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水景水质的保护与管理
目前大多数的小区在规划设计中都考虑到了水景水质日常的维护,但大都是通过单一的手段来处理,或物理,或化学,因而造成了前期投资大,后期运行费用多,成效却不显著的结果,水体的水质不稳定,或时而藻类泛滥,或时而水发黑发臭,蚊蝇滋生,并且整个水景常有人造的痕迹。
2 人工湖、景观水的水处理方法
2.1物理方式
(1)引水换水方式
当水体中的悬浮物(如泥、沙)增多,水体的透明度下降,水质发浑。可以通过引水、换水的方式,稀释水中的杂质浓度,以此来降低杂质的浓度但是需要更换大量的水,而水资源在我国是相当的匮乏(深圳有过之而无不及),势必要浪费宝贵的水资源。
(2)循环过滤的方式
在水景设计的初期,根据水体的大小,设计配套的过滤沙缸和循环用的水泵,并且埋设循环用的管路,用于以后日常的水质保养。如果水体面积较大,必定延长循环过滤的周期,使水质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与引水、换水相比较,虽然减少了用水量,但日常的电能耗费增加了,同时也增加了设备的日常维护保养的费用。
2.2化学方法
投加杀菌灭藻剂
敞开式的水体,在阳光的照射下,会使水中的藻类大量繁殖,布满整个水面,不仅影响了水体的美观,而且挡住了阳光,致使许多水下的植物无法进行光合作用,释放氧气,使水中的污染物质发生化学变化,导致水质恶化,发出难闻的恶臭,水也变成了黑色。
投加化学灭藻剂,杀死藻类。久而久之,水中会出现耐药的藻类,灭藻剂的效能会逐渐下降,投药的间隔会越来越短,而投加的量会越来越多,灭藻剂的品种也要频繁的更换,对环境的污染也在不断地增加,而这种污染会影响我们的下一代。
所以说用化学的方式处理水质,虽然是立竿见影的,但它的危害也是显而易见的。
2 .3微生物(生态水处理)
生物界菌种的种类繁多,都有着相当复杂的生理特性,例如有固氮菌、嗜铁细菌、硫化细菌、发光菌等等,这些生物在生态系统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离开了它们自然界将堆积满动、植物的尸体,到处都是垃圾。
在水生生态中,作为分解者的微生物,能将水中的污染物(包括有机物,某些重金属等等)加以分解、吸收,变成能够为其他生物所利用的物质,同时还要让它能够降低或消除某些有毒物质的毒性,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地球环境的美容师。
微生物菌种在水体中,不仅要完成它基本的分解有机物,降低或消除有害物质毒性的作用,还要能将水生植物的残枝败叶转换成有机肥,增加土壤的有机质,并且对土壤进行改良,改善土壤的团粒结构和物理性状,提高水体的环境容量,增强水体的自净能力,同时也减少了水土流失,抑制了植物病原菌的生长。
3人工湖的防渗漏过程
对于不同水域面积的人工湖,可以根据当地地质勘测部门提供的地质资料,设计不同的防漏设计。
人工的日常补水量的多少是降低日常维护开支的瓶颈,湖底防止湖水渗漏是人主观上能控制的,所以在人工湖开挖时,防渗漏工作就应该做到位。而降雨量、蒸发量虽然不能为人所控制,但可以从当地气象部门的资料上了解到相关信息,对日后的补水量的多少和何时会出现补水高峰、低峰做到心中有数,避免出现人工湖水位出现大起大落,影响生态系统的维护和人工湖的景观效果。
4 人工湖的环境设计
人工湖投放了最佳的菌种,做成了最好的防渗层,配置了各种水生植物,放养了各类水生动物等等,才水质清澈,仅仅如此就能达到梦里水乡的效果吗?
环境设计是人工湖设计中画龙点睛之笔。
诗词有韵律美,音乐要有节奏感,水生植物的造景必须和周围的环境相协调,配合周围的陆地植物、建筑物、人工湖的土岸曲线,以及整个人工湖想体现的主题和气候特点,恰如其分地设计。
在配植构图上,要考虑色彩的调和。清澈泛绿的水色是整个水景的底色,根据水生植物的生长特性和观赏期,以及观赏部位不同(如观叶、观花等),错落有致,深深浅浅,绿色叠荡,或红或黄的花丛点缀,四季呈现色彩变化,充满韵律感。
5 人工湖生态处理的优越性
(1)无需循环设备的投资,无需额外的设备运行费用和维修保养费。
(2)无需专人管理,也能达到水质要求。
(3)整个水体自身调节能力增加,对水质的波动可以通过自身的生态来进行调整。
(4)营造出一个更自然更优美的天然水景。
6 各种水处理方式的比较
物理方式:
(1)引水换水:设备成本较高,运行成本高(需要洁净的水源),效果依补水量而定,维持时间不确定,操作容易;
(2)循环过滤:设备成本高需要循环设备及过滤设备,运行成本很高(耗电,人工费,设备维护保养费),效果不明显,维时间长就会引发另外形式的污染,操作较为容易需要专人管理。
化学方式:
灭藻剂:设备成本较高(循环设备,加药装置),运行成本较高(耗电,药剂费用),效果明显,维持时间短,操作较为容易需要专人管理。
微生物方式:
投放菌种、水生动植物等:设备成本较低(菌种投放,水生动植物的引种),运行成本较低,效果显著,维持时间长,操作较难。
7 微生物生态系统的建立
微生物生态系统的建立是一个缓慢的过程,根据生态系统的建立状况逐步完善。
(1)培养并投放菌种。
(2)投放微生物和水生动、植物的投放。
8 微生物生态系统的维护和完善
(1)认真做好水质理化指标和生物指标的日常监测工作。
(2)水生生物物种的完善。
(3)水生生物的捕获及管理工作。
热门文章:
- 2024年(8篇)工作述职报告汇...2025-01-11
- (2篇)2024年工作计划汇编2025-01-11
- (9篇)党支部工作特色亮点党...2025-01-10
- 2024年XX图书馆工作总结报告...2025-01-08
- 2024年-政工工作个人三年工...2025-01-07
- 2024年第三季度个人工作小结...2025-01-07
- 2024年度工作总结及2024年工作打算2025-01-06
- 2024年街道党工委工作总结暨2...2025-01-06
- 2024年度党支部党建工作总结...2025-01-06
- 2024年度在全市市场监管工作...2025-01-05
相关文章:
- 营建可持续发展的人工生态水景2022-02-21
- 浅析企业干部职工价值取向2021-08-27
- 浅析生态文明审计方法2021-08-27
- 浅析钙业公司压力容器腐蚀减...2021-08-27
- 浅析会计信息安全问题2021-08-27
- 浅析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工作2021-08-27
- 浅析高速公路机电工程设计方案2021-08-27
- 浅析新闻传播中知识产权问题2021-08-27
- 浅析央企发挥思想政治工作优势2021-08-27
- 浅析妇产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2021-08-27
- 浅析农村地区通信工程项目规...2021-08-27
- 水质净化生态技术项目可行性报告2022-01-23
- 温榆河雨洪资源水质分析及其...2022-02-19
- 力施生物慢滤技术,确保农村饮...2022-02-22
- 基于Labview的水质监测虚拟仪...2022-02-22
- 我国净水工艺及其水质检验技...2022-02-24
- 创新机制确保交界水质稳定(...2022-02-26
- 关于解决我市水质污染问题的提案2022-02-28
- 高温季节池塘水质管理技术2022-11-01
- 保护环境,Protecting,the,Environment2021-08-27
- 保护地球保护环境演讲2021-08-28
- 农民耕耘土地的“保护伞”—...2021-09-27
- 保护生态环境2021-09-28
- 《保护生态环境》2021-09-28
- 怎么保护自己2021-09-28
- *市保护知识产权专项行动方案2021-09-29
- 集中式饮用水源保护区工作汇报2021-10-06
- 2020年海洋生态保护区管理局...2021-10-11
- 人民法院抵制和克服地方保护...2021-11-06
- 2020年X区机关事务管理中心工...2021-08-24
- 车辆管理所2020年工作总结2021-08-27
- 2020年市场监督管理所工作总结2021-08-27
- 企业职业安全健康管理制度2021-08-27
- 企业安全管理人员安全职责制度2021-08-27
- XX乡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所年度...2021-08-27
- 产品设计人才培养特色研究&产...2021-08-27
- 产品创新服装设计论文&产品质...2021-08-27
- 物联网技术下母婴配对管理系...2021-08-27
- 年水利工程管理站安全生产月...2021-0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