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日常工作中常用的心理学理论之一:带着适度的焦虑去考试
班主任日常工作中常用的心理学理论之一
带着适度的焦虑去考试
有一种中学生常见的病症,症状可以归纳为四个字:“忧、急、烦、乱”。
第一是忧,主要是担心:担心考试的结果不理想;担心别的同学比自己考得好;担心自己在考场上状态不好;担心平时记得的东西记不得了。还有忧虑:要是考不好怎么对得起父母,怎么对得起老师啊。
第二是急:主要是一种情绪上的体验,就是着急。比如说觉得自己一天过去,还有很多事没有做。数学试卷没有做完,英语的作文题型还没有看完,化学物理的错题还没有改正,再一想到还有不到半个月就高考了,急得坐立不安,像热锅上的蚂蚁。考试时,听到别的同学哗哗的翻卷子声,便认为别人巳经做完了,而自己还有许多题没有做,急的坐在那里不知如何是好。
再一个是烦:情绪烦躁,容易发脾气,因为一点小事就闹别扭。经常扬言:你们都不要惹我、最好离我远远的、让我一个人关在房子里面静静的。
最后一个是乱:表现在行为上比较乱,东摸一下,西摸一下。看见张三在复习语文,赶紧放下手里的去搞语文,再一回头发现李四在搞化学,他又放下语文去搞化学。
对这种病症,各位
一考试焦虑的含义:考试焦虑是心理学里面的一个术语,指的是考生在考试前或考试中甚至考试后所处的一种特殊的心理状态。
在判断是否患有考试焦虑症时,有两种错误观念:一种是:只要感觉到压力,就怀疑患了考试焦虑症,越怀疑就越紧张,越紧张就正好去验证自己的怀疑——这是一种恶性循环。另一种是认为,只有一点都不紧张的人,才是一个能在考场上发挥正常的人。 其实正确的观念应该是,只要是正常人,在考试前都会自然产生某种程度的紧张情绪。调查研究的结果显示,完全不把高考当回事,那就不会紧张,而这样的人对高考是不报希望的。高考是人生当中的一个重大事件,成绩再好,都会引起适度的紧张。有适度的紧张,才能发挥正常水平。研究表明:焦虑程度与考试效果之间呈“倒U”型曲线关系,即中等程度的焦虑是比较理想的状态。
用坐标表示如下:
试
成
绩
C(中等焦虑水平)
A(低度焦虑) B(高度焦虑)
低焦虑的考生处于一种被动麻木状态,缺乏学习的迫切感和自我提高的动力,思维消极迟钝。过度焦虑会分散和阻碍注意过程,从而干扰和破坏思维的效果,而且会伴随一系列的生理反应。例如出现肌肉紧张(手僵硬,不会写字了,腿不由自主地颤抖)、心跳加快、血压增高。当考试焦虑加剧时,其状态反应也更为强烈,如眼花耳鸣、头痛脑昏、思维处于僵滞状态,严重的还可能伴发呼吸困难、尿急、尿频、呕吐、腹泻甚至昏厥等。适度的焦虑是“兴奋剂”,有利于保持和提高大脑两半球正常的兴奋性,能激发考生始终处于思维的主动状态,注意力高度集中,大脑运转加快,有助于更好的发挥水平,考出理想的成绩。
所以,
卡特尔把焦虑分为特质性焦虑和状态性焦虑(或者叫情景性焦虑)。特质性焦虑是一种人格特征(这类学生一般比较内向、认死理、爱较真、胆小、优柔寡断、依赖性强、适应能力差,有神经质倾向,稍有压力就会焦虑、恐慌、惴惴不安。)、比较稳定地相对持久地焦虑、不管干什么事情都可能焦虑(比如老师找他谈话他都会感到焦虑)、不易改变、症状严重。状态性焦虑是指焦虑的暂时状态、因为情景而引起的,平时其他事情上不焦虑,一般症状较轻,容易改变。
为什么要引入这个理论呢,是想让班主任老师搞清楚为什么有一些学生考试焦虑,老师跟他谈谈话就可以解决,而有一些学生就到了神经性失眠、头疼、抑郁甚至晕场的地步。因为他们的焦虑不仅仅是表面上焦虑程度的不同,更重要的是他们的焦虑不属于一种类型。
研究表明考试焦虑与下列因素有关:(1)考试焦虑与能力水平呈负相关,(学习能力相对较弱或学习效果较差者容易产生考试焦虑,但是研究还发现性别不同影响也不同。中等智力水平的男生易受到考试焦虑的干扰,而高智力和低智力的男生受到的影响不大。女生情况与男生情况不太一样。高智力的女生易受考试焦虑的影响,而中、低智力的女生则不易。);(2)考试焦虑与抱负水平呈正相关(要求自己成绩过高者容易发生);(3)考试焦虑与竞争水平呈正相关,即考试意义越大越易产生(比如高考时比平时测验时更易焦虑);(4)考试焦虑与考试失败经历呈正相关(经历过重大考试失败者容易发生,并且经历多次考试焦虑易形成惯性焦虑,即可能从情景焦虑转化为特质焦虑);(5)考试焦虑与生理状态呈负相关(身体素质差、健康状况不良的考生,因为精力不够,又处于人体生物规律的低潮期,所以容易产生较高的焦虑反应。人体的生物规律,即每个人自身的体力、情绪和智力都存在着由强到弱,再由弱到强的周期性变化。德国医生菲利斯和奥地利心理学家瓦斯波达发现,人的体力周期为23天,情绪周期为28天,而智力周期为33天。当一个人的体力处于高潮期时,就体力充沛,朝气蓬勃;情绪处于高潮期,则心情舒畅,意志坚强;智力处于高潮期,则思维敏捷,注意力好,记忆力强。如果这三节律处于低潮期,则情况恰恰相反。
人体在一天24小时之内也有变化规律,称为生命日节律。一天之内有4个高潮、4个低潮。高潮时间为6时、10时、17时、21时,低潮时间为4时、14时、19时、24时。)
引起焦虑的原因
那么引起焦虑的原因是什么呢?2002年的一份调查研究发现,引起中生生考试焦虑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排在前几位的依次是自我期望过高(占59.3%)、考试准备不足(占53.8%)、学习适应不良(占49.5%)、认知评价不当(占36.8%)、父母期望过高(占34.1%)。
自我期望过高是指期望超出能力范围,比如本来正常发挥能考500分的学生非要考到600分,或者能考普通大学的非要考上清华北大。这就是认知偏差。
可以让学生自己先制订,要列清楚。然后,班主任要仔细研究是不是他自己估计的过高或过低,找他当面一起分析清楚。然后对照往年的分数线,告诉他能考什么样的学校。让他正确的定位自己。
分数 状态 | 总分 | 数学 | 语文 | 英语 | 综合 | 其他 |
平时 | ||||||
超常 | ||||||
失常 | ||||||
预期 | ||||||
结果 | ||||||
原因分析 |
每次考试如果都有这种分析的话,学生就认识到自己的能力和潜力,不至于过高的评价自己。
缓解考试焦虑的方法
热门文章:
- 2024年(8篇)工作述职报告汇...2025-01-11
- (2篇)2024年工作计划汇编2025-01-11
- (9篇)党支部工作特色亮点党...2025-01-10
- 2024年XX图书馆工作总结报告...2025-01-08
- 2024年-政工工作个人三年工...2025-01-07
- 2024年第三季度个人工作小结...2025-01-07
- 2024年度工作总结及2024年工作打算2025-01-06
- 2024年街道党工委工作总结暨2...2025-01-06
- 2024年度党支部党建工作总结...2025-01-06
- 2024年度在全市市场监管工作...2025-01-05
相关文章:
- 带着感恩上路演讲稿2021-09-06
- 学习心得体会—带着感情抓落实2021-09-29
- 纪念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2021-10-10
- 党课例文稿:《坚定“四个自...2021-10-16
- 2020年党课讲例文稿:坚定“...2021-10-16
- 在日常工作管理中,提高师生...2021-09-16
- 广播电视局日常工作百分考核细则2021-11-01
- 网站编辑日常工作2021-11-08
- 保安人员日常工作规章制度2021-12-02
- 学法用法从日常工作开始2022-01-14
- 会计核算中心各岗位职能职责...2022-01-28
- 在日常工作中,提高卷烟鉴别能力2022-02-17
- 探讨物业管理企业文化与社区...2021-09-10
- 探索专卖制度下公平与适度竞...2022-02-14
- 关于我国房地产价格调控中适...2022-03-30
- 幼儿园教师_教育随笔--入园焦虑2021-09-14
- 中西医结合治疗脑卒中后焦虑...2022-10-28
- “七一”优秀党员班主任发言2021-08-27
- 幼儿园班主任班级工作总结报告2021-08-27
- 班主任会议上领导讲话2021-08-27
- 一年级班主任工作总结1500字2021-08-27
- 中学班主任工作心理健康教育加强2021-08-27
- 班主任对毕业生鉴定意见2021-08-31
- 班主任培训感悟2021-09-03
- 班主任以来最成功或最失败2021-09-06
- 班主任工作概述2021-09-08
- 班主任工作的一点体会2021-0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