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扬范文网
当前位置 首页 >工作计划 >

金孔雀轻轻跳

发布时间:2021-09-16 16:58:52 浏览数:

 【课型】歌唱课型 【课题】傣家情 【教材版本】上海音乐出版社出版的九年制义务教育课本 【年级】二年级第二学期第一单元 【执教者】罗昕宇 【主要学习内容】

 1、学唱《金孔雀轻轻跳》 2、能进行简单动作创编,用不同的形式进行歌表演 【教学任务分析】

 (一)地位和作用 本课教材是二年级第二学期第一单元的内容。本单元主题是“民族花朵”。学生将通过这个单元的学习,倾听、感受、领略各民族的特色音乐,享受音乐给生活带来的无尽欢乐。

 《金孔雀轻轻跳》是一首具有西南少数民族风格的创作歌曲,节拍为 2/4拍,属五声 F 宫调式,旋律多以三、五度音程进行;情绪活泼欢快,歌词淳朴;表达了傣族儿童对幸福生活的热爱之情。整首歌曲如同描绘了一幅秀丽的图画,给人留下美好的遐想与回味。

 (二)学情分析 1、音乐习惯:经过上学期的学习,孩子们对学习音乐有了更加浓厚的兴趣,爱唱、爱玩、爱表现、乐于与伙伴合作,养成了安静倾听音乐的习惯。能有感情地表现音乐,初步体验音乐的美感。

 2、知识技能:学生已基本掌握正确的唱歌方式,能视唱字母谱。

 【教学目标】

 1、感受傣族风格的歌曲,了解傣乡的风情,通过表现演唱歌曲,激发学生热爱各民族音乐、热爱祖国美丽山川的情感。

 2、用优美、柔和的声音歌唱《金孔雀轻轻跳》;掌握歌曲中五度大跳及一字多音;能尝试简单动作创编,与伙伴合作进行歌表演。

 3、通过聆听、学唱、律动,体验有感情地演唱歌曲。通过声势律动解决歌曲难点节奏和音程。

 【教学重点】

 学生能用优美、柔和的声音歌唱《金孔雀轻轻跳》 【教学难点】

 掌握歌曲中五度跳跃音程 【教学技术与学习资源应用】

 1、器材:钢琴、圆舞板、葫芦丝、琵琶 2、课件:媒体、PPT

 【教学过程】

 一、律动入场,情境创设 1、随着音乐律动入场 师:请同学们跟着老师一起,用小鸟飞行的动作飞到今天的音乐竹林中去吧。

 2、创设情境,欣赏教师吹弹葫芦丝、琵琶 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一样乐器,它是什么呢?请你们先来欣赏一下。

 关键设问:这是什么乐器?(葫芦丝)对,这是孔雀之乡云南傣族的特色乐器。

 3、完整欣赏歌曲,感受情绪 关键设问:让我们一同走进能歌善舞的云南傣族,欣赏一首美妙的歌曲,听完告诉我这首歌曲带给你什么样的感受?(快乐)

 3、欣赏视频,介绍傣族民族特色 师:请你们再欣赏一段视频,告诉我傣族有什么民族特色。(泼水节、竹楼、葫芦丝)我还做了两个傣族的特色舞蹈动作三道弯,你们能跟着我学一学吗?

 二、聆听歌曲、视唱唱名谱 1、认识唱名,视唱唱名谱 师:傣族人民送来了几条旋律,小音符都是用一根根竹子串联起来的,让我们一起去瞧一瞧。

 (1)

 视唱唱名谱,辨别音高

 sm sl l

 m d s (2)认识唱名 l,比较旋律不同 l mm dr r dl dr r

  环节说明:

 创设美丽的云南西双版纳音乐竹林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他们跟着音乐有节奏地摆动身体认真聆听音乐,用民族特色视频和教师现场演奏葫芦丝使学生了解歌曲背景情绪和葫芦丝音乐特色。

 评价标准:

 (1)安静聆听音乐,了解民族特色以及音乐情绪 (2)动作符合音乐的速度和节奏

  l mm dr r md ld d 师:今天我们来认识一个新唱名“l,”,低音“l,”是 l 的下方有一个小撇。请你试唱他的好朋友“l,m”“dl,”。再请你们比较一下这两句旋律有哪里不同。请与我合作演唱。

 2、师范唱,学习歌词内容 关键设问:请你们听老师唱一遍《金孔雀轻轻跳》,听听唱了什么内容,哪些旋律我们刚才已经学习过了?

  三、学唱歌曲 1、找出学习过的旋律,师生合作演唱 师:请你们来演唱红框内学习过的唱名谱,我来唱之外的唱名谱。

 师:请你们完整演唱唱名谱。

 2、提示连音线的作用,对口型模唱一字多音 关键设问:请你们找一找歌谱中哪里有弯弯的线?这叫连音线。遇到他时我们要将前后两个音都唱出来。歌曲中还有很多处一字多音,请对口型模仿一下。

 3、加入歌词演唱 师:同学们都唱的很准确,现在我们来加入歌词吧!

 4、指导情绪,完整演唱 关键设问:傣族是什么之乡?傣族人民见到美丽的孔雀漫步在河边是一种什么样的心情?(喜悦、快乐)“展翅开屏河边走”(激动)重复乐句联系远近做轻响。

 环节说明:

 教师有感情地演唱歌曲,引导学生掌握歌曲歌词大意;通过看旋律线图示走向,唱准五度大跳音程。

 评价标准:

 声音自然高位置,吐字清晰节奏准确 环节说明:

 通过钢琴模唱、师生合作解决歌曲一字多音,用欢乐的心情完整演唱歌曲。

 评价标准:

 声音自然高位置,吐字清晰节奏准确

 四、音乐拓展,总结下课 1、学生创编动作 师:刚才我们学习了几个傣族舞蹈的特色动作,请你在此基础上发挥自己的想象,在“展翅开屏河边走”设计一个属于自己的动作。(高低、方向)

 师生交流 2、分组歌表演练习 师:请同学们分为两大组,一会儿我们来合作,第一遍由第一组演唱第二组表演,第二遍表演互换,看看哪一组歌声最动听,动作最优美。

 3、师生合作表演

  【教学反思】

 《金孔雀轻轻跳》是一首西南少数民族风格的歌曲,情绪欢快活泼,表达了傣族儿童对幸福生活的热爱。经过教学,反思以下几点问题:

 1、思考教案中关键设问的作用。在教案中我根据每个环节最重要的教学目标设计关键设问,教学后发现,关键设问不仅要考虑到教学目标,还要将关键设问对应教学基本要求中学科核心能力矩阵,根据学生在该年段需要掌握的能力要素设计关键设问。

 2、综合歌表演中歌舞矛盾的问题。教学过程中,最后一环节设计学生进行边唱歌边律动的综合歌表演,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学生顾了歌声往往会忘记动作,或者专注于舞蹈忽略了歌声。今后教学中要解决这一矛盾,尝试分任务歌表演,一部分同学以唱歌为主不做动作,剩余学生以舞蹈为主不必专注于歌声,之后再交换任务。多次实践之后,在简单乐句设计单一动作逐渐提升学生边歌唱边律动的能力。

 3、改变死板的评价环节。经过两次市级评价展示活动,在教案设计过程中已经有意识地将评价融入教学。但教学后发现评价与教学环节结合地太生硬,有些学生已做到的评价点仍老调重提,拖慢了教学进度。在之后教学中尝试评价要求随环节进行改变,已掌握的能力不再反复强调,需要达成的评价目标清晰简洁。

 4、提升教学语言精练准确,加强文化素养在教学中的渗透。本课歌曲表达的是傣族儿童对幸福生活的热爱,在教学过程中我为了让学生感受傣族民族特色,穿了傣族特色服饰,但在教学中没有深入介绍,今后在教学环节中注重文化知识的自然渗透。在教唱过程中,还需用更加简洁精练的教学语言解决学生即时发现的难点。

  环节说明:

 通过动作创编、合作表演,提高学生艺术表现能力及自信,增进同学互相合作意识。

 评价标准:

 声音自然高位置,动作符合音乐节奏

 【教学流程图】

 故事导入 歌表演 新课学习 律动舞蹈,创设情境 视唱唱名,解决难点 聆听歌曲,熟悉节奏 歌曲学习,完整演唱 拓展创编,完整表演 感受体验 学习掌握 合作与表演 欣赏视频,了解特色

相关热词搜索: 孔雀 轻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