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扬范文网
当前位置 首页 >工作计划 >

中考选择|中考历史选择题(一)

发布时间:2021-09-28 12:36:49 浏览数:

  中考历史选择题 精选(一)

 1.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即将召开,假如请你为邓小平同志拟一份发言提纲,下列所提不恰当的一项是

 A.否定“两个凡是”的方针

 B.阶级斗争要常抓不懈

 C.将全党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现代化建设上来

 D.实行改革开放

 2.正确的思想路线是社会发展的灵魂。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的思想路线是

 A.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B.以经济建设为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

 C.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D.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3.以下关于新中国成立与十一届三中全会的评述中,正确的是

 ①结束了旧时代结束了错误方针

 ②启了新纪元开创了新时期

 ③前者开创的事业为后者提供了宝贵经验

 ④后者是对前者开创事业的继承与发展

 A.①②③

  B.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4.2008 年是中国改革开放 30 周年,为纪念这一关系中国命运与前途抉择的大事,首套“改革开放 30 周年纪念章”隆重发行(右图)。我国改革开放开始于:

 A.十一届三中全会

 B.中共十四大

 C.中共十五大

 D.中共十六大

 5.中国共产党党史上有两次重大、具有深远意义的转折点,一次是遵义会议,另一次是:

 A.七届三中全会

  B.八届三中全会

 C.十一届三中全会

  D.十二届三中全会

 6.下列各项,属于右图所示会议公报内容的是:

 A.作出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

 B.确定邓小平理论为党的指导思想

 C.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

 D.系统地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

 7.“当年曾分田翻身当家作主人,今岁又分田勤劳致富奔小康”。对联中的两次“分田”指的是

 A.土地改革和农业合作社

 B.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

 C.农业合作社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D.土地改革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8.标志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会议是

 A.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B.中共十三大

 C.中共十四大

 D.中共十五大

 9.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以来,一直为实现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而不懈地奋斗。中共八大与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共同点是

 A.实现国家工业化

  B.重新确立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C.实行改革开放

 D.确定经济建设为党的中心工作

 10.我国进入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历史新时期的标志是下列哪一次会议的召开

 A.七届二中全会

 B.中共“七大”

 C. 中共“八大”

 D.十一届三中全会

 11.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实行后,我国粮食产量有了大幅度的提高,这表明

  A.这种责任制符合现代化农业的需要

 B.这种责任制与当时生产力状况相适应

 C.这种责任制是实现农业机械化的惟一途径

 D.只要把农民的积极性调动起来,就没有实现不了的计划和设想

 12.下列流行语中,出现于新中国改革开放时期的一组是

 A.解放、土改、三大改造

 B.总路线、大跃进、大炼钢铁

 C.上山下乡、红卫兵、造反有理

  D.希望工程、炒股、个体户

 13.歌曲《春天的故事》中写道:“1979 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这句歌词反映的是

 A.建立经济特区,实行对外开放

 B.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C.实施“863”计划

 D.实行民族区域自治

 14.下列对新中国成立以来农村实行土地所有制的时间排序正确的是

 ①全国土地改革完成,土地归农民个人所有

 ②人民公社化运动,强化了土地集体所有制③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施,使土地在公有制基础上长期包给各户农家使用

 ④农业合作化完成,土地归集体所有

 A.①②③④

 B. ①③④②

 C. ①④②③

  D.②③④①

 15.流行语往往带有明显的时代特征,往往是一个时代的标记之一,下列哪一流行语是改革开放时代的

 A.“公私合营”、“镇压与宽大相结合”

 B.“割资本主义尾巴”、“一大二公”

 C.“走资派”、“封资修”

 D.“招商引资”、“科学发展观”

 16.建国以来,我国农村土地政策变化和调整的先后顺序是

  ①土地改革 ②人民公社化运动 ③农业集体合作化 ④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A②③④

 B.③①

 C.①③④②

 D.①③②④

 17.邓小平是我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在进行的农村改革的措施中,最能体现其产业结构调整的是

 A.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B.实行乡镇管理体制

 C.乡镇企业异军突起

 D.多种经济成分并举

 18.20 世纪 90 年代以后,国有大中型企业改革的主要内容是

 A.实行计划经济管理模式

 B.进行公司制、股份制改革

 C.完全实行资产私有制

  D.大力推行政企合一

 19.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改革首先从农村开始,实行的政策是

 A.集体经营责任制

 B.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C.公私合营

 D.农业合作化

 20.在历史知识竞赛中,当主持人说出“拓荒牛、一夜崛起之城、经济特区的代表”时,小明同学抢先说出正确答案,她的答案应该是

 A.珠海

  B.汕头

  C.海南

  D.深圳

 21.“1979 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这句歌词中,“老人”指

  ;“画了一个圈”指

  。

 A.毛泽东;解放台湾

  B.毛泽东;设立海南省

 C.邓小平;设立经济特区

  D.邓小平;南方谈话

 22 深圳是我国最早设立的四个经济特区之一。下边两幅图(图 9、图 10)真实再现了深圳今昔面貌。请你结合这两幅图片和深圳发展的历程,判断下列说法哪个是不正确的

 A.今日的深圳已由一个落后的边陲小镇发展为一座现代化的大都市

 B.深圳发展的历史条件是当地的经济基础很好

 C.深圳的巨变始于 20 世纪 80 年代初

 D.深圳的巨变说明了我国对外开放的正确性

 23.读“全国农民家庭人均纯收入抽样统计曲线图”,从图上看出,全国农民家庭人均纯收入(抽样份数:18529户)从 1978 年到 1982 年呈现上升趋势,出现这种趋势的主要原因是

 A.农村土地改革

 B.大跃进运动

 C.人民公社化运动

 D.农村逐步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24.右图反映了安徽省凤阳县农业生产的变化情况,这一变化主要得益于

 A、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施

 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实行

 C、“一国两制”构想的实现

 D、义务教育制的推行

 25.邓小平说:特区是一个窗口,是技术的窗口、管理的窗口、知识的窗口。1980 年国家首先设立的四个经济特区不包括

  A.深圳

 B.上海

 C.厦门

 D.汕头

 参考答案

 BCDAC ADADD BDACD DCBBD CBDAB

相关热词搜索: 中考 选择题 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