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扬范文网
当前位置 首页 >工作计划 >

上里“三雅”

发布时间:2021-09-06 01:03:48 浏览数:

 上里“ 三雅”

  砂锅雅鱼

  上里古镇

  雨后二仙桥

  雅安有“三雅”:“雅雨”“雅鱼”与“雅女”。雅安多雨,被称为“雨城”;雅鱼口感爽滑,久吃不腻;雅女得雅雨、雅鱼之滋养,秀丽清纯,善良温雅……位于雅安雨城区的上里古镇,三雅俱全,让人难忘。

  离开平乐古镇,在夹关下邛名高速,沿着一条崎岖小道在幽深的山谷中前行。时而竹林夹峙,时而绿树掩映,时而危崖悬顶,时而急流伴行。转眼间,一处精致的小镇宛若一位含情脉脉的少女,轻拂薄纱,绽露出婉约妖娆的面容,上里古镇到了。

  高桥是进出古镇的必经之路,也是南方丝绸之路进入古镇的主要通道。此桥建于清乾隆十四年(1749 年),宽约 3 米,高约 5 米,是一座五券石拱桥。其桥面平坦宽阔,

 桥下东西两券各有一沿堤人行道穿券而过,桥上、桥下均可行人,被誉为“清代的立交桥”。

  过桥入镇,迎面广场上有一座两层木结构的“粑哥雅鱼饭店”,大大的“雅鱼”招牌挂在街外,俊俏精干的老板娘正在忙里忙外招呼客人。来雅安不能不吃雅鱼,此时正值中午,于是欣然入店,向老板娘叫了一个砂锅雅鱼。老板娘麻利地从盆里捞起一条雅鱼,三下五除二开膛破肚,转眼间,一大盆香喷喷的砂锅雅鱼就被端上桌来。我们就着米饭慢慢品尝,果然美味。

  这时外面雷声隆隆,不多会儿就下起雨来。古镇上空,雨丝气定神闲地飘洒而下,就像织机上的道道丝线,闪着亮光,排着整齐的队伍从天而降。不管是街上打着花伞闲庭信步的游客,还是当地身披蓑衣徐徐前行的村民,似乎都已习惯了这不约而至的雨,任绵绵雅雨打在身上,丝毫不因其改变既有的生活节奏。房檐上细流如柱,噼里啪啦地敲击着地面,就着人们踏雨而过的脚步声,汇成一曲雨滴交响曲。坐在粑哥雅鱼饭店,慢慢品着清香滑嫩的砂锅雅鱼,望着老板娘淳朴清秀的背影,我的心仿佛要溶化在这水墨画意之中。

  吃过午饭,我们进入古街。街道用红砂石板铺

 成,两边密密麻麻遍布单层或二层的木结构店铺:单层的都是老式铺面,二层的大多是新修的明清风格仿古建筑,青瓦飞檐,古色古香,在浓浓木香中诉说着昔日的荣光。

  顺着陇西河西行约 200 米,只见一座石拱桥如一轮明月升起河上,这就是二仙桥了。相传此桥竣工时,人们来到桥头准备踩桥定名,却被两名乞丐拦住。众人上前驱赶他们,他们跃入水中,河中即刻露出两个“石包”,众人大悟,认定这两个乞丐是两位神仙,于是便将桥名定为“二仙桥”。晴朗的月夜,秀美的石桥倒映水中,天上、水中两轮明月交相辉映,与周围的山峦、河水、田野相映成趣,仿佛一幅水墨山水画。

  从二仙桥下来,前行不远就到了韩家大院。这座大院仿照北京官府宅邸风格而建,由坐东面西的三院组成,每院三级,院院相通,形成九个天井院落,寓意“久久长寿”。从大门进入,三级院落步步登高,寓意“步步高升”。流连古院,我被门窗栏板上的精美木雕深深吸引:“济公斗蟋蟀”“蝙蝠斗麒麟”“鲤鱼跳龙门”“陈州放粮”……无论是镶嵌镂空的戏曲人物,还是立体造型的飞禽走兽,无不栩栩如生。据说这些木雕作品都是取不同木料分件雕刻成型后镶嵌于固定位置,入槽合缝,精美绝伦。

 穿行于熙熙攘攘的古街,伫立在青苔斑驳的桥头,如同时光穿越,岁月倒流。遥想千百年间,高桥两岸骡马互市,客商云集,集市上到处堆满了名山的茶叶、邛崃的井盐、康巴的马匹、西藏的药材……这些货物随着马帮队伍络绎而来,又络绎而去,绘成了南丝画卷上最亮丽的一笔。

相关热词搜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