程的作用是识别、评估和管理影响企业实现经营目标能力的各种风险,所有的企 业不论其规模、结构与性质,其组织的不同层级都会遭遇风险,管理当局必须密切关注各层 级的风险,并采取措施尽量将风险控制在可接受的水平,因此,内部控制构建应从风险因素 出发,加强对业务流程的分析,有针对性制定了科学适用的风险计量方法,同时要结合控制 流程的概念,找出相应的控制措施,建立一套完备的业务流程风险体系。

内部控制作为一个动态系统,它包括不同环节之间持续不断的信息流,且每个控制环节都执 行不同程序,并与其他环节相互作用与影响。因此,内控价值最大化的实现需要加强上下级 之间,不同部门之间的交流和沟通,这就需要一方面各成员间沟通,以实现信息共享、优势 互补,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另一方面各职能部门要加强自身员工间的沟通,培养和提高员  工参与内部控制的意识,以便开展自评,由此可以看出,信息交流渠道是否畅通直接影响内 部控制动态过程的实现,同时也有助于控制环境完善和风险管理的加强。

控制活动是指有助于确保管理层的指令得以执行的政策和程序,包括授权、业绩评价、信息 处理、实物控制和职责分离等相关活动。合理授权明确责任,企业应该根据经营活动的性质 和重要性实行严格的职责划分和授权控制,使各部门、岗位、员工明确自己的权责。 

管理层的重要职责就是建立和维护控制并保证其持续有效运行,对控制的监督可以实现这 一目标。监督是由适当的人员,在适当、及时的基础上评估控制的设计和运行情况的全过程 。对控制的监督是指被审计单位评价内部控制在一段时间内运行有效性的过程,该过程包括 及时评价控制的设计和运行以及据情况的变化采取必要的纠正措施,通常企业通过持续的监 督活动、专门的评价活动或两者相结合,实现对控制的监督。持续的监督活动通常贯穿于企 业的日常经营活动与常规管理工作中。企业出现的各种风险往往是由于缺乏有效的监督检查 而定期检查内部控制制度显得尤为迫切,独立的内部审计部门在定期监督内部控制的执行情 况中发挥的重要作用更不容忽视。

合理授权,明确责任。企业应根据经营活动的性质和重要性实行严格的职责划分和授权控制 ,使各部门、岗位、员工明确自己的权责,防止权力重叠,责任“真空”,做到既能保证经 营决策有效运作、管理制度有效贯彻,又能保证权力制衡得到落实。同时建立授权管理控制 体系,实现重大经营活动决策和执行程序制度化、规范化,保证有效集权、协调统一,还能 使各授权层最大限度地发挥其主观能动性,使决策者与执行者能够相互监督、相互制约。
3 强化财务预算管理制度,实施全面预算管理

一个健全的企业财务预算制度实际上是完善的法人治理结构的良好表现,而财务预算管理的 实施也将促进公司治理结构的完善。建立科学的预算系统,能对企业集团进行整体规划,在 预算的编制过程中有效地协调集团内部各层次、各单位的目标指向从而达到加强内部控制的 目的。而全面预算管理是企业内部控制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也是提高企业资源效率和经营 效果的重要保障。通过全面预算管理,可以将企业关于结构调整、资源配置、重大投融资、 技术改造等决策贯彻到日常经营活动中去,实现对企业经营活动的适时调控。
4 加强内部审计与财务监督

内部审计与内部控制是紧密相连的,内部审计既是企业内部控制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监督 内部控制其他环节的主要方式,通过内部审计的检查、评价而不断促进内部控制的健全完善 。公司董事会审计委员会是内部审计机构在组织模式上的理想选择,通过建立审计委员会制 度,可以有效弥补董事会的功能缺陷,它可以帮助董事履行其在财务报告方面的责任,增强 社会公众对企业财务信息的信心。

内部控制并不是各种制度措施的简单相加,应以新角度注释和思考,应认识到内部控制 不仅是由多个因素组成的系统,而且在这个系统中,这些因素相互关联,形成动态的过程即 内部控制构建不仅涉及部门内具体的岗位设置,业务操作等相对细节的问题,更为重要的是 它需要各职能部门的通力协作,共同营造良好的控制环境,关注业务的风险评估,在各负其 责的同时加强部门间的信息沟通。
[参考文献]
[1] 刘国雷.最新企业内部控制与员工培训考核及人事管理规章制度实用手册[M] .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4.
[2] 虞文钧.企业内部控制制度[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1.
[3] 李书霖. 国有企业内部管理规章制度全集[M].北京:中国知识出版社,2005.

相关热词搜索: 浅谈 内部控制 企业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