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地方人大对地方非立法性规范性文件的监督
发布时间:2021-09-26 12:37:46
浏览数:次
今年2月,全国人大委员会委员长李鹏在广东考察时指出:人大的主要任务是在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加快建立和完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结合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实际,积极开展立法和监督工作,推进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进程。实施法律监督是人大的一项重要权力,其中包括地方人大对地方非立法性规范性文件的监督。笔者仅就此谈点粗浅的看法。
一、地方非立法性规范性文件的特征
一是主体具有特定性。制定非立法性规范性文件的主体是相关的各级地方国家机关,所有地方各级国家机关都可以成为制定非立法性规范性文件的主体。一般的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不能成为地方非立法性规范性文件的制定主体。
二是内容具有强制性。非立法性规范性文件的制定,虽不具有立法属性,但它是为了贯彻执行法律法规和规章,是为了调整一定的社会关系,由特定的国家机关通过一定的程序,依法设立的权利义务,或者相应的各种行为规则,通常有相应的强制措施作保障,具有一定的强制性,在其效力所及范围内,相关单位和个人必须遵守和执行。
三是效力具有从属性。非立法性规范性文件的制定必须同法律、行政法规相一致,不可与之相抵触。非立法性规范性文件不得对违法行为设定行政处罚和相关的行政强制措施,不具有直接的法律效力,在与法律、法规、规章相一致的条件下,具有间接的、延伸的法律效力。
四是形式具有规范性。非立法性规范性文件与立法性文件相比,虽然制定的程序较为简单灵活,一般不需要制定严格的规划,也不强调固定的文件格式和专门的法律语言,但非立法性规范性文件也是为社会生活提供具有普遍约束力的行为规则和标准,制定非立法性规范性文件的活动本身是一种抽象行为,非立法性规范性文件所设定的行为规则具有概括性并可以反复适用。
二、对地方非立法性规范性文件实施监督的方式
一是直接监督方式。根据宪法和法律,地方人大及常委会有权撤销本级人民政府不适当的决定和命令;可直接对作出不适当的非立法性规范性文件的本级人民法院或人民检察院提出纠正意见或直接作出处理。
二是间接监督方式。地方人大及常委会有权对本地区除“一府两院”之外的各类国家机关和部门所制定的非立法性规范性文件进行监督。间接监督一般不用直接撤销、处理方式,而是向制定非立法性规范性文件的该国家机关提出处理意见或建议,责成其自行纠正或撤销。经过机构改革,公安、工商、税务等与人民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政府职能部门,实行了垂直领导,从行政关系上脱离了地方政府,但这些部门的工作,仍是地方政府工作的重要内容,地方人大及常委会对这些国家机关和部门制定的不适当的非立法性规范性文件的监督,也可采用间接监督处理方式。
三、对地方非立法性规范性文件加强监督的建议
在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五届六中全会决定和江泽民总书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我国加入WTO的新形势下,地方人大及常委会应加强对地方非立法性规范性文件的监督。
一是加强对地方非立法性规范性文件的适当性的审查和监督。地方非立法性规范性文件具有普遍适用的效力,与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密切相关。地方非立法性规范性文件的数量比较多,制定主体具有较多的自由裁量权,容易利用自身的权力设置不适当的权利义务或者其他行为规则。有的虽然其具体规定不直接与现行法律法规的具体规定相抵触,但在制定的动机、目的及宗旨方面则有与法律法规不相一致之处,容易造成不公正的后果。因此,地方人大及常委会有必要加强对地方非立法性规范性文件的适当性进行审查和监督。
二是加强对地方非立法性规范性文件的清理审查的监督。地方人大及常委会加强对地方非立法性规范性文件的清理审查的监督是一种事后监督。在地方非立法性规范性文件生效之后,随着客观情况的变化,许多不适应客观情况变化的地方非立法性规范性文件需要及时加以清理。地方人大及常委会通过对地方非立法性规范性文件的清理审查的监督,既可以避免不合时宜的地方非立法性规范性文件继续适用,还可以解决事前和事中监督中未发现的问题。
总之,地方人大及常委会加强对地方非立法性规范性文件的监督,是行使宪法和法律赋予的监督权,有利于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有利于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密切党与人民群众的联系,有利于社会的政治稳定和经济发展。 相关热词搜索: 地方 浅谈 立法 规范性文件 人大
一、地方非立法性规范性文件的特征
一是主体具有特定性。制定非立法性规范性文件的主体是相关的各级地方国家机关,所有地方各级国家机关都可以成为制定非立法性规范性文件的主体。一般的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不能成为地方非立法性规范性文件的制定主体。
二是内容具有强制性。非立法性规范性文件的制定,虽不具有立法属性,但它是为了贯彻执行法律法规和规章,是为了调整一定的社会关系,由特定的国家机关通过一定的程序,依法设立的权利义务,或者相应的各种行为规则,通常有相应的强制措施作保障,具有一定的强制性,在其效力所及范围内,相关单位和个人必须遵守和执行。
三是效力具有从属性。非立法性规范性文件的制定必须同法律、行政法规相一致,不可与之相抵触。非立法性规范性文件不得对违法行为设定行政处罚和相关的行政强制措施,不具有直接的法律效力,在与法律、法规、规章相一致的条件下,具有间接的、延伸的法律效力。
四是形式具有规范性。非立法性规范性文件与立法性文件相比,虽然制定的程序较为简单灵活,一般不需要制定严格的规划,也不强调固定的文件格式和专门的法律语言,但非立法性规范性文件也是为社会生活提供具有普遍约束力的行为规则和标准,制定非立法性规范性文件的活动本身是一种抽象行为,非立法性规范性文件所设定的行为规则具有概括性并可以反复适用。
二、对地方非立法性规范性文件实施监督的方式
一是直接监督方式。根据宪法和法律,地方人大及常委会有权撤销本级人民政府不适当的决定和命令;可直接对作出不适当的非立法性规范性文件的本级人民法院或人民检察院提出纠正意见或直接作出处理。
二是间接监督方式。地方人大及常委会有权对本地区除“一府两院”之外的各类国家机关和部门所制定的非立法性规范性文件进行监督。间接监督一般不用直接撤销、处理方式,而是向制定非立法性规范性文件的该国家机关提出处理意见或建议,责成其自行纠正或撤销。经过机构改革,公安、工商、税务等与人民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政府职能部门,实行了垂直领导,从行政关系上脱离了地方政府,但这些部门的工作,仍是地方政府工作的重要内容,地方人大及常委会对这些国家机关和部门制定的不适当的非立法性规范性文件的监督,也可采用间接监督处理方式。
三、对地方非立法性规范性文件加强监督的建议
在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五届六中全会决定和江泽民总书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我国加入WTO的新形势下,地方人大及常委会应加强对地方非立法性规范性文件的监督。
一是加强对地方非立法性规范性文件的适当性的审查和监督。地方非立法性规范性文件具有普遍适用的效力,与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密切相关。地方非立法性规范性文件的数量比较多,制定主体具有较多的自由裁量权,容易利用自身的权力设置不适当的权利义务或者其他行为规则。有的虽然其具体规定不直接与现行法律法规的具体规定相抵触,但在制定的动机、目的及宗旨方面则有与法律法规不相一致之处,容易造成不公正的后果。因此,地方人大及常委会有必要加强对地方非立法性规范性文件的适当性进行审查和监督。
二是加强对地方非立法性规范性文件的清理审查的监督。地方人大及常委会加强对地方非立法性规范性文件的清理审查的监督是一种事后监督。在地方非立法性规范性文件生效之后,随着客观情况的变化,许多不适应客观情况变化的地方非立法性规范性文件需要及时加以清理。地方人大及常委会通过对地方非立法性规范性文件的清理审查的监督,既可以避免不合时宜的地方非立法性规范性文件继续适用,还可以解决事前和事中监督中未发现的问题。
总之,地方人大及常委会加强对地方非立法性规范性文件的监督,是行使宪法和法律赋予的监督权,有利于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有利于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密切党与人民群众的联系,有利于社会的政治稳定和经济发展。 相关热词搜索: 地方 浅谈 立法 规范性文件 人大
热门文章:
- 2024年(8篇)工作述职报告汇...2025-01-11
- (2篇)2024年工作计划汇编2025-01-11
- (9篇)党支部工作特色亮点党...2025-01-10
- 2024年XX图书馆工作总结报告...2025-01-08
- 2024年-政工工作个人三年工...2025-01-07
- 2024年第三季度个人工作小结...2025-01-07
- 2024年度工作总结及2024年工作打算2025-01-06
- 2024年街道党工委工作总结暨2...2025-01-06
- 2024年度党支部党建工作总结...2025-01-06
- 2024年度在全市市场监管工作...2025-01-05
相关文章:
- 谈地方性医学院校学风建设2021-08-27
- 论地方政府在构建和谐社会中...2021-09-19
- XX县地方税务局“一建五创”...2021-09-22
- 农村土地制度变革中的地方政...2021-09-27
- 从编写实践谈地方志工作要紧...2021-10-05
- 城市规划的探讨:一定要突出...2021-10-06
- 地方税务局廉政文化活动实施方案2021-10-06
- 2020年地方志业务应知应会知...2021-10-09
- 地方税务局政治业务学习管理办法2021-11-02
- 浅谈煤矿安全生产评价体系构建2021-08-27
- 浅谈农村有线电视网络故障维修2021-08-27
- 浅谈医院成本核算精细化管理2021-08-27
- 浅谈生态建筑建筑设计应用2021-08-27
- 浅谈WiFi智能灯光控制系统设计2021-08-27
- 浅谈初中历史教学德育渗透2021-08-27
- 浅谈计算机教育教学创新2021-08-27
- 浅谈历史教学学生责任意识培养2021-08-27
- 浅谈临床医学检验重要环节质...2021-08-27
- 浅谈初中德育教育工作论文2021-08-27
- 对显失公平构成要件的立法思考2021-09-24
- 浅论《农村土地承包法》的立...2021-10-26
- 论权力机关对行政立法的监督2021-11-09
- 论行政强制法律制度的立法完善2021-11-30
- 谈可持续发展战略与我国环境...2021-12-20
- 谈我国商业贿赂治理的立法完...2021-12-23
- 论加快档案信息公开的立法2022-01-01
- 地方区域立法现状分析思考2022-01-13
- 编制立法计划中选项问题调研报告2022-01-13
- 西部开发立法问题思考建议2022-01-15
- 规范性文件的备案审查2021-12-10
- 强化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2021-12-10
- 制定规范性文件管理制度2022-01-09
- 完善规范性文件监督机制思考建议2022-01-13
- 人大常委会办公室上半年工作总结2021-08-27
- 市十五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次...2021-08-27
- 市四届人大常委会第十次会议...2021-08-27
- 人大代表联络站点建设活动情况2021-08-27
- 市四届人大常委会第五次会议...2021-08-27
- 全县党务工作会议讲话&人大常...2021-08-28
- 县委领导班子运行情况汇报&人...2021-08-28
- 优秀人大代表典型材料2021-09-13
- 在镇人大代表座谈会上的讲话2021-09-20
- 坚持和完善党对人大工作的领...2021-09-20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