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以德治官
20世纪末叶,江泽民同志纵览国内国际形势,提出了以德治国的重要思想。这一方针的提出,深化和延展了依法治国的内容和形式,是新时期全面加强党员干部队伍建设的治标治本措施之一。古人云:为官者,必须有德。只有不断提升其自身道德修养,才能通过言传身教,提高广大党员干部的道德水平,达到治国安邦的目的。因此,以德治国必须以德治官。
早在建国之初,毛泽东同志就曾深刻指出,治国就是治吏,礼仪廉耻,国之四维,四维不张,国将不国。“官”为民之表率,“官风”决定民风。各级领导干部绝大多数都是从基层一步步干起来的,他们的道德行为应成为基层广大干群的楷模和标杆。领导干部对自己所倡导的道德身体力行,就会以自己的榜样和模范行动,来影响广大干群,他就有人格魅力,就有威望。相反,如果领导干部不能以身作则,以道德来规范自己的行为,言行不一,甚至以权谋私、受贿放私都不以为耻,就不能做道德的表率,以德治官就会遇到很大阻力。“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人们常说的上梁不正下梁歪,中梁不正倒下来就是最简单的概括。事实上,领导干部自身道德水平不高,还会使一些党员干部产生失望情绪,从而降低对自身的道德要求,导致官德毁而民德降的不良后果,给国家、社会带来灾难。
为官要有德,是中国几千年为官者的最基本要求。基于此,我们不难看出,以德治关在很大程度上是要求各级领导干部通过道德教育的手段,以其说服力和影响力来影响和提高广大官员的道德觉悟。所以,对各级领导干部来说,只有达到了相当的思想境界,具备了相当的道德水准,才能担当领导职务,也才能胜任领导工作。关于这一点,两千多年前的孔子曾以“修己以安百姓”为最高境界。现在,我们体味这句话,他仍有很强的针对性,仍是正确的。那么,对今天的领导干部而言,这种思想境界和道德要求,又是怎样的呢?笔者认为,就是必须具备坚定的政治信念,坚定的共产主义信仰和党性原则,自觉履行“三个代表”的要求。只有这样,才能做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才能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才能爱民、为民、安民,德治才有保障。
翻开史书,我们不难发现,中国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德治传统国家,道德在整个社会的过程中发挥过重要作用。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后,这个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党,就十分重视道德的这种作用,广大共产党员为了实现新道德,不惜牺牲了自己的生命。新中国成立后,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就高屋建瓴,要求党员干部尤其是领导干部要廉洁奉公,忠于职守,做“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广大党员干部尤其是领导干部用自己的行动甚至生命实践了为人民的利益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时代诺言。正是在这种道德的要求下,使一代又一代党员干部为了党的事业和中华民族的复兴艰苦奋斗、无私奉献;也正是这些领导干部的典型示范作用,为党在老百姓的心目中树立了不朽的丰碑。
但是,用一分为二的眼光来看,我们必须同时看到,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经济成分、利益主体、社会组织和社会生活方式日趋多样化,不可避免地给人们的思想观念带来一些消极的影响。表现为一些党员干部尤其是领导干部放松对自己的道德要求,甚至严重违背社会主义道德和共产主义道德。他们有的以掌权者自居,官气熏天,惟我独尊,不可一世;有的颐指气使,作风粗暴,甚至作威作福;有的办事主观武断,既不依靠集体领导,更不依靠广大群众;有的言行不一,说的一套,做的是另一套,甚至执法犯法、违纪犯法、腐化堕落,等等。它涣散人心,消磨意志,损坏党在群众中的良好印象,与党和人民对他们的道德要求与期望背道而驰,引起人民群众的强烈不满。如果任其滋长蔓延,势必影响已形成的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阻碍党的事业全面发展和中华民族的复兴。
以史为鉴,可知兴替。以德治官不仅刻不容缓,而且任重道远。那么,应当怎样以德治官呢?笔者作如下探讨。
以德治官首先要立德、树官德,建立健全领导干部道德规范体系。领导干部的道德从本质上说,是一种职业道德,是他们在行使公共权力的过程中,在公共行政领域所应遵循的道德要求,既包括作为个体的公职人员所应遵循的要求,如公正廉洁、公正执法、恪尽职守等,也包括作为群体的行政机关所应遵循的道德要求,如勤政、廉洁、务实、高效等。去年,中共中央出台了《两个条例》,对各级领导干部的道德行为规范作出了许多规定,这些规定对领导干部起到了较好的约束作用,但从已暴露出的问题来看,有些方面还失之过粗、过宽、过软。因此,迫切需要将现有的领导干部道德规范加以充实和完善,并根据新形势,针对新问题,如制定处级以上领导干部行为规范等,使领导干部道德行为具体化、制度化。
以德治官要强化领导干部的道德修养,充分发挥其自律积极性,不断完善他律的实践形式,实现自律与他律相结合。马克思主义的道德学说认为,道德强调的是内在的自律。这种自律不具有强制的性质,其表现通常是通过不断地强化自身内在的道德良知,逐步养成道德责任感和道德评判力,做到向江泽民总书记指出的那样:“自重、自省、自警、自励”。因而,领导干部,都必须按照党对干部职业道德原则的要求,以古人倡导的“君子检身,常若有过”的认真态度,自觉地努力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时刻注意以德修身、以德力威、以德服众,做德行操守的模范。当然,仅有自律还是远远不够的,自律还要与他律相结合,德治尚需和法治同行并轨,就是要强化对领导干部道德的监督制约机制。从近年来查处的领导干部违法违纪案件来看,对领导干部的监督还存在薄弱环节,还没有形成有效的监督管理机制。因此,要尽快建立健全对领导干部进行有效监督的制度和机制,把好领导干部的入口关;要加强主动监督,把监督的关口前移,把事前监督、事中监督和事后监督有机结合起来,做到领导干部的权力行使到哪里,监督活动就延伸到哪里。这样,自律和他律紧密结合,必将有助于形成与现代海关制度建设相适用的官德,从而推动以德治管方针的实现。
以德治官关键要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加强领导干部的思想、组织和作风建设,建立一支高素质的干部队伍。正确的政治思想、组织原则和行为作风对领导干部共产主义道德的形成起到决定和促进作用。当前,应当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努力抓好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加强思想建设。中国共产党是非常重视理论武装的党。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为指导,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全面加强党的建设,是各级领导干部永远立于不败之地的根本保证。因此,必须重视抓好领导干部的理论学习。要真学,力戒浅尝辄止,敷衍应付;要真信,力戒言行不一,口是心非;要真干,力戒坐而论道,照抄照搬。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以邓小平同志提出的“三个有利于”和江泽民同志提出的“三个代表”,作为判断是非、制定政策、检验工作的总的出发点和归宿点。坚持知与行、理论与实践的统一。
二是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加强组织建设。最突出的任务是按照干部“四化”方针和德才兼备的标准,建设高素质的干部队伍,加强各级领导班子建设。各级党员领导干部是党事业的骨干。必须把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思想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坚持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要把“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的成功经验运用到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队伍建设的经常性工作中去,推动领导班子思想政治建设的经常化和制度化。从长远看,能否始终坚持“三个代表”的要求,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青年一代的状况,取决于一代又一代年轻干部能否按照党指引的方向不断前进、健康成长。所以,在注重德才的同时,要不拘一格,加强锻炼,给年轻干部一个健康成长的环境。
三是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加强作风建设。作风问题是一个大问题。党的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与自我批评以及艰苦奋斗等优良作风,是党的工人阶级先锋队性质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的体现,也是各级干部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的有力武器。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各级干部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继承和发扬党的优良作风,实践党的根本宗旨,是一个重大的政治立场、政治方向问题,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问题。必须坚决抵制把等价交换原则引入公务活动的功利化倾向,坚决倡导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和奉献精神,到实践中去,到群众中去,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多出实招,多办实事。
以德治国关键是以德治官,以德治官的路与以德治国一样漫长,但是,只要我们从思想上重视,从实践上探索,从行动上深入,这段历史的路将会走得轨迹明晰,走得辉煌灿烂。
相关热词搜索: 德治热门文章:
- 2024年(8篇)工作述职报告汇...2025-01-11
- (2篇)2024年工作计划汇编2025-01-11
- (9篇)党支部工作特色亮点党...2025-01-10
- 2024年XX图书馆工作总结报告...2025-01-08
- 2024年-政工工作个人三年工...2025-01-07
- 2024年第三季度个人工作小结...2025-01-07
- 2024年度工作总结及2024年工作打算2025-01-06
- 2024年街道党工委工作总结暨2...2025-01-06
- 2024年度党支部党建工作总结...2025-01-06
- 2024年度在全市市场监管工作...2025-01-05
相关文章:
- 浅谈电信企业以德治企的必要...2021-09-10
- 浅谈法治与德治相结合的有效途径2021-09-24
- 对拆迁补偿等问题法治与德治...2021-09-24
- 法治与德治之历史与现实反思2021-09-29
- 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乡村...2021-10-11
- 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见利忘义为...2021-10-19
- 坚持德治与法治并举促进党风...2021-12-10
- 刍议“以德治企”2022-02-16
- 身体力行,,以德治企2022-0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