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扬范文网
当前位置 首页 >工作计划 >

警察学院询问(讯问)笔录制作技能竞赛项目申报书式样

发布时间:2021-08-27 18:58:48 浏览数:

 ××警察学院

 技能竞赛项目申报书

 项 项 目 名 称:

 询问(讯问)笔录制作

 人 项目负责人:

  ××

 ××

 ××

 所 所 在 系 部:

 治安系

  申请日期 20 ×× 年

 10 月 23 日 ××警察学院教务处印制

 第 1 页

 共 5 页 项目名称 询问(讯问)笔录制作 所属课程 公安行政案件查处/ 公安行政证据规则与方法/林业行政和刑事执法/预审学 学生优胜加分课程 公安行政证据规则与方法/公安行政案件查处/林业行政和刑事执法/预审学 选手报名资格 各专业 13 级、14 级学生可报名 项目类别 个人集体个人兼集体 是否分类*

 是

 否 项目组成员情况(含项目负责人)

 姓名 技术职称 所在系部、教研室 项目分工 签字 ××

 副教授

 治安系治安学教研室

 总策划

 赛前辅导考核评分

 ××

 讲师

 治安系治安学教研室

 总策划

 赛前辅导考核评分

 ××

 副教授

 信息系

 总体策划考核评分

 ××

 所长

 南京市公安局玄武公安分局马群派出所

 总体策划

 考核评分赛后评价

 ××

 讲师

 治安系治安学教研室

 考核评分

 ××

 讲师

 侦查系

 侦查行为教研室

 考核评分

 ××

 讲师

 治安系治安学教研室

 监考评分

 ××

 副教授

 行政法学教研室

 监考评分

 ××

 助教

 治安系治安学教研室

 监考评分

 ××

 助教

 治安系治安学教研室

 监考评分

 ××

 学生处

 副处长

 组织竞赛

 ××

 学生处

 学生大队长

 组织竞赛

 ××

 学生处

 学生大队长

 组织竞赛

 ××

 学生处

 学生大队长

 组织竞赛

 第 2 页

 共 5 页

 竞赛目的

 1.本项目侧重于提高学生依据不同询问(讯问)对象灵活展开询问(讯问)能力,促进教学改革研究,给学生提供综合运用各门专业课程知识的平台,实现课堂学习和实战技能的零对接,为学生将来走上工作岗位积累经验。

 2. 通过竞赛前的分组分类辅导培训,训练学生对知识的灵活运用和对询问(讯问)技巧的掌握,提高笔录制作的技能,帮助非专业组的学生在最短时间内尽快掌握询问(讯问)技巧和笔录制作要领。

 3.通过吸收实战部门具有多年审讯经验的老民警参与本项目的方案策划,辅导,评分,赛后效果评价,有利保障项目的质量,提升和丰富项目内涵,在训练与实战结合,教学改革与研究上取得突破性成果。

 竞赛内容

  1.提供纸质典型案例或者视频资料,在规定时间内当场完成信息采集。

 2.第一时间内确定重点调查对象,就地展开询问或者讯问。

 3.确定询问或者讯问重点,编写问话提纲,依据案情和不同问话对象选择提问方式,综合运用警务问话策略、方法。

 4.规定时间内完成询问笔录或者讯问笔录制作,笔录要求符合法定程序,真实反映询问或者讯问的全过程,客观全面。

 5.笔录内容符合案情,能够反映案件问话对象的提问要点,体现突破口的选择准确,体现警察是询问或者讯问态势的掌控者。

 6.笔录中使用的提问方式方法及策略符合法律要求。没有任何违法询问、讯问的痕迹。

 7.整篇笔录卷面整洁,文句流畅,文字简洁朴实,客观真实,文风符合公安应用文书文体风格。

 第 3 页

 共 5 页

 竞赛实施细则(竞赛形式及评分标准等)

 (一)报名要求 按学校安排的统一时间报名,各系汇总报名人数。全校本科专科层次各专业学生均可报名(学习过《询问》、《侦查讯问》、《预审学》、《治安管理学》、《公安行政安案件查处》、《刑事侦查》等课程或参加过公安业务实践的同学更具比赛优势)。

 1、组织竞赛 (1)

 项目组统计参赛名单,分组进行辅导。

 (2)

 竞赛:

 第一阶段:赛前辅导,分组培训; 第二阶段:学生练习准备; 第三阶段:进行比赛; 第四阶段:项目考核组评定成绩,确定获奖名单并及时公示。

 2、竞赛程序要求 (1)

 参赛者需自行携带 16k 空白纸若干页。参赛按照公平、公正、公开原则进行; (2)

 根据提供的参赛材料,个人抽签,决定制作笔录的种类; (3)

 在规定时间、规定地点现场完成笔录制作; (4)

 遵守参赛规则和参赛纪律; (5)

 项目组成员组织成绩评定; (6)

 按分数由高到低排名次并及时公示; (7)

 严格遵守学校参赛有关规定,一经发现有冒名顶替、作弊等行为一律取消参赛资格和成绩,并报教务处按规定处理。

 (二)笔录制作项目评分细则 1.笔录名称填写正确

  2 分 2.第 x 次询问(讯问)填写清楚 1 分 3.笔录共页标注清楚

 2 分 4.问话起止时间填写清楚,精确到分钟

 2 分 5.问话地点清楚

  2 分 6.询问(讯问)人员姓名、工作单位清楚 2 分 7.记录人员姓名、工作单位清楚

 2 分 8.被询问(讯问)人员基本情况

 6 分 9.使用传唤情况

  2 分 10.询问(讯问)告知程序

 4 分 11.记录内容是否能够抓住要点

  10 分 12.记录涉及“七何”要素齐备

  10 分 13.设计的提问方式需要多样性和灵活性

 8 分 14.对被询问(讯问)人无声语言记录恰当

 4 分 15.记录内容详略得当

  8 分 16.笔录文义具有逻辑性 6 分 17.笔录语句通顺、表述清楚

 4 分

 第 4 页

 共 5 页

 18.对涉及绰号、隐语、黑话、粗话处理得当 2 分 19.笔录问答话语言文字表述符合法律规定

  4 分 20.询问(讯问)方法策略使用是否恰当

  4 分 21.记录结束问话时是否留有深挖案件的余地

  2 分 22.结束询问(讯问)时有无要求询问(讯问)对象校对笔录,提出补充意见的记录

  2 分 23.询问(讯问)对象看过笔录后有无签署对笔录的意见

 2 分 24.询问(讯问)对象的签名,核对笔录的时间

 1 分 25.结束询问(讯问)问答内容是否符合法律要求

 2 分 26.询问(讯问)对象在笔录上签名或捺印

 1 分 27.在修改过的笔录处签名或捺印

 1 分 28.询问(讯问)人员的签名是否完备

 1 分 29.形成笔录过程程序是否合法

 2 分 30.笔录标注的页码是否清楚

 1 分

  竞赛条件(分已有条件和须购买、新置器材、场地等)

 已有条件:

  1.有一支结构合理、学警结合、跨系跨专业跨教研室的项目负责团队。项目组成员既有相关专业的任课教师,又有具有丰富实战经验的一线民警。

  2.有一套相对成熟和完善的询问(讯问)实训模式和考评方法。

 3.需要印刷竞赛案例资料,预计 300 册。

 竞赛用场地:配多媒体设备的大教室。

 第 5 页

 共 5 页

 竞赛时间安排(要求)

 第一阶段: 赛前辅导,分组培训;20××年 11 月 9 日 第二阶段:学生练习准备;

 20××年 11 月 10 日---13 日 第三阶段:进行比赛;20××年 11 月 14 日 第四阶段:项目考核组评定成绩,20××年 11 月 15 日--16 日确定获奖名单并及时公示。

 专项奖项设置

 奖励办法: 1.根据参赛人数,竞赛成绩分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优秀奖,其中,一、二、三等奖颁发证书和奖品,优秀奖颁发证书。

 2.在技能竞赛中获奖的学生,在其对应课程的考试(考核)成绩评定中,根据学校的相关规定予以加分。

  系部意见

 (盖章)

 年

 月

 日

相关热词搜索: 讯问 笔录 式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