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扬范文网
当前位置 首页 >工作计划 >

穆智增:《治河用柳集》(四)

发布时间:2022-02-24 15:08:32 浏览数:
  (接上)

五、柳树及紫穗槐、小叶章的生理特性

(一)柳树的生理特性

柳树是被子植物门,双子叶植物纲,杨柳目(Salicales),杨柳科(Salicaceae),柳属(Salixl)。在我国常见的共257种,有乔木、小乔木、灌木。柳属多喜湿润,近水处常有水生根。最低的灌木,越桔柳只有30--80厘米。在北方沿河生长的有旱柳、沙柳、蒿柳、小红柳、三蕊柳及红皮柳、细柱柳。在南方沿河生长的有云南柳、四子柳、长梗柳。全国各地均有垂柳。

影响树木生长的生理条件,及生长调节作用,一般情况下对柳树都起作用。柳树的耐涝、耐旱、耐寒及对影响生长的环境适应能力更强。在地温、含水量、肥力适宜时,全年均可种植柳树。冬季植柳,虽无枝叶,根部仍能生长。在试验区,用大灌木、小乔木培育,20个月培育出高5.2米;茎粗8.03厘米;侧根共470条,最粗2.5厘米,最长6.8米;纤维根共8.5万条;最粗0.5厘米,最长80.0厘米的柳树。如能继续发掘柳属树种的生理特性,还有可能选育出更适合守滩、护岸的柳属新品种。

过去三十余年的调查、研究中,认识到柳树的突出生理现象,有以下几方面:

⒈特殊的根

当洪水期土壤含水量饱和时,绝大部分树木浸没在水中,由于缺氧几天后便死亡。只有柳树,由于柳根能利用水中溶解氧,在无空气的条件下,进行适当速度的有氧呼吸。因而柳树被淹没几十天,排水后仍可恢复正常生长。在试验室内土壤维持饱和含水量十个月,仍未被淹死。

溶解氧饱和含量随温度升高而下降,当水温为0℃时,溶解氧饱和含量为14.6mg/L,水温为35℃时,溶解氧饱和量为7.1 mg/L。所以高温时柳树在水中的生长情况较差。柳树虽耐涝,但正常生长还要受土壤通气条件的影响,土壤空气含氧量是根正常呼吸的限制因子。当土壤空气含氧达到2%时,明显影响生长;低于5%时,呼吸率降低;高于这个浓度时却无明显的增加。因此,为了让柳树的根向深层发展,必须使土壤结构疏松,有适当的通气条件。

柳树生长也受含水量的明显影响。含水量低于4%时就枯萎;低于15%时生长缓慢;20%时最适宜;高于30%时不再生纤维根,原有大部纤维根及部分侧根变黑坏死;含水量饱和时主根停止生长,仅维持存活。

柳树的根也和其它树木的一样,还受日照、温度、矿物质、无机盐的影响。一切正常时,柳根的生长速度很快。旱柳、沙柳等乔木品种的根主要分布在二米深度以内,如向两米以下的土壤中通气,三至五米内根的数量和长度均可增多。在试验区,一年生柳树,侧根在1、2、3、4、5、米处的长度分别为2.6、2.5、4.5、4.3、1.8、米。二年生柳树,侧根在1、2、3、4、5、米处的长度分别为6.7、2.1、5.4、3.9、4.2米。

⒉明显的季节周期

季节变化对柳树的生长有明显的影响。冬季休眠,地上的部分将停止生长;夏季虽不休眠,也有一个生长停滞期。最适合的生长季节是四月至六月,八月至九月。这两个生长期中,前期的长势,较后一期为好。夏季生长停滞,除干旱及病虫害外,还有气温和地温偏高,这些都是造成柳树生长缓慢的原因。

第一个生长期,四月至六月的三个月中,一般高生长170厘米。五月份生长最快,一个月高生长85厘米,相当这一期的一半。第二个生长期,八月至九月的两个月中,一般高生长100厘米。不同自然条件的变化,两个生长期形成的时间略有差异,但即使在试验室,用人工控制气候的条件下,柳树仍然表现出有两个生长期的间歇性生长规律。

剪掉第一个生长期的枝干,让柳树在人工控制高度的条件下渡过夏季,并不影响下部根系的正常生长,这非常有利行洪。

第二个生长期新生的枝条,由于木质化程度较差,大部不能安全过冬,但不影响主干和根部的抗寒性。冬季,地下二米至五米深度内的根系,仍在正常生长,不受夏季修剪的影响。

(二)紫穗槐的生理特性

紫穗槐(Amorpha fraticosa L.)是豆科,紫穗槐属,落叶灌木。原产北美洲,二十世纪卅十年代起在华北种植。

紫穗槐是有价值的饲料,又是优质绿肥、蜜源、水土保持和园林观赏植物。

一般情况,株高1-—3米,根深1.0--1.5米,根幅最大4米.三年生紫穗槐,1立方米土层内,根总长可达100米以上。表层还有大量的固氮根瘤。当0.5米土壤含水量降至9%时,茎叶仍郁郁葱葱。

紫穗槐耐涝,土壤含水量饱和300天,脱水后,仍有50%存活。五年生紫穗槐,水深0.5米,淹没45天,退水后均可正常生长。

几十年来,试用过用豆类植物绿豆、豌豆等向柳坝提供绿肥,也曾用豆科牧草沙打旺、三叶草、小冠花、苜蓿、草木樨等向柳坝提供绿肥。都因不能耐水淹,而未能入选。

在试用的过程中,唯有紫穗槐,既是多年生,又可一年多次刈割嫩枝,提供绿肥肥源。更重要的是它与柳树一样抗水淹涝。

(三)小叶章的生理特性

小叶章(Deyeuxia angusdorffiirink kunth)又名苫房草,属禾本科,野青茅属,多年生草本。东北江河两岸低湿地生长较多。

小叶章是经济价值较高的禾草类,除供饲用外,还是高级造纸原料。

小叶章生长快,5、6月份日生长量可达80公斤/亩,60天即可完成营养生长全过程。所以必须两次刈割,6月中旬第一次刈割后,正值进入汛期,减少了对行洪的影响,还不影响9月刈割的产量。

小叶章既耐旱,又具备湿生植物的特性。在湿地触水的各节均能产生水生根,节间还逐渐膨大具有贮气功能。长期淹没,根茎层以下也增粗。淹水一月,脱水后仍可正常出新生芽。

试用中,小叶章借根茎在边坡蔓延,一年即可伸出1--2米,株株相连形成与柳根连成一片的根网。

柳坝充分利用了这三种植物的根系,均有耐旱、耐涝的特性。让其速生形成可抗冲的根网。

同时利用其共有的生长周期,在6月中旬,修剪、刈割,既有利行洪,又不防碍生长。还可用紫穗槐的嫩枝压绿肥、小叶章的嫩草当饲料。

这里特别说明,紫穗槐是否可以放在坝身位置。由于试用过几种灌木品种的柳树,其根幅均与紫穗槐一样,半径只有两、三米,故均无承担坝身重任的能力。只适合邦办供肥。

六、柳坝结构及布局

柳坝是既传统,又全新的河防工事。它吸收了历代河工用柳的精华,和现代生物科技的养分。

在有关领导支持和相关方面协助下,经曲折中反复试验、改进,终于经受了超设计标准的洪水考验,并通过水利部的鉴定。

现在河工防洪用柳技术更加完善,可以用柳和紫穗槐、小叶章,在如同荒漠的游荡河段,修建同时具有防洪、环保、经济效益的绿色工事。

这种有生命的工程,其设计、计算所用规程,与常规河工基本相同。其布局、结构、实施另有特殊之处。

(一)前期工作

除常规内容外,应把实测水准导线,及拟议中的治导线、控导线,一并标示在1/5000河道地形图上。然后与图上的村、渠、井、路、桥、林等对照,沿河布设似议的工程,计算过水断面、流速、流量、水面线。如符合规划条件,即可进行地质调查。

调查时,沿控导线每500米左右,钻孔一处。孔深为予估冲刷深度的一倍。

每孔取样绘制柱状图,标示土壤粒径和比例,沙土、壤土、粘土等各类土层界面,及扰动土与原状土的界面。据以分析判定冲刷深度。

在每孔整米深度化验土壤含水量、含肥量,据以确定柳坝种植深度及供肥量。

(二)坝身的一般结构

根据观察发现,平原河段柳根向下伸延,主要靠水、肥引导的作用,不是深栽的结果。故一般情况只深栽3米,不再深栽到5米。

还观察到,柳根侧向发展,也是由于水、肥的引导。故在向深处施肥时,同时在侧向6米以内施肥、造肥。两年内侧向6米以内即可形成根网。这种根网可以有效的防护深达两米的冲刷。

柳坝建设的前两、三年,对于原拟议中的超洪、透水坝型,均按潜没坝型应用。一律剪去全部枝条,保留6月15日以后新生的枝条,既可缓流,又不阻挡行洪。

由于柳坝减缓了过坝的集中水流,廿年来观测到的最大冲刷深度是2米,为设计冲刷深度的一半。故柳坝的设计冲刷深度可按实际冲刷深度的1.5倍,不再按两倍。

柳坝下游回流消失,有效防护长度加长。

这些都是柳坝结构和布局上的特点。

综合这些特点,一般情况柳坝行距选3米,株距选取1至2米。种植行数有2、4、6、8行。流速大、且弯道起始段、可能出现斜河段,行数宜多。

为防坝根出现高流速,坝顶应有纵坡。按坝头低于设计平滩水位0.5米计算,坝根按高于设计平滩水位0.2米计算。

柳坝种植深度应达到设计冲刷深度,一般为3米。最小不低于2米,最深5米。如冲刷深度以内有厚度达到1米的粘土层,则选2米为栽植深度。

如坝区种植深度以内含水量低于20%,需布设微灌系统。每株树侧埋一个供水立管。

为加速生长,除在树侧钻孔供肥外,还在坝侧6米以内,深0.5米的表层施肥、育肥。育肥主要用能耐水淹的紫穗槐。

以上都属柳坝的结构,这种坝,在种植之初只有柳苗,并无“坝”形,坝是随柳树生长而逐渐形成。

柳坝的地上部分,是通过由低到高定向修剪。第一年6月15日前剪去高出河床0.5米以上部分,第三年剪去低于平滩水位1米线以上部分,第二年选取一、三两年的中间值。第三年以后,每年提高0.1米,直至达到设计值。再按第一年标准,周而复始。

柳坝的地下部分是靠人为供给水、肥,以加速生长。如达不到要求的深度、广度,可加、减量供给水、肥。

种植一、二、三年的柳坝及超洪坝,一般生长情况,分别见图6-(1-5)。 从而可看到柳坝从无到有的变化。

图6-1 坝区过水后,新淤滩地,淤积厚度0.2米(一年生)。

图6-2 修剪前 (两年生)

图6-3 修剪后 (三年生)

图6-4 柳坝坝基(三年生)的柳根

图6-5 超洪柳坝 (八年生)

(三)坝身与滩岸的连接

为防坝根被冲,滩岸坡可换壤土。也可将坡放缓,让坝体加宽伸入滩面。

还可修成梯田,台面宽0.5米,高差0.25米,用0.5米档板,埋深0.25米。

其余结构与坝身同。

常用的柳埽、卧柳护坎,抗旱能力差。不再用于防护柳坝坝根。

(四)坝头的加固措施

坝头是柳坝的弱点。在一组丁坝中,对为首的第一、二号坝头,应用换粘土、栽大柳、井柱桩等措施加固。也可用抛石、石笼、木桩、土工布加强。

实用中,经济有效的措施有:

⒈坝头换粘土

柳坝附近如有粘性土,可按设计冲刷深度,开槽置换粘壤土。

槽底宽度为冲刷深度加1米,边坡1:2。

换土长度等于坝身宽度。

换土边坡1:0.5。回填的换土与回填土一并夯实,干么重均为1.50吨/立方米。

⒉坝头栽大柳加固

河底纵坡为1/1500至1/3000时,可按坝宽,沿控导线钻孔。孔距0.66米,孔径0.15米,孔深略大于设计冲刷深度。

栽大柳的孔距为2.0米。柳苗小头直径0.05米以上,顺直、带根、无病虫害。

装供水管的孔距2.0米。

装复合肥的孔距2.0米。

另沿坝面靠河床一侧,宽6米的范围内,深翻施肥种植小叶章等耐旱涝的牧草。

⒊ 混凝土井柱桩加固

河底纵坡1/1000至1/2000时,可按桩距2米,深度为设计冲刷深度的两倍,现场钻孔灌注直径0.5米的井柱桩。

工程长度为坝宽加6米。灌注料可用100号混凝土,或50号沙浆。还可下0.5米井管后再灌注。

桩间,按坝身相同的办法植柳。

另沿坝面靠河床一侧,与大柳加固的坝头一样种小叶章。

(五)柳坝的平面布置

柳坝布设以控导线的中线为主轴。

各组弯曲段的丁坝,都要大致垂直于主轴,几个弯曲河段,由过渡段连接,形成平滑顺畅的弯曲河势。

通过治导线的丁坝,在大致垂直于控导线的同时,还要大致垂直于治导线。

对流速高、抗冲能力差的滩面,柳坝上柳树的行数可多些,让滩面流速能相应降低。

沿控导线的顺坝,坝身应低于丁坝坝头0.5米。宜用透水型,株距2米,行距3米,共2-3行,行间种植小叶章等耐旱涝牧草,每年6月15日刈割一次,以利护岸、透水。

沿堤顺坝有两种;一是护堤,二是截顺堤沟。

护堤顺坝平行堤脚,由堤向滩面,一般十行以上,行距3米,株距2米。为防风浪以超洪坝型为主。

截顺堤沟顺坝垂直于水流方向,沿顺堤沟布设,每200米左右一组。每组植柳4-8行,行距3米,株距2米。

以上两种,一般均不设供水系统。栽种深度应达到3米。

封堵横河、斜河及旧道的截流坝,坝体走向与主流平行。行数、行距、株距、供水、施肥,及伸入滩岸的连接方法,均与丁坝相同。靠分流口的第一组,平潍流量时应不过流;超过平潍流量时再过流。第二、第三组截流坝间距应小(100米左右),行数要多(8行左右),以减缓流势。

(六)用于高滩的柳坝

柳坝用于治导线以外的高滩时,一般用超洪坝型。如用透水、潜没坝型,设计水位用该段设计防洪标准。其余仿照用于控导主槽的柳坝布局、结构办理。

全部工程的总体布置,要保证防洪安全,有利实现河道的弯曲治理。

(未完待续)

作者简介:慕智增 教授级高工。主要从事防汛工程管理,退休后曾任海委防办顾问。

     相关热词搜索: 治河 穆智 用柳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