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税务检查中语言技巧
发布时间:2021-12-22 15:09:51
浏览数:次
华文化博大精深,而语言是传播这一文化的一个重要途径。在全省地税系统齐心协力创建地税文化的今天,地税工作文明用语是地税文化的一个重要表现方式,“言必合法”也是地税文化核心理念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细化至税务检查工作中,这就要求我们的工作用语不仅要文明,而且要讲求技巧。
作为税务执法部门到一个单位进行税务检查,勿庸置疑是带着问题和疑问去的,所以在与被检查单位相关人员的语言交谈中,不能也不允许检查人员信口开河。因为在对方看来,检查人员的语言并非检查人员个人的言语,而是代表整个地税部门的意见和态度。而且,如果在检查的过程中检查人员不注意语言的隐蔽性,可能会引起被查单位的警惕,从而给查清违法事实增加难度。
就整个税务检查语言的运用不外乎两个方面:一是询问式;二是交谈式。二者之间的共同点是都带有强烈的目的性和针对性,但在语言表达方式上二者还是有所区别的。
采取询问方式,是《税收征管法》赋予税务机关的权力,同时也是税务机关实施税务稽查的主要手段之一。它的语言交谈要求双方严肃认真地对待,因为税务检查部门将把交谈形成的“询问笔录”作为一份非常重要的证据在未来形成的对被查单位查实的违法行为的处理意见中加以反映。在《税收征管法》第七十条及其《实施细则》九十六条中对被询问人的责任作了明确的规定:对提供虚假资料,不如实反映情况,或者拒绝提供有关资料的将视情形处以一定数额的罚款。所以法律性是摆在询问交谈方式第一位的。正是由于关系到法律责任,那么在询问当中,税务人员应在语言运用上避免有诱导的嫌疑。
纵观询问方式的特点,有下面几点应加以注意:
一是告知。告知对方的权利和义务,是检查人员必须履行的一项法律程序,这种程序是任何人都不得违反的,即使它们具有浓厚的形式色彩,也应当视为与实体法具有同等约束力的行为模式。这也是检查人员把工作起点由被动变为主动的一个转换方式。严肃地履行“告知”义务,使检查人员能充分运用法律武器,从而在谈话一开始就在心理上给对方一定的威慑力。
二是在接触实质性问题前,先试探性地了解一下被询问人的个人情况,在问这些问题时要注意语气的委婉,以缓和被询问人的对立情绪,接着要求对方全面介绍被查对象的基本情况,包括业务范围、人员配置、生产经营状况等等。俗话说:言多必失,在询问前由对方先发言,可以帮助检查人员在感性上对对方有一个初步的认识,并且在对方介绍基本情况时,使自已的谈话思路有一个调整的过程,从而找到好的话题切入点,做到有的放矢。
三在询问具体事项时,可以紧紧围绕调查疑点采取迂回询问,最好正确地引导对方回答的问题能用数字化表达,以便对对方回答的问题进行数字比对分析,找出其自相矛盾之处,最后鲜明地提出正确的观点或者法律处理依据,从而攻破对方最后的心理防线,获取真实的情况。也可以单刀直入,采取这种方法时,一定要注意问题的连贯性,争取一鼓作气,一气呵成。而同被查单位谈心式的交谈,则主要体现在随意上。但“随意”并非指夸夸其谈、废话连篇,而是“言者有其心”。
在与被查单位采取谈心式语言交流时,要把握好两个方面:一是讲诚信;二是要有亲切感。要做到这一点,必须事先充分了解被查单位的情况,多渠道获取信息,特别是多方面了解与之交谈人员的价值取向,才能“知已知彼”、使对方有“酒逢知已”之感。
要树立税务部门诚信、亲切的形象,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首先要求税务人员对这个概念有充分的认识。讲“诚信”,这不仅是构建和谐社会对税务人员提出的要求,也是体现公民平等的一个方面。因为我们税务机关提出的口号就是“依法诚信纳税、共建和谐社会”,那么作为税务部门也应该“诚信收税”,在交谈中可以明确向纳税人表示:国家税收一分不能少,但不该收的我们也决不多收。
其次要求检查人员放正心态。虽然检查人员对被查单位在纳税事项上有疑惑,但检查人员必须遵循“疑罪从无”的原则,尽量避免使用带“绝对性”的词语,以免造成与对方不必要的言语冲突。税务机关对纳税人的检查归根到底是为了规范税收秩序,在经济社会中努力创造一个公平竞争的税收环境,通过检查使被查单位在日常经济活动中不经意的违法行为得到及进改正,以免给企业酿成更大的损失。从这个角度来说,税收检查也是对被查单位合法生产经营的一种保护措施。
第三在不违反保密原则的情况下给纳税人提供有价值的商业信息,给企业帮困解难,是取得对方信任的最好方式。税务部门面对的是广大的纳税人,对各行业纳税人的经营情况都比较了解,充分利用自身税务工作优势,使税收工作不仅发挥管理的职能,并且成为构通各纳税人之间信息的桥梁,而这种“桥梁”又通过真诚的言语表达出来,无疑会增加纳税人对税务部门的信任度,进而取得纳税人理解和支持,最终顺利完成工作任务。
检查人员与被查单位的语言交流,最终是为了获取有价值的税收信息。高超的谈话技巧,可以帮助检查人员获得通过帐务检查无法获得的信息,开拓检查思路。
比如,在检查一户建筑安装企业时,可以比较随意地谈起该企业内部部门之间的业务关系,检查人员通过交谈可能会得到这样一个信息:该企业承建的工程进度核算是由计划部门负责的,而工程款项的收取则是在财务部门,那么在检查该企业的“主营业务收入”时,可以把这两部门的数据进行核对,找出其中的差额;又如要检查一户房地产开发企业时,可以同当事人讨论一下目前流行的房屋构造,也许能得到该企业所开发的房地产中有多少车库、储藏间、楼顶花园等有用信息,而这些项目是最容易在这类企业出现少计或漏计收入的地方。
总之,不断提高检查技巧是税收工作“为国聚财”这一宗旨赋予税务人员的要求,只有不断提炼事物的精髓,才能履行一个税务人员的职责 相关热词搜索: 税务 检查 语言 技巧
作为税务执法部门到一个单位进行税务检查,勿庸置疑是带着问题和疑问去的,所以在与被检查单位相关人员的语言交谈中,不能也不允许检查人员信口开河。因为在对方看来,检查人员的语言并非检查人员个人的言语,而是代表整个地税部门的意见和态度。而且,如果在检查的过程中检查人员不注意语言的隐蔽性,可能会引起被查单位的警惕,从而给查清违法事实增加难度。
就整个税务检查语言的运用不外乎两个方面:一是询问式;二是交谈式。二者之间的共同点是都带有强烈的目的性和针对性,但在语言表达方式上二者还是有所区别的。
采取询问方式,是《税收征管法》赋予税务机关的权力,同时也是税务机关实施税务稽查的主要手段之一。它的语言交谈要求双方严肃认真地对待,因为税务检查部门将把交谈形成的“询问笔录”作为一份非常重要的证据在未来形成的对被查单位查实的违法行为的处理意见中加以反映。在《税收征管法》第七十条及其《实施细则》九十六条中对被询问人的责任作了明确的规定:对提供虚假资料,不如实反映情况,或者拒绝提供有关资料的将视情形处以一定数额的罚款。所以法律性是摆在询问交谈方式第一位的。正是由于关系到法律责任,那么在询问当中,税务人员应在语言运用上避免有诱导的嫌疑。
纵观询问方式的特点,有下面几点应加以注意:
一是告知。告知对方的权利和义务,是检查人员必须履行的一项法律程序,这种程序是任何人都不得违反的,即使它们具有浓厚的形式色彩,也应当视为与实体法具有同等约束力的行为模式。这也是检查人员把工作起点由被动变为主动的一个转换方式。严肃地履行“告知”义务,使检查人员能充分运用法律武器,从而在谈话一开始就在心理上给对方一定的威慑力。
二是在接触实质性问题前,先试探性地了解一下被询问人的个人情况,在问这些问题时要注意语气的委婉,以缓和被询问人的对立情绪,接着要求对方全面介绍被查对象的基本情况,包括业务范围、人员配置、生产经营状况等等。俗话说:言多必失,在询问前由对方先发言,可以帮助检查人员在感性上对对方有一个初步的认识,并且在对方介绍基本情况时,使自已的谈话思路有一个调整的过程,从而找到好的话题切入点,做到有的放矢。
三在询问具体事项时,可以紧紧围绕调查疑点采取迂回询问,最好正确地引导对方回答的问题能用数字化表达,以便对对方回答的问题进行数字比对分析,找出其自相矛盾之处,最后鲜明地提出正确的观点或者法律处理依据,从而攻破对方最后的心理防线,获取真实的情况。也可以单刀直入,采取这种方法时,一定要注意问题的连贯性,争取一鼓作气,一气呵成。而同被查单位谈心式的交谈,则主要体现在随意上。但“随意”并非指夸夸其谈、废话连篇,而是“言者有其心”。
在与被查单位采取谈心式语言交流时,要把握好两个方面:一是讲诚信;二是要有亲切感。要做到这一点,必须事先充分了解被查单位的情况,多渠道获取信息,特别是多方面了解与之交谈人员的价值取向,才能“知已知彼”、使对方有“酒逢知已”之感。
要树立税务部门诚信、亲切的形象,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首先要求税务人员对这个概念有充分的认识。讲“诚信”,这不仅是构建和谐社会对税务人员提出的要求,也是体现公民平等的一个方面。因为我们税务机关提出的口号就是“依法诚信纳税、共建和谐社会”,那么作为税务部门也应该“诚信收税”,在交谈中可以明确向纳税人表示:国家税收一分不能少,但不该收的我们也决不多收。
其次要求检查人员放正心态。虽然检查人员对被查单位在纳税事项上有疑惑,但检查人员必须遵循“疑罪从无”的原则,尽量避免使用带“绝对性”的词语,以免造成与对方不必要的言语冲突。税务机关对纳税人的检查归根到底是为了规范税收秩序,在经济社会中努力创造一个公平竞争的税收环境,通过检查使被查单位在日常经济活动中不经意的违法行为得到及进改正,以免给企业酿成更大的损失。从这个角度来说,税收检查也是对被查单位合法生产经营的一种保护措施。
第三在不违反保密原则的情况下给纳税人提供有价值的商业信息,给企业帮困解难,是取得对方信任的最好方式。税务部门面对的是广大的纳税人,对各行业纳税人的经营情况都比较了解,充分利用自身税务工作优势,使税收工作不仅发挥管理的职能,并且成为构通各纳税人之间信息的桥梁,而这种“桥梁”又通过真诚的言语表达出来,无疑会增加纳税人对税务部门的信任度,进而取得纳税人理解和支持,最终顺利完成工作任务。
检查人员与被查单位的语言交流,最终是为了获取有价值的税收信息。高超的谈话技巧,可以帮助检查人员获得通过帐务检查无法获得的信息,开拓检查思路。
比如,在检查一户建筑安装企业时,可以比较随意地谈起该企业内部部门之间的业务关系,检查人员通过交谈可能会得到这样一个信息:该企业承建的工程进度核算是由计划部门负责的,而工程款项的收取则是在财务部门,那么在检查该企业的“主营业务收入”时,可以把这两部门的数据进行核对,找出其中的差额;又如要检查一户房地产开发企业时,可以同当事人讨论一下目前流行的房屋构造,也许能得到该企业所开发的房地产中有多少车库、储藏间、楼顶花园等有用信息,而这些项目是最容易在这类企业出现少计或漏计收入的地方。
总之,不断提高检查技巧是税收工作“为国聚财”这一宗旨赋予税务人员的要求,只有不断提炼事物的精髓,才能履行一个税务人员的职责 相关热词搜索: 税务 检查 语言 技巧
热门文章:
- 2024年(8篇)工作述职报告汇...2025-01-11
- (2篇)2024年工作计划汇编2025-01-11
- (9篇)党支部工作特色亮点党...2025-01-10
- 2024年XX图书馆工作总结报告...2025-01-08
- 2024年-政工工作个人三年工...2025-01-07
- 2024年第三季度个人工作小结...2025-01-07
- 2024年度工作总结及2024年工作打算2025-01-06
- 2024年街道党工委工作总结暨2...2025-01-06
- 2024年度党支部党建工作总结...2025-01-06
- 2024年度在全市市场监管工作...2025-01-05
相关文章:
- XX县税务局创建省级精神文明...2021-08-27
- 县税务局全国文明单位创建汇...2021-08-27
- 税务局上半年总结合集20202021-08-27
- 某税务局领导落实“一岗双责...2021-09-08
- xx税务所2004年工作总结2021-09-11
- 税务局工作总结2021-09-11
- 税务所2004年上半年工作总结2021-09-12
- 税务所创建区最佳文明单位工...2021-09-13
- 税务局营造发展环境推行首问...2021-09-14
- 区国税局文明税务所建设标准2021-09-15
- 绿色食品检查员审查责任书式样2021-08-27
- 关于成立第一批教育活动巡回...2021-09-14
- 【检查材料】党员对照检查材料2021-09-28
- 孕前检查时间是什么时候?2021-09-28
- 在欢迎上级检查组晚会上的致辞2021-10-02
- 木材检查站评优创先工作汇报2021-10-06
- 迎接州检查组汇报材料2021-10-08
- 检查站站长竞聘报告2021-10-08
- 县边境动物检疫监督检查点工...2021-10-09
- 关于对全市木材检查站考核检...2021-10-21
- 幼儿园小班语言2021-09-08
- 语言文字工作总结2021-09-08
- ×学院2004年语言文字工作计划2021-09-15
- 幼儿园大班语言猫和包说课稿2021-09-28
- 幼儿园大班语言说课稿2021-09-28
- 语言文字工作汇报2021-10-05
- 谈广告语言的特点2021-10-06
- 教师语言与教学2021-10-06
- 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心...2021-10-09
- 语言文字心得体会2021-10-12
- 写小说技巧2022-02-27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