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时报》:怎样理解建设生态文明(孙家驹)
党的十七大把建设生态文明提到了发展目标的高度,充分体现了与时俱进的历史主动精神。我国人均主要自然资源和人均GDP都远低于世界人均水平,发展是我们的第一要务,但发展已不能再走拼资源环境的老路,而是要清醒地认识发展的自身条件、外部环境和全球趋势,以历史的主动精神去探索符合这三者要求的发展方式,抓住和用好发展的新机遇,主动地融入到世界发展生态文明新趋势的大潮中。
一、生态文明的含义
文明一词有多种含义,现代使用的主要有两种:一是指文化,如中共十二大提出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十五大提出的政治文明都是这种含义的文明;二是指社会进步状态,如农业文明、工业文明就是这种含义的文明。中共十七大提出的建设生态文明,指的是哪一种含义的文明?国内外学者在谈生态文明时,指的几乎都是社会进步状态含义的文明,是继工业文明之后的更进步的新文明。因而,生态文明不是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相并列的社会某个重要领域的文明,而是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前后相继的社会整体状态的文明,文化含义的文明只是它的构成。生态文明涵盖了全部人与人的社会关系和人与自然的关系,涵盖了社会和谐和人与自然和谐的全部内容,生态文明是实现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所必然要求的社会进步状态。
二、社会和谐及其与自然和谐的文明
生物圈是生物与环境协同进化的产物,其自调节、自平衡、自创生的性质和功能完全取决于这种协同进化的机制不被破坏,这也是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自然基础,破坏了这个基础,人类就不可能生存下去。人类社会要在这个自然基础上发展,就必须将自己的物质生产和消费活动控制在生物圈可持续承载的限度之内和过程之中。在人口很少和生产力水平很低的时代,人类的物质活动不可能超出这一限度和过程,因而,远古人类可以自行其是而不会对生物圈造成严重伤害。但是在今天,人类只有使自身协同起来,才能确保全人类的物质活动不致“超载”,人类的文化必须进化到能实现全人类协同的水平,才能使人类的适应性进化能力达到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因为只有这样,人类才能避免在种内分裂、相互对抗的道路上越走越远,才能避免毁灭性生态灾难和社会悲剧的发生。从理论上说,人类的物质消耗和排放不“超载”在总量和人均量上都是可以量化的,但要在实践中做到则需要全球协同。全球协同的关键是利益协同,是人均资源量公平,而不是有的占有过多,有的一无所有。人均资源量公平并不导致平均主义,因为人的创造性发挥的差异、科技利用资源水平的差异、社会管理水平的差异、生产和分配方式的差异,会使相同的资源消耗量为人们提供的效用和服务有着很大的差异。发展就是要在确保生物多样性和生态服务功能这一可持续发展的自然基础安全的基础上,不断地提高有限资源的利用水平,不断提高物质产品的效用和服务水平,不断提高精神产品和精神生活的丰富性。人类的集体、个人因对此所作的贡献不同而获得有差别的享用服务,这是社会进步的激励动力,这种差别可以大到足以调动积极性,但却不会产生两极分化,因为这只是享用的差别,而不是占有的差别。因而,生态文明是充分体现公平与效率相统一、代内公平与代际公平相统一、社会公平与生态公平相统一的文明,是社会和谐和自然和谐相统一的文明。
三、不断增强的全球大趋势
生态文明作为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所必然要求的社会状态,随着人类可持续发展实践的展开,已不仅从全球宏观到微观的各个层面都有所体现,而且呈不断拓展、深化和增强之势。在全球宏观上,保护大气层、海洋、生物多样性,稳定气候,防止毁灭性战争和环境污染等等方面的全球协作已取得进展;在国家层面上,对自然生态系统如自然森林、重要天然湿地实行保护,实行生态补偿政策、开征环境税、资源税等,在不少国家都已取得成效。一个体现污染者付费、受害者获补偿、贡献者获奖励、多消费者多交税的社会公平、生态公平的观念和机制正在全球形成,并日益深刻地影响到所有社会组织和个人的行为方式。每一个人都既是生产者又是消费者,作为物质产品生产者和消费者,所有人都有物质性的消耗和排放,因而都必须对自己所消耗和排放物质的不同性质和数量支付相应的税费,这将促使所有的人在生产和生活中都节约资源、循环利用、物尽其用,降耗减排,从而将抑制直至消除社会的奢侈浪费恶习,激励人们追求健康节俭的生活;作为精神产品的生产者和消费者,生态文明建设为科技、文化和制度创新提供了一个无限广阔的空间,高耗高排的技术、产品和与生态文明相对立的文化正在迅速失去其市场,低耗低排的新技术研发、新产品开发、生态文化产品的创造和消费已成了人们自觉的方向性选择,等等。因而,生态文明建设,从它起步之始,就已日益广泛深刻地影响到社会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它将深刻地改变整个人类的观念和习性,使人类社会走向自身协同和与万物与环境协同,从而实现发展的可持续。
热门文章:
- 2024年(8篇)工作述职报告汇...2025-01-11
- (2篇)2024年工作计划汇编2025-01-11
- (9篇)党支部工作特色亮点党...2025-01-10
- 2024年XX图书馆工作总结报告...2025-01-08
- 2024年-政工工作个人三年工...2025-01-07
- 2024年第三季度个人工作小结...2025-01-07
- 2024年度工作总结及2024年工作打算2025-01-06
- 2024年街道党工委工作总结暨2...2025-01-06
- 2024年度党支部党建工作总结...2025-01-06
- 2024年度在全市市场监管工作...2025-01-05
相关文章:
- 《学习时报》:生态文明建设...2022-02-23
- 《学习时报》:推进节能减排...2022-02-25
- 《学习时报》:现代生态文明...2022-02-25
- 《学习时报》:如何建设生态...2022-02-25
- 《科学时报》:“文明”与“...2022-02-26
- 《学习时报》:十七大报告提...2022-02-26
- 《学习时报》:电力市场的目...2022-02-26
- 我理解生本教育2021-09-28
- 我理解教师精神2021-09-28
- 怎样理解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2021-09-28
- 怎样理解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2021-09-30
- 生态环境局前三季度重点工作总结2021-08-27
- 政治生态自查报告&市政协修复...2021-08-27
- 2020年政治生态建设情况评价...2021-08-27
- 2020年度推进政治生态建设情...2021-08-27
- 年市生态环境局一季度工作总结2021-08-27
- 水利水电工程生态环境影响2021-08-27
- 营造风清气正政治生态环境&强...2021-08-28
- 政治生态存问题和不足2021-09-06
- 对城市园林生态建设的思考2021-09-09
- **生态农业观光旅游区总体规划2021-09-15
- 建设局副局长个人述职报告范本2021-08-27
- 建设局信访服务建设工作经验2021-08-27
- 委员会建设工作会议讲话稿2021-08-27
- 建设项目中工程监理运用2021-08-27
- xx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市政协...2021-09-06
- 法官论坛77:建设工程领域项...2021-09-08
- 加强中专学生思想教育工作为...2021-09-09
- 建设局在信访工作座谈会上的发言2021-09-10
- 县建设局在节约用地会议上的发言2021-09-10
- 建设局在重点工程廉政建设会...2021-0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