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德师风经典案例
师德师风经典案例 用爱浇灌心灵的花朵 ——记 XX 提起老师,人们很自然地会想到许多赞美她的比喻:园丁、春蚕、蜡烛、人梯……是啊!老师们身在三尺讲台,心怀莘莘学子,为人们启迪蒙昧的心扉,拓展智慧的泉流。这种平凡却伟大的选择,展现的是另一种崇高境界的操守。
我们学校有这样一位美丽的老师:40 多岁,没有婀娜多姿的外表。没有健全的肢体,没有轰轰烈烈的事迹,没有可歌可泣的壮举。但她在我们心中是最美的老师。她就是身残志坚、坚守大山 25 年,而今仍然奋斗在教育第一线的代课教师 XX 老师。
25 年前,16 岁的她只身一人来到离家 100 多公里外的大塘村大河头小学,领着 100 多元的工资,开始了她憧憬的教育生涯。
当时,大河头小学是界头北部最为遥远、最为偏僻的一个学校,交通不便、信息极不畅通,又是少数民族聚集的地方,群众沟通困难很大。有的村民怀疑,段老师会像其他老师一样呆上一段时间就会走,可段老师来了之后,就像脚下生了根一样,一呆就是 25 年。在那里,教学楼是一间简陋的木房,教室四处通风,课桌、椅子都是孩子们从家里带来木板搭建的,参差不齐,极为老化。教学楼前没有一块让孩子们玩耍的平地,四周是坍塌的围墙。但她却微笑以对,坚持了下来,希望给那寂寞的山野注入一剂活力。
教育实践告诉她,爱是一种最有效的教育手段,教师的情感可以
温暖一颗冰冷的心,可以使浪子回头。当学生体验到老师对自己的一片爱心和殷切期望时,他们就会变得“亲其师而信其道”。多少年来,段老师把学生当成自己的子女一样对待,上课时是严师,生活中是慈母,又似孩子们心中快乐的玩伴。放学后,有的孩子离家比较遥远,段老师就带领他们用简易餐具做饭,一同品尝劳动的喜悦。孩子们写错了字,她总会不厌其烦地提醒;有的孩子家里实在交不起那几十元的资料费,她就用自己微薄的工资垫上。每个学期开学,段老师都要到完小为学生领取教科书,有时还要亲自背回去,她就拖着她那条残腿,用她坚实的肩膀背了一年又一年。
为了让自己的专业素质更完善,段老师还利用休息时间自修完成了函授普通师范学习,并取得了教师资格证书。一直以来,右脚带有残疾的她克服重重困难,全心全意地付出,受到当地群众的好评,大家都叫她“花老师”,不仅仅因为他的乳名,更因为她在人们的心中就像原野上一朵绽放的花朵,给人们带来希望。
可又有谁知道一个女人的艰辛,成家以后,家庭的重担压倒了曾经的梦想,没有城里同龄人花前月下踏雪寻梅的浪漫,有的是无尽的农家琐事需要打理,一茬一茬没完没了。
后来,段老师有了一对儿女,家里家外、学校学生、老人孩子,让她忙得焦头烂额。正当大儿子蹒跚学步,小女儿嗷嗷待哺的时候,她的丈夫却出了意外,半年多不在家,此时家里还剩下一位年迈的老父亲。那段时间,段老师时常牵着大儿子,背着小女儿奔波在学校、家里和看望丈夫的路上。夜再坚实,也系不住散碎的心情,一向坚强
的她要崩溃了。都说上天给的不足,命运会用另一种来补偿,可命运之神要如此捉弄人,上天给不了她健全的肢体,命运却还不给她幸福。都说自己的命运自己掌握,可这一切她却无法掌控,每次给她希望和动力的是孩子们求知的眼神、家长的期盼、毕业学生的祝福。
10 年前,界头最边远的大河头小学撤了,家长殷切地希望段老师能跟孩子们到完小来,因为有了他们的“花老师”,他们更放心。
“老师啊,我们放心!”这是农村人质朴的话语,这是家长发自肺腑的告白,这是可爱天使最真实的转变。可亲可敬的段老师给予孩子的是阳光般的温暖,给予家长的是坚定不移的信任,她用残缺的身体向我们展示的是憾人的美丽。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如果说德为师之魂,那么才就是师之本。25 年来,段老师以德为先,用爱浇灌,一直担任小学语文、数学教学和班主任工作,工作勤奋、扎实、一丝不苟,并且成绩突出。在过去的几年里,段老师所教学科历年在全镇一直名列前三,优秀人才层出不穷,考入重点大学的学生越来越多,徐永华曾就读武汉大学,刘杨波曾就读湖南湘南大学,罗小欢曾就读昆明财经大学……而今,段老师已桃李天下,为家乡培育了各行各业人才,以微薄的收入为教育默默奉献着一生。
曾经有人问她“你为什么不改行?”她都会毫不犹豫地回答:“我热爱这份职业!”做一名教师,是她人生的选择;做一名优秀教师,是她人生的目标。“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做一辈子的代课教师,她始终无怨无悔。
一位平凡教师的不平凡人生 她十八年如一日坚守在乡村,辗转于腾冲市界头镇大营完小,中和镇新岐、樊家营完小任教,做一个幸福的点灯人。她就是中和镇樊家营完小校长 XX。
课前认真钻研教材、研究学情;课堂上总能孜孜不倦的娓娓道来,让学生茅塞顿开;课后善于反思,不断总结经验超越自我。在班级管理中,她将规章制度“细”化,让学生有明确的是非标准,身先力行,用爱感化所负责的班级,所教班级都有很好的班风、学风。生活中,尹老师为人和善,风趣幽默,是孩子们的良师益友。“尹老师很关心我们,像父母,像朋友。尤其对我格外上心,我从小没有妈妈,这 6年来是她一直关心照顾我、给我买衣服、买学习用品、多次鼓励帮助我上台表演,让我从一个自卑怯怯懦懦的小女孩,变成自信开朗的大姑娘。”樊素清同学说。
在新岐完小任教期间,面对一些家长、学生学习无信心,辍学矿山淘金热的情况,她一次又一次地进行家访,积极组织优秀毕业生闫林明(2011 年考上清华大学)到学校给学生分享学习经历、加油打气等活动,为学生、家长树立了榜样,让大家明白“只要努力,没有什么不可能,山沟沟里也能飞出金凤凰”,扭转了认为学习无用论这部分学生家长的思想,提升了尊师重教的意识,很好地掀起了师生比、学、赶、超的学习氛围。
尹老师乐观开朗、积极向上,是同事们无话不谈的好朋友。作为校长,她一直坚守在教学的第一线担任教育教学工作,她有自己独特
的教学风格和教学特色,她的课堂倍受学生的欢迎和喜爱,所教班科成绩一直名列前茅,参加各级教学技能竞赛屡次荣获一二等奖,但她并不为此沾沾自喜,骄傲自满,而是以更加强烈的上进心、好奇心、探究心不断地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她耐心细致地引领教师拔节成长,毫不保留、倾尽全力,倾囊相授,让教师们朝着专业化的方向发展。她经常与新教师进行交流,深入课堂指导他们上课。“这次比赛我得了一等奖,我特别感谢尹老师,是她不厌其烦一遍一遍地帮我修改教案、磨课,给我信心。”一位老师说。一位新老师成长较慢,所教班级成绩总是提不上来,尹老师就经常走进该教师的课堂,进行教学诊断,听课后以交流方式与其谈心,指出不足:“课上的很好,重难点突出,主要问题是课后练习巩固不到位,班级管理还欠缺,家校沟通少......”。尹老师从教师成长的角度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工作改进措施,为教师指明了努力的方向,鼓励其不断前进。在她的用心帮助、精心培养下,教师们迅速成长起来。尹老师还引领老师们争做一名阳光教师,要有阳光般积极的心态,要有阳光般灿烂的笑脸,要有阳光般温暖的态度、平和的心态去面对学生、家长。
尹老师面对任务和责任,勇于承担、敢于负责。从参加工作的那天起就迎难而上,勇挑重担。欣然承担各项教育教学工作,从任课教师到班主任,到少先队大队辅导员、全镇大教研年级组长、教导主任、校长、党支部书记。她始终用爱与责任、勤奋与上进书写着属于自己的教育故事。常听她的同事说:“尹老师就是万金油,哪里需要抹哪
里”“尹老师就像地陀螺,总有转不完的激情和力量”。
2005 年正值新岐完小校建,为了争取社会的支持,尹老师就和老师们通过家访、班会、校会、教师节座谈会、文艺晚会等渠道多方做工作,很好的拉动了地方干群、教育热心人士先后捐款 6 万多元、21.3 万元以及价值 20 余万的 13 套电子白板为学校建设添砖加瓦,让学校率全镇之先乘上了信息技术的翅膀。
在樊家营完小任教期间,为使群众理解和支持学校工作,带领老师开展家长座谈会、亲子活动、家长孩子共读一本书、家长进校园活动....得到了家长和社区群众的大力支持和肯定。
要求教师做到的她首先做到,她多次参加教学技能竞赛,承担示范课、信息技术培训、希沃白板应用、制作微课、演讲、做各种活动规划、出黑板报、指导青年教师上课、指导学生各种比赛项目、卫生大扫除......,用实际行动带领着团队砥砺前行,切实推进学校发展和师生成长。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一张张奖状,一本本证书见证了她的付出与成长。她多次参加各级各类比赛,分获一等奖、二等奖;指导学生参加作文、书法比赛获“优秀指导教师奖”;曾被评为云南省中小学幼儿名师工作室“优秀学员”“保山市中小学骨干教师”“腾冲市中小学骨干教师”;曾多次被评为镇、市(腾冲)优秀教师、师德标兵、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党务工作者等。
师德师风经典案例——不忘初心育桃李 施甸县老麦乡黄家小学坐落在一个小山头上,学生每天上学要走
很远的路,特别是遇到下雨天气,孩子们冒雨来到学校,衣服和鞋子都湿透了。山村里留守儿童多,孩子们的家庭教育成了问题。每每想到这儿,赵艳梅都会在心里默默地对自己说:一定要让这些孩子们走出山村,改变他们的命运。她经常与留守儿童谈心,处处关心鼓励他们。用心去教好每一个孩子,对学习成绩稍微落后的学生,她每天下午放学后舍不得休息,坚持课后帮孩子们辅导功课,看到孩子们有所收获,她倍感欣慰。
记得在一次家访时,她来到一个孩子家里,孩子和爷爷正在一起吃饭,孩子的爷爷热情的邀请她一起用饭,她走进去一看,桌子上只有简单的两道素菜,她看得傻眼了,再去看看储菜柜,更是空空如也。她坐在桌旁,了解了孩子的情况,才得知这个孩子的爸爸在他一岁多就去世了,家里还有一个哥。第二天清晨,她开车到乡镇的集市里给他们挑选了生活用品,购买了一些新鲜的蔬菜和水果,来到学生家里,和学生一起打扫卫生,整理厨房。虽然她累得满头大汗,但依然满心欢喜,一直忙到天黑才返校。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全国学校均延期开学。她很担心孩子的学习,于是坚持每天早上亲自到学生的家里给学生检查作业,看看他们在家里学习的效果如何,遇到不会的,就耐心地给他们讲解,尽力去补救孩子落下的功课。
从工作至今,赵艳梅无私的奉献,不懈的努力,得到了家长和学校的好评,获得了很多荣誉。2020 年 8 月,撰写的论文《浅析小学语文阅读与写作的有效整合》发表在国家级教育期刊,在参加全国优
秀科研论文评比大赛中荣获一等奖。在他们心中,赵老师不愧是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
三尺讲台,一颗爱心,她把勤劳和智慧融入这小小的三尺讲台,使这块沃土上的花儿茁壮成长,竞相绽放。
相关热词搜索: 师德 案例 师风热门文章:
- 2024年(8篇)工作述职报告汇...2025-01-11
- (2篇)2024年工作计划汇编2025-01-11
- (9篇)党支部工作特色亮点党...2025-01-10
- 2024年XX图书馆工作总结报告...2025-01-08
- 2024年-政工工作个人三年工...2025-01-07
- 2024年第三季度个人工作小结...2025-01-07
- 2024年度工作总结及2024年工作打算2025-01-06
- 2024年街道党工委工作总结暨2...2025-01-06
- 2024年度党支部党建工作总结...2025-01-06
- 2024年度在全市市场监管工作...2025-01-05
相关文章:
- 2020教师师德师风自查报告20篇2021-08-18
- 2020年教师师德师风个人工作总结2021-08-24
- 2020年教师师德师风个人工作...2021-08-24
- 2020年教师师德师风个人工作...2021-08-24
- 教师师德师风个人工作总结202...2021-08-25
- 2020年度师德师风工作总结3篇2021-08-25
- 2020年教师师德师风工作总结...2021-08-26
- 个人师德师风工作总结2021-08-27
- 【推荐】教师师德演讲稿5篇2021-08-27
- 铸师魂修师德演讲稿2021-08-27
- 主题党日活动案例2021-08-27
- 双赢谈判案例分析2021-08-27
- 中专校养成教育学生案例分析2021-08-27
- 秦平研训案例2021-09-06
- 城市旅游业发展案例分析2021-09-08
- 小学语文教学案例分析,(43)2021-09-16
- 小学语文教学案例分析,(12)2021-09-16
- 小学语文教学案例分析22021-09-16
- 小学语文教学案例分析2021-09-16
- 金立S10销售案例分享2021-0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