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三年级语文《一株老树和两个怪人》教案
【#三年级# 导语】教案的作用有很多,作为新的老师教案的重要性是不容小觑的,首先在编写教案的过程中,要熟知教材,教参和作业,其次写教案的过程也是思维连贯发散的过程,再者经过不断的修改和试讲进一步完善教案,能更加提高自信心。最后,随着教案的完成,对于教材和知识点的把握更有力度,更有利于将来的讲课。以下是©[无#忧考#网]整理的小学三年级语文《一株老树和两个怪人》教案相关资料,希望帮助到您。
1.小学三年级语文《一株老树和两个怪人》教案
知识与技能1、正确认读本课11个生字,正确、美观书写10个生字,会区分使用多音字“分”的两种读音。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过程与方法
1、在认读课文中锻炼学生迅速总揽大意的能力。
2、学生从整体感受出发,抓住感受点品词析句,读中感悟、反复品味,从而享受语言的熏染、习得语言、发展语感。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受到同一桩事可以各有道理,只是思考的角度不同的启示。
课前准备:搜集有关榕树生长的资料。
教学过程:
一、激趣引入
1、板书课题:《一株老树和两个怪人》
2、“看到题目,你们想知道什么?”
二、初读课文
1、学生带着自己的问题自由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用喜欢的方式解决,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
2、检查读文情况。
3、全班交流自己初读课文寻求到的答案。
4、检查学生自学生字的情况。
出示生词“互相、尊敬、成绩、禁不住、忘恩负义、思索”等。
学生自由读、开火车读后提出不懂的词语,生生互动、师生互动、共同解决。
三、理解课文
1、默读课文,思考:“究竟听哪一个人的才对呢?谈谈你的看法。”
2、小组内交流讨论。
3、全班交流。引领学生大胆发表自己个性化的见解、感受,找多名学生谈。
4、激发学生想象:假如你见到了这株大榕树,你会怎样想,怎样做呢?
四、指导书写
五、拓展延伸
1、回家再在文中找一些课后第三题这样的句子,读一读、并积累到采蜜集中。
2、将文中喜欢的词句也积累下来。
2.小学三年级语文《一株老树和两个怪人》教案
一、教学目标1、正确认读本课11个生字,正确、美观书写10个生字,会区分使用多音字“分”的两种读音。
2、学生从整体感受出发,抓住感受品词析句,读中感悟、反复品味,从而享受语言的熏染、习得语言、发展语感。
3、受到同一桩事可以各有道理,只是思考的角度不同的启示。
二、教学重点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三、教学难点
抓住感受点品词析句,读中感悟。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花的美丽会让我们留恋忘返,树的伟岸会让我们赞不绝口,你见过哪些树呢?你们见过榕树吗?(介绍榕树)在小树子家的门外有一株老榕树,但围绕这株老榕树发生了两件有趣的事情,到底发生什么事了呢?今天我们来学习《一株老树和两个怪人》。
(二)讲授新课
我们先来读课文,要求学生大声地朗读课文,并思考这篇课文主要讲的是什么事情。读后回答:“这株老树”指的是什么?它长成什么样子?学生再读课文,并用笔画出描写老榕树的句子。文中写到它和许多老榕树一样盘根错节、根深叶茂,但又说它古怪,什么叫做“古怪”呢?(学生回答)文中是怎样描写它的古怪的?想象一下这株老榕树长成什么样子,并用笔把它画一画。
围绕着这株老榕树,发生了哪两件有趣的事呢?(读课文,小组讨论思考)
当第一位旅客看到这株老榕树时,他是怎样做,又是怎样说的呢?请同学们再次读课文,并划出重点地语句。齐读第一位旅客说的话。
这株老榕树使第一个旅客想起了那些坚强的人,不禁想它致敬。可是当第二位旅客看到这株老榕树时,他是怎样做,又是怎样说的呢?(学生朗读)
对同一件事情,却有不同的看法。“究竟听哪一个人的才对呢?”你们能回答小树子的问题吗?默读课文,和同学们交流你的看法。
(三)扩展
假如你见到这株大榕树,你会怎么想?怎么做呢?
(四)总结
通过这篇课文的学习,你悟出了什么道理?
3.小学三年级语文《一株老树和两个怪人》教案
知识与技能:1、正确认读本课11个生字,正确、美观的书写10个生字,会区分使用多音字“分”的两种读音。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过程与方法:
1、在认读中训练学生迅速总揽大意的能力。
2、从整体感受出发,抓住感受点品评词句,读中感悟、反复品味,从而感受语言的熏染、习得语言、发展语感。
情感态度价值观:
懂得对于同一个事物,同一件事可以有不同的看法,不同的道理,只是思考的角度不同得到了不同的启示。
教学重点难点:从不同的角度理解文章中两个人对于榕树的不同评价。
教学准备:师生搜集榕树的生长资料和图片
教学过程设计:
一、导入
1、出示课题《一颗老树和两个怪人》指名读
2、读题质疑,“读了这个题目,你有什么疑问吗?”
预设:我想知道那是一株什么样的老树,是两个怎样怪的人,他们和老树之间发生了什么事情?质疑课题,制造悬念,激起学生的学习的兴趣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自学生字
1、生带着问题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想办法解决,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同时勾画出不理解的词语。
2、全班交流曾经对课题提出的质疑。对课文整体上作初步的认识。
3、检查学生自学生字情况,齐读后指读、
出示生词:
互相 尊敬 坚强 困苦 能够 成绩
禁不住 当初 忘恩负义 憎恶
4、认识“分”的不同读音:养分 水分 成分/分数 分开 分辨
5、多种方式理解词语
①小组成员之间汇报交流不理解的词语
②全班交流,解决了那些赐予的理解,还有那些不理解
预设:
对于“盘根错节,根深叶茂、参天大树”可结合图片来理解,
“诧异、腐朽、禁不住”可结合课文中的语句来理解
“挫折、轻蔑、卑鄙、刽子手、忘恩负义”蜗牛文摘解决
联系生活结合动作演示理解“扫视”一词
6、指名读课文,检查读文情况,听者纠错,进行评价。
通过多种有效的方法理解词语,让学生体验式的参与其中同时发挥小组的优势,让学生互动中学习,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
三、再读课文,深入品位
默读第一自然段,找出描写老树样子的语句
1、指名读一读这些句子,其他学生想象老树的画面
2、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这是一株怎样的老树(古怪)
3、师:面对着这棵奇特的老树两名旅客又有着怎样不同的态度看法呢?自由朗读课文2-10段,并用文中的语句来回答。
4、读后交流
“这种老榕树,是最令人尊敬的。”
“这种榕树,是最卑鄙的”
5、对于上面这两人的看法,你支持哪一个,为什么?
小组讨论交流后集体交流汇报
预设
A支持第一种,因为它种子虽小却能长成参天大树,几乎在哪儿都能够生长,让人想起那些以之间起那些意志坚强的人,在任何艰苦的环境下人都能够取得成绩的。
教师适时点拨:
几乎在哪儿都能够生长,说明了什么?(生命力强)
B支持第二种,因为它是森林的强盗,自然界的谋杀者,为了自己,侵害他人,让人想起骗子、刽子手令人憎恶。
6、教师:你们说得都很好,而且都很有道理,同样是说同一株大树的成长情况,去有着截然不同的评价就是因为两个人看待问题的角度不同造成的,同学们你们知道里吗?
7、学了这篇文章联系生活实际,谈谈你的想法吧。
生练习生活畅谈感受。
围绕着文章的重点-不同角度看事物,得到的态度也不同,这一主线展开小组讨论,用自己的话阐述理由,从而深入文章最后练习生活谈自己的感受旨在培养学生多角度看待事物。
记忆字形,指导书写
学生介绍自己喜欢的方法记忆字形
教师指导重点字的书写提高自主识字的能力
四、拓展延伸,积累实践
1、从文中找出像“诧异,气愤”表示人物情感的语词
2、搜集表示人物情感的语词,积累下来。丰富词汇发展语感。
相关热词搜索: 老树 怪人 教案热门文章:
- 2024年(8篇)工作述职报告汇...2025-01-11
- (2篇)2024年工作计划汇编2025-01-11
- (9篇)党支部工作特色亮点党...2025-01-10
- 2024年XX图书馆工作总结报告...2025-01-08
- 2024年-政工工作个人三年工...2025-01-07
- 2024年第三季度个人工作小结...2025-01-07
- 2024年度工作总结及2024年工作打算2025-01-06
- 2024年街道党工委工作总结暨2...2025-01-06
- 2024年度党支部党建工作总结...2025-01-06
- 2024年度在全市市场监管工作...2025-01-05
相关文章:
- 小学三年级语文《一株老树和...2021-09-28
- 幼儿健康活动教案方案集锦2021-08-27
- 鲜花送朋友教案2021-08-27
- 映-安全教案2021-09-05
- 《潜力无限》教案2021-09-05
- 《动漫——动起来漫画》教案2021-09-06
- 教案(杜霞)2021-09-06
- 《是谁敲》教案2021-09-06
- 小学写字教案:女字旁、女字底2021-09-06
- 《夏》教案2021-09-06
- 《图片与艺术字》教案2021-0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