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考试复习重点
毛概复习大纲 前言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内涵 答: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和时代特征相结合起来,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研究和解决中国革命、建设、改革中的实际问题;就是总结和提炼中国革命、建设、改革中的实践经验,从而认识和掌握客观规律,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宝库增添新的内容;就是运用中国人民喜闻乐见的民族语言来阐述马克思主义理论、使之成为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马克思主义。
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大理论成果 答:第一次飞跃的理论成果是毛泽东思想。第二次飞跃的理论成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包括哪些? 答 :
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第一章
毛泽东思想及其历史地位 1、何谓毛泽东思想? 答: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理论、革命军队建设和军事战略的理论、政策和策略的理论、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工作的理论、党的建设理论。
2、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是指什么? 答: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
3、“实事求是”的内涵是什么? 答:实事求是,就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坚持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
4、毛泽东思想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的作用是什么? 答: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中,毛泽东思想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奠定了理论基础。
第二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1、近代中国国情和中国革命的时代特征是什么? 答:国情: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中国革命的时代特征:近代中国的社会性质和主要矛盾,决定了中国革命仍然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但是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不同于一般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经历了从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变,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
2、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答: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
3、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的内容及意义? 答:内容:中国革命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必须处理好土地革命、武装斗争、农村革命根据地建设三者之间的关系。
意义:中国革命道路的理论,反映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民主革命发张的客观规律。党探索中国革命道路的过程中,不是照搬照抄俄国十月革命的经验,而是从中国的实际出发,开辟了引导中国革命走向胜利的正确道路,独创性的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中国革命道路理论,是党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研究和解决中国革命具体问题的光辉典范,对于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具有要方法论意义。
4、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三大法宝是什么? 答: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
第三章
社会主义改造理论
1、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一个过渡性的社会(√)
2、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主要内容? 答: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主要内容被概括为“一化三改”。“一化”即社会主义工业化,“三改”即对个体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3、什么事件是标志着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初步确立? 答:我国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社会主义公有制成为我国社会的经济基础。
第四章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理论成果 1、《论十大关系》标志着什么? 答:标志着党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良好开端。
2、《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主要观点? 答:毛泽东指出,矛盾是普遍存在的,社会主义社会同样充满着矛盾,正是这些矛盾推动着社会主义不断的向前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在生产关系和生产力基本适应、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基本适应条件下的矛盾,是在人们根本利益一致基础上的矛盾。
3、关于中国工业化道路的问题,在《论十大关系》和《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的主要观点是什么? 答: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中论述的第一大关系,便是重工业、轻工业和农业的关系。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一文中,毛泽东明确地提出了中国工业化道路的问题,主要是指重工业、轻工业和农业的发展关系问题,要走一条有别于苏联的中国工业化道路。
4、谁提出“三个主体,三个补充”的设想? 答:陈云。①在工商业经营方面,国家经济和集体经济是工商业的主体,一定数量的个体经济是国家经济和集体经济的补充。
②在生产计划方面,计划生产是工农业生产的主体,按照市场变化在国家计划许可范围内的自由生产是计划生产的补充。
③在社会主义的统一市场里,国家市场是它的主体,一定范围内的国家领导的自由市场是国家市场的补充。
第五章
邓小平理论 1、什么是“邓小平理论”形成的背景? 答:①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是邓小平理论形成的时代背景。
②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是邓小平理论形成的历史依据。
③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是邓小平理论形成的现实依据。
2、“邓小平理论”回答的基本问题是什么? 答: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是邓小平在领导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这一新的革命过程中,不断提出和反复思考的首要的基本的理论问题。
3、社会主义本质是什么? 答: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4、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意义是什么? 答: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论断,使我们对社会主义建设的长期性、复杂性、艰巨性有了更加清醒的认识。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深刻指出:“我们搞社会主义才几十年,还处在初级阶段。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还需要一个很长的历史阶段,需要我们几代人、十几代人,甚至十几代人坚持不懈地努力奋斗。”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基于对中国国情的准确把握,揭示了当代中国的历史方位,是建设中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依据,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理论的重大发展和重大突破。
5、党的基本路线是什么?
答:“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6、“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的基本内容主要有哪些? 答:基本内容主要有:坚持一个中国,这是“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核心,两制共存,在台湾、香港、澳门保持原有的社会制度和生活方式不变的情况下,尽最大努力争取和平统一,但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
第六章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1、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所要问答和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答:“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是一个重大的现实问题。
2、什么是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集中概括? 答:中国共产党必须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3、什么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答:发展 4、党的十四大正式把什么确立为我国经济体质改革的目标? 答: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第七章
科学发展观 1、什么是对科学发展观的集中概括? 答: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立场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第八章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及其历史地位 1、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那么当前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是什么? 答:我国的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
2、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主要依据有哪些? 答:①是经过改革开放 40 年的发展,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总体上显著提高,很多方面进入世界前列。
②是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更加强烈,不仅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且在民主、法制、公平、公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长。
③是影响满足人们美好生活需要的因素很多,但主要是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问题。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去了新时代,新时代的内涵是什么? 答:①这个新时代是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续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时代。
②这个新时代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时代。
③这个新时代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不断创造美好生活、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时代。
④这个新时代是全体中华儿女勠力同心、奋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时代。
⑤这个新时代是我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不断为人类作出更大贡献的时代。
4、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要义是什么? 答: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全部理论和实践的鲜明主题,也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要义。
5、八个明确点明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主要内容,是哪八个明确? 答:①明确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分两步走在本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②明确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③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是“五位一体”、战略布局是“四个全面”,强调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④明确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⑤明确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⑥明确党在新时代的强军目标是建设一支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人民军队,把人民军队建设成为世界一流军队。
⑦明确中国特色大国外交要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⑧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提出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突出政治建设在党的建设中的重要地位。
6、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不但明确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也回答了新时代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党的十九大概括为“十四个坚持”,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方略。
7、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历史地位是什么? 答: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 ②新时代的精神旗帜; ③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行动指南。
第九章
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任务 1、中国梦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形象表达,中国梦的本质是什么? 答: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
2、如何奋力实现中国梦? 答: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
3、当前处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期,什么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战略安排?
答: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基本实现现代化,再到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战略安排。
第十章
“五位一体”总体布局 1、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鲜明的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主要内容。
2、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提高全要素生产率。
3、“三去一降一补”是指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
4、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
5、什么是人民民主的真谛? 答:实行人民民主,保证人民当家作主,要求治国理政大政方针在人民内部各方面进行广泛商量,有事好商量,众人的事情众人商量,是人民民主的真谛。
6、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答: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7、什么是总体国家安全发展观? 答:总体国家安全观是指坚持国家利益至上,以人民安全为宗旨,以政治安全为根本,以经济安全为基础,以军事、文化、社会安全为保障,以促进国际安全为依托,维护各领域国家安全,构建国家安全体系,走中国特色国家安全道路。
8、生态文明的核心内容是什么? 答: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9、如何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 答:①把节约资源放在首位。②坚持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③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
碳发展。④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
第十一章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 1、“四个全面”具体指哪四个? 答: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
2、从现在到 2020 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时期。
3、着力健全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的制度体系。
4、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什么? 答: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5、什么是国家治理体系? 答:国家治理体系是在党领导下管理国家的制度体系,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和党的建设等各领域体制机制、法律法规安排,即一整套紧密相连、相互协调的国家制度。
6、什么是国家治理能力? 答:国家治理能力是运用国家制度管理社会各方面事务的能力,包括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等各个方面。
7、全面依法治国的总目...
相关热词搜索: 毛泽东思想 概论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热门文章:
- 2024年(8篇)工作述职报告汇...2025-01-11
- (2篇)2024年工作计划汇编2025-01-11
- (9篇)党支部工作特色亮点党...2025-01-10
- 2024年XX图书馆工作总结报告...2025-01-08
- 2024年-政工工作个人三年工...2025-01-07
- 2024年第三季度个人工作小结...2025-01-07
- 2024年度工作总结及2024年工作打算2025-01-06
- 2024年街道党工委工作总结暨2...2025-01-06
- 2024年度党支部党建工作总结...2025-01-06
- 2024年度在全市市场监管工作...2025-01-05
相关文章:
-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2021-08-27
- )国开大学电大《毛泽东思想和...2021-08-27
-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2021-09-28
- 成人高等函授《毛泽东思想和...2021-09-28
-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2021-09-28
-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2021-09-28
-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2021-09-28
- 国开电大《毛泽东思想和中国...2021-09-28
-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2021-09-28
- 天然气供应系统概论2021-10-19
- 资源环境概论实习报告2021-12-29
- 人居环境科学概论对建筑学科...2022-10-30
- 2023年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2023-08-28
- 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2021-08-27
- 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2021-08-27
- 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2021-08-27
- 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2021-08-27
- 构建和谐社会:中国特色社会...2021-09-26
- 正确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2021-10-08
- 试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外交2021-11-13
- 解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2021-12-21
- 逐步建立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2021-12-21
- 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2021-1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