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人大工作,,构建和谐社会
发布时间:2022-02-13 15:08:50
浏览数:次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基于对党的执政规律深刻把握而提出的重要观点,是我们党执政理念的一次重大创新。和谐社会的基本要求是:民主法制、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要实现构建和谐社会这一宏伟目标,必须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人大工作,地方人大要通过监督、决定重大事项等工作,妥善协调各方面的利益,切实维护好群众的物质利益、政治利益、文化利益,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激发全社会的创造活力,确保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确保社会稳定。
一、有效发挥监督职能,推进法制政府建立
依法监督,是宪法和法律赋予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的重要职权。人大监督工作要坚定不移地贯彻构建和谐社会的战略思想,明确监督目标,完善监督机制,改进监督手段,加强监督力度。
依法行政是保证社会稳定、协调各方面的关系和利益,形成既和谐又持续发展局面的一种手段。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要强化对行政许可的监督检查,督促政府和有关部门认真贯彻实施《行政许可法》,做到严格执法、文明执法、公正执法。要准确把握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要求,着力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突出矛盾和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突出问题,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推动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司法公正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性保障,是社会正义与社会和谐的底线。为此,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要督促司法部门认真按照“为民、务实、清廉”的要求,加强执法队伍建设,积极推进司法制度改革,保障司法独立,促进司法公正,维护人民利益和社会安定;督促各有关单位进一步建立和完善执行机制,逐步解决“执行难”问题;进一步建立健全错案责任追究制和奖惩机制、加强预防犯罪事前监督制度,完善系统内部监督工作机制。
人与自然和谐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涵之一。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要紧紧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的战略目标,围绕环境与资源保护、社会保障、“三农”问题、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等方面的重大问题,开展法律监督和工作监督,善于发现和解决本行政区域内法律法规实施中涉及构建和谐社会全局的、带普遍性、倾向性的矛盾和问题,针对性地提出建议和意见,寓监督于支持之中。进一步改进监督方式,完善监督程序,尤其是对执法检查、视察、调查中发现的突出问题,要加强跟踪监督,督促政府和有关部门认真整改,为发展经济提供良好的法治环境。
二、正确行使重大事项决定权,推进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
正确行使重大事项决定,把握“科学”这个定位,突出“发展”这个主题。自觉接受党的领导。身体力行,推进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
地方人大要从改革发展稳定的全局出发,着眼于经济社会发展中和法律法规实施中带有全局性的重大问题以及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热点问题,围绕党委对中心工作的重大部署,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依照法定程序,适时作出决定或决议。
要按照宪法和地方组织法的规定,建立科学的决策机制,充分体现民主的机构设置、合理的运行模式、清晰的议事原则、严明的决策程序。要认真总结经验,规范议事程序,改进决策方式,把讨论决定重大事项的过程变成深入了解民情、充分反映民意、广泛集中民智、切实珍惜民力的过程。要提高决策质量。要明确决策的范围和重点,既讨论决定经济领域的结构调整、战略实施、企业改革、项目建设等重大事项,又讨论决定社会领域的文教卫生、科技进步、社会保障、利益分配等各项事业,确保经济社会统筹兼顾、协调发展。要着眼经济增长质量和数量、速度和效益的有机统一,着眼经济与社会、区域发展及资源环境的良性互动。
三、积极稳妥做好任免工作,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组织保证
人大常委会依法任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是实施人才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组织保证的一项重要工作。地方人大常委会应该始终坚持党委意图、人民选择和依法办事的有机统一,按照德才兼备的原则,积极慎重地行使任免权,努力提高组织保证能力,保证把大批德才兼备、有经济头脑的决策型、管理型和开拓型人才任命到国家机关领导岗位上来,为经济社会发展奠定坚实的人才基础。
依法治国首先必须依法治权,必须使权力始终置于人民的监督之下。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要在完善选举任免制度的前提下,建立科学的、经常的人事监督和考核制度。要不断完善工作评议这种行之有效的监督方式,使被任命干部在履职中始终不敢有丝毫的松懈。
四、充分发挥代表作用,为构建和谐社会创造良好环境
构建和谐社会需要全社会的努力。人大代表“根植”于人民,支持他们发挥应有的作用、依法履行职务,至关重要。地方人大常委会理应把代表工作置于重要地位。代表是人大制度的主体。切实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力,做好代表工作,发挥其作用,是人大常委会一项很重要的工作。
发挥代表主体作用,密切代表与群众的联系。要抓代表的学习培训,强化代表的责任意识,提高他们的履职能力。要抓代表活动创新,多组织开展视察、调查、评议、检查等主题活动,为代表发挥作用提供平台。要抓代表建议办理,抓住代表建议提出、转办、督办、答复等环节,在确保代表建议合理、规范、经常、有效的同时,切实帮助解决人民群众的困难和问题。要抓代表述职工作,规范其内容和形式,增强其针对性和实效性,使代表述职真正成为代表联系选民、选民监督代表的有效形式。
密切同代表的联系,提高为代表服务的水平。要坚持和完善常委会领导联系代表制度、代表联系选民制度和常委会组成人员深入基层听取群众意见制度。认真答复、办理和解决人民群众的意见和要求,不断提高办理工作的实效,化解矛盾,努力营造民主团结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
相关热词搜索: 构建和谐社会 强化 人大 工作
一、有效发挥监督职能,推进法制政府建立
依法监督,是宪法和法律赋予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的重要职权。人大监督工作要坚定不移地贯彻构建和谐社会的战略思想,明确监督目标,完善监督机制,改进监督手段,加强监督力度。
依法行政是保证社会稳定、协调各方面的关系和利益,形成既和谐又持续发展局面的一种手段。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要强化对行政许可的监督检查,督促政府和有关部门认真贯彻实施《行政许可法》,做到严格执法、文明执法、公正执法。要准确把握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要求,着力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突出矛盾和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突出问题,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推动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司法公正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性保障,是社会正义与社会和谐的底线。为此,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要督促司法部门认真按照“为民、务实、清廉”的要求,加强执法队伍建设,积极推进司法制度改革,保障司法独立,促进司法公正,维护人民利益和社会安定;督促各有关单位进一步建立和完善执行机制,逐步解决“执行难”问题;进一步建立健全错案责任追究制和奖惩机制、加强预防犯罪事前监督制度,完善系统内部监督工作机制。
人与自然和谐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涵之一。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要紧紧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的战略目标,围绕环境与资源保护、社会保障、“三农”问题、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等方面的重大问题,开展法律监督和工作监督,善于发现和解决本行政区域内法律法规实施中涉及构建和谐社会全局的、带普遍性、倾向性的矛盾和问题,针对性地提出建议和意见,寓监督于支持之中。进一步改进监督方式,完善监督程序,尤其是对执法检查、视察、调查中发现的突出问题,要加强跟踪监督,督促政府和有关部门认真整改,为发展经济提供良好的法治环境。
二、正确行使重大事项决定权,推进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
正确行使重大事项决定,把握“科学”这个定位,突出“发展”这个主题。自觉接受党的领导。身体力行,推进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
地方人大要从改革发展稳定的全局出发,着眼于经济社会发展中和法律法规实施中带有全局性的重大问题以及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热点问题,围绕党委对中心工作的重大部署,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依照法定程序,适时作出决定或决议。
要按照宪法和地方组织法的规定,建立科学的决策机制,充分体现民主的机构设置、合理的运行模式、清晰的议事原则、严明的决策程序。要认真总结经验,规范议事程序,改进决策方式,把讨论决定重大事项的过程变成深入了解民情、充分反映民意、广泛集中民智、切实珍惜民力的过程。要提高决策质量。要明确决策的范围和重点,既讨论决定经济领域的结构调整、战略实施、企业改革、项目建设等重大事项,又讨论决定社会领域的文教卫生、科技进步、社会保障、利益分配等各项事业,确保经济社会统筹兼顾、协调发展。要着眼经济增长质量和数量、速度和效益的有机统一,着眼经济与社会、区域发展及资源环境的良性互动。
三、积极稳妥做好任免工作,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组织保证
人大常委会依法任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是实施人才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组织保证的一项重要工作。地方人大常委会应该始终坚持党委意图、人民选择和依法办事的有机统一,按照德才兼备的原则,积极慎重地行使任免权,努力提高组织保证能力,保证把大批德才兼备、有经济头脑的决策型、管理型和开拓型人才任命到国家机关领导岗位上来,为经济社会发展奠定坚实的人才基础。
依法治国首先必须依法治权,必须使权力始终置于人民的监督之下。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要在完善选举任免制度的前提下,建立科学的、经常的人事监督和考核制度。要不断完善工作评议这种行之有效的监督方式,使被任命干部在履职中始终不敢有丝毫的松懈。
四、充分发挥代表作用,为构建和谐社会创造良好环境
构建和谐社会需要全社会的努力。人大代表“根植”于人民,支持他们发挥应有的作用、依法履行职务,至关重要。地方人大常委会理应把代表工作置于重要地位。代表是人大制度的主体。切实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力,做好代表工作,发挥其作用,是人大常委会一项很重要的工作。
发挥代表主体作用,密切代表与群众的联系。要抓代表的学习培训,强化代表的责任意识,提高他们的履职能力。要抓代表活动创新,多组织开展视察、调查、评议、检查等主题活动,为代表发挥作用提供平台。要抓代表建议办理,抓住代表建议提出、转办、督办、答复等环节,在确保代表建议合理、规范、经常、有效的同时,切实帮助解决人民群众的困难和问题。要抓代表述职工作,规范其内容和形式,增强其针对性和实效性,使代表述职真正成为代表联系选民、选民监督代表的有效形式。
密切同代表的联系,提高为代表服务的水平。要坚持和完善常委会领导联系代表制度、代表联系选民制度和常委会组成人员深入基层听取群众意见制度。认真答复、办理和解决人民群众的意见和要求,不断提高办理工作的实效,化解矛盾,努力营造民主团结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
相关热词搜索: 构建和谐社会 强化 人大 工作
热门文章:
- 2024年(8篇)工作述职报告汇...2025-01-11
- (2篇)2024年工作计划汇编2025-01-11
- (9篇)党支部工作特色亮点党...2025-01-10
- 2024年XX图书馆工作总结报告...2025-01-08
- 2024年-政工工作个人三年工...2025-01-07
- 2024年第三季度个人工作小结...2025-01-07
- 2024年度工作总结及2024年工作打算2025-01-06
- 2024年街道党工委工作总结暨2...2025-01-06
- 2024年度党支部党建工作总结...2025-01-06
- 2024年度在全市市场监管工作...2025-01-05
相关文章:
- 在平等中构建和谐社会2021-09-17
- 构建和谐社会三题2021-09-17
- 构建和谐社会需消除目前所存...2021-09-17
- 构建和谐社会与高中地理教学2021-09-17
- 抓信访工作构建和谐社会2021-09-19
- 加快科学发展构建和谐社会2021-09-20
- 构建和谐社会研计班讲话2021-09-20
- 构建和谐社会心得2021-09-22
- 关于构建和谐社会的调查与思考2021-09-22
- 构建和谐社会需要规范信访工作2021-09-22
- 强化宗旨意识联系服务群众学...2021-08-27
- 提高能力强化素质做合格的处...2021-09-10
- DNF武器强化篇2021-09-16
- 加强组工干部队伍建设必须强...2021-09-26
- 村账托管后如何强化管理2021-09-26
- 加强党性修养强化党员意识2021-10-31
- 发挥优势强化服务全力做好农...2021-11-14
- 拓展"365"办事渠道强化政府服...2021-12-08
- 强化禁实工作确保其目标实现2021-12-22
- 强化管理服务重视政治思想工...2021-12-23
- 人大常委会办公室上半年工作总结2021-08-27
- 市十五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次...2021-08-27
- 市四届人大常委会第十次会议...2021-08-27
- 人大代表联络站点建设活动情况2021-08-27
- 市四届人大常委会第五次会议...2021-08-27
- 全县党务工作会议讲话&人大常...2021-08-28
- 县委领导班子运行情况汇报&人...2021-08-28
- 优秀人大代表典型材料2021-09-13
- 在镇人大代表座谈会上的讲话2021-09-20
- 坚持和完善党对人大工作的领...2021-09-20
- 党风廉政建设工作报告6篇2021-08-19
- 个人履行党风廉政建设“一岗...2021-08-19
- 2020年“十三五”期间主要工...2021-08-24
- 2020年“十三五”期间主要工...2021-08-24
- 2020年驻村工作队上半年工作总结2021-08-24
- 2020年语文教师个人年度教学...2021-08-24
- 县2020年工作总结暨2021年工...2021-08-24
- 个人近三年思想工作总结范文2021-08-25
- 2020年乡镇市域社会治理现代...2021-08-26
- X区2020年工作总结及2021年工作思路2021-08-26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