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扬范文网
当前位置 首页 >工作计划 >

全县司法行政工作及大普法工作调研报告

发布时间:2022-03-01 15:09:44 浏览数:

突出五项重点工作,推进司法行政整体工作科学发展
   2010年是实施“十一五”规划的最后一年,是实现县域经济社会“突破跨越、赶超进位”的关键年。就司法行政工作而言,要立足党委政府所想、人民群众所盼、经济社会发展所需、司法行政职责所能,进一步明确加强司法行政工作的思路和方向,对工作职能再认识、对工作重点再突出,对工作措施再落实,促进司法行政工作整体走强,在党委政府的工作大局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一 、突出抓好人民调解工作,深入推进社会矛盾化解。面对严峻的维稳形势,“保稳定”在党委政府工作大局中的地位日益突出。加强人民调解工作,努力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乡镇、矛盾不上交”,是维护基层社会稳定的“第一道防线”,是党委政府始终十分关注和重视的工作。人民调解化解社会矛盾纠纷的职能特点,决定了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其不同的调解工作内涵和重点。要在继续做好婚姻、家庭、邻里等矛盾纠纷化解工作的同时,针对新时期矛盾纠纷的特点,着力构建人民调解化解社会热点纠纷工作机制,突出抓好劳资、医患、土地、交通事故、环境污染、物业管理等领域矛盾纠纷化解工作,这就需要人劳、卫生、国土、交管、工商、环保等部门适应形势需要,建立行业性专业人民调解员组织。要充分发挥司法行政工作人员、律师、公证员、法律服务工作者的专业优势,积极介入社会热点纠纷处置,参与疑难矛盾纠纷的调处。进一步落实人民调解“奖补惩”制度,激发人民调解员调解工作积极性。要组织开展排查化解矛盾专项攻坚活动,集中精力化解一批多年积累的矛盾,消除陈年积怨。要积极探索和加强与司法调解、行政调解工作的衔接配合,真正形成大预防、大化解、大稳定的良好格局,努力实现矛盾少、秩序好、服务社会、群众满意的工作目标,确保全县社会安全稳定。

二 、突出抓好法制宣传工作,全面推进法治县建设。“五五”普法最后一年的主要任务是,认真履行普法教育领导小组办公室的职责,建立完善评价体系和责任机制,充分调动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工作积极性,进一步形成党委领导、人大监督、政府实施、政协支持、各部门协作、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大普法”格局,为“六五”普法奠定坚实基础。要继续大力实施普法宣传教育“12345”工程,大力推进“法律八进”活动,加强普法“四种对象”的学法用法工作,加大面向全社会的宣传力度;充分发挥法制宣传在“和谐抚宁、法治抚宁”建设中的先导性、基础性作用,通过实施“矛盾纠纷排调”、“民主法治示范村”创建、“12·4”法制宣传月等主题实践活动,不断深化基层依法治理,提高村级组织依法办事能力和村民自治水平,推动企业依法经营,促进县乡政府依法行政。要创新形式,主动把法制宣传教育融入人民调解、法律服务、法律援助、社区矫正等各项司法行政业务之中,融入到党委政府中心工作中去,融入县乡镇干部包重点工程、包企业、包党建、包村责任中去,大力宣传各种法律法规,尤其要搞好对新出台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工作,不断提高法制宣传的渗透力和实效性,努力提高全体公民的法律知识水平。

三、突出抓好法律援助工作,深化“法律援助便民服务”主题活动。法律援助是党委和政府的一项“德政工程”、“惠民工程”,事关政府的公信力和司法行政机关的形象。要加强沟通汇报,推动党委、政府切实落实领导、部门责任,把法律援助纳入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纳入党委政府主导的维护群众权益机制,把法律援助经费纳入同级政府财政预算,确保法律援助事业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要深化“法律援助便民服务”主题活动,落实十项便民措施,不断扩大法律援助覆盖面,努力满足困难群众的法律需求。继续开展法律援助机构规范化建设活动,进一步完善乡镇法律援助工作站,在农村、社区建立法律援助联系点,推进人民调解与法律援助工作的有效衔接。要加大宣传力度,提高法律援助的社会知晓率,提高困难群众对法律援助的信任度。要完善质量考评体系,不断提高法律援助工作的效率和质量。要把法律援助工作作为政府为民办实事之一,努力做到“应援尽援”。

四、突出抓好法律服务工作,进一步维护公平正义。围绕“为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优质高效的法律服务和法律保障”的总定位,要以维护公平正义为重点,强化法律服务和法律保障。要进一步重视和加强对法律服务工作者特别是律师的管理和服务,积极为他们发挥职能作用搭建平台、创造条件;要大力推行县、乡镇、村三级法律顾问制度,提高法律顾问的覆盖面;积极创新法律服务的方式和途径,不断拓展法律服务领域,丰富法律服务的内容。要继续组织引导律师做好服务企业、服务项目建设、服务经济发展工作,以提供法律咨询、协助制定修订村规民约以及帮助困难群众依法获得法律援助等形式,积极为村民委员会、企业和村民提供及时、有效的法律服务,维护基层经济秩序,促进县域经济发展。要积极拓展公证业务领域,选准公证服务新农村建设、城镇建设、重点工程建设的切入点和突破口,通过运用公证法律手段,切实解决热点难点问题,促进依法行政和依法治理,维护社会稳定。

五、突出抓好社区矫正工作,推进社会管理创新。社区矫正是司法行政机关代表国家权力进行的一种非监禁刑罚执行工作。全国、全省社区矫正工作会议明确,从今年起全面实行社区矫正工作。要重点把握好社区矫正工作适用范围,全面落实社区矫正工作任务,着力加强社区矫正制度化、规范化、法制化建设,切实履行部门工作职责,做好牵头组织工作,协调各责任单位完成任务。要落实社区矫正与刑事解教人员安置帮教工作一体化措施,充分发挥好帮教安置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和各成员单位的职责,规范衔接,深化帮教,强化管理,明确责任,最大限度地防范和减少刑事解教人员重新违法犯罪,促进社会稳定。

 

相关热词搜索: 工作 普法 全县 调研报告 司法行政

相关文章: