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住重点突出特色探索农民增收新途径
发布时间:2021-09-26 12:56:37
浏览数:次
随着农业和农村发展环境的变化,农民增收困难已成为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一个突出问题。如何破解这一难题?关键是坚持从实际出发,抓住重点,突出特色。广东省惠东县坚持按照这一思路开展工作,收到了明显成效。2003年,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达4106元,比上年增长4.6%。
发挥资源优势,靠发展特色农业增加农民收入
增加农民收入,应充分利用现有农业资源,发挥本地比较优势,发展特色农业,进一步提高土地产出率和农业综合效益。过去,由于传统农业占主导地位,高产、高质、高效农业没有发展起来,农民一年到头辛苦经营但收益甚微。就惠东而言,无论耕地、山地、海洋等资源还是水力、矿产、瓷土等资源都十分丰富,但过去因重视不够、经营不善,丰富的资源得不到充分利用,农民收入一直徘徊不前。从2002年开始,县委、县政府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因地制宜地发展特色农业。在山区,根据山地面积广、水力等资源比较丰富的实际,大力发展资源生态型农业,建成了一批规模化农业基地;在沿江,根据当地交通方便、区位优越的实际,大力发展城郊型农业经济,建成了亚热带特色水果、蔬菜、花卉园艺以及农产品加工基地;在沿海,根据当地土地辽阔、浅海滩涂多的实际,大力发展出口创汇型农业,建成了蔬菜、水产养殖等富有惠东特色的农业基地。特色农业的兴起,给农民带来了实惠。2003年,全县农业产值36.52亿元,同比增长7%;农民分别从种、养业中人均获得收入985元、1027元,占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的24%和25%。
发挥龙头企业辐射带动效应,靠推进农业产业化增加农民收入
随着农业生产规模的扩大和农副产品总量的增加,千家万户的小生产经营模式与千变万化的大市场的对接,成为农民增收致富的一大难题。在这方面,惠东深有体会。前些年发动农民大面积种植水果及马铃薯等作物,虽然规模上来了,但产品销售却成了大问题,结果是增产不增收,农民苦不堪言。近年来,惠东从实际出发,确立了依靠龙头企业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从而增加农民收入的工作思路,按照“扶大、扶优、扶强”的原则,采取招商引资、更新改造、横向联合等方式,培育发展了50家龙头企业,形成公司+基地+农户的“生产有基地、加工有企业、营销有组织、流通有市场、出口有渠道”的多元化经营格局。龙头企业在提供技术和产品销售等方面帮助农民解决了许多实际困难,在扩大农业规模、提升农业层次、解决农产品销售难题、增加农民收入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发挥区位优越、商贸活跃优势,靠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增加农民收入
随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不断完善和农业生产效率的提高,许多农民正从土地上解脱出来。除了少部分留在农村从事种养及加工业,大部分农村劳动力“洗脚上田”,急需寻找就业出路,拓展增收渠道。如果丰富的劳动力资源能够利用好,不仅有利于增加农民收入,而且有利于发展地方经济,促进社会稳定。如何解决好富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惠东主要靠两条:一是发挥商贸活跃的优势,大力发展民营经济,引导农民进城到民营企业就业。惠东历来是粤东的商贸重地。这些年来,制鞋等民营企业不断发展壮大。到2003年,全县共有民营企业15943家,其中制鞋业企业1900多家,从业人员达13万多人,安排本地劳动力就业6万多人。去年,全县农民从非农产业中人均获得收入达862元,占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的21%。二是发挥毗邻港澳、交通方便、区位优越等优势,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吸引农民进城到外资企业务工。目前,全县共引进外资企业582家,从业人员达5.5万多人,安排本地劳动力就业1.2万多人。2003年,农民在外资企业的务工收入占全县农民人均收入的10%以上。
相关热词搜索: 农民增收 新途径 抓住 探索 特色
发挥资源优势,靠发展特色农业增加农民收入
增加农民收入,应充分利用现有农业资源,发挥本地比较优势,发展特色农业,进一步提高土地产出率和农业综合效益。过去,由于传统农业占主导地位,高产、高质、高效农业没有发展起来,农民一年到头辛苦经营但收益甚微。就惠东而言,无论耕地、山地、海洋等资源还是水力、矿产、瓷土等资源都十分丰富,但过去因重视不够、经营不善,丰富的资源得不到充分利用,农民收入一直徘徊不前。从2002年开始,县委、县政府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因地制宜地发展特色农业。在山区,根据山地面积广、水力等资源比较丰富的实际,大力发展资源生态型农业,建成了一批规模化农业基地;在沿江,根据当地交通方便、区位优越的实际,大力发展城郊型农业经济,建成了亚热带特色水果、蔬菜、花卉园艺以及农产品加工基地;在沿海,根据当地土地辽阔、浅海滩涂多的实际,大力发展出口创汇型农业,建成了蔬菜、水产养殖等富有惠东特色的农业基地。特色农业的兴起,给农民带来了实惠。2003年,全县农业产值36.52亿元,同比增长7%;农民分别从种、养业中人均获得收入985元、1027元,占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的24%和25%。
发挥龙头企业辐射带动效应,靠推进农业产业化增加农民收入
随着农业生产规模的扩大和农副产品总量的增加,千家万户的小生产经营模式与千变万化的大市场的对接,成为农民增收致富的一大难题。在这方面,惠东深有体会。前些年发动农民大面积种植水果及马铃薯等作物,虽然规模上来了,但产品销售却成了大问题,结果是增产不增收,农民苦不堪言。近年来,惠东从实际出发,确立了依靠龙头企业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从而增加农民收入的工作思路,按照“扶大、扶优、扶强”的原则,采取招商引资、更新改造、横向联合等方式,培育发展了50家龙头企业,形成公司+基地+农户的“生产有基地、加工有企业、营销有组织、流通有市场、出口有渠道”的多元化经营格局。龙头企业在提供技术和产品销售等方面帮助农民解决了许多实际困难,在扩大农业规模、提升农业层次、解决农产品销售难题、增加农民收入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发挥区位优越、商贸活跃优势,靠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增加农民收入
随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不断完善和农业生产效率的提高,许多农民正从土地上解脱出来。除了少部分留在农村从事种养及加工业,大部分农村劳动力“洗脚上田”,急需寻找就业出路,拓展增收渠道。如果丰富的劳动力资源能够利用好,不仅有利于增加农民收入,而且有利于发展地方经济,促进社会稳定。如何解决好富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惠东主要靠两条:一是发挥商贸活跃的优势,大力发展民营经济,引导农民进城到民营企业就业。惠东历来是粤东的商贸重地。这些年来,制鞋等民营企业不断发展壮大。到2003年,全县共有民营企业15943家,其中制鞋业企业1900多家,从业人员达13万多人,安排本地劳动力就业6万多人。去年,全县农民从非农产业中人均获得收入达862元,占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的21%。二是发挥毗邻港澳、交通方便、区位优越等优势,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吸引农民进城到外资企业务工。目前,全县共引进外资企业582家,从业人员达5.5万多人,安排本地劳动力就业1.2万多人。2003年,农民在外资企业的务工收入占全县农民人均收入的10%以上。
相关热词搜索: 农民增收 新途径 抓住 探索 特色
热门文章:
- 2024年(8篇)工作述职报告汇...2025-01-11
- (2篇)2024年工作计划汇编2025-01-11
- (9篇)党支部工作特色亮点党...2025-01-10
- 2024年XX图书馆工作总结报告...2025-01-08
- 2024年-政工工作个人三年工...2025-01-07
- 2024年第三季度个人工作小结...2025-01-07
- 2024年度工作总结及2024年工作打算2025-01-06
- 2024年街道党工委工作总结暨2...2025-01-06
- 2024年度党支部党建工作总结...2025-01-06
- 2024年度在全市市场监管工作...2025-01-05
相关文章:
- ×县实施“五情五进”工程促...2021-09-11
- 创新农业组织形式促进农民增...2021-09-11
- 以城镇兴产业促进农民增收2021-09-13
- 农民增收问题研究2021-09-13
- *办事处关于农民增收工作的汇报2021-09-14
- 农民增收情况分析及影响农民...2021-09-15
- 壮大优势产业促进农民增收2021-09-19
- 农民增收工作汇报材料2021-09-19
- 关于××乡农民增收情况的调查2021-09-20
- 围绕农民增收发展优势产业2021-09-22
- 探索基层党组织建设新途径2021-09-11
- 知识经济时代高校图书馆价值...2022-03-09
- 某县探索创先争优活动新途径...2022-04-09
- 未抓住时间优秀作(版)文2021-09-06
- 抓住“三个要着”提升工商形象2021-09-23
- 生态所员工抓住机遇迎接挑战...2021-11-12
- 地区卫生服务的探索2021-09-13
- 近代化探索2021-09-14
- xxx地区卫生服务的探索2021-09-15
- 历史专题二近代化探索2021-09-16
- 学习江泽民“三讲”教育是加...2021-09-27
- 机关服务文化的实践与探索2021-09-29
- 建设学习型企业的探索与实践2021-10-08
- 认真探索三村建设积极实施整...2021-10-11
- 县发展有机农业的实践与探索2021-12-16
- 社会综合治税建设的探索2021-12-23
- 特色校园文化建设方案2021-10-11
- 论政治教师的语言特色2021-10-13
- 特色县建设方案2021-12-16
- 突出特色创新工作2022-01-31
- “规定动作”不走样,“自选动...2022-02-13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