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扬范文网
当前位置 首页 >发言稿 >

我县生态环境建设现状及存在问题的调研报告

发布时间:2022-03-21 15:18:44 浏览数:

XX县生态环境建设现状及存在问题的调研报告  
   XX县位于黔东南州东北部,国土面积1038平方公里,人口20.73万,境内有14个民族,辖5镇4乡,159个行政村,5个社区。XX县交通便利,60号高速公路、320国道和310省道纵横全境,交汇县城形成黔东重要交通枢纽,是湘楚入黔要道,素有黔东“千里苗缰门户”之称。  

长期以来,XX县委、县政府领导高度重视生态环境建设工作,到2009年,XX县有林面积达779959亩,森林覆盖率50.2%,其中水土保持林和水源涵养林已达到 42960公顷 (含灌木林地)。划定了德明片区自然保护区、老山坡片区自然保护区、圣德山片区自然保护区、桃源水库片区自然保护区。由于加强了对重点生态区域的保护力度,使我县生态环境建设良好,水资源得到了有效保护,有效地减轻了土壤沙化、水土流失和山体滑坡等自然灾害的发生。在我县生态环境取得长足发展的同时,一些危害和破坏生态建设的问题也不可忽视,其主要表现在:  

一、矿山开采和公路建设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加剧,使山体水脉和原生植被在短期内难以恢复。“十五”期间由于我县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市场对石料、砖等建筑材料需求剧增,占据公路沿线无序开采石料和砖厂大量取土,极易造成水土流失和山体滑坡,对生态环境造成一定威胁。  

二、森林树种单一,大部分为人工林和次生林,林种结构不合理,中幼林比重过大,人工林占多,缺乏生物多样性,水源涵养等生态功能不强。  

三、工业污染和生活污染加剧,使生态环境功能下降。由于工业污染源未能得到有效治理,废气、废水、废渣和城镇生活污水、生活垃圾未经无害化处理进入环境,超过了生态环境的承载能力,导致我县局部生态环境质量降低。  

四、农业生态环境问题仍然较为严重。农药、化肥的不合理使用和农用地膜的污染,导致了水体富营养化、土壤板结、肥效下降和农产品受到污染。  

五、森林火灾导致生态环境遭受破坏。在森林火灾方面,近几年来我县共发生森林火灾37起,过火面积达3027亩,频繁的森林火灾,给生态恢复带来了困难。  

由于上述原因,我县的生态破坏问题依然十分严峻,为了较好地处理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的关系,加快民族地方经济发展,我们必须以科学的发展观统揽工作全局,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好生态环境保护工作。  

一是加大植树造林绿化力度,积极争取国家专项财政资金支持,实施60号高速公路和305、304省道两侧植树造林项目,营造绿色长廊。  

二是严格执行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加大污染源治理。严把项目准入关,认真贯彻落实《环境影响评价法》和《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依法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和“三同时”制度,最大限度地降低新入驻企业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同时,以开展“整顿违法排污企业保障群众健康环保专项行动”和“全州整脏治乱”专项行动为契机,加大对现有污染源的清理整治力度,对那些严重影响生态环境,治理难度大,生态恢复困难的企业,该关闭的一律关闭。  

三是进一步清理整顿矿山开采秩序,采取有效措施逐步恢复废弃矿山植被,同时严格规范新引进生产企业开采秩序和生产废弃物的处置措施,矿区开采做到边开采、边恢复,防止破坏范围的持续扩大化。  

四是加强城市生态环境保护,提高和改善生态环境质量。城市规划与城市改造要充分考虑生态承载能力,城市建设要进行生态环境影响评价。并邀请有关专家对我县的生态承载能力进行全面的系统评估。  

五是加强自然资源保护。合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按照“谁开发,谁保护”,“谁破坏,谁恢复”,“谁受益,谁补偿”的原则,正确处理好开发利用与生态保护的关系。  

六是制定强制性全民节水措施,努力发展节水型农业和节水型工业,合理利用和保护水资源。  

七是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契机,积极推动生态文明示范村工作的进一步深入开展。加大对现有文明生态示范村的财政投入和社会投融资力度,通过建立一批有代表性的生态文明示范村寨,带动全县农村生态环境的持续好转。  

   

                        

                         

                      二O一O年三月二十六日  

 

相关热词搜索: 我县 生态环境 存在问题 调研报告 现状及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