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扬范文网
当前位置 首页 >工作计划 >

《走进李清照——李清照诗词赏析》

发布时间:2021-09-28 17:08:49 浏览数:

 《走进李清照——李清照诗词赏析》

  八年级上册

 人教 2011 课标版(部编)

  通辽新城第一中学

 授课教师:李薇

  课 题 走近李清照

 授课类型 主题阅读课 教 学 目 标 知识与技能 1.理解诗词内容,有感情地朗诵诗词。

 2.感受古典诗词的音韵美、节奏美、语言美。

 过程与方法

 学习几种表达感情的方法:直接抒情、借景抒情,知人论世等方法赏析古典诗词 。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词人的情感,理解词人的内心世界。

 教学重点

 理解诗词内容,有感情地朗诵诗词。

 教学难点 学习几种表达感情的方法:直接抒情、借景抒情,知人论世等方法赏析古典诗词,鉴赏古诗词。

 教具准备 PPT 课件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唐诗宋词是中国文学史上两颗璀璨的明珠,随着诗词的流传,很多诗人词人为我们所熟知。我国著名诗人臧克家曾经用对联这样评价一位词人:“大河百代,众浪齐奔,淘尽万古英雄汉 ;诗苑千载,群芳竞秀,盛开一枝女儿花”,这支女儿花就是李清照。她以她卓尔不群的气质与横空出世的才华,在中国古典文学中独树一帜,今天我们就要通过三首词走近这位旷世才女 。

 学生倾听、思考,了解李清照在古代文学史上的地位。

  创设情境,利用对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环节二:展示目标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课件出示本课的学习目标:

 1.理解诗词内容,有感情地朗诵诗词。

 2.学习几种表达感情的方法:直接抒情、借景抒情,知人论世等方法赏析古典诗词。

 3.感受古典诗词的音韵美、节奏美、语言美。

 指名读学习目标

  让学生了解学习目标,使学习更有针对性。

 4.体会词人的情感,理解词人的内心世界。

  教学环节三:

 作者介绍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古人云:读其书,诵其诗,更得知其为人。大家在课下查阅了李清照的相关资料,那就请你们来谈一谈你所了解的李清照。

 学生介绍(如果不全面,教师补充)

 指名介绍李清照,即可以考查学生的预习,还能帮助学生理解作品。

 教学环节四:

 自主学习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1.请大家自由朗读《武陵春》,初步感知诗歌。

 2.指名读,读准字音 3.指导学生朗读,读出韵律(注意语速和语感)

 我们结识的是一个愁情满怀的李清照,读出愁情,我们就需要读准节奏,读出它的轻重缓急。词中满是愁情,我们一方面要读得低沉,另一方面,语速一定要慢,慢才能读出心情的沉重。有些地方为了突出愁情还需要重读。

 4.全班齐读,读出情感。

 1. 自由朗读,读准字音 2. 展示自由朗读的效果 3. 全体学生一起诵读

 学生以多种方式读诗歌,可以在诵读中初步感知内容。

  教学环节五:合作探究一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1.细读《武陵春》,思考词人是如何表现愁苦之情的?请你结合具体诗句进行赏析。

 2.副板书总结鉴赏诗歌的几种方法:直接抒情、借景抒情、知人论世等方法赏析古典诗词。

 1.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赏析《武陵春》语句 2.小组派代表展示

 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激发起全体同学的学习兴趣,使每个学生都积极主动地去探索、去学习,并加强合作交流,少走弯路。

 教学环节六:合作探究二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1.请大家按照刚才学到的方法,现在我们共同鉴赏《如梦令》和《一剪梅》

 2.链接材料介绍李清照诗歌不同时期的特点,帮助学生赏析。

 3.《武陵春》《一剪梅》《如梦令》都是出自李清照之手,那么它们表达的感情相同吗?

 1.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组内朗读,再依照鉴赏《武陵春》的方法,分组讨论交流。

 2.小组展示

 3.学生联系创作背景思考,体会情感。

 组内合作学习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组内成员相互合作,激发了学习热情,挖掘了个体学习潜能,增大了信息量,使学生在互补促进中共同提高。

 教学环节七 :总结提升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1.本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2.小结:从李清照的这三篇作品中,我们看到了她的开朗率真,也读出了她的细腻深沉,更感受到她经历了国破家亡夫死的那份愁苦,和这愁苦背后的坚强和执着。穿越历史的沧桑,拂去岁月 的尘埃,李清照,这位旷世才女,留给我们后人的不仅仅是她脍炙人口的词作,更有她精神的可贵,她在人生的低谷书写对生活的热爱,在多舛的命运中了悟生命的真谛。同学们,我们的人生刚刚开始,让我们像李清照那样坚韧顽强的追求自己的梦想,实现自己独特的人生价值。

 1.学生自我总结本课所得(从鉴赏诗词和对李清照了解的角度都可以)

  2.倾听老师的补充

  学生能联系本课的内容进行自我总结,发表感受,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环节八:课堂检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课件出示习题 1. 关于李清照的文学常识 2. 赏析《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

 学生做习题 检测学生对本课学习内容的掌握情况

 教学环节九:布置作业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1.背诵《武陵春》《如梦令》《一剪梅》 2.赏析《夏日绝句》 课下完成 夯实学生本课的学习内容,进一步了解李清照。

 板书设计 走近李清照

  国破

 家亡

 乐

  愁

  丧夫

  漂泊

  教学反思:

 1. 优点:

 (1)课堂节奏张弛有度,按照我们学校的教学模式“三自一导”(学生自学、自练、自总结,教师引导)来进行,充分调动学生的课堂学习积极性。课堂上从鉴赏《武林春》开始,教会学生学习鉴赏诗词的方法,学生再以小组为单位合作探究鉴赏《如梦令》和《一剪梅》,进而结合李清照的生活经历分析她作品的不同风格。

 (2)课堂上引导学生小组汇报得很全面,展示了合作学习的效果。

 2. 缺点:

 (1)课堂上教师的声音不够大,没有考虑到录播教室场地大的特点,有些过渡语句没有点评到位。

 (2)对于主题阅读这一新课型的各个环节的设置有待进一步完善。

相关热词搜索: 李清照 赏析 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