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三史
一、新疆地方史
新疆概况:
新疆:古称西域,意思是中国西部的疆域,这一名称自汉代出现于我国史籍,汉代记载的西域诸国有36国。这些“国”有的是一些小的地方政权,有的则是一些些部落或民族活动地区,其中经济主要分为两种形态即“城郭之国”(以农业为主)和“行国”(以畜牧业为主)。西域这一名称一直沿用到清朝统一新疆,1884年改称新疆。新疆总面积166多万平方公里,约占全国总面积的六分之一,与8个国家接壤,47个民族成分,13个世居民族,是我国面积最大的省区,也是交界邻国最多、边境线最长的省区。
一、)汉代西域
1、张骞出使西域情况
次数 | 时间 | 目的 | 结果 |
第一次 | 公元前138年 | 联络大月氏夹击匈奴 | 了解了西域各国的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的情况。 |
第二次 | 公元前119年 | 发展汉与西域各国的友好关系 | 沟通了西汉与西域的联系,双方的经济文化交流开始 |
2、乌孙与汉联姻:细君公主 解忧公主
3、丝绸之路的形成
4、西域都护府的建立:公元前60年西汉政府设置西域都护府。新疆地区正式归中央政权统治。属于祖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二、)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对西域的管理
魏晋南北朝时期北匈奴势力在西域严重削弱,西域形成了七大政权并存形式:北道有乌孙、车师;中道有焉耆、龟兹、疏勒;南道有鄯善、于阗。中原政权对西域的管辖也有所削弱。但西域各政权仍与中原政权保持密切往来并隶属中原政权。公元221年曹魏政权建立后在高昌设戊己校尉,还设立了西域长史。583年,突厥汗国分裂为东、西两个汗国,西域广大地区纳入西突厥汗国的统治。
三、)隋唐对西域的管理
605年隋炀帝灭了以青海湖为中心的吐谷浑政权设鄯善、且末两郡;610年又在伊吾设郡。
唐建立后于630年灭了东突厥;640年灭高昌鞠氏王朝,以其地设西州、庭州并设安西都护府于西州,647年移安西都护府于龟兹。657年灭西突厥统一了西域。702年武则天在庭州设北庭都护府,随后,安西都护府和北庭都护府都升个为大都护府,分治西域广大地区。下设军事、行政两大系统
四、)蒙古人与新疆
1206年铁木真统一了蒙古高原,1218年灭西辽,统一西域 ,之后先是在 高昌、和田、喀什葛尔 、叶尔羌、阿里麻里等地设达鲁花赤管理各地,1251年又在今吉木萨尔设别失巴里等行尚书省 ,1280年在高昌设北庭都护府,1282年设阿里麻里元帅府,1286年设别失巴里元帅府。元朝政府在西域地区设立的这些机构,对西域地区的稳定起了积极作用。
五、)清朝时期的新疆
1690年、1696年清康熙帝两次亲征经过乌兰布通战役、昭莫多战役摧毁了葛尔丹的主力,1697年康熙帝第三次亲征,葛尔丹在内外交困中暴病而死。
1755年清平定了阿睦尔撒纳的叛乱,统一了天山北路,
1757—1759清军平定了大小和卓的叛乱,统一了天山南路。
1762年清设伊犁将军府统辖新疆各地。
1884年新疆建省。
从总的历史进程来看,中央政府一直对新疆行使管辖权,新疆从未离开过祖国的怀抱,始终是祖国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
二、民族发展史
汉代新疆的居民:
公元前206年刘邦建国,到公元220年灭亡,是中国历史上的两汉时期。这段时间生活在新疆的主要民族有塞人﹑羌人﹑乌孙人﹑月氏人﹑匈奴人﹑汉人。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新疆居民:
220年曹丕废汉献帝自立,建立魏国,到公元581年杨坚建立隋朝,中国处在大分裂、大动荡的时期,但这也是民族大迁徙,大融合的时期。这一时期生活在新疆的主要民族有柔然、高车、吐谷浑等民族。
隋唐时期的新疆居民:
公元581年杨坚建立隋,公元618年唐高宗李渊建立唐朝。隋唐时期是中国高度统一,高度繁荣的时期。这一阶段对新疆历史产生重要影响的民族主要是突厥和吐蕃。
回纥西迁与近代维吾尔族的形成:
回纥族可追溯至汉代的丁零,北魏时为铁勒六部之一的袁纥氏,646年回纥首领吐迷度建回纥汗国。
744年回纥首领骨力裴罗建鄂尔浑回纥汗国,被唐册封为怀仁可汗。
788年回纥可汗上书唐朝皇帝要求改名回鹘。
840年在黠戛斯人军事打击和天灾人祸的双重打击下回 鹘人开始西迁。西迁的三支回鹘人中一支入今河西走廊地区,称“甘州回鹘”;一支进入高昌,称“高昌回鹘”或 “西州回鹘”;另一支进入中亚地区,建立了喀拉汗王朝。进入新疆地区的这两支,逐 步控制了塔里木盆地周围地区,这期间虽然有契丹人和蒙古人的进入,但都没有打断塔里木盆地周围地区回鹘化的过程,回鹘人完成了与当地土著居民的整合过程,近代意义上的维吾尔民族形成了。
新疆近代意义上多民族聚居格局的形成:
新疆原有民族特别是维吾尔族的新发展。从国内其它地区迁居来的新民族,有满族﹑锡伯族﹑达斡尔族﹑回族。从国外迁居来的新民族,有乌孜别克族﹑俄罗斯族﹑塔塔尔族。清末,形成以维吾尔为主体包括汉﹑哈萨克﹑蒙古﹑回族在内的13个民族多民族“大杂居,小聚居”的分布格局,并一直延续至今。
三、宗教演变史
一、)我国的宗教现状
1、我国的宗教现状及特点: 多种宗教并行流传
五大宗教:道教、佛教、伊斯兰教、基督教、天主教
2、新疆的宗教现状:多种宗教并行流传的地区
六大宗教:道教、佛教、伊斯兰教、基督教、天主教、东正教
二、)新疆宗教的发展与演变
新疆地处东西交通要道,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种宗教并存的地区。
公元前4世纪前后,产生于古代波斯的袄教(俗称拜火教)经中亚传入新疆。南北朝至隋唐时期流行于新疆各地,吐鲁番地区尤为盛行。
公元前一世纪,产生于印度的佛教经可什米尔传入新疆,在各地统治者的大力推行下,发展成为新疆的主要宗教。
公元5世纪以前,中国内地盛行的道教传入新疆,主要盛行于吐鲁番、哈密等地,至清代,传至新疆各地。
公元6世纪前后,摩尼教由波斯经中亚传入新疆。9世纪中叶,以摩尼教为国教的回鹘西迁新疆后,吐鲁番成为摩尼教的中心,摩尼教在新疆得到很大发展。
9世纪—10世纪初,伊斯兰教经中亚传入新疆南部地区,后来通过喀拉汗王朝和察合台汗国两个政权历经6个多世纪的大力推行,到16世纪时,最终取代佛教,成为新疆的主要宗教,但佛教、道教仍然存在,新疆多种宗教并存的格局并没有改变。
大约从18世纪起,基督教(新教)、天主教、东正教相继传入新疆,佛教、道教、萨满教也有了较大的发展。这些宗教的寺院、教堂遍布天山南北,有些穆斯林也改信了基督等其他宗教。
历史上,新疆的宗教虽然一直在不断演变,但自外来宗教传入以来所形成的多种宗教并存的格局却一直保持下来。现在新疆除了6种宗教(道教、佛教、伊斯兰教、基督教、天主教、东正教)外,萨满教在一些民族中仍有较大影响。
三、)我国的宗教政策
1、党和国家的宗教政策:宗教信仰自由
2、全面理解和贯彻宗教信仰自由政策
(1)尊重和保护宗教信仰自由,既保护公民信仰宗教的自由,也保护公民不信仰宗教的自由;
(2)坚持政治、法律和教育与宗教相分离;
(3)保护正常的宗教活动;
(4)宗教团体和宗教事务不受外国势力支配
(5)宗教活动必须在宪法、法律和政策范围内进行。
想一想:
1、共产党员可以信仰宗教吗?这是否违背了宗教信仰自由政策?
2、青少年学生为什么不能参加宗教活动?
(1)依法保护青少年健康成长的需要;
(2)这是由我国社会主义教育的目的和性质决定的,也是青少年自身健康成长的需要;
(3)学生不参加宗教活动是维护祖国统一,反对民族分裂主义斗争的需要。
3、依法管理宗教事务
依法加强对宗教事务的管理和贯彻宗教信仰自由政策是否矛盾?
不矛盾,依法加强对宗教事务的管理是为了保护公民正常的宗教活动,打击和取缔非法宗教活动
目的: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要求(1)以法律法规和政策为依据,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2)要对信教群众和宗教神职人员进行法制教育,增强法制观念 相关热词搜索: 新疆
热门文章:
- 2024年度主题教育研讨发言材...2025-01-12
- 2024年度在加强基层党组织建...2025-01-12
- 主题教育研讨发言材料(3)(...2025-01-12
- 主题教育交流研讨发言材料(2...2025-01-12
- 在XX中学2024届高三鼓劲大会上发言2025-01-12
- 2024年度(4篇)公司主题教育...2025-01-11
- 2024年学习全面依法治国专题...2025-01-11
- 在家庭委员会座谈会上发言材料2025-01-11
- 2024年政府办公室岗位标兵交...2025-01-10
- 2024第二批主题教育读书班交...2025-01-10
相关文章:
- 学习第三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2021-09-05
- 学习第三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2021-09-05
- 第三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学...2021-09-05
- 第三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心...2021-09-05
- 学习第三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2021-09-05
- 第三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心...2021-09-05
- 第三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心...2021-09-05
- 学习第三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2021-09-05
- 学习第三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2021-09-05
- 新疆棉花发声亮剑()2021-0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