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领导干部培养健康生活情趣
发布时间:2021-12-22 15:32:56
浏览数:次
胡锦涛总书记在中纪委第七次全体会议上的重要讲话,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的战略高度,深刻阐述了新形势下全面加强领导干部作风建设的重要意义,特别强调要大力倡导八个方面的良好风气,即:“勤奋好学,学以致用;心系群众,服务人民;真抓实干,务求实效;艰苦奋斗,勤俭节约;顾全大局,令行禁止;发扬民主,团结共事;秉公用权,廉洁从政;生活正派,情趣健康。”这八个方面内容非常丰富,涵盖了思想作风、学风、工作作风、领导作风、生活作风等各个方面,这不仅是对各级领导干部的要求,也是对全体党员干部的要求。尤其是要求各级领导干部培养健康的生活情趣,作为党中央总书记,在这样的会上代表中央首次对干部生活作风提出这样的要求,可谓语重心长。
所谓生活情趣,是指人们对待生活的态度和志趣,是产生并存在于人们的思想、情感及心灵深处的对于生活的感应,它出自一种内在的情感和心理需要,是一种由感情和思想综合起来的,不轻易改变的心理状态。情趣有高雅与庸俗之分。高雅的情趣往往是“真”、“善”、“美”的化身,体现一个人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乐观的生活态度和健康的心理状态;庸俗的情趣却往往与“低级趣味”、“堕落”、“腐化”等丑陋的生活态度相联系,它让人玩物丧志,损害身心健康,丧失志向。一个人的生活情趣与他生活的时代、背景、环境,尤其是个人的道德文化水平有着密切的关系,是一个人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集中反映。存在决定意识,环境造就人,不同时代背景下,人们的生活情趣可能存在很大差异,即使在同一个时代,由于个人的生活条件不同,尤其是道德文化水平的不同,情趣也会有较大差异。不仅如此,同一个人,随着年龄的增长,知识和生活阅历的丰富,环境或突发事件等因素的影响,在他不同人生阶段,其生活情趣也可能发生较大的变化。
近年来,在我国各级领导干部中出现了很多不正常的现象,经济发展了,生活富裕了,一些领导干部也渐渐淡忘了创业的艰难,淡忘了曾经的远大理想和志趣追求,淡忘了党的教诲和中国共产党员的身份,开始放松警惕了。有的领导干部贪图享受,贪污腐败,包养情妇,生活腐化;有的涉足黄赌毒等社会丑恶领域,身陷泥潭,不可自拔;有的钟情于酒桌、牌桌、洗脚、按摩,游手好闲,不务正业;有的把讲黄色笑话、黄色段子作为一大爱好,趣味低级,口无遮拦;还有的则沉迷于挑拨离间、搬弄是非、诬陷打击他人等下流行为,甚至雇佣黑社会势力炫耀淫威、胡作非为。这些不健康的生活方式严重损害了党和政府在群众中的形象和威信,在人民群众中造成了十分恶劣的影响。在这个时候重提作风教育,强调党员领导干部必须要培养健康的生活情趣,更显得十分重要和必要。
健康的生活情趣源于高雅的志趣,志趣的 “高尚”与“卑下”决定了情趣的“高雅”与“庸俗”。
志趣是人的一种个性品质,指人的志向、理想和与志向相关的爱好和执着的追求,是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内在表现。志趣决定情趣,有什么样的志趣,就有什么样的情趣。
高尚的志趣催人奋发向上,平庸的志趣使人走向平庸,卑下的志趣叫人落入低俗。有的人以天下为己任,如范仲淹;有的人“毫不利己,专门利人”,如白求恩;有的人虽历千难万险,亦百折不挠,胸怀宽广,如毛泽东……这些都是有着远大理想,洋溢着对人生的热爱之情的高尚的志趣。所以才有了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千古诗句;才有了白求恩这样“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才有了万里长征的胜利和新中国的建立,有了“待到山花烂漫时”的豁然一笑。恰恰相反,奉行“人为财死,鸟为食亡”这种极端利己主义人生观、价值观的,难免物欲横流,利欲熏心;崇尚“人生在世,吃喝二字”的消极人生观的,难免醉生梦死,花天酒地。北宋张载说:“人若志趣不远,心不在焉,虽学无成。”只有有了高尚的志趣,才能心理健全,才有健康的生活情趣,也才能够脱离低级趣味,有所作为。
情趣反作用于志趣,健康的生活情趣能够净化灵魂,陶冶情操,砥砺心志,提升志趣。
健康向上的生活情趣可以丰富知识、调节劳逸、净化心灵、陶冶情操,有益于个人身心健康,有利于开拓眼界和开发智力,有助于提高思想文化修养,全方位提升人的素质和能力,同时又通过对真、善、美的一切感受力反作用于人的思想和感情,对心灵产生一种推动力,使人们的情感世界、个性品格和道德情操在无形中受到陶冶,促其求善向上,促进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良性改造,从而提升志趣。正如著名作家培根在其《论读书》中所述:“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之学使人善辩:凡有所学,皆成性格。”同读好书一样,健康向上的生活情趣,必然会对人的性格、品格产生积极的影响。
健康的生活情趣表现为积极向上的兴趣爱好,情趣决定着兴趣的取向。
情趣以兴趣为基础而产生,没有兴趣就谈不上情趣,同时,情趣又通过各种各样的兴趣表现出来。健康的生活情趣往往表现为积极向上的兴趣爱好,如读好书可增长知识、益志健脑,登山、游泳等体育运动可强健体魄、磨练意志,音乐、艺术可陶冶情操等等。相反,庸俗的生活情趣,如酗酒、赌博、沉迷女色等则往往表现为低俗龌龊的兴趣爱好。
积极健康的兴趣爱好愈广泛,人们的生活就愈加丰富多彩,对生活的感受和体验也就愈加深刻,从而愈加热爱生活,珍惜生活。他们总能从日常生活的平凡小事中发现美、感受美、欣赏美、创造美,内心充满快乐和希望;他们不会抱怨生活的清贫,而在金钱的诱惑面前难以自持;他们不会停止精神前行的脚步,而贪图眼前物质的享受;他们不会沉溺于灯红酒绿,而丧失心灵的安宁;他们更不会自怨自艾,消极堕落,即便是在最艰难最黑暗的时刻,也能找到心灵的安慰,激情饱满、积极向上地生活。
兴趣爱好没有绝对的高雅与低俗之分,情趣决定兴趣的取向。有的人喜欢古典音乐,但欣赏音乐的时候却要抱着“二奶”,这就玷污了本来高雅的音乐艺术;也有的人以捡破烂为乐,但他却用卖破烂所得资助了几十个贫困大学生读书。究其原因,情趣不同使然。真正积极健康的兴趣爱好的背后必然有健康情趣的支撑。没有高雅的生活情趣,再纯洁高雅的艺术都会变得庸俗,剩下的只是一张打着“兴趣爱好”的幌子。
健康的生活情趣需要通过加强学习、充实生活来培养。
情趣在学习中升华。某种意义上说,健康的生活情趣不仅是爱好雅兴,更是一种文化品格;不仅是怡情养性,更是一种道德建树;不仅是个人情怀,更是人性美的展现。因此,培养积极健康的生活情趣必须要从心灵入手,从加强学习、加强心灵修养入手。就各级领导,以及全体党员干部而言,加强学习和道德修养显得尤为迫切和重要。只有通过不断学习,不断实践,才能牢固树立崇高远大的理想,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时刻保持思想的纯洁和精神的高尚;才能在腐朽没落的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面前正确把握自己,保持清醒的头脑,不盲目追求,不随波逐流;只有通过不断学习,才能充实知识,提高认识,增强对人生、对生活、对真善美的理解力和领悟力,始终保持一颗健康、纯洁、充满热爱的心,不在无穷变化的现实世界中迷失方向,不在消极因素的冲击下丧失信念和勇气。
情趣与每个人的现实生活紧密联系,良好的生活方式和广泛的兴趣爱好是培养健康生活情趣的土壤。历史上很多伟人都有许多健康的兴趣爱好,如毛泽东喜爱书法艺术、朱德喜欢篮球运动、爱因斯坦爱拉小提琴、华罗庚爱写旧体诗、竺可桢爱练太极拳等等。新时期的领导和党员干部,也应在做好本职工作之余给自己的生活多增添点健康快乐的因素,培养积极健康的生活情趣。少点灯红酒绿,多点书香墨色,少点骄奢淫逸,多点爱心奉献,少点无聊的应酬,多点与亲人朋友的沟通,没事读点好书,听听音乐,抑或踊跃参加集体活动,登登山,打打球,既能调剂精神,强健体魄,又能增进感情,增强凝聚力,促进和谐,何乐而不为呢?
健康向上的生活情趣,不仅是个人的人生追求,更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
社会是人的集合体,良好社会氛围的营造靠社会每一分子的积极努力。新一届党中央提出的构建“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伟大目标,也必然要靠全体公民的共同努力才能实现。在一个充斥着低级趣味和浅薄庸俗的国度里永远无法实现社会的和谐,提高公民素质,培养积极健康的生活情趣,对于和谐社会建设意义重大。
培养积极健康的生活情趣有利于促进人与人的和谐。随着现代社会的开放程度越来越高,竞争越来越激烈,人们疲于对金钱和利益的追求,生活和思想压力大,容易造成人际关系淡漠,“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培养积极健康的生活情趣有利于改变这种狭隘的“利益本位”和“个人主义”的自我认识,缓解现代人的思想压力,增添生活乐趣,减少争执纠纷,疏导相互关系,使人们用更愉快的心情面对人生和社会,用更友善的方式对待身边的每一个人,营造团结和谐、安定有序的友好氛围。
培养积极健康的生活情趣有利于促进个性发展,增强社会整体活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和而不同”的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弘扬“和而不同”的人文精神,鼓励个性发展,促进人的个性活力竞相迸发,造就生动活泼、充满活力、百花齐放、春色满园的大好局面。
情趣既是一种生活追求,更是一种精神力量。积极健康的生活情趣能够丰富人们的精神内涵,激发人们的精神力量,使人们拥有良好的精神风貌、振奋的精神状态和高尚的道德情操,并朝着伟大的理想目标奋发向上。各级领导和广大党员干部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领路人,他们的一言一行都影响着党和国家前进的方向,影响着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进程,因而必须高度重视培养积极健康的生活情趣,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坚定信仰,率先垂范,始终保持高尚的精神追求,积极引导广大群众,共同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 相关热词搜索: 领导干部 生活情趣 培养 健康
所谓生活情趣,是指人们对待生活的态度和志趣,是产生并存在于人们的思想、情感及心灵深处的对于生活的感应,它出自一种内在的情感和心理需要,是一种由感情和思想综合起来的,不轻易改变的心理状态。情趣有高雅与庸俗之分。高雅的情趣往往是“真”、“善”、“美”的化身,体现一个人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乐观的生活态度和健康的心理状态;庸俗的情趣却往往与“低级趣味”、“堕落”、“腐化”等丑陋的生活态度相联系,它让人玩物丧志,损害身心健康,丧失志向。一个人的生活情趣与他生活的时代、背景、环境,尤其是个人的道德文化水平有着密切的关系,是一个人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集中反映。存在决定意识,环境造就人,不同时代背景下,人们的生活情趣可能存在很大差异,即使在同一个时代,由于个人的生活条件不同,尤其是道德文化水平的不同,情趣也会有较大差异。不仅如此,同一个人,随着年龄的增长,知识和生活阅历的丰富,环境或突发事件等因素的影响,在他不同人生阶段,其生活情趣也可能发生较大的变化。
近年来,在我国各级领导干部中出现了很多不正常的现象,经济发展了,生活富裕了,一些领导干部也渐渐淡忘了创业的艰难,淡忘了曾经的远大理想和志趣追求,淡忘了党的教诲和中国共产党员的身份,开始放松警惕了。有的领导干部贪图享受,贪污腐败,包养情妇,生活腐化;有的涉足黄赌毒等社会丑恶领域,身陷泥潭,不可自拔;有的钟情于酒桌、牌桌、洗脚、按摩,游手好闲,不务正业;有的把讲黄色笑话、黄色段子作为一大爱好,趣味低级,口无遮拦;还有的则沉迷于挑拨离间、搬弄是非、诬陷打击他人等下流行为,甚至雇佣黑社会势力炫耀淫威、胡作非为。这些不健康的生活方式严重损害了党和政府在群众中的形象和威信,在人民群众中造成了十分恶劣的影响。在这个时候重提作风教育,强调党员领导干部必须要培养健康的生活情趣,更显得十分重要和必要。
健康的生活情趣源于高雅的志趣,志趣的 “高尚”与“卑下”决定了情趣的“高雅”与“庸俗”。
志趣是人的一种个性品质,指人的志向、理想和与志向相关的爱好和执着的追求,是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内在表现。志趣决定情趣,有什么样的志趣,就有什么样的情趣。
高尚的志趣催人奋发向上,平庸的志趣使人走向平庸,卑下的志趣叫人落入低俗。有的人以天下为己任,如范仲淹;有的人“毫不利己,专门利人”,如白求恩;有的人虽历千难万险,亦百折不挠,胸怀宽广,如毛泽东……这些都是有着远大理想,洋溢着对人生的热爱之情的高尚的志趣。所以才有了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千古诗句;才有了白求恩这样“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才有了万里长征的胜利和新中国的建立,有了“待到山花烂漫时”的豁然一笑。恰恰相反,奉行“人为财死,鸟为食亡”这种极端利己主义人生观、价值观的,难免物欲横流,利欲熏心;崇尚“人生在世,吃喝二字”的消极人生观的,难免醉生梦死,花天酒地。北宋张载说:“人若志趣不远,心不在焉,虽学无成。”只有有了高尚的志趣,才能心理健全,才有健康的生活情趣,也才能够脱离低级趣味,有所作为。
情趣反作用于志趣,健康的生活情趣能够净化灵魂,陶冶情操,砥砺心志,提升志趣。
健康向上的生活情趣可以丰富知识、调节劳逸、净化心灵、陶冶情操,有益于个人身心健康,有利于开拓眼界和开发智力,有助于提高思想文化修养,全方位提升人的素质和能力,同时又通过对真、善、美的一切感受力反作用于人的思想和感情,对心灵产生一种推动力,使人们的情感世界、个性品格和道德情操在无形中受到陶冶,促其求善向上,促进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良性改造,从而提升志趣。正如著名作家培根在其《论读书》中所述:“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之学使人善辩:凡有所学,皆成性格。”同读好书一样,健康向上的生活情趣,必然会对人的性格、品格产生积极的影响。
健康的生活情趣表现为积极向上的兴趣爱好,情趣决定着兴趣的取向。
情趣以兴趣为基础而产生,没有兴趣就谈不上情趣,同时,情趣又通过各种各样的兴趣表现出来。健康的生活情趣往往表现为积极向上的兴趣爱好,如读好书可增长知识、益志健脑,登山、游泳等体育运动可强健体魄、磨练意志,音乐、艺术可陶冶情操等等。相反,庸俗的生活情趣,如酗酒、赌博、沉迷女色等则往往表现为低俗龌龊的兴趣爱好。
积极健康的兴趣爱好愈广泛,人们的生活就愈加丰富多彩,对生活的感受和体验也就愈加深刻,从而愈加热爱生活,珍惜生活。他们总能从日常生活的平凡小事中发现美、感受美、欣赏美、创造美,内心充满快乐和希望;他们不会抱怨生活的清贫,而在金钱的诱惑面前难以自持;他们不会停止精神前行的脚步,而贪图眼前物质的享受;他们不会沉溺于灯红酒绿,而丧失心灵的安宁;他们更不会自怨自艾,消极堕落,即便是在最艰难最黑暗的时刻,也能找到心灵的安慰,激情饱满、积极向上地生活。
兴趣爱好没有绝对的高雅与低俗之分,情趣决定兴趣的取向。有的人喜欢古典音乐,但欣赏音乐的时候却要抱着“二奶”,这就玷污了本来高雅的音乐艺术;也有的人以捡破烂为乐,但他却用卖破烂所得资助了几十个贫困大学生读书。究其原因,情趣不同使然。真正积极健康的兴趣爱好的背后必然有健康情趣的支撑。没有高雅的生活情趣,再纯洁高雅的艺术都会变得庸俗,剩下的只是一张打着“兴趣爱好”的幌子。
健康的生活情趣需要通过加强学习、充实生活来培养。
情趣在学习中升华。某种意义上说,健康的生活情趣不仅是爱好雅兴,更是一种文化品格;不仅是怡情养性,更是一种道德建树;不仅是个人情怀,更是人性美的展现。因此,培养积极健康的生活情趣必须要从心灵入手,从加强学习、加强心灵修养入手。就各级领导,以及全体党员干部而言,加强学习和道德修养显得尤为迫切和重要。只有通过不断学习,不断实践,才能牢固树立崇高远大的理想,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时刻保持思想的纯洁和精神的高尚;才能在腐朽没落的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面前正确把握自己,保持清醒的头脑,不盲目追求,不随波逐流;只有通过不断学习,才能充实知识,提高认识,增强对人生、对生活、对真善美的理解力和领悟力,始终保持一颗健康、纯洁、充满热爱的心,不在无穷变化的现实世界中迷失方向,不在消极因素的冲击下丧失信念和勇气。
情趣与每个人的现实生活紧密联系,良好的生活方式和广泛的兴趣爱好是培养健康生活情趣的土壤。历史上很多伟人都有许多健康的兴趣爱好,如毛泽东喜爱书法艺术、朱德喜欢篮球运动、爱因斯坦爱拉小提琴、华罗庚爱写旧体诗、竺可桢爱练太极拳等等。新时期的领导和党员干部,也应在做好本职工作之余给自己的生活多增添点健康快乐的因素,培养积极健康的生活情趣。少点灯红酒绿,多点书香墨色,少点骄奢淫逸,多点爱心奉献,少点无聊的应酬,多点与亲人朋友的沟通,没事读点好书,听听音乐,抑或踊跃参加集体活动,登登山,打打球,既能调剂精神,强健体魄,又能增进感情,增强凝聚力,促进和谐,何乐而不为呢?
健康向上的生活情趣,不仅是个人的人生追求,更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
社会是人的集合体,良好社会氛围的营造靠社会每一分子的积极努力。新一届党中央提出的构建“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伟大目标,也必然要靠全体公民的共同努力才能实现。在一个充斥着低级趣味和浅薄庸俗的国度里永远无法实现社会的和谐,提高公民素质,培养积极健康的生活情趣,对于和谐社会建设意义重大。
培养积极健康的生活情趣有利于促进人与人的和谐。随着现代社会的开放程度越来越高,竞争越来越激烈,人们疲于对金钱和利益的追求,生活和思想压力大,容易造成人际关系淡漠,“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培养积极健康的生活情趣有利于改变这种狭隘的“利益本位”和“个人主义”的自我认识,缓解现代人的思想压力,增添生活乐趣,减少争执纠纷,疏导相互关系,使人们用更愉快的心情面对人生和社会,用更友善的方式对待身边的每一个人,营造团结和谐、安定有序的友好氛围。
培养积极健康的生活情趣有利于促进个性发展,增强社会整体活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和而不同”的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弘扬“和而不同”的人文精神,鼓励个性发展,促进人的个性活力竞相迸发,造就生动活泼、充满活力、百花齐放、春色满园的大好局面。
情趣既是一种生活追求,更是一种精神力量。积极健康的生活情趣能够丰富人们的精神内涵,激发人们的精神力量,使人们拥有良好的精神风貌、振奋的精神状态和高尚的道德情操,并朝着伟大的理想目标奋发向上。各级领导和广大党员干部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领路人,他们的一言一行都影响着党和国家前进的方向,影响着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进程,因而必须高度重视培养积极健康的生活情趣,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坚定信仰,率先垂范,始终保持高尚的精神追求,积极引导广大群众,共同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 相关热词搜索: 领导干部 生活情趣 培养 健康
热门文章:
- 2024年(8篇)工作述职报告汇...2025-01-11
- (2篇)2024年工作计划汇编2025-01-11
- (9篇)党支部工作特色亮点党...2025-01-10
- 2024年XX图书馆工作总结报告...2025-01-08
- 2024年-政工工作个人三年工...2025-01-07
- 2024年第三季度个人工作小结...2025-01-07
- 2024年度工作总结及2024年工作打算2025-01-06
- 2024年街道党工委工作总结暨2...2025-01-06
- 2024年度党支部党建工作总结...2025-01-06
- 2024年度在全市市场监管工作...2025-01-05
相关文章:
- 2020农业农村局领导干部“防...2021-08-25
- 领导干部“防风险、守底线”...2021-08-26
- 领导干部2020年度工作计划2021-08-27
- 领导干部三年工作总结2021-08-27
- 工商局领导干部职务调整讲话稿2021-08-27
- 城管局领导干部职务调整讲话稿2021-08-27
- XX市领导干部会议上发言2021-08-27
- 领导干部任前集体谈话讲话稿2021-08-27
- 领导干部会议上发言2021-08-27
- 廉政警示夜校活动上讲话&善学...2021-08-27
- 微生物限度检验控制菌检测培...2021-08-27
- 如何培养学生耐心和毅力2021-09-06
- 在学科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2021-09-09
- 优秀生培养总结2021-09-13
- 开发全脑,培养学生创造能力2021-09-16
- 培养学生空间观念途径有哪些2021-09-16
- 培养学生良好的性格2021-09-20
- 浅议如何实施对企业青年的培...2021-09-25
- 开展“美术语文”综合活动培...2021-09-26
- 培养老师和学生感情2021-09-28
- 谈积极心理学下大学生心理健...2021-08-27
- 教师对于健康讲话稿:拥抱健...2021-08-27
- 对于健康演讲稿:珍爱生命,...2021-08-27
- 关注孩子健康成长|注重孩子...2021-08-27
- 健康领域—健康不健康2021-09-05
- 人民为中心,健康是根本2021-09-06
- 小学生健康教育课教学教案2021-09-08
- 学校健康教育总结2021-09-11
- 强化依法治企工作促进公司健...2021-09-19
- 以党建带团全面推动共青团工...2021-09-19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