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扬范文网
当前位置 首页 >工作计划 >

时分认识

发布时间:2021-09-16 16:14:10 浏览数:

 《时分的认识》教学设计及反思

 句容市大卓中心小学

 张雄伟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⑴认识钟面,知道钟面上有 12 个大格,60 个小格。

 ⑵知道时针、分针是同时转动的,领会 1 时=60 分 ⑶在积累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建立时、分的观念。

 2.能力目标:培养观察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及与同伴合作交流的能力,增加学生的活动时间,充分感知 1 分和 1 时的长短。

 3.情感目标: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养成遵守和爱惜时间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认识时间单位时、分,初步建立 1 时、1 分的观念。

 教学难点:探索时分之间的进率关系,建立 1 时、1 分的观念。

 教学准备:课件、学具钟面、实物钟。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1.播放二年级艺术课歌曲《时间象小马车》 谈话:这首歌曲告诉了我们什么? 2.说说生活中的时间 问:你一般晚上是什么时候睡觉,早晨又是什么时候起床的呢? 小结:同学们刚才所说的***,我们通常把它们都叫做时间。

 依次分别出示火车票、电影票和学校的作息时间表。

 问:这是一张火车票,你能从上面找出发车的时间吗?这张电影票上有电影放映的时间,谁来找一找。这是一张什么表?它有什么作用呢?你能从表中找出今天这节课的时间安排吗? 小结:有了这张作息时间表,小朋友一天在校的学习生活就有规律了。看来我们日常生活中,还真离不开时间。

 3.猜谜引出钟表 问:小朋友,喜欢猜谜语吗?那我们一起来猜个谜语:一匹马儿三条腿,日夜奔跑不怕累,马蹄嗒嗒提醒你,时间一定要珍惜。(钟表)钟表有什么作用呢? 小结:要想知道正确的时间就要学会看钟表。

 二、认识钟面 1.通过讨论,回忆对钟面的认识。

 我们一年级时已经认识过钟表了,你知道钟面上有些什么吗?同桌互相说一说。(时针、分针、1~12 个数、格子)

 你是怎么样区分时针、分针和秒针的?在你的学具钟上指指时针和分针。今天这节课我们先研究时针、分针,以后的数学课上再研究秒针。

 板书课题:时分的认识 2.认识大格和小格 12 个数把钟面一圈平均分成了几个大格?数数看。12 和 1 之间是一个大格,2 和 3 之间也是一个大格。仔细观察,每个大格里有怎

 样了呢?平均分成了几个小格?那一圈 12 个大格一共有几个小格呢?同桌一起数数看。你是怎么数的? 小结:刚才小朋友用不同的方法数出了钟面上一共有 60 个小格,我们还知道钟面上有 12 个大格。时针和分针就是通过走多少个大格,多少个小格计时的。

 三、认识时、分 1.感受顺时针方向 时针和分针在钟面上朝怎样的方向走的呢?我们一起来比划一下,我们把这个方向叫做顺时针。

 2.认识 1 时 演示课件。让学生仔细观察,哪根针在走?是从哪走到哪的? 小结:像这样时针在钟面上走一大格的时间,我们称为 1 小时。(板书:1 小时)

 提问:时针从 1 走到 2 是 1 小时。从 4 走到几是 1 小时?你还能说一说,时针从几走到几也是 1 小时吗? 小结:时针从一个数走到下一个数经过的时间是 1 小时。

 3.感受经过时间几时 时针从 12 走到 4 是几小时?如果经过了 3 小时,时针可能从哪儿到哪儿呢?自己在钟面上拨拨看,你是怎么拨的?若时针转一圈呢?是多长时间? 小结:时针走一大格经过的时间是 1 小时,走几大格经过的时间就是几小时。

 4.认识时间单位:分 演示课件。让学生仔细观察,现在是哪根针在走?走了多少?分针走一小格的时间就是 1 分。想一想,那分针从 12 走到 1 是几分呢?分针从 12 走到 3,是几分?也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什么?那从 12 走到 9 呢?你自己也来拨拨看,让你的分针走 10 分钟。你是怎么拨的?分针走一圈又是多少分呢? 小结:分针走 1 小格经过的时间是 1 分,走几小格经过的时间就是几分。

 四、认识时分的关系 谈话:同学们听说过“龟兔赛跑”的故事吧,谁赢了比赛?兔子输给了乌龟,它特别不服气,这次又约了乌龟来比赛,(演示课件)看看这次谁会跑得快一些呢?这次谁赢了?为什么? 讨论:要是把兔子和乌龟看作钟面上的时针和分针,你觉得谁应该是时针,谁是分针?为什么?我们再来看看钟面上的时针和分针是怎么走的?你看到了什么?分针走了一圈,也就是走了多长时间?分针走的时候,时针在不在走?时针走了多长时间呢?那你觉得 60 分和 1 小时有什么关系呢? 让学生在钟面上也来拨一拨,看看分针走一圈,时针是不是正好走了一大格。

 五、体验 1 小时和 1 分钟 1.感受 1 时 谈话:1小时有多长呢?让我们一起来体会一下。一节课是(

 )

 分钟,课间休息(

 )分钟,再加上(

  )分钟是 1 小时。填在书上 P77。1 小时里你能做些什么?一场篮球比赛,从开始到结束大约要用 1 小时,同学们还可以回去调查一下,问问自己的爸爸妈妈 1小时里能做哪些事情。

 2.感受 1 分 ⑴学生分小组选择:测脉搏、做口算、跳绳、拍球 学生汇报。

 ⑵谈话:刚才小朋友们学习得比较紧张,接下来放松一下,听首歌怎么样?但只听一分钟。

 播放“真心英雄” 谈话:刚才小朋友听到的这首歌叫“真心英雄”,这首歌唱完了吗?看来 1 分钟很短,连一首歌都听不完,但 1 分钟却能做不少事情呢,1 分钟生产彩电 3 台,1 分钟生产可乐 600 瓶,1 分钟生产铅笔 1600 支,1 分钟看起来十分短暂,可在 1 分钟里创造的价值却是很大的,工人叔叔阿姨在 1 分钟内为祖国创造了这么多财富,真是了不起的1分钟啊。但是1分钟也许也会不经意间就从我们身边溜走了,1 分钟太重要了!大家注意到刚才歌曲里的一句话了吗?“把握生命里的每一分钟”,希望每个小朋友能珍惜时间,做时间的主人!

 五、总结 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了时和分,你对时和分又有了哪些新的认识? 师:通过今天的学习,小朋友们知道了 1 小时=60 分钟,一起感

 受了 1 分钟,1 小时的长短。时间对每个人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小朋友们抓紧时间学习就能学到更多的知识,农民抓紧时间种田就能得到硕果累累的收获,科学家抓紧时间搞科研就会有很多的发明创造。时间就是财富,时间就是生命,时间就是胜利,时间就是知识,时间就是一切!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让我们好好把握生命里的的每一分钟!

 【设计理念】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选取学生熟悉的、感兴趣的一些素材组织教学活动。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探索、合作、交流来获取知识,给学生独立操作、探索规律、合作交流的机会。对于学生能通过自己努力获取的知识,尽可能放手让学生去尝试、探究。注重时间观念的建立。由于时间单位具有抽象性,时间单位之间的进率具有特殊性,因此,通过增加学生活动的机会,让学生充分感知 1时、1 分的长短。让学生在活动中通过体验获得时、分的观念。在积累充分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建立时、分的观念。在建立时、分观念的过程中,进行遵守和爱惜时间的教育。

 【教学反思】

 1、重视开发和运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对时间、钟面的直觉知识,调集多种多样的生活素材来强化珍惜时间、刻苦学习的思想教育。

 2、引导学生创造性地学习,构建时钟运转状态认知结构,合情推理,自我获得时、分的概念及其单位换算知识。组织了操作探究、讨论交流、填空练习、活动体验等形式多样的思维材料和思维活动,

 使课内学习活而不漫、卓有成效。运用浓墨重彩突破难点,把抽象的1 小时、1 分钟的时间概念的体验物化为可见可数的各种日常活动、使学生学到的是鲜活的而不是僵死的、深刻的而不是肤浅的时间知识。

 3、课内学生是学习的主人,积极自主地、充满自信地学习时、分,平等地交流各自的理解。老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参与者和协作者。交谈式、谈话式的课堂,使师生关系融洽。

相关热词搜索: 时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