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冠中透明质酸的提取
[关键词] 透明质酸;粘多糖;提取;纯化
1 引言
透明质酸(Hyaluronic acid)简称HA,是一种酸性粘多糖,广泛存在于动物的组织细胞间质(基质)和某些细菌的荚膜中。Meyer和Palmer等[1]人于1934年从牛眼玻璃体中分离出的一种高粘性物质,并随之命名为透明质酸。Kendell等于1937年从细菌体内提取到HA。在临床上,透明质酸用于视网膜脱离手术,是眼科手术中必备的药品[2];同时,透明质酸是理想的保湿因子,广泛用于化妆品中[3]。
HA的生产工艺主要分为两大类[4][5],以动物组织为原料的提取法和细菌发酵法。几乎所有的动物组织中均含有HA,只是含量不同,能够用于生产的原料主要为鸡冠和人脐带。从鸡冠中生产透明质酸具有广阔的市场[6]。
1 工艺流程[7][8]
2 操作要点
2.1 预处理 新鲜公鸡冠,投入丙酮中,浸泡24h至鸡冠变硬为止,然后置瓷盘中于干燥箱干燥,干燥后用粉碎机粉碎成粉状。
2.2 提取 将粉状物倒入烧杯中,加入6~7倍去离子水,搅拌均匀,静置浸泡过夜,使鸡冠粉充分溶胀,收集滤液,滤渣再按同样方法浸泡两次,合并滤液。
2.3 除杂物 将滤液移入烧杯中,不断搅拌加入10%的固体乙酸钠,完全溶解后,加入等体积的氯仿、正丁醇溶液(氯仿:正丁醇为4:1),搅拌三小时左右,然后静置分层,虹吸出上层水相(注意千万不可吸出氯仿、正丁醇)。
2.4 沉淀 将上述水相倒入另一烧杯中,不断搅拌加入2倍体积的95%乙醇,静置沉淀过夜,虹吸出上层乙醇溶液(可回收乙醇),过滤得沉淀物,干燥后即为HA粗品。
2.5 分离 将粗品溶于4倍体积的0.1摩尔/升乙酸钠溶液中,搅拌下用2%的三氟乙酸调节溶液的pH值至4.5~5.0,加入等体积的氯仿、正丁醇溶液,搅拌均匀,静置分层后,虹吸收集上层水相,再往水相中加等体积的氯仿、正丁醇溶液,静置分层后,吸出上层水相,移入另一烧杯中。
2.6 酶处理[9] 在以上水相中,先用8%的NaOH溶液调节水相的pH值为7.5左右,加热至
2.7 再次除杂物 在上述酶解液中加入等体积的氯仿、正丁醇溶液,搅拌均匀,静置分层后,吸出上层水相,水相再加氯仿、正丁醇溶液,按相同方法处理2次,合并上层水相,下层液体供回收氯仿用。
2.8 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沉淀将吸出的水相移入烧杯中,搅拌下加入等体积1%的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溶液,静置过夜,滤除清液,收集沉淀物。
2.9 溶解 将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的沉淀物用2~3倍体积的0.8摩尔/升氯化钠溶液搅拌解离30~40min,然后用离心机离心10min,除去沉淀,收集解离液。
2.10 乙醇沉淀 把解离液倒入烧杯中,搅拌下加入3倍体积的95%乙醇,静置沉淀7~8小时,虹吸除去上层乙醇液(供回收乙醇)。下层沉淀再加95%乙醇反复沉淀2次,收集下层沉淀物,吊滤至干。
2.11 干燥 将吊干的产品用丙酮洗涤2次,或放在真空干燥箱中干燥,至完全干燥即得精品。
3 工艺说明
①用去离子水提取透明质酸,可防止硫酸软骨素的混入,便于下一步纯化,收率较高。
②加链酶蛋白酶,分级沉淀等温和条件,可保持透明质酸的大分子特性,并有效地除去蛋白质和核酸等杂物。
③用乙醇沉淀透明质酸水提取液时,有纤维状和粉状两种沉淀产生,纤维状飘浮于乙醇上部,粉状在乙醇下部。但在强酸条件下,用氯仿处理提取液沉淀时,纤维状沉淀消失,溶液粘度明显降低。这说明纤维状沉淀与透明质酸大分子特性及溶液浓度有关。当溶液浓度小于0.05%时,透明质酸分子大多独立存在,当浓度大于0.1%时,部分交织成网状结构。据分析,这种网状结构物质沉淀下来呈现纤维状,部分散在的分子沉淀下来呈粉状。
4 结束语
应用酶解法从鸡冠中提取得到透明质酸,工艺简单,生产环节少,降低了对透明质酸的破坏,生产同一批号的透明质酸性能相近,说明工艺稳定可靠。
参考文献
[1]Meyer K, Palmer J W. The polysaccharide of the vitreous hourmor. [J] Journal of biology chemistry,1934,107:629-633
[2]徐积恩.透明质酸的应用开发和市场[J],江苏食品与发酵,1996,1:27~29
[3]冯文帅.透明质酸及其发展应用前景[J],四川食品与发酵,2001,1:4~6
[4]陈鹏,陆文雄,周勤夫等,透明质酸的应用及制备研究进展[J].上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9,5(1):69~73
[5]鲁念慈,谭天伟,透明质酸的制备及其应用[J].功能高分子学报,2001,14(3):370~376
[6]张谦朋,赵子鹏,陈倩等,不同组织来源透明质酸的分离纯化及收率比较[J].聊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17(1):51~53
[7]陈来同,唐运,41种生物化学产品生产技术[M].北京.金盾出版社,1994
[8]郭学平,凌沛学,王春喜等 透明质酸的生产[J].药物生物技术,2000,7(1):61~64
[9]王大为,张艳荣,沙坤,中国林蛙皮多糖类天然保湿因子的提取与鉴定[J].吉林农业大学学报,2000,24(6):99~102
热门文章:
- 2024年(8篇)工作述职报告汇...2025-01-11
- (2篇)2024年工作计划汇编2025-01-11
- (9篇)党支部工作特色亮点党...2025-01-10
- 2024年XX图书馆工作总结报告...2025-01-08
- 2024年-政工工作个人三年工...2025-01-07
- 2024年第三季度个人工作小结...2025-01-07
- 2024年度工作总结及2024年工作打算2025-01-06
- 2024年街道党工委工作总结暨2...2025-01-06
- 2024年度党支部党建工作总结...2025-01-06
- 2024年度在全市市场监管工作...2025-01-05
相关文章:
- 鸡冠花功效与作用及食用方法2021-09-28
- 中考消息材料类提取信息试题攻略2021-0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