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建设一支高素质组工干部队伍
发布时间:2021-10-27 13:04:33
浏览数:次
近年来,各级组织部门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树立公道正派的组工干部形象为核心,努力加强组工干部的能力建设,组工干部队伍的素质明显提高,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证。但是,我们也应清醒地看到,当前组工干部队伍的能力素质与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相比,也还存在一些不相适应的地方,主要表现在:思想政治素质与新形势的要求;服务经济发展的水平与实际需要;工作方式方法与时代发展的需要;工作作风与党员群众的要求等方面还有一定的差距。 产生以上问题的原因主要有四点:一是由于组织部门职能特殊,个别人把到组织部工作当作“镀金”,缺乏奉献精神和吃苦耐劳精神;二是选拔组工干部缺乏科学的准入标准和进入程序,影响了组工干部服务经济建设的能力和水平;三是对组工干部的能力建设重视程度不够,放松了实践能力锻炼;四是组织部门内部长期缺乏有效的竞争激励机制,导致组工干部能力建设缺乏内在的动力。
要建立一支能适应新形势要求的高素质组工干部队伍,必须在准确把握组工干部队伍现状的基础上,把能力建设贯穿于组工干部队伍建设的始终,抓好“选、育、管”三个重要环节,真正把组工干部打造成一支“政治上靠得住、工作上有本事、作风上过得硬”的高素质干部队伍。
一、严把“进口”,切实把优秀人才选拔到组织部门
一是明确准入条件。组工干部准入条件分为必要条件和参考条件。必要条件包括:必须是中共正式党员,政治思想素质好,党性强;公道正派,廉洁奉公;团结同志,勤奋敬业;遵纪守法,热爱组织工作;有一定的政策理论水平和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具备从事组织工作所需要的相关知识;身体健康,具有大学本科以上学历;具有两年以上基层工作经历。参考条件包括:熟悉经济知识和法律知识;年龄一般在35岁以下,进入基层组织部的组工干部年龄在30岁以下。此外,要把知识结构作为重要的参考条件,不仅要选懂党务的干部进组织部门,还要大量选拔经济管理、法律专业的干部或从事过经济、法律等工作的干部进组织部门。在干部选调中,必要条件是前提和基础,参考条件是补充,对于达不到必要条件的坚决不能进入组织部门,从源头上保证组工干部的高素质。
二是改进准入方式。无论考试进入还是组织推荐的选调干部全面推行试用上岗制度,必须经过1年的实践考察,其综合素质和工作水平达到标准,能够胜任组织工作的再正式调入。对成绩特别突出,做出巨大贡献的干部,经过组织考察可直接调入。同时,选调干部应注意来源分布,避免短时期内从同一单位或地区选调多名干部,与部机关工作人员有夫妻、直系血亲、三代以内旁系血亲或近姻亲关系的人员不得选调、录用。
三是严格准入程序。准入程序可分为考试进入、组织推荐两种。考试进入的程序为:公布岗位及条件—组织报名—审核资格—参加考试—确定面试对象—面试—组织考核—确定录用人员—试用—试用合格办理调入手续。组织推荐的程序为:由缺人科室提出推荐人选—组织人员对推荐人选进行能力和综合考核—确定选调人员—试用—试用合格办理调入手续。
二、落实培训,全面提升组工干部的素质和能力
一是明确培训时间。各级组织部门要将组工干部的教育培训摆在基础性建设的地位,列入年度考核内容,高度重视并切实抓好。要明确培训时间,结合实际制定组工干部培训规划,对于新进的组工干部要进行任前、岗前培训,培训时间不少于15天;对全体组工干部每2年进行一次知识更新轮训,每次培训时间不少于7天;对于工作5年以上的,要采取奖励措施,鼓励其外出参观学习、考察培训。各级组织部门领导干部要做到带头参加培训,带头讲课,带头深入基层搞调研,有针对性地解决干部培训工作中出现的实际问题,营造浓郁的勤学之风。
二是延伸培训内容。在培训内容上要科学规划,可结合各地实际编写专门的组工干部培训教材,分类施教,进行业务知识培训。即围绕组工干部应具备的基础能力、核心能力开展培训,重点进行党的政策理论、组织工作法规等方面的培训,着力提升组工干部的基础能力和核心能力;结合组工干部自身岗位特点,按照组工干部分类及应侧重的能力,对从事不同工作的组工干部分类进行培训。在此基础上,加强法律和科技知识的培训,增强法制观念和法律意识,提高依法办事、依法行政和依法管理水平。鼓励干部结合自身的兴趣爱好,广泛涉猎各方面知识,多读健康有益的书籍,拓宽知识面,陶冶情操。
三是拓宽培训渠道。在培训方式上,可将邀请专家授课、开展专题讨论、观看电教片、远程多媒体同步互动培训等方式有机的结合起来。同时,可有计划的将工作成绩突出,文化层次相对低一些的组工干部选送到上级党校和高等院校脱产学习,进行“知识升级”。要加强实践锻炼,根据工作需要和组工干部自身素质特点,安排组工干部到上级组织部门、经济部门、沿海发达地区挂职,或者到发达国家考察学习。上挂不一定要对口,可直接安排到经济部门锻炼,培育其驾驭经济工作的能力;选派组工干部到乡村、企业等改革和经济建设的第一线,在急难险重的工作中,提高其组织协调能力和应对复杂局面的能力;有计划地进行内部业务科室之间的交流轮岗,提高其对组织工作基本业务知识的掌握和了解程度。
三、严格考评,切实加强组工干部的监督管理
一是完善岗位责任制度。要根据组织部门面临的新形势和新任务,合理确定组工干部的岗位指数,对每个岗位的工作内容、职责、标准和要求做出明确规定,严格贯彻实行以主办负责制、限时办结制、差错处理制、失误追究制等为主要内容的岗位责任制度,让组工干部明白“自己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并自觉遵守。
二是完善有效监督制度。要通过设立公开信箱、公布监督电话、聘请部风监督员、开座谈会、发放征求意见表等方式,定期和不定期听取收集对组织部门和组工干部的意见和建议,加强社会各行业、各领域对组工干部8小时之内和8小时之外的全方位监督。同时,建立和完善廉政教育机制、谈话谈心制度、民主生活会制度,开展经常性的廉政教育以及批评和自我批评,促使组工干部自觉反省并纠正错误行为,防止小过酿成大错。
三是完善定期考核制度。根据组工干部的相应职位和阶段性工作,从德、能、勤、绩、廉等方面,采取实绩考核、考试、领导评价、民主测评、查阅资料、问卷调查、自我评价、座谈等方式,坚持定量与定性结合、自评互评和组织考评相结合的原则,合理确定每项考核指标的权重点,根据最后得分情况,评定出优秀、胜任、基本胜任、不胜任四个层次。
四是完善奖惩告诫制度。将能力评价结果作为组工干部选拔任用、管理监督、教育培训、轮岗交流、评先和奖励的主要依据,对于干部能力评价为优秀、胜任的干部,优先给予提拔重用;对于2次测评为不胜任的干部,要调整岗位,对连续3次测评均为不胜任的干部,要责令辞职或调离本单位,通过严格奖惩,形成奖优罚劣的良好机制。 相关热词搜索: 一支 高素质 干部队伍 组工 建设
要建立一支能适应新形势要求的高素质组工干部队伍,必须在准确把握组工干部队伍现状的基础上,把能力建设贯穿于组工干部队伍建设的始终,抓好“选、育、管”三个重要环节,真正把组工干部打造成一支“政治上靠得住、工作上有本事、作风上过得硬”的高素质干部队伍。
一、严把“进口”,切实把优秀人才选拔到组织部门
一是明确准入条件。组工干部准入条件分为必要条件和参考条件。必要条件包括:必须是中共正式党员,政治思想素质好,党性强;公道正派,廉洁奉公;团结同志,勤奋敬业;遵纪守法,热爱组织工作;有一定的政策理论水平和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具备从事组织工作所需要的相关知识;身体健康,具有大学本科以上学历;具有两年以上基层工作经历。参考条件包括:熟悉经济知识和法律知识;年龄一般在35岁以下,进入基层组织部的组工干部年龄在30岁以下。此外,要把知识结构作为重要的参考条件,不仅要选懂党务的干部进组织部门,还要大量选拔经济管理、法律专业的干部或从事过经济、法律等工作的干部进组织部门。在干部选调中,必要条件是前提和基础,参考条件是补充,对于达不到必要条件的坚决不能进入组织部门,从源头上保证组工干部的高素质。
二是改进准入方式。无论考试进入还是组织推荐的选调干部全面推行试用上岗制度,必须经过1年的实践考察,其综合素质和工作水平达到标准,能够胜任组织工作的再正式调入。对成绩特别突出,做出巨大贡献的干部,经过组织考察可直接调入。同时,选调干部应注意来源分布,避免短时期内从同一单位或地区选调多名干部,与部机关工作人员有夫妻、直系血亲、三代以内旁系血亲或近姻亲关系的人员不得选调、录用。
三是严格准入程序。准入程序可分为考试进入、组织推荐两种。考试进入的程序为:公布岗位及条件—组织报名—审核资格—参加考试—确定面试对象—面试—组织考核—确定录用人员—试用—试用合格办理调入手续。组织推荐的程序为:由缺人科室提出推荐人选—组织人员对推荐人选进行能力和综合考核—确定选调人员—试用—试用合格办理调入手续。
二、落实培训,全面提升组工干部的素质和能力
一是明确培训时间。各级组织部门要将组工干部的教育培训摆在基础性建设的地位,列入年度考核内容,高度重视并切实抓好。要明确培训时间,结合实际制定组工干部培训规划,对于新进的组工干部要进行任前、岗前培训,培训时间不少于15天;对全体组工干部每2年进行一次知识更新轮训,每次培训时间不少于7天;对于工作5年以上的,要采取奖励措施,鼓励其外出参观学习、考察培训。各级组织部门领导干部要做到带头参加培训,带头讲课,带头深入基层搞调研,有针对性地解决干部培训工作中出现的实际问题,营造浓郁的勤学之风。
二是延伸培训内容。在培训内容上要科学规划,可结合各地实际编写专门的组工干部培训教材,分类施教,进行业务知识培训。即围绕组工干部应具备的基础能力、核心能力开展培训,重点进行党的政策理论、组织工作法规等方面的培训,着力提升组工干部的基础能力和核心能力;结合组工干部自身岗位特点,按照组工干部分类及应侧重的能力,对从事不同工作的组工干部分类进行培训。在此基础上,加强法律和科技知识的培训,增强法制观念和法律意识,提高依法办事、依法行政和依法管理水平。鼓励干部结合自身的兴趣爱好,广泛涉猎各方面知识,多读健康有益的书籍,拓宽知识面,陶冶情操。
三是拓宽培训渠道。在培训方式上,可将邀请专家授课、开展专题讨论、观看电教片、远程多媒体同步互动培训等方式有机的结合起来。同时,可有计划的将工作成绩突出,文化层次相对低一些的组工干部选送到上级党校和高等院校脱产学习,进行“知识升级”。要加强实践锻炼,根据工作需要和组工干部自身素质特点,安排组工干部到上级组织部门、经济部门、沿海发达地区挂职,或者到发达国家考察学习。上挂不一定要对口,可直接安排到经济部门锻炼,培育其驾驭经济工作的能力;选派组工干部到乡村、企业等改革和经济建设的第一线,在急难险重的工作中,提高其组织协调能力和应对复杂局面的能力;有计划地进行内部业务科室之间的交流轮岗,提高其对组织工作基本业务知识的掌握和了解程度。
三、严格考评,切实加强组工干部的监督管理
一是完善岗位责任制度。要根据组织部门面临的新形势和新任务,合理确定组工干部的岗位指数,对每个岗位的工作内容、职责、标准和要求做出明确规定,严格贯彻实行以主办负责制、限时办结制、差错处理制、失误追究制等为主要内容的岗位责任制度,让组工干部明白“自己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并自觉遵守。
二是完善有效监督制度。要通过设立公开信箱、公布监督电话、聘请部风监督员、开座谈会、发放征求意见表等方式,定期和不定期听取收集对组织部门和组工干部的意见和建议,加强社会各行业、各领域对组工干部8小时之内和8小时之外的全方位监督。同时,建立和完善廉政教育机制、谈话谈心制度、民主生活会制度,开展经常性的廉政教育以及批评和自我批评,促使组工干部自觉反省并纠正错误行为,防止小过酿成大错。
三是完善定期考核制度。根据组工干部的相应职位和阶段性工作,从德、能、勤、绩、廉等方面,采取实绩考核、考试、领导评价、民主测评、查阅资料、问卷调查、自我评价、座谈等方式,坚持定量与定性结合、自评互评和组织考评相结合的原则,合理确定每项考核指标的权重点,根据最后得分情况,评定出优秀、胜任、基本胜任、不胜任四个层次。
四是完善奖惩告诫制度。将能力评价结果作为组工干部选拔任用、管理监督、教育培训、轮岗交流、评先和奖励的主要依据,对于干部能力评价为优秀、胜任的干部,优先给予提拔重用;对于2次测评为不胜任的干部,要调整岗位,对连续3次测评均为不胜任的干部,要责令辞职或调离本单位,通过严格奖惩,形成奖优罚劣的良好机制。 相关热词搜索: 一支 高素质 干部队伍 组工 建设
热门文章:
- 2024年(8篇)工作述职报告汇...2025-01-11
- (2篇)2024年工作计划汇编2025-01-11
- (9篇)党支部工作特色亮点党...2025-01-10
- 2024年XX图书馆工作总结报告...2025-01-08
- 2024年-政工工作个人三年工...2025-01-07
- 2024年第三季度个人工作小结...2025-01-07
- 2024年度工作总结及2024年工作打算2025-01-06
- 2024年街道党工委工作总结暨2...2025-01-06
- 2024年度党支部党建工作总结...2025-01-06
- 2024年度在全市市场监管工作...2025-01-05
相关文章:
- 对改革当前行政单位经费“一...2021-09-20
- 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学生干部队伍2021-09-23
- 努力塑造一支高素质的基层交...2021-10-11
- 卫生局锻造一支圣洁队伍演讲2021-10-19
- 培养一支优秀的客户经理队伍...2021-11-11
- 建设一支高素质的职工队伍之我见2022-01-06
- 零售客户心中的“一支花”2022-03-03
- 建设高素质水政队伍2021-09-09
- 建设高素质的农村基层干部队伍2021-09-13
- 适应铁路跨越式发展的要求建...2021-09-25
- 建设高素质哲学社会科学队伍2021-09-26
- 树立科学人才观造就高素质人...2021-10-28
- 建设高素质公务员队伍的意义2021-10-29
- 对建设高素质经侦队伍的探讨2021-12-23
- 高素质干部队伍建设之我见2022-01-04
- 打造高素质烟草专卖执法队伍...2022-01-07
- 适应烟草现代流通发展,打造高...2022-02-15
- 实行“三三制”加强农村干部...2021-09-29
- 税务干部队伍建设中女性队伍...2021-10-02
- 农村后备干部队伍存在的问题...2021-10-08
- 乡村干部队伍缺员问题及建议思考2021-10-10
- 食品药监局完善干部队伍年度...2021-10-10
- 人事干部队伍建设经验材料2021-10-29
- 加强干部队伍执政能力建设的思考2021-11-05
- 领导干部队伍专业化建设的思考2021-11-16
- 乡镇青年干部队伍现状调查2021-12-16
- 坚持公道正派加强干部队伍建设2021-12-17
- *镇合村并组工作经验总结2021-09-21
- 流转税组工作总结2021-09-22
- 小学音乐科组工作计划2021-10-19
- 学校年组工作总结2021-12-10
- 演讲稿:树立组工干部形象推...2022-03-25
- 党建组工信息范文范本党员组...2023-10-08
- 组工干部主题教育心得体会(...2024-01-07
- 建设局副局长个人述职报告范本2021-08-27
- 建设局信访服务建设工作经验2021-08-27
- 委员会建设工作会议讲话稿2021-08-27
- 建设项目中工程监理运用2021-08-27
- xx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市政协...2021-09-06
- 法官论坛77:建设工程领域项...2021-09-08
- 加强中专学生思想教育工作为...2021-09-09
- 建设局在信访工作座谈会上的发言2021-09-10
- 县建设局在节约用地会议上的发言2021-09-10
- 建设局在重点工程廉政建设会...2021-09-10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