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扬范文网
当前位置 首页 >工作计划 >

母,鸡

发布时间:2021-09-28 13:52:15 浏览数:

  母 鸡 洞口县文昌一小

 黄敏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母鸡的特点。

 2.学生能以一定的速度进行朗读,能够体会老舍笔下的《白鹅》《母鸡》两篇文章的相同与不同之处。

 3.熟读自己喜欢的句子,读懂课文内容。

 过程与方法:

 1.朗读课文,体会词句表情达意的作用。

 2.通过比较使孩子们体会到相同的人写不同类型的事物,语言也各具特色。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了解母鸡的生活习性及伟大的母爱在母鸡身上的具体表现,感受作者对母鸡的情感经历。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了解母鸡的生活习性及伟大的母爱在母鸡身上的具体体现。找重点词、句,反复朗读,从而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难点:

 从母鸡动作、神态的句子中学习作者具体生动描写动物的写法。

 三、教学策略

 《母鸡》这篇课文是老舍先生另一篇脍炙人口的佳作,描写了作者对母鸡看法的变化,表达了对母爱的赞颂之情。课文以作者的情感变化为线索,前后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本文的

 语言风格比较口语化,直白自然,散发着浓郁的生活气息,读起来令人感到亲切舒服。教学时可以采取如下策略。

 1.本文是一篇略读课文,所以教师不妨更加放手地让学生去自主朗读感悟,引导学生运用在精读课文中获得的知识与方法,自己把课文读懂并在读中渐渐习得基本的读书方法,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体会一些词句表情达意的作用。

 2.以质疑明确学习方向,以自读自悟体会课文内涵。把阅读、理解、品味感悟留给学生,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语文的主人,把点拨、启发、引导、激励留给教师,让教师真正为学生的学习服务,以质疑明确学习方向,以自读自悟体会课文内涵,以合作交流加深理解作者的语言风格,加强语言实践。

 3.引导学生自读自悟,体会母爱的伟大并通过比较老舍两篇文章的特点,感悟作者的语言风格,加强语言实践。

 四、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1.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位朋友──出示母鸡图片,请大声叫出它的名字吧。

 2.用你喜欢的词来夸夸它。

 3.在老舍先生笔下这又是一只怎样的母鸡呢?让我们一同走进他的文章。

 【设计意图】建立学生前后联系读课文的意识并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二)导读导学

 1.师生共同制定阅读目标。

 (1)圈出生字词,读准字音。

 (2)认真朗读课文,可以做到读流利、读正确。

 (3)弄清课前“导读”中提出的两个问题。

 2.思考:老舍先生笔下的母鸡是一只怎样的母鸡?

 3.比较一下,本文和《猫》两篇课文在写法上各有哪些特点?

 4.前后四位同学组成四人小组,每个成员在小组里朗读一遍课文,出现的问题互相帮助纠正,评选最佳选手。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让学生去自主朗读感悟,引导学生运用在精读课文中获得的知识与方法,自己把课文读懂并在读中渐渐习得基本的读书方法,提高阅读能力。

 (三)自读感悟“讨厌母鸡”

 1.是什么原因使作者一向讨厌母鸡呢?学生自己去课文中找出原因。

 2.学生汇报:讨厌的原因有那些?(指名回答)

 无论在什么地方、什么情况下它那嘎嘎的叫声总是(没结没完)

 特别是到下蛋的时候,母鸡差不多是──(发了狂)

 3.师问:它真是一只令所有的人都感到怎么样的母鸡?(讨厌)

 4.练习朗读课文一至二自然段。

 (四)研读“不敢再讨厌母鸡”

 1.一只如此令人讨厌的母鸡,又是什么原因后来作者不敢再讨厌它了呢?文中有一段话清楚地告诉我们,比比看谁先找到并画上曲线。

 2.指名汇报,课件出示提示。

 它负责、慈爱、勇敢、辛苦,因为它有了一群鸡雏。它伟大,因为它是母亲。一个母亲必定就是一位英雄。

 3.母鸡的负责、慈爱、勇敢、辛苦具体体现在哪些方面?请以小组合作的方式学习。

 课件出示合作学习要求:文中哪些句子具体描写了母鸡的负责、慈爱、勇敢、辛苦?找出来多读几次,读出自己的感受。

 4.反馈、交流:哪些句子体现母鸡的负责?指名回答。

 (1)出示句子──负责。

 不论是在院里,还是在院外,它总是挺着脖儿,表示出世界上并没有可怕的东西。一只鸟儿飞过,或是什么东西响了一声,它立刻警戒起来,歪着头听;挺着身儿预备作战;看看前,看看后,咕咕地警告鸡雏要马上集合到它身边来。

 引导理解:它总是挺着脖儿,这个样子看上去好象是在告诉所有的人什么?(好象是在告诉所有的人我什么都不怕)

 只要有一点点声音,它立刻警戒起来,歪着头儿,挺着身儿预备作战;看看前,看

 看后,它好象是在听什么?为什么要预备作战?它为什么还要到处看看?(它好象在听是不是有抓小鸡的坏蛋接近发出了声音;为了保护小鸡雏做好准备作战;它还不放心所以到处看看是不是真的来了抓小鸡的坏蛋。)

 母鸡的一举一动,让你感觉到它是一只怎样的母鸡?(负责)

 看到一只这么负责的母鸡你们会讨厌吗?(不会),所以作者说──(学生齐说)我不敢再讨厌母鸡了。

 (2)出示句子──慈爱。

 当它发现了一点可吃的东西,就咕咕地紧叫,啄一啄那个东西,马上便放下,叫它的儿女吃,结果,每一只鸡雏的肚子都圆圆地下垂,像刚装了一两个汤圆儿似的,它自己却消瘦了许多。

 引导理解:它为什么要先啄一啄?又为什么要放下呢?(啄一啄是为了试试能不能吃;放下是为了让小鸡吃。)

 “每一只鸡雏的肚子都圆圆地下垂,它自己却消瘦了许多”。它为什么消瘦了?(因为它把吃的都让给了小鸡雏,自己还饿着,所以消瘦了。)

 母鸡为了自己的儿女,宁可自己挨饿,很明显地让我们感觉到它是一只怎样的母鸡?(慈爱)

 身边有一只那么慈爱的母鸡你们还会讨厌吗?(不会)所以作者说──(学生齐说)我不敢再讨厌母鸡了。

 (3)出示句子──勇敢。

 假如有别的大鸡来抢食,它一定出击,把它们赶出老远,连大公鸡也怕它三分。在夜间若有什么动静,它便放声啼叫,顶尖锐,顶凄惨,使任何贪睡的人也得起来看看,是不是来了黄鼠狼。

 引导理解:为什么大公鸡会怕它?(因为为了让小鸡能吃饱,它敢和大公鸡拼命,所以大公鸡怕它。)

 “在夜间若有什么动静,它便放声啼叫,顶尖锐,顶凄惨”“顶”是什么意思?它发出那么大的声音难道不怕黄鼠狼发现,首先就把它吃掉吗?(顶是很、非常的意思;为了小鸡它不顾自己的生命安危,所以它不怕被吃掉。)

 它的每一次放声啼叫、每一次出击都是为了儿女,你们认为它是一只怎样的母鸡?(勇敢)

 身边有一只如此勇敢的母鸡你还能讨厌它吗?(不会)所以作者要大声告诉所有的人──(学生齐读)我不敢再讨厌母鸡了。

  (4)出示句子──辛苦。

 它教鸡雏们啄食,掘土,用土洗澡,一天教多少多少次。

 引导理解:多少多少次到底是多少次?母鸡为什么一天要教鸡雏这么多次?它累不累?(很多次、无数次;它很累。)

 它为了儿女,任劳任怨,你感觉它是一只怎样的母鸡呢?(辛苦)带着这种感受,学生比赛朗读。

 看到如此辛苦的母鸡你还忍心讨厌它吗?(不忍心)所以作者说──(学生齐读)我不敢再讨厌母鸡了。

 5.句子比较“我不敢再讨厌母鸡了”和“我不再讨厌母鸡了”哪句更好?为什么?

 (前一句好,因为可以看出作者不仅仅喜爱它,还带着对它的崇敬。)它有什么值得作者崇敬的?(因为它负责、慈爱、勇敢、辛苦。)

 6.带着崇敬之意,男、女生分角色朗读。

 7.小结:是啊,负责、慈爱、勇敢、辛苦是有了一群小鸡雏的母鸡所有品质最好的浓缩。

 8.当你读到“它伟大,因为它是母亲。一个母亲必定是一位英雄”时难道你还仅仅认为作者只是在赞美母鸡吗?他还在赞美谁?(赞美母亲)

 【设计意图】以读为主,读中感悟,同时通过多媒体手段,配乐,图片欣赏等从母鸡形象入手,以读解文,在读中表达情感。

 (五)拓展文本,升华母爱

 1.说说自己的妈妈为自己做了哪些令你感动的事?(让学生自由说)

 2.你们还想听有关母爱感人的故事吗?(想)那就静下心来好好听吧!

 3.指名说说听完故事后的感受。(母爱伟大)

 4.师:是啊,天下所有的母亲为了儿女,任劳任怨、无私奉献,当灾难来临时,她毫不犹豫地用自己宝贵的生命换取儿女活的希望,如果一定要给母亲下一个定义的话,我想你们一定会说──(学生齐读):一个母亲必定就是一位英雄。

 【设计意图】让学生体会作者感情变化以及发生这种原因,体会“一个母亲必定就是一位英雄”的道理。通过课文内容的前后对比,体会作者情感的变化和母爱的伟大;还要

 注意结合具体语句来体会,使学生认识到,母鸡就是一个无私无畏、日夜操劳的伟大母亲。

 【设计意图】通过比较老舍两篇文章的特点,感悟作者的语言风格,加强语言实践。

 (七)布置作业

 说说赞美妈妈的话,把赞美妈妈的话誊写在精美的卡片上,送给自己的妈妈。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体会并感恩母爱。

相关热词搜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