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视员工的精神待遇
发布时间:2022-01-31 15:04:52
浏览数:次
员工的待遇包含两个部分,物质待遇和精神待遇,有时也称外在(extrinsic rewards)和内在待遇(intrinsic rewards)。物质待遇主要指薪酬待遇,如薪水、福利、津贴、奖金和股票期权等;精神待遇是指工作的胜任感、成就感、责任感、受重视、有影响力、个人成长和富有价值的贡献等。
员工除了有物质待遇的需求以外,还有精神待遇的需求。
1,精神待遇的特点
精神待遇具有隐蔽性的特点,她常常容易被员工和管理者忽略。
隐蔽性特点首先表现在:精神待遇与物质待遇相比,精神待遇不象物质待遇那么容易测算和衡量,他难以进行清晰的定义,讨论和比较。所以,在谈到待遇时,员工和管理者都倾向于注重物质待遇,精神待遇往往会被忽略。
这种隐蔽性还表现在:员工在表达对精神待遇不满的时候,常常会强调对物质待遇的不满。比如,有的员工这样抱怨:“我每天要受这么多气,为什么才拿这一点儿工资?”或者说“我的工作这么枯燥和乏味,工资应该高一些吧?”
精神待遇是人的一种需求,它不会因为这种忽略而消失。
2,精神待遇的分类
根据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人的精神待遇具有两种类型的精神需要,即激励需要和环境需要。激励需要包括:工作本身、社会承认、责任、成就、发展、进步;环境需要包括:公司政策与行政管理、工资、工作条件、与上级的关系、与同事的关系、与下级的关系、安全、地位。
环境需要是保证员工正常工作的精神需要,激励需要是促使员工更好的工作的精神需要。
3,不注重提高精神待遇的后果
员工会通过对物质待遇和精神待遇的评估,来判断他们的努力是否得到了公司的充分回报。由于精神待遇的隐蔽性,员工往往会用对物质待遇不满的抱怨表达对精神待遇的不满。
管理者经常会在没有弄清员工的抱怨之前,就盲目的提高员工的物质待遇。当然,提高物质待遇可以暂时弥补员工对精神待遇的不满,但它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由于员工对精神待遇不满而造成的管理上的冲突。所以说,用提高物质待遇的方法来弥补精神待遇的不满是得不偿失的。如果长此以往,公司的薪酬管理还可能陷入恶性循环。
4,重视员工的精神待遇
公司管理者只有明白精神待遇的重要意义,才能全面的把握员工的需求。管理者可以通过改善员工管理来提高员工对精神待遇的满意度。另外,赋予员工管理和控制自己工作自由的权利,也可以为提高员工精神待遇的满意度起到积极作用。 相关热词搜索: 待遇 重视 员工 精神
员工除了有物质待遇的需求以外,还有精神待遇的需求。
1,精神待遇的特点
精神待遇具有隐蔽性的特点,她常常容易被员工和管理者忽略。
隐蔽性特点首先表现在:精神待遇与物质待遇相比,精神待遇不象物质待遇那么容易测算和衡量,他难以进行清晰的定义,讨论和比较。所以,在谈到待遇时,员工和管理者都倾向于注重物质待遇,精神待遇往往会被忽略。
这种隐蔽性还表现在:员工在表达对精神待遇不满的时候,常常会强调对物质待遇的不满。比如,有的员工这样抱怨:“我每天要受这么多气,为什么才拿这一点儿工资?”或者说“我的工作这么枯燥和乏味,工资应该高一些吧?”
精神待遇是人的一种需求,它不会因为这种忽略而消失。
2,精神待遇的分类
根据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人的精神待遇具有两种类型的精神需要,即激励需要和环境需要。激励需要包括:工作本身、社会承认、责任、成就、发展、进步;环境需要包括:公司政策与行政管理、工资、工作条件、与上级的关系、与同事的关系、与下级的关系、安全、地位。
环境需要是保证员工正常工作的精神需要,激励需要是促使员工更好的工作的精神需要。
3,不注重提高精神待遇的后果
员工会通过对物质待遇和精神待遇的评估,来判断他们的努力是否得到了公司的充分回报。由于精神待遇的隐蔽性,员工往往会用对物质待遇不满的抱怨表达对精神待遇的不满。
管理者经常会在没有弄清员工的抱怨之前,就盲目的提高员工的物质待遇。当然,提高物质待遇可以暂时弥补员工对精神待遇的不满,但它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由于员工对精神待遇不满而造成的管理上的冲突。所以说,用提高物质待遇的方法来弥补精神待遇的不满是得不偿失的。如果长此以往,公司的薪酬管理还可能陷入恶性循环。
4,重视员工的精神待遇
公司管理者只有明白精神待遇的重要意义,才能全面的把握员工的需求。管理者可以通过改善员工管理来提高员工对精神待遇的满意度。另外,赋予员工管理和控制自己工作自由的权利,也可以为提高员工精神待遇的满意度起到积极作用。 相关热词搜索: 待遇 重视 员工 精神
热门文章:
- 2024年(8篇)工作述职报告汇...2025-01-11
- (2篇)2024年工作计划汇编2025-01-11
- (9篇)党支部工作特色亮点党...2025-01-10
- 2024年XX图书馆工作总结报告...2025-01-08
- 2024年-政工工作个人三年工...2025-01-07
- 2024年第三季度个人工作小结...2025-01-07
- 2024年度工作总结及2024年工作打算2025-01-06
- 2024年街道党工委工作总结暨2...2025-01-06
- 2024年度党支部党建工作总结...2025-01-06
- 2024年度在全市市场监管工作...2025-01-05
相关文章:
- 体育教师待遇2021-09-28
- 企业应重视人性化管理2021-10-26
- 重视消费者的真实需求2022-02-17
- 要重视我国农村能源问题(朱...2022-02-26
- 员工常用的辞职报告范文2021-08-24
- 2021员工优秀辞职报告范文2021-08-24
- 员工常用的辞职报告2021-08-24
- 企业员工培训方案2021-08-27
- 员工请条范文2021-09-06
- 员工个人资料表2021-09-08
- 员工的心 企业的根——浅析...2021-09-09
- 员工手册包括内容2021-09-16
- 员工个人辞职报告怎么写2021-09-28
- 企业员工奖惩制度2021-09-29
- 纪念建党99周年中国战役精神...2021-08-27
- 年七一建党99周年党课稿:中...2021-08-27
- 政协党中心组学习“两会”精...2021-08-27
- 学习全国两会精神心得体会—...2021-08-27
- 学习全国两会精神心得体会和...2021-08-27
- 全国两会‘精神’心得体会合...2021-08-27
- 抗疫精神2021-09-08
- 乡镇宣传思想暨精神文明建设...2021-09-11
- 设计研究院精神文明建设事迹材料2021-09-13
- ×供电公司来精神文明建设情...2021-09-14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