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扬范文网
当前位置 首页 >发言稿 >

换脑·换t之·换岚

发布时间:2022-03-21 15:06:53 浏览数:

常言道,树挪死,人挪活。一个人的成长要获得多方面的知识,经受多方面的考验,才能使其发展相对比较全面,并找到与其才能相匹配的最适合的岗位。  

一个单位要形成最佳群体结构,协调、互补、精干、高效,除了加强教育培训,提高整体水平之外,很重要的一条就是要把“人头”搞活,进得来,出得去,形成正常的“血液循环”。过去,在计划经济的模式下,一个人分配到一个单位就此定终身了,除职级可能发生变化外,岗位和工作很少会有什么大的变化。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则为个人与岗位的双向选择提供了现实的可能和主客观条件,从而加速了人才的流动和人才资源的合理配置。召开基层档案干部会议,有些情况使我感到惊讶。  

第一,就是我们的档案干部都是“老面孔”,四、五年没有什么变化,难得有“新面孔”出现,平均“档龄”已达10年以上。第二,档案干部对上级主管部门的要求是组织他们出去搞搞活动,使他们也能象其他条线一样经常有外出学习考察的机会。据此,我们不难得出以下的结论:第一,我们档案干部的队伍还是比较稳定的。年龄大的多,女同志多,性格内向的多,学历低的多。一个人要是和档案沾上了边,那就“归档”了,很少有可能再调出去做其他工作,往往从此做到退休。  

二,档案局、馆、室相对比较闭塞,与现实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不相适应。档案的利用开发极其有限。档案作业延续传统做法费时、费力,没有新的突破。档案干部埋头于旧纸堆中信息不灵,接受新知识少,观念比较陈旧。第三,档案部门依然是计划经济的一块净土。档案事业的发展完全依赖于行政拨款。由于对档案事业的投人不可能产生明显的经济效益和高额的利润回报,档案逐年增加,行政拨款捉襟见肘。由于各单位档案工作量差异太大,干部人数极少,对档案干部的考核也很难确定一个统一的合乎实际的标准。各单位档案干部既无重用之奢望,也无下岗之忧虑。干多干少“差不多”,职工吃单位的大锅饭,单位吃国家的大锅饭仍然是通行的法则。造成这一状况的原因当然是多方面的,有历史的原因和现实的原因,有体制上的弊端和政策执行上的偏差,有单位领导不够重视和档案干部自身要求不高等各种因素,但最关键的一条恐怕是档案岗位没有竞争机制,档案干部没有流动的活力。一个没有理想的人和一个没有远期目标的单位都是非常可怕的。我们总是抱怨档案部门自我封闭、墨守陈规、按部就班、暮气沉沉、缺乏创新精神,难以打破传统观念的思维定势。其实最有效的途径还在自己的脚下,这便是干部交流、换位思考,盘活存量。  

第一,换脑。加强《档案法》的学习宣传,使各级领导特别是组织人事部门充分认识到档案工作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主动地自觉地将档案干部的管理纳人整个干部队伍的培养、考察、交流之中。有计划地安排一线部门的精兵强将到档案部门锻炼任职,使档案部门成为干部贮存、集训、培养的一个基地,干部提拔试用过程中的一个小小的台阶。有计划地调离档案干部去其他部门任职或从事其他工作,不要让档案干部长期游离于火热的现实生活之外,人为地造成年纪大的、身体差的、能力不强的照顾到档案部门或档案工作岗位上来休养休息。要加强档案干部的政治理论学习,解放思想、转变观念、自我加压,把平凡锁碎的具体工作与共产主义远大目标联系起来,与大局的中心工作联系起来,本着对历史负责的精神,主动靠前为两个文明建设服务,认真做好档案的每一项工作。  

第二,换位。加强档案干部的业务培训,大胆引进其他系统其他专业的高学历高层次人才,改变档案干部队伍的知识结构和群体结构。一个最佳的群体结构,应该是不同类型的人才的合理结合,互相启发、互相补充、互相促进。必须具有群体的感应功能、互补功能、师承功能、决策优化功能和控制功能。人多并非好事,排外只能是作茧自缚。在不影响整体效能的前提下,把一切多余的、可有可无的、或失去效能的组织机构全部取消或归类合并;把多余的、不胜任现职工作的人员全部调出或集中进行业务培训,实行满负荷工作制。调出的同志也不必自悲,因为不胜任总是相对的,你不胜任档案工作,未必不胜任其他工作,你虽然长期做档案工作,但不喜欢不热爱档案工作,又何必在档案这棵树上吊死呢?档案部门和档案岗位腾出空位,招聘档案发展急需的高层次的计算机人才、外语人才、科研人才、管理人才和档案学科带头人,使档案局、馆、室从一个封闭的系统变成一个开放的系统,从一个臃肿的、文化层次不高的办事机构变成一个精干的、与经济社会发展密切相连的管理机构。  

第三,换岗。建立健全内部的换岗轮岗制度。由于科技的进步,社会分工越来越细。我们有相当部分的档案干部长期埋头于档案业务流水作业的某一道工序,对档案其他业务或全面工作非常陌生。我们又有一部分档案干部几年如一日抄抄写写、粘粘贴贴,对所从事的具体工作太熟悉了,以至于司空见惯、熟视无睹,丧失了对工作的新鲜感和原动力。我们要求基层档案工作必须有人做,但没有必要要求基层档案干部必须专职,不能兼职,而使有些同志永远固定和局限在档案工作岗位上。在档案部门与外系统人员交流渠道不通畅的情况下,加强档案部门和基层包括文秘部门在内的内部轮岗制度,使我们在现有的管理基础上引人竞争机制,打破旧有的平衡,腾出发展的空间,创造出一个人员流动的机会。可使在位者不敢怠慢,不在位者奋发向上,年轻人脱颖而出。在现有的条件下调动每个人的积极性,才能做到人尽其才、物尽其用、一人多岗、一岗多人、职责分明、优胜劣汰,从而加快工作节奏,提高工作效率。“流水不腐,户枢不蠢”是说它们在不停的运动中保持了自己的青春活力。用这样浅近的道理来认识档案部门人事制度改革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使档案干部每年都有一定比例的换岗或流动,我想大家是能够接受的。  

相关热词搜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