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建筑业工作总结及2007年工作目标思路
去年以来,我市建筑业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泰州市建筑业工作会议精神,进一步解放思想,抢抓机遇,扎实有效地抓好全行业的改革、发展和稳定工作。2006年建筑业预计完成总产值62.5亿元,同比增长10.9%;建筑业完成增加值15.45亿元,同比增长11.2%,建筑施工人数10.3万人,同比增长为12.4%,全市建筑业保持了稳步发展的态势。完成招商引资额800万元,完成了市政府下达的目标任务。
一、2006年建筑业工作情况回顾
1、建筑行业管理水平逐步提高。一是市场管理渐趋规范。办理建筑企业资质年检合格单位63家,其中新报批19家。通过建筑项目经理年审703人,其中一级项目经理14人,二级项目经理122人。2006年全年征收建筑业劳保统筹费、建管费计821.45万元,办理建筑施工许可证75份,开展建筑市场检查涉及施工企业42家,累计230个项目。发放施工整改通知书10份,勒令停工整治工地11个,违章工程查处取得初步成效。二是质量管理扎实推进。去年以来,共有15项工程获泰州市“梅兰杯”奖,有10项工程获泰州市优质结构工程,拟定申报2项省优工程。加强了对市内重点项目监管,采取日常抽查、专项检查和综合巡查相结合的方式,先后对市内在建167项工程进行了巡查,涉及建筑面积达113.45万平方米,发现违纪、违规问题17起,违反强制性条文28起,签发局部暂停通知书3份,全年收取质量监督费203.4万元。三是强化工程定额管理。认真做好国有投资工程造价监督管理及价款结算审核成果备案工作,强化造价咨询企业的监督管理,认真执行《建设工程工程量计量清单计价规范》,2006年我市执行清单的国有投资项目50项,合同金额达12420万元,非国有投资项目36项,合同金额达9200万元。去年共征收定额编制费52万元。四是切实抓好安全工作。以《安全生产法》、《江苏省安全生产条例》为依据,加大建筑市场安全管理力度,与39家建筑施工企业签订安全生产责任书,积极开展 “安全生产月”宣传教育及“创建文明工地”活动,今年已先后创建6个泰州市级安全文明工地,15个兴化市级安全文明工地。
2、建筑企业改革改制取得明显成效。按照“先易后难、分批实施、因势利导”的指导原则,进一步加大改制工作力度,同时大力推进运行机制创新、企业产权制度改革和“三置换一保障”工作。企业改革、改制工作成效明显。截止目前,全市已完成乡镇建筑企业改制工作任务。市属建安公司、二建公司进入改制扫尾阶段,苏兴建设工程有限公司在市建安总公司改制基础上,被批准为国家一级总承包施工资质企业,并获得外经签约权,公有资本已全部退出,目前呈现良好的发展势头。大地监理公司经过公开拍卖,以110万元高于底价71万元拍卖成功。建筑设计院改制方案经市事业单位改革工作领导小组批复亦已付诸实施。至此,建工系统直属单位改制已置换公有资产1449.3万元,办理退休职工医疗保险近700人,置换职工身份领取经济补偿金近800人,企业改革改制任务基本完成。
3、市外建筑市场稳步拓展。一是重点外出施工基地开拓势头良好。特别是南京、苏州市场发展较快。今年以来,共承接规模工程26项。在南京承接了2000万元造价、3.4万 m2的栖霞房产公司住宅工程,造价6529万元、5.7万 m2框架11层南京天润城项目,造价3064万元、6.1万m2的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金城学院住宅工程。在苏州承接了造价5981万元、7.5万 m2的模滨轮胎有限公司厂房工程,造价1821万元、3.5万m2的永新星置地有限公司厂房。二是积极挖掘新兴建筑市场潜力。今年新开拓了浙江宁波及广东等建筑市场,分别承接了造价4160万元、3.59万m2 的宁波奇美电子有限公司厂房及造价1790万元的广东奇美有限公司的桩基工程。此外,在北京、重庆、兰州等中西部市场也以劳务输出及建筑装璜等专业承包为重点,承建了一批住宅楼、别墅项目。
4、科技兴建工作得到加强。一是注重人才培训。以建筑职工培训中心为基地,加大建筑施工人才队伍培训力度。举办培训班四期,培训人数548人,受理申办专业技术人员技术职称291人,其中地方初级职称237人,高、中级职称54人,申办企业自聘三级项目经理177人,二级建造师执业资格考核认定通过人员办证55人。二是强化专业岗位培训。以提高建筑企业综合素质为目标,积极组织建筑企业质监员、安全员、预算员等各类专业培训,提高专业技能水平。三是建安企业技装备投入明显加大。在骨干企业、重点工程项目中广泛应用了计算机和网络技术,基本实现了办公自动化,增强了企业的管理效能,提高了经济和社会效益。
在我市建筑业发展过程中,我们清醒地认识到一些深层次的矛盾和累积性的问题依然存在,对照市委、市政府的要求和兄弟市区的先进经验仍有不少差距。主要体现在:一是思想观念不够解放,少数乡镇未把建筑业真正摆上应有位置。二是建筑市场竞争能力偏低,表现在企业资质、规模、承揽高层建筑能力等方面缺乏较强的竞争力。三是建筑企业综合素质偏弱,集中体现在技术装备水平低、科技人员数量少等方面。四是建筑企业改制过程中困难较多,在资产重组、资金保证及企业特殊困难群体等方面的矛盾较为突出。
二、2007年建筑业工作目标思路
为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和省委十届十次全会精神,围绕把建筑业做大、做强、做优的战略目标,按照“拓总量、创信誉、拓领域、促改革、强素质、增效益”的总体要求,奋力开拓市场,加快结构调整,加快建筑劳务输出,大力推进机制创新和科技创新,加强和改善行业管理,全力构筑我市建筑业发展的新优势。
2007年我市建筑业工作责任目标为:建筑业实现总产值69.1亿元,增加值16.5亿元,建筑施工人数11万人,其中出市施工人数6万人,出省施工2万人。
围绕上述指导思想和奋斗目标,今后,我们将抓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锐意创新,努力构建现代建筑企业制度。一是不断深化改革,激活企业发展活力。在基本完成企业改制的基础上,对改制企业在运作过程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认真分析,妥善采取对策措施。推行企业管理层竞争上岗制度,实施以劳动合同为基础的新型用工制度。鼓励知识、技术、管理参与企业权益分配,最大限度地激活企业发展的内在动力。二是聚合资本要素,加快资质晋升速度。资质是建筑企业开拓市场的通行证和入场券,江苏苏兴建设工程有限公司要进一步优化股权结构,切实增强龙头企业的竞争优势。2007年全市争取有1家企业申报1级资质、2-3家企业申报二级建安企业,其它企业可申报3级资质或专业承包公司。三是关注弱势困难群体,保持行业稳定。认真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在政策允许的范围内,多方筹措资金尽力解决特殊群体生活困难。
2、积极开拓,不断提高市外建筑市场竞争能力。一是进一步加大市场开拓力度。发挥龙头企业作用,巩固南京、苏州、北京、无锡等传统市场,力争承接一批“体量大、难度大、影响大”的工程项目,2007年要在市外市场承揽高层建筑规模工程数量达30个以上,并创建一批省优、市优精品工程。二是积极实施资本运营战略。通过市场化运作建立由社会法人资本、自然人资本组成的建筑工程信贷担保有限公司,为企业承接工程提供充裕的资金保障。继续加强与金融部门的合作,可以就具体项目进行股份合作,实现利益共享、风险共担。三是千方百计加快形成大建筑业产业格局。加快经营结构调整,按照“一业为主,多业并举”的发展方向,提高综合施工能力,拓宽领域,扩大范围,向环保、城市绿化、路桥建设、钢结构等潜力较大的工程领域进军。
3、科技兴建,积极提高建筑行业整体素质。一是加强研究,加快科技创新步伐。要加快新技术的推广和应用,努力扩大新技术在工程实践中的覆盖面。要广泛运用以计算机网络为核心的现代管理系统,在工程招标、预算编制、施工组织设计、工程管理中采用现代管理和计算机软件技术,不断提高工作效率和管理水平。二是以人为本,努力构筑人才战略高地。着力打造一批懂市场规律、善经营管理、具有奉献精神的企业家队伍;培养一支作风过硬、纪律严明、技术精湛的施工队伍。实行激励机制,积极营造尊重人才的浓厚氛围。
4、狠抓关键,构建加快建筑劳务输出的富民优势。一是要发挥优势,服务“三农”。策应沿江开发,全面推进小康进程。建筑业作为我市的一项传统产业,历来是我市劳务输出的主渠道。多年来在增加地方财政收入,促进农村经济结构调整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因此,要从我市“富民强市、快速崛起”的战略高度出发,加快发展建筑业,实现我市建筑经济、农村经济和农民致富的“三赢”发展。二是要围绕目标,狠抓落实。走出市外天地宽,外部市场是建筑业发展的广阔空间,是转移劳动力的重要依托。要进一步唱响“离开家门,走出省门,跨出国门”的市场开拓主旋律。保持外施基地建筑劳务人员的相对稳定,在劳动力转移布局上,注重向中西部及新兴建筑市场倾斜,进一步拓展海外建筑市场。同时,要充分发挥建筑职工培训中心教育阵地作用,组织开展技术培训、岗位培训和文化培训,全面提高农民的技能化水平,实现我市建筑劳务由体力型向专业型、技术型转变。
5、强化管理,力争营造服务一流的行业新形象。一是加强建筑市场管理。要进一步整顿和规范建筑市场秩序,严格市场准入制度,加强工程合同和企业信用管理。通过检查、督促、整改,不断提高建筑施工文明工地管理水平。二是加强软环境建设,为企业提供优质服务。以加强机关作风建设和党风廉政建设为前提,“内强素质,外塑形象”。以提升业务水平为着力点,改进机关作风,严格执行“五项禁令”,为建筑业发展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加强各项专业知识和相关法律法规的培训和学习,不断提高建筑行业管理部门工作人员办事效率和综合素质。向社会公开服务承诺,将综合治理建筑行风与软环境建设紧密结合起来,发扬求实、务实、落实的工作作风,全力保障我市建筑业持续、健康、稳定发展。
相关热词搜索: 建筑业 工作总结 思路 目标 工作热门文章:
- 2024年(8篇)工作述职报告汇...2025-01-11
- (2篇)2024年工作计划汇编2025-01-11
- (9篇)党支部工作特色亮点党...2025-01-10
- 2024年XX图书馆工作总结报告...2025-01-08
- 2024年-政工工作个人三年工...2025-01-07
- 2024年第三季度个人工作小结...2025-01-07
- 2024年度工作总结及2024年工作打算2025-01-06
- 2024年街道党工委工作总结暨2...2025-01-06
- 2024年度党支部党建工作总结...2025-01-06
- 2024年度在全市市场监管工作...2025-01-05
相关文章:
- 我公司在全市建筑业大会上的讲话2021-09-10
- 县委书记在建筑业表彰大会上...2021-09-19
- 农村建筑业税收管理分析2021-09-20
- 浅谈建筑业税收管理的有效途径2021-09-20
- *县市容环境综合整治竞赛暨建...2021-10-19
- 县长在全县建筑业表彰大会上...2021-11-05
- 建筑业刊物寄语-我们一直在路上2021-11-08
- 我区建筑业市场及建筑业税收...2021-12-16
- 建筑业外出施工工作会议上的讲话2022-01-03
- 2020年“十三五”期间主要工...2021-08-24
- 2020年“十三五”期间主要工...2021-08-24
- 2020年语文教师个人年度教学...2021-08-24
- 个人近三年思想工作总结范文2021-08-25
- 2020年乡镇市域社会治理现代...2021-08-26
- X区2020年工作总结及2021年工作思路2021-08-26
- 2篇,个人三年工作总结(5000...2021-08-27
- 营商局前三季度重点工作总结2021-08-27
- 自然资源局前三季度重点工作...2021-08-27
- 人社局前三季度重点工作总结2021-08-27
- 电力配网规划与建设思路探讨2021-08-27
- 转变思路改变学生2021-08-27
- 推进工业强县战略的思路和打算2021-09-20
- 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思路2021-09-26
- 关于县域经济发展思路的思考认识2021-10-11
- 实施积极就业政策的思路分析2022-03-31
- 什么样目标决定什么样人生2021-09-14
- xx镇2004年老干部工作目标管理总结2021-09-14
- 中学办公室年度目标考核总结2021-09-15
- 办公室目标管理工作情况汇报2021-09-19
- 教育质量目标管理动员会议表...2021-09-21
- 企业管理经验材料(采油厂实施...2021-09-21
- 区建设局机关目标管理百分考...2021-09-21
- 药监局党风廉政建设目标管理...2021-09-22
- 县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纪检监...2021-09-22
- 镇机关目标管理考核办法2021-09-23
- 党风廉政建设工作报告6篇2021-08-19
- 个人履行党风廉政建设“一岗...2021-08-19
- 2020年“十三五”期间主要工...2021-08-24
- 2020年“十三五”期间主要工...2021-08-24
- 2020年驻村工作队上半年工作总结2021-08-24
- 2020年语文教师个人年度教学...2021-08-24
- 县2020年工作总结暨2021年工...2021-08-24
- 个人近三年思想工作总结范文2021-08-25
- 2020年乡镇市域社会治理现代...2021-08-26
- X区2020年工作总结及2021年工作思路2021-08-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