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寻工笔画生存新空间.doc
探寻工笔画生存的新空间
只要稍作比较,我们不准发现,画家吴团良在他的近作中大幅度地调整了他的作画方式。这也使得他的创作面貌发生了重大的转换。在写给我的信中,他简单介绍了他之所以发生风格变异的内在原因:“现代生活的无比丰富性,常常会使我的内心产生一种变幻莫测的涌动。问题在于,传统工笔画的程式化和严格规定性,却使我很难表达内在感受。因此,我开始了寻找新语言模式的探索。我的新画,其实是想在画面上寻找更多的偶发性效果和创作中的不可知性,以便创造出类似于 MTV 似的多层叠印效果。在我看来,这更适于表现现代人的生存状态。”
很明显,画家如此而为,实际上强调的是让画面自然生长。而这样的做法则明显突破了传统工笔画的作画理念。相比较而言,传统工笔画的作画程序,乃是一个向着较明确目标追求的过程――即勾好白描稿后,再按勾勒填彩的方式作画。这样不免会使画家失去即兴发挥创造力的机会。另外,即便画家设计好了一个偏离传统效果的方案,固有的作画程序也会以它巨大的惯性迫使画家画出与传统风格差不多的画来。几乎可以说,传统工笔画的作画程序以其限制性、必然性,给当代工笔画家打下了一个难以解开的“结”,以致使许多工笔画家难以超越。正是基于以上的考虑,我感到吴团良新近设计的作画方式显示出了很大的优越性。它既能使画家面临更多的机会去选择、去创造、去表现自己丰富的想象,又能解开死“结”,
进而使画家能从一个崭新的角度去探索工笔画所具有的无限丰富性与可能性。
在这里,我们可以明显感到克立、阿普等西方现代主义大师对吴团良的影响(这些大师一直把创作视为直觉行动,而且他们还做过大量的艺术实验)。对于这一点,画家丝毫也不掩饰,因为借用克立、阿普等艺术大师的艺术观念去突破传统工笔画的局限性,恰好是他想要解决的艺术问题。对他来说,从此入手似乎可以找到一个超越传统的路径。
吴团良还真如愿以偿了。
正像大家看到的那样,他的近作的背景处理明显不同于传统工笔画的格局,它们是由泼墨、泼彩法以及拓墨拓彩法造成的特殊肌理效果,显得神秘、含混、安宁、自然。那显现于其中的女人体、面具与图案虽然与其缺乏叙事性的联系,但由于被画家随意并置在一起,便造成了一个超然于可见世界之外的幻想世界。或许出于这原因,我在看画家近作时,深感他是在用一种特殊的方式做着一些神秘而又有诗意的梦。而那些梦则表达着一个当代中国艺术家对古今中外优秀艺术的深情向往。我想,在中西文化交流日益频繁的今天,这不正是许许多多艺术家所做的梦吗?这不正是一种值得赞颂的文化开放心态吗?
令人格外高兴的是,画家在努力从西方现代绘画中吸取灵感时,仍然对传统工笔画保持着深深的依恋,因而在他的画中交相辉映着传统工笔画与现代绘画的艺术魅力。画家用他的作品表明:一味迎合传统艺术导致的审美定向以及由西方现代艺术导致的审美变异都是不合适的。唯有恰当地
在两者之间保持必要的张力,才能创作出符合现代文化需要的作品来。的确,吴团良的近作尚谈不上尽善尽美,比如从表现上看,新的技法与新的图式,还需进一步完善;从内容上看,画面符号的选择与文化内涵的表达,还有待进一步升华。不过这并不重要。既然传统工笔画历经近千年的探索才达到了它的高峰,那么我们就不必苛求于吴团良。重要的是,他使传统工笔画的作画程序发生了断裂性的变革,并为中国工笔画的发辰提供了一种新的可能。仅此而言,我认为他的近期艺术实验已超越了个体的范畴,而具有了艺术史意义。相信有了这样的开头,工笔画会重开新的天地。
(作者 研究收藏部主任、美术评论家)
吴团良
字凯健,内蒙古人,达斡尔族,毕业于黑龙江省艺术学校,结业于中央美术学院国画系、加山又造日本画高研班。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当代工笔画学会理事,黑龙江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国家一级美术师,黑龙江省美术馆专职画家,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
作品曾多次参加国内外大型画展,入选第六、七、八届全国美展和历届全国工笔大展并获奖。《美术》《人民日报》《中国报道》《国画家》,香港《美术家》,台湾《封候手记》等刊物曾辟专栏作画家评介。曾多次在日本、新加坡、美国等国家和港台等地区举办个人画展和联展。出版多种个人画集,入选《现代中国美术史》《中国工笔画选集》《世界华人美术家》《中国当代美术》《科学中国人》等多部大型画集和艺术家名人辞典。
1992 年获国际水墨画大展全奖。1995 年参加香港国际艺术博览会。
1994 年应邀赴台湾参加“海峡两岸美加三区现代水墨画邀请展”和理论研究会。1994 年获加拿大国际水墨画大赛银奖。1996 年中央电视台播出《东方之子――当代工笔画家吴团良》专题节目。1997 年参加文化部举办的《国际扇面展》。1997 年被中国文联评为“中国画坛百杰”。1999 年出版个人论著《名家画马》。1999 年作品《暖冬》入选“全国第九届美展”。2001年作品《风雪牧马图》参加由文化部、中国美协举办的《百年中国画大展》。2002 年作品《悠悠大漠》获《西部辉煌》全国中国画展银奖。2002 年出版吴团良《中国画名家民族风情》系列个人画集。2002 年系列作品编入由中国美术出版总社出版的《中国当代画马名家》。2002 年中央电视台播出《西部风情》画家介绍。2002 年由黑龙江电视台播出《龙江风――工笔画家吴团良》专题节目。2002 年赴京举办由蒙古国驻华大使馆主办的《祈祷和平――吴团良画展》。2003 年《草原月夜》等系列作品参加中国美术馆纪念建馆 40 周年而举办的《开放的时代》邀请展,并参加研讨会。2004年出版《中国画二十家》、出版《当代名画家技法解析》。
相关热词搜索: 工笔画 探寻 生存
热门文章:
- 2024年(8篇)工作述职报告汇...2025-01-11
- (2篇)2024年工作计划汇编2025-01-11
- (9篇)党支部工作特色亮点党...2025-01-10
- 2024年XX图书馆工作总结报告...2025-01-08
- 2024年-政工工作个人三年工...2025-01-07
- 2024年第三季度个人工作小结...2025-01-07
- 2024年度工作总结及2024年工作打算2025-01-06
- 2024年街道党工委工作总结暨2...2025-01-06
- 2024年度党支部党建工作总结...2025-01-06
- 2024年度在全市市场监管工作...2025-01-05
相关文章:
- 探寻历史渊源 感受诗性情怀.doc2021-08-28
- 探寻早期朱德传记.doc2021-08-28
- 探寻石头秘密人.doc2021-08-28
- 探寻“有一说一”.doc2021-08-28
- 探寻降低我国国有商业银行不...2021-11-06
- 如何探寻客户真正的需求2022-02-16
- 探寻高等生命的起源2022-10-29
- 《学习时报》:保护环境就是...2022-02-25
- 自然界的生存斗争2022-10-22
- 上海市人群2004—2008年胆囊...2022-1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